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Andrew Marr:我这一行——英国新闻行业简史 -- 万年看客
接下来ITN就杀了出来。尽管作为BBC的员工要承认这一点很难受,但是1955年独立电视新闻台的问世与1967年打破俗套的《十点新闻》的确是英国电视新闻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两个时刻。而他们所受到的最主要影响则来自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国家撑腰的BBC在电视赛跑当中抢在了依赖自由市场的美国人前面。1933年,正当英国人开始起步的时候,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刚刚放弃了W2XAB型商业电视的研发。但是在战后美国人一马当先,在更犀利的配图像新闻影片方面进行了探索。1948年总统大选与1950年朝鲜战争为他们带来了重大突破。以NBC的尤金.琼斯为首的摄影师们率先采用了轻型手持摄像机来捕捉活灵活现且往往惊心动魄的前线镜头。他们在演播室里安排了个性十足的主持人——例如爱德华.默罗,大卫.布林克立,切特.亨特利——还采取了健谈而直接的演播风格,与隐而不见的BBC播音员毫无起伏的平淡音调可谓天差地别。正在组织新团队准备播出的ITN暗自汲取了美国人的经验。1955年的英国已经受够了战后的简朴时期,正在经历即将发展成六十年代社会革命的第一场动荡。社会呼唤着新式新闻的出现。早期为ITN撰写新闻稿的人们生动反映了当时的人们打破一切传统禁忌的兴奋感。在新版新闻节目正式首播前的最后几周,位于伦敦金斯利的ITN总部乱作了一团。演播室里的摄像机如同许多其他设备那样没能到位,因此主持人只能冲着一个木头框子说话,主编艾丹.克罗利(1)与手下员工们则透过框子来想象电视屏幕上的画面效果。
任何新潮流都取决于适时出现的技术工具。ITN一共赶上了三重突破性技术。首先是16毫米摄像机的问世。在此之前电视摄像机都沉得不像话,移动起来很费事,还不能同期录音。室外广播——一切发生在演播室之外的工作——意味着接连几天的精心筹备,货车,电线,灯光,录音,一切都不能出岔子。同期录音要借助摄像机以外的器材进行。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往往会从档案库中抽出一段音频进行后期配音(这也使得人们对于音效的正宗性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讨论:比方说假如画面上是一座瑞士教堂,那么为其搭配实际上录制于哥本哈根的钟声是否合适呢?)。16毫米摄像机解决了所有这些问题。你可以带着它上街或者上战场。这款设备带来了新闻影片时代所缺乏的即时性。你甚至还能带着它跑起来。ITN最著名的主编杰弗里.考克斯(2)曾将其形容为“电视新闻记者的笔记本”。正如罗宾.戴在一开始就注意到的那样,这部机器将电视记者提升到了更接近于局内人的地位上:“一位大汗淋漓、全身战抖的记者与摄像团队不仅仅报道新闻,还会体验新闻,并且成为新闻的一部分。你可以说这就是影像报道的‘工作方法’。”
英国电视新闻的第二大发展是五十年代中期自动提词机的首次应用。简单来说这就是一套围绕在摄像机镜头附近的镜面系统,使得播音员可以一边做出直视观众的样子一边阅读新闻稿。此前人们也用过纸质提词板,但是效果很差而且不可靠。自动提词机是如此的朴实无华,以至于人们往往会忽视其重要性。假如你见过碰上提词机失灵的主持人,看到他或她如何两眼乱转,往下盯着稿纸,只用一点余光照顾摄像机镜头,那你自然就能理解提词机的功用。在提词机出现之前,新闻主持有时候会被戏称为“有罪之人”,因为他们在阅读面前的提词板时目光上下游移,一幅做贼心虚的模样。而自动提词机则能创造一种虚假的亲密感——对于蜷在沙发上的夫妇来说,主持人正在亲自向他们播报新闻。当然这款器材也自有其危险性——如果主持人完全依赖提词机,万一器材出了故障就会在观众眼中沦为白痴——而且提词机也是一个技术性的谎言,需要主持人掌握高超的表演技巧。多少有点清教徒作风的温代姆.戈迪曾批评过诸如麦克米伦那样刚刚发现自动提词机就迅速上手的政客:
“无论文稿写得有多好,听上去都不像即兴发言。发言人听上去太过于油嘴滑舌。他的视线焦点不同于即兴发言的人。他看着掠过一行行文字的摄像机镜头表面,而并不是试图透过镜头看到观众个人……这其中欺骗与作势的因素挥之不去。这种谈话看上去越像人与人之间的交心,欺骗的意味就越深厚。使用自动提词机的政客难免给人留下老奸巨猾的印象。”
尽管如此,自动提词机还是催生了“新闻播报员”这份职业——这个名词本身也是从美国传进来的。
第三大也是最后一大发展来自那些装腔作势的主持与大汗淋漓的街头记者头顶上7000英里。1962年7月10日,NASA发射了电星1号卫星,这颗直径约为三英尺,由贝尔电话实验室研发的通信卫星标志着卫星电视时代的开始。记录远方事件的胶片再也不用等待下一班航班飞回伦敦了。突然之间,英国观众能够看到芝加哥与华盛顿当天发生的新闻了。在广播开通的第一天,电星1号为《全景》栏目的读者们展示了来自美国的实时画面,从纽约到加州,从唱诗班到政客一应俱全。一开始预订卫星的转播时间还很昂贵,转播覆盖范围也很有限。但是不出二十年CNN的时代就来临了。如果说16毫米摄像机使得新闻更加生动且接地气,电星1号及其后来者们则为其赋予了即时性与全球性。尽管自1962年至今卫星技术已经取得的长足发展——我们现在有了搭配塑料圆盘天线的卫星电话,几乎无论在地球的哪个角落都能进行广播——但是最初的突破还是来自四十多年前。图像质量提升了,转播价格下降了,但是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变化。
六十年代ITN的精明之处在于同时运用了这三大技术突破来打造一类全新的电视新闻,基本上就是我们如今每天都在收看的新闻体系。甚至早在《十点新闻》之前,ITN的第一批著名播报员当中就包括了克里斯.查特维(3)与年轻的罗宾.戴,尽管前者很快就叛逃到BBC的《全景》那边去了。接下来还跟着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例如里奇.勃山凯特(3),阿拉斯特.伯奈特(4),山迪.高尔(5),安娜.福特(6),赛琳娜.斯科特(7),菲欧娜.阿姆斯特朗(8),卡萝尔.巴恩斯(9),马泰.路易斯(10),阿拉斯特.斯图尔特(11)以及特拉弗.麦唐纳(12)。对于那些试图向公众销售新闻的执行人员来说,“信任”与认可成为了重要的品质。ITN还率先尝试了男女播音员并排坐的主持方式,为新闻节目增加了几星火花或一丝张力。
独立电视新闻不仅开创性地为新闻赋予了人的面容,还有另一项至少同样重要的贡献。ITN探索并尝试了新闻包制作的技法,此时BBC的电视新闻还非常基础,且往往没有声音。这个新兴组织决定在1954年《电视条例》的法律许可范围内——电视节目必须“准确中立”——为新闻播报加上一些舰队街的人性化活力。ITN 将录音师与摄影师一起派出去,录制自然声音,在街头巷尾、罢工集会现场或者塞浦路斯叛乱前线进行人物采访。摄像机经常受到推搡冲撞,ITN也会因此拍摄到许多不加雕饰且出人意料的镜头。就像许多其他ITN员工一样,罗宾.戴意识到电视将会改换新闻侧重点的性质。因为图像如此栩栩如生,以至于抢头条的需要未必总会压倒一切。“事实上昨天的空难已经不能成为今晚的头条了——但是空难现场的第一段影像却还能在晚间电视新闻当中获得头条位置。一段不包含任何有新闻价值言论的影像采访……可能会成为第一流的电视节目,观众们会注意受访者的说话方式,面对问题时的面部表情,饶有意味的停顿……”
ITN早早取得的顿悟为那些被BBC新闻搞得百无聊赖的观众们带来了一阵阵惊喜,也在电视行业当中激起了几分不安。演员一样的新闻记者早在五十年代就出现了,但是直到六十年代随着ITN影响力的扩张才正式发展起来,将炫耀卖弄的作风引入了新闻播报领域。ITN称这种做法为记者参与或者说RI(reporter involvement)。适当使用一点记者参与手法有助于改进电视节目的语法结构。假如你去参加一个记者招待会,那么在画面上显示你自己提问题或者凝神思索的样子是个不错的主意——这样观众就会确信你正身临其境亲自进行报道。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优秀的入镜效果可以成为构建新闻包的重要原材料。但是正所谓积沙成塔,如今的RI越发凸显采访记者的存在以及他们的提问,而首相、武装士兵或丧子家长之类的区区受访对象则沦为了配角。采访记者将其他人全都挤了出去,因为他们太爱上镜头了,以至于不愿与别人分享。因此你经常会看到某电视记者采访大臣,同时远处的另一台摄像机则将采访双方都拍了进去……套路表演对于剧场来说很有用,但是在新闻领域就有害无益了。其次我们也应当注意到罗宾.戴对于(仅仅)具有新闻价值的材料与“第一流电视节目”之间的区分。自然,戴本人就是一位第一等的演艺达人。他将自己的天赋带进了演播室,时而能产生催眠一样的效果。他就是个演员。但是早期BBC正统派的担忧现在看来已经没那么可笑了,新闻价值的确可能因为电视荧屏的五光十色而迷失方向。
接下来的重大技术革命是七十年代后期的电子新闻采集以及电子设备的应用,这些技术使得新闻团队可以远比从前更加方便快捷地工作。人们再也不必依靠飞机、出租车或摩托来运送笨重的胶片盒了。ITN的迈克尔.布朗森就亲身经历了这一变迁。从前他依赖成盒的胶片来进行工作,胶片要转移到白铁皮罐子里——这步工序要在黑色的“倒片口袋”里进行,业内称之为“玛丽女王的内裤”——才能送去冲洗。另一位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记者凯特.阿迪(13)说,等到胶片准备好冲洗的时候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麻烦。七十年代后期业内人士都将胶片冲洗技术称为“煮汤”。
“赛璐珞胶片在煮汤期间可能出三种毛病:胶片空白,图像模糊或者干脆完蛋。假如胶片挺过了煮汤这一关,就会立刻被送进剪辑室,用桌面剪辑器哆哆嗦嗦地过一遍,好让记者与图像主编查看拍摄结果。之后记者赶紧写出文稿并在另一间工作室里完成录音,同时胶片则被大卸八块再拼接起来,往往要赶在截稿期之前的最后一刻。”
假如新闻包的制作耽误了时间,那可能就得通过演播室角落的配音人员进行现场配音,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危险。“安吉拉.芮庞(14)以前特别讨厌有人在镜头前摔跤并且失声喊叫,尤其是在她正在播音的时候。”这是记者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一度与胶片打交道,后来又接触了历代数字视频设备的图像主编认为更快捷的剪辑技术事实上妨碍了新闻制作,而且最新式的设备在质量上也更差。“放屁。”某资格更老的图像主编反唇相讥道。不过就像报业一样,新技术也未必总能为电视新闻制作带来便利。对于BBC来说,1991年的波黑战争是轻型剪辑器材与卫星通讯等现代新闻体系正式投入运作的第一起事件。现在拍摄电视新闻所需要的全套器材就是一台相对不大的摄像机,一书包录像带,一只皮箱就能装走的剪辑设备,再加上一支话筒。无论新技术对演播室造成了怎样的冲击,对于外景拍摄来说都起到了提升速度的效果,尤其是在拍摄国外新闻或者记者要陪同政客一起赶路的时候。记者们曾经习惯于一连消失几天,与后方断绝联系,与先头挺进军队或逃亡的难民混在一起,现在他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要进行规律性的报告。
并非所有人都认为使得新闻故事能在最后一分钟得以提交的廉价卫星连接对提升新闻质量有益。BBC的一位主管认为,一旦前往某个地点的成本已经砸了进去,那么使用卫星连接的原因往往是因为这样做很现成而且运行起来非常便宜。“因此,打个比方,一场不甚重要的峰会可能得到长时间报道,因为基本上不花钱。我们很难避免这个险恶的陷阱。”技术进步意味着记者们可以在同样时间内以同样费用发出更多新闻报道。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他们会花更多时间来拍摄,剪辑,冲着摄像机说话,而花在电话采访,当面采访或亲身赶赴现场的时间则遭到了挤压。就好像报纸记者窝在办公室里,指望打几通电话,再在电脑屏幕上查看一下报业联合会的通告就能写出新闻稿一样,技术进步也不仅能解放电视记者,还往往会束缚他们的手脚。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Aidan_Crawley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offrey_Cox_(journalist)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ginald_Bosanquet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astair_Burnet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ndy_Gall
(6)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na_Ford
(7) http://en.wikipedia.org/wiki/Selina_Scott
(8)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ona_Armstrong
(9)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rol_Barnes
(10)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rtyn_Lewis_(journalist)
(11)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astair_Stewart
(12)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evor_Mcdonald
(13) http://en.wikipedia.org/wiki/Kate_Adie
(14)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gela_Rippon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5)633轰炸大队:时事节目与采访记者的兴起 2 万年看客 字20782 2013-03-24 00:22:27
🙂宝推,这篇翻译对理解最近的新闻很有帮助啊 忧心 字98 2013-03-20 07:44:53
🙂这种事人家一说咱们一听而已 万年看客 字136 2013-03-20 22:07:49
🙂(4)明星与煮汤:ITN的革命
🙂(3)鲸鱼与大象 3 万年看客 字5043 2013-03-17 04:55:01
🙂(2)魔法大集合 3 万年看客 字13498 2013-03-16 05:43:45
🙂五,步入拥挤的天空(1)只要面相好…… 5 万年看客 字7423 2013-03-09 22:21:29
🙂(5)怎样读报纸 4 万年看客 字17859 2013-03-03 05: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