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蒸馒头 -- 大西洋14

共:💬18 🌺3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蒸馒头

蒸馒头

馒头是北方地区人们喜欢吃的一种美食,据说其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明黄一正编《事物绀珠》中记载:“秦昭王作蒸饼”,萧子显在《齐书》中亦有言,朝廷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即“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面起饼”可视为中国最早的馒头。

南方地区虽以米饭为主食,但也有馒头。不过,早年间在南方餐馆叫馒头,上来的却是包子。不解,询后才知,南方的馒头就是带馅的包子。当时还暗笑,真是不懂面食啊。

后来才知道,南方称饺子为馒头还是保持了古风呢,也可以说是正宗了。

《三国演义》第91回写到:诸葛亮七擒孟获后回师泸水,风浪横起兵不能渡,回报亮。亮问,孟获曰:“泸水源猖神为祸,国人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浪平静境内丰熟。”亮曰,“我今班师,安可妄杀?吾自有见”。遂命行厨宰牛马和面为剂,塑成假人头,眉目皆具,内以牛羊肉代之,为言‘馒头’奠泸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罢,云收雾卷,波浪平息,军获渡焉。

后宋朝《事物纪原》、清朝《谈征》中诠释称:“盖蛮地人头祭神,武侯以面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明人郎瑛《七修类稿》也记载:“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记得儿时特别喜欢吃姥姥蒸的馒头,困难时期经常座在灶台边,等着新出锅的馒头。奶奶蒸的山东馒头也很好吃。四十年前,自己也经常蒸馒头,自觉技术还不错,曾向LD吹过牛,不过一直没有实践。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快了,超市中卖馒头专柜中有各种馒头,人们也就懒的自己蒸馒头了。

市场上的馒头都是发酵粉发面做的,总也吃不出儿时馒头的味儿。前几天老家来人,吃了自己蒸的馒头,真的是好吃,找到了感觉。

心血来潮,也是闲来无事,决定捡起尘封了四十年的技术,自己蒸回馒头吃。遂要了一小块面肥。

1.面肥,也答“起子”,就是一小块老发面,作用是将和好的面尽快的发起来。不用面肥发面,时间要长,味道也没那么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将面肥用温水泡开,凉水也可以,不能用热水,热水容易把酵母烫死。

2.泡开的面肥与干面粉充分和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面和的不能软,发的过程中面自然会软,太软了,蒸出的馒头很暄,但没有嚼头儿,口感不好。

也有故意软的,蒸前再揣些干面粉,谓之“戗面馒头”。

发面的时间与温度有关,夏天一般二、三个小时即可,冬天就要四个小时以上了。

发好的面闻起来酸酸的。

3.用食用碱水中和后做揉好的馒头剂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用碱水中和发好的面是蒸馒头的关键,技术含量不低。碱少了,蒸出的馒头发酸,也发不起来,硬。碱多了,颜色泛黄,味道苦涩。

加碱水时要一点一点的加,加一点揉一次,将碱水完全“砸”入面中。揉的过程中,如果面沾手,说明碱水还不够。

什么情况就够了呢,一是面不沾手了;二是可以像拍西瓜那样拍拍面团,如果发出“啪、啪”的声音,说明还不行,一定要发出“卟、卟”声,且有弹性,就可以了;三是一刀切下去,切面呈蜂窝状。

4.放入锅中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蒸也有讲头,首先是放入锅中的时机。发酵粉做馒头,要凉水放到篦子上,面肥做馒头则一定要水开了之后再放。原因嘛,我想是因为发酵粉做的馒头需要一段时间的发酵过程,而面肥做的馒头,面已经发好了(这只是我的臆想,不知道对不对,有没有科学道理也不知道);二是要把持大火,让锅中一直充满蒸汽,当然更不能断火。断了火,或揭开锅发现没熟,再重新蒸,馒头可就夹生了。

5.蒸好的馒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个头自然比剂子大了不少,有弹性,一按即起,有嚼头。

家里一号LD,二号LD都喜欢吃,下了命令,每周最少一次。

我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