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共:💬365 🌺297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6)内部的敌人

如果说第一届撒切尔政府的中心大事是货币主义与福克兰战争,那么第二届撒切尔政府的重中之重就是煤矿工人罢工。这是英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罢工,也是当代最为血腥而悲剧的工业争端,其结果则是矿工的全面溃败以及英国深井煤矿业的结束。对于撒切尔来说这一战的意义还要深远:“罢工失败所确立的原则是决不能容许法西斯左翼将英国祸害成一片不法之地。他们妄图抗拒国家法律进而借此抗拒经济法则,而他们的失败则阐明了自由经济与自由社会的相互依存程度有多么紧密。”这场对抗深深地浸入了当事各方的历史当中。对于托利党来说,这是希斯遭受矿工羞辱之后不可或缺的复仇,一笔拖欠了太久未能清算的旧账。撒切尔也的确谈到过“内部的敌人”,这自然是相对于外部的敌人加尔铁里而言。对于全国煤矿总工会(1)里面成千上万名斗志昂扬的矿工来说这是他们终结几十年来关闭矿坑进程以及拯救社区免于灭顶之灾的最后机会。对于他们的领袖阿瑟.斯卡吉尔来说,这是搞垮政府并赢得阶级斗争的大好机会。正如我们即将看到的那样,他对于工资细节并不感兴趣,也不热衷于一事一议地讨论哪些矿坑的经济效益更高。用撒切尔充满鄙视但十分准确的话来说,他打算强迫政府就范,最后就算花钱让矿工们掏泥巴也不敢裁减掉哪怕一个工作岗位。

政府方面的准备工作比斯卡吉尔更到位。与全国煤总的一次早期争端很快就得到了解决,因为当时战场还没有准备好。在整整两年时间里,国家煤矿委员会(2)一直在与能源大臣奈吉尔.劳森合作,在全国各大发电厂屯集煤炭。煤炭存量稳步提升,而消耗量与产量都有所下降。在托克萨斯与布里克顿暴乱之后,警察都接受了再培训并配发了全套防暴装备。大臣们日后承认,如果没有这些装备警方根本无法对抗矿工纠察队。与此同时,撒切尔还指派了生于苏格兰的美国人伊安.麦克格雷戈(3)来掌管国家煤矿委员会。此人在美国素有工会克星的凶名,后来活到英国掌管英钢公司(4),期间他大肆关停工厂并裁撤掉了65000个工作岗位,人送绰号“小刀麦克”。首相曾一度对他十分追捧,正如她倾慕约翰.金(5)一样。他在同一时期接手英国航空之后解雇了将近40%的员工,大约有23000人,从而将这个亏损大户一举改造成了盈利龙头。不过日后首相还会因为麦克格雷戈缺乏政治常识而反对他。麦克格雷戈计划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将全国20万2000余名矿工先裁减掉44000人,接下来再进一步解雇20000人。此外一开始要先关闭20个矿坑。尽管年事已高而且十分富有,麦克格雷戈的公关能力并算不上高超。他在考察煤矿时挨过矿工投掷的面粉弹,听到过各种辱骂,有一次还被人打翻在地。

斯卡吉尔的求战之心几乎就和首相一样旺盛。上次我们见到他时还是希斯时期,在那次矿工与希斯的对抗中他带领着索特里焦炭存储点的流动纠察队,之后又在工党内战中与基诺克拉拉扯扯。他的革命单纯性与机智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混合体,这可以从他与威尔士矿工领袖戴.弗朗西斯的一次交谈中窥见一二。当时他要求弗朗西斯前往伯明翰的焦炭存储点增援。弗朗西斯问道需要他们什么时间过来。

“明天,周六。”

弗朗西斯迟疑了一下,“可是明天威尔士队要在卡迪夫埃姆斯体育场对战苏格兰队啊。”

短暂的冷场之后,斯卡吉尔回答道,“戴,别忘了明天工人阶级要在索特里对战统治阶级。”*9*

许多人都觉得斯卡吉尔十分振奋人心,还有许多其他人觉得他十分恐怖。他曾经是一名共产主义者,一直保持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尤其嗜好将一切与他意见相左之人贬斥为叛徒。有些人觉得他在的总部充斥着自大狂的氛围,那里已经获得了阿瑟城堡的大名。当时的共产主义者、日后新工党政府大臣金姆.豪威尔斯(6)到这里来拜访过斯卡吉尔一次,他十分惊骇地发现斯卡吉尔坐在“一张墨索里尼式的桌子后面,桌子前方是一大片空间。”在他的身后是一幅巨幅自画像,画面上的斯卡吉尔在一辆卡车后部摆出列宁的造型,正在指挥伦敦工人组成的纠察队推翻统治阶级。豪威尔斯觉得任何一个挂出这么一幅画像的人一定脑子有问题,回去以后就将自己的担忧传达给了威尔士的矿工。“自然,南威尔士的执行层几乎全都认同我的看法。但是他们又说,‘我们只有他,你看,左派已经认准他了。’”*10*

斯卡吉尔当初的确凭借着大幅领先的选票成功上位,掌权之后就开始将全国煤总一度走温和路线的执行层改造成为一个可靠的战斗集体。他的副手米克.迈甘希尽管要比他明智一些,但是路线上却并不比他更温和。此外斯卡吉尔的秘书长彼得.希斯菲尔德(7)在工会政治圈里也属于偏左人士。斯卡吉尔一直以来都在进行言论铺垫。“早晚有一天我们的成员们要起身战斗,”他不止一次地这么说——他所指的并不是工资之类的传统问题,而是煤矿行业在英国未来的存废。他在1982年全国煤总大会上说,“如果我们不能拯救矿坑免遭关闭,那么我们其他一切努力都是无用功……保护这一行业是我的首要任务,因为失去了工作岗位我们的所有其他要求就都成了无本之木。没有了工作,工会成员就什么都不是……”考虑到罢工对工会成员工作岗位带来的实际影响,这番话实在很有些黑色讽刺的意味。他的立场是任何矿坑都不能因为经济原因而关闭——只要加大投资任何矿坑都能出产更多煤矿,就他看来亏损并不是大事。这一来他就使得日后的冲突成了不可避免的必然。兴奋而机智的斯卡吉尔为英国煤矿业带来了迅速的结束。如果全国煤总的领导者是一群闪烁其词、精神萎靡的老式工会份子,那这一行业能够坚持的时间还要长得多。

全国煤总投票同意罢工要涉及工资与关闭矿坑这两个问题。但是从一开始斯卡吉尔就着重强调关闭矿坑。为了保护工作岗位,尤其是为了保护其他乡镇居民的工作岗位以及其他郡县的矿坑而罢工,这使得接下来的冲突有了一丝崇高的气息,单纯为工资而罢工是享受不到这一点的。新任工党领袖、煤矿工人之子尼尔.基诺克发现自己无法直截了当地谴责这一争端的目的所在,尽管他本人对于斯卡吉尔抱有与日俱增的厌恶。日后我们将会看到这将使他付出怎样的代价。斯卡吉尔是一个手段高强的组织者,演讲能力与基诺克不相上下。但是即便是他也无法劝说全行业各个部分一起发动罢工。早期投票显示占稳定多数的矿工反对罢工。在诺丁汉郡,32000名矿工中有72%投票反对罢工。南德比郡以及兰开斯特郡的小型煤矿也拒绝罢工。甚至就算在南威尔士,全国煤总的大部分地方分部也反对罢工。简而言之,在争端之前的投票中,总共70000名投票矿工里有50000人选择继续开工。这一点对于理解接下来的事态发展至关重要。斯卡吉尔感到自己无法赢得全国投票,于是他决定采取滚动前进的策略,一座煤矿接着一座煤矿地发动地方性罢工,从约克郡到苏格兰,从德比郡到南威尔士。这样一来这些罢工只需要全国工会的批准就可以进行。这是多米诺骨牌式的策略。地区性罢工将会不断累积,最终在不进行全国投票的前提下发展成全国性罢工。

但是斯卡吉尔必须保证骨牌一定会倒下来。他动用了激进地区与矿坑的著名流动纠察队去关闭没那么激进的地区的矿坑。愤怒的矿工乘坐着大巴车与车队前去关闭依然运行的煤矿与焦炭存储点,这些地方是煤炭经济的命脉所在。要是没有纠察队,参加罢工的煤矿会少很多,最初的时候纠察队也很少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但是在英国各地纷纷出现肢体冲突的场景之后,1984年4月全功五分之四的矿工都参与了罢工。但是令斯卡吉尔害怕的是,其他行业的工会拒绝出于同情而跟进,这使得他再现1929年全行业罢工的愿望落了空。很快情况就明朗起来,很显然斯卡吉尔还犯了其他历史性错误。包括基诺克在内,许多煤矿工人出身的人们都质疑斯卡吉尔为什么要选择在能源需求相对较低的春天进行罢工。根据发电站工人提供的内线消息,发电站的煤炭消耗量根本赶不上全国煤总的期望。看起来政府似乎真的有可能咬牙硬挺过这一关。全国上下的矿工与从伦敦或苏格兰搭乘巴士车来到罢工现场、全身披挂防暴装备的警察们爆发了无数场夺人眼球的冲突。一般来说警察都会被派往外地,约克郡的警察前往肯特,威尔士的警察来到约克郡,以免对老乡下不去手。就好像秘结社(8)吃了枪药,将整个国家都卷入了一场英国内战的情景重现当中。攻击性纠察行为成为了这次罢工无法分割的一部分。地区间旧有的对立竞争遭到了火上浇油式的助长,兰卡斯特对抗约克郡,南威尔士对抗诺丁汉郡。

诺丁汉郡的矿工成为了罢工的关键。没有他们的话,即便有核能、燃油以及精心准备的储煤作为支持,发电站依然有可能面临燃料短缺,那时政府就真有大麻烦了。利用马匹、警棍以及之前几年应对街头暴乱时掌握的经验,警方以极大的决心保护着上工得工人,他们的表现令政府大为满意,也令其他人警戒不已。在南约克郡奥格里乌爆发的冲突尤其野蛮。随着罢工的推进,雄威大发的警察与愈加暴力的罢工矿工互不相让地顶在了一起。斯卡吉尔的依仗在于全国各个乡镇工会的狂热忠诚。为了保持团结,矿工们放弃了自己的汽车,变卖了自己的家具,眼看着自己的孩子受苦,可以说损失了他们的一切物质所有。食品包裹从英国其他地区、法国甚至俄国纷纷运来。煤矿工人群体内部特有一股粗犷的勇气与无私,对此外人很难理解。在硬币的另一面,夺取胜利的手段也歇斯底里得近乎丑陋。威尔士一名出租车司机搭载上工工人出车时一块水泥砸在了他的车上,致使他不幸身亡。所谓的“工贼”以及他们的家人经常遭受死亡的威胁。脾气和蔼的工会大会秘书长诺曼.威利斯(9)一次在矿工会议上发言时,头顶上悬挂着一枚绞索。

暴力场景通过晚间新闻传遍了全国。最终约克郡的矿工采取了法律行动,抗议自己没能获得投票权,使得全国煤总大为被动。此外斯卡吉尔从利比亚接受资金支持的行为也使他丧失了自己一度占据的最后一块道德高地,尽管有些人认为这是安全部门的诡计,意在抹黑全国煤总的领导层。撒切尔在面对敌人的时候运气一向不错,上次是加尔铁里,这次也差不多。月复一月,罢工缓慢地垮了下来,矿工们开始陆续返回工作岗位,起初是三五成群,然后是成百上千。当时其他的危机还有不少——例如一场可能的码头罢工;一场矿井安全监理人员举行的罢工投票,如果这一投票获得通过现在依然开工的矿坑也要关闭,所以政府很快就买通了投票结果;地方法院也由于大量指控矿工而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但是到了1985年1月平均每周都由500名矿工返工,到了2月底全国煤总一半的成员都回到了岗位上。在有些地方返工的矿工们吹着笛子敲着鼓,一边走一边流泪。

斯卡吉尔的赌博输了个一塌糊涂。有人将他比作一战时的将领,一头率领狮群走上屠场的驴。这个比喻不无合理之处。1984年与矿工们对抗的政治力量绝非十年前准备不足惨遭挫败的希斯政府所能相比。一位更为精明的非革命性领袖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开战,或者会在罢工开始头几个月之后就与政府妥协。当年参加过罢工的200000名矿工中如今只有几千人依然从事着采煤的工作。斯卡吉尔转而担任了国际矿工工会的领导,因为英国国内已经没有足够的矿工供他领导了。他曾经想过这场革命会为他带来一座丰碑。讽刺的是,如果真有人想给他立碑,那也应该是环保组织。这个自中世纪就在英国发源、将英国打造成世界首个工业强国、永远危险、肮脏且污染环境的行业就此寿终正寝。对于保守党以及当时大多数人来说,斯卡吉尔及其手下与议会民主作对,是一个必须打败的敌人。但是肯特、德比郡、法夫、约克郡、威尔士与兰卡斯特郡的矿工们并不打算与任何人为敌。他们只是工作极其刻苦的传统地方居民,他们不过是担心失去工作并对那位疯狂而无能的领袖倾注了太多的忠诚。

(1) http://www.num.org.uk/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tional_Coal_Board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Ian_Macgregor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British_Steel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_King,_Baron_King_of_Wartnaby

(6) http://en.wikipedia.org/wiki/Kim_Howells

(7)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ter_Heathfield

(8)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9) http://en.wikipedia.org/wiki/Norman_Willis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