主题:茗谈(五十二):地下物流 -- 本嘉明
我们先看看阿联酋的世界最快巴士:
车身长:15米
车身宽:2.5米
车高:1.65米
鸥翼门:8对
可载客:23人
我们假设把普通电气火车的机头和车厢缩小到这个尺寸(实际上我们的“三铁”跑不到70公里时速,不需要子弹头,平头就够了),用电刷从头顶线路取得电源,自备小电池组保证在网路断电时能续行数公里进入下一站台(但只能向前开,不能倒退,避免混乱中追尾)。那么每节客车车厢就大约是12米长,宽和高同上,一排三人,8排载客24人;每列有一到两个车厢自带车头(含驾驶舱和电池组),会更长一些。
标准状态下,每一列客车为9节,总长约110米,载客216人。加长列为18节,220米长,载432人。
(现有的标准地铁列车,通常是6节,140米长,满载包括站位约1000人。)
三铁的地下月台,挖成240米长,每列车进站后两边同时可以上下客。每一边的月台分为A,B区,每区120米长。客运高峰时段,AB区之间的栏杆移走,AB都是客运月台。客运低谷时段,A区客运,B区货运,中间隔离。
客运高峰时间,只运行加长客车,每列到达后,有多少人下车腾出空位,就放多少人进月台“上客区”随意找位子上车,一分钟内发车。客运低谷时段,只走标准列(不论客运还是货运,都是9节),客运列全部是客运车厢,反之亦然,每一列中不得混编客货车厢。但客运列和货运列可以夹杂着发车,比如起点发出一列客车后,接着就发一列货车。
在同一个站台,由于客货区分开,9节长度的客车列和货车列会各自停靠在自己的专用区域,人货不会混杂,不论上下客还是上下货,都是一分钟发车,线路调度不受干扰。
目前,常规地铁隧道,如果是用小口径盾构机开挖的话,隧道直径是6.2米。三铁的车厢是鸥翼车门,向上打开,开启时需要的空间较大,如果在门中腰加上铰链,使门可以折叠的话,那么考虑到万一要在隧道内紧急停车开门,隧道的直径,4米也足够了。而且车厢宽仅2.5米,4米的隧道,可以在铁轨两边留出足够(约各有半米宽)的空间,供紧急下车的乘客顺隧道疏散。4米直径的圆面积是12.5平方米,而6.2米直径的圆面积是30.2平方米,这一部分的开挖土方量,三铁占常规地铁的40%,而三铁在高峰时段的流量,也达到常规地铁的40%,低谷时段则远比常规地铁节省开支,可以柔性安排,充分利用运力。
同样,如果三铁出地面运行的话,也是类似安排,对于现在流行的“微旅游”,是正逢其时。
而且三铁的客运车厢,全部是坐着的,行驶中比较安全;每三个人就有两扇门,车门又是向上开启,紧急时能迅速疏散,不可能拥堵。
“客运三铁”的日常运营可以是这样的:
乘客在地面刷卡检票后,乘垂直电梯(客货两用)下到月台,在栏杆后按先来后到排队等候。列车进站后,随机从各个车厢门里有部分乘客下车,顺出站路线去坐电梯。每个座位上有压力感应器,车顶上对应每排座位有三盏信号灯。座位一空出来,对应的灯就转为绿色,同时发出无线电信号。车站设备接收所有信号后根据空位的分布,指示各个闸口,闸口的电子牌显示可以放入几人,同时要上车的乘客通过转杆一一进入月台,计数也不断减少,归零后停止进人。进入月台的乘客根据绿灯指引找任何一个就近的空位就坐,关门待发车。发车后月台“待上客区”不留下一个乘客。
到凌晨3-6点之间,停开客运列车,全部改为货运,用货板(SKID)往市里运主副食品,运毕冲洗月台,开放客运。
这个系统,相比于常规地铁,其特点是:
1)最大运能是地铁最大运能的40%,运能起点较小,比较灵活。比如说南京地铁1号线,如今明显运力过剩,当初上条“三铁”探探路,比较合适。无锡要上地铁项目,专家质疑城市人口不够标准,回答居然是老子有钱就行。既然员外恁般有钱,行行好搞个小地铁,算给小民积德,可不可以?
2)货运和客运较好地融合一起,虽然有时要放空一半月台,但换来的是运力和所有设施满负荷使用,解放了路面交通。
3)现在的城市地铁,普遍挖得太浅,人防的功能不足。“三铁”主要用垂直电梯,少用人行扶梯,可以挖深一些。
4)每个乘客都有座位,既维持了文明礼貌,又增加行车安全,而且不会有肢体触碰,少了很多扒窃和骚扰纠纷,提升了出行的档次,等于在坐出租(或是坐飞机?),每人还可以配一台液晶电视,有小折桌可以用笔电。
5)同地铁和“大铁”使用相同的标准轨,紧急时所有的三铁机车和车厢都可以在正规铁路上运行,成为大铁的后备队,只要换用内燃机车就可以拖走。
6)月台不高,轨道上不带高压电,没有卧轨的危险。
7)很多城市要上地铁,解决市民出行困难是一条,主要的,还是这地铁是发达的标志,档次的象征,市长能坐几回地铁?这么起劲不就为人前显耀嘛。这“三铁”别看造价实惠,也特给面子,只要把各站的客运月台装修好了,再订几列专列,等书记一来剪彩,好嘛,这专列,铝合金的面子,子弹头的鼻子,真皮沙发,吧台电视,加长林肯有的,咱都有。怎么看都是新潮高科,要拍城市偶像剧,不用去北上广啦。
8)即便是特大城市不需要“三铁”,大城市之间的乡村部分,城际捷运,以“三铁”为好,既能同沿途小城镇的三铁无缝联接,又节省乡间公交的成本,外形还很超前拉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如果 18 本嘉明 字439 2011-10-19 17:10:21
🙂tg没这么干是因为tg不傻。 10 结构转换层 字828 2011-11-30 02:45:17
🙂开挖喜马拉雅山,估计印度得出兵了。 非真 字0 2011-11-30 21:33:46
🙂茗谈(五十二):地下物流-6
🙂跨度大些应该考虑“互联网式人员物资网络”的先期工作了 1 山海马甲 字557 2012-10-03 13:38:32
🙂茗谈(五十二):地下物流-5 11 本嘉明 字4088 2011-10-09 11:34:38
🙂现在不是在河南搞农业区划试点么 2 光年 字211 2011-10-10 01:45:20
🙂茗谈(五十二):地下物流-4 16 本嘉明 字3890 2011-10-08 14: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