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05:晋周——类能而使 -- 桥上

共:💬31 🌺13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05附:晋悼复霸11/17

《襄七年传》:

冬十月,晋-韩献子告老。公族穆子有廢(废)疾,将立之。辞曰:“《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又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无忌不才,让,其可乎?请立起也。与田苏游,而曰‘好仁’。《诗》曰:‘靖共(gōng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恤(xù)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sān)和为仁。如是,则神听之,介福降之。立之,不亦可乎?”((p 0951)(09070601))(083)

庚戌(xū),使宣子朝,遂老。晋侯谓韩无忌仁,使掌公族大夫。((p 0952)(09070602))(083)

我的粗译:

两年后,我们的襄公七年(公元前五六六年,周灵王六年,晋悼公八年),冬十月,晋国的韩献子(韩厥)告老了。韩厥的嫡长子公族大夫韩穆子(韩无忌)不良于行,韩献子本准备立无忌继承自己,但无忌推辞了,他说:

《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又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无忌不才,让,其可乎?请立起也。与田苏游,而曰‘好仁’。《诗》曰:‘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如是,则神听之,介福降之。立之,不亦可乎?(《诗》里说:“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又说:“弗躬弗亲,庶民弗信。”我无忌没有能力,让出这个位子,行不行呢?请任命“起(韩宣子)”吧。“起”和田苏交往过,田苏说他“好仁”。《诗》里说:“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能爱惜“民”就是有“德”,能遵循正道是“正”,能纠正错误是“直”,这三条合起来就是“仁”啊。仁人,神也会看顾他,会赐福给他,立这样的人不好吗?)

庚戌那天(杨注:庚戌,九日。),韩献子(韩厥)领着宣子朝见了晋侯(晋悼公),然后自己就退休了。晋侯听说了韩无忌的事,认为他“仁”,就提升他为首席公族大夫。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公族穆子有廢疾”曰:

公族穆子名无忌,杜《注》:“韩厥长子,成十八年为公族大夫。”廢同癈,《说文》:“癈,固病也。”或云久治不愈之病,或云残废之病。

杨伯峻先生注“《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曰:

两句见《国风召南行露》。诗本意原是一女子与一男子相爱,男子强之,女子守礼,有所畏惧而不敢。谓,奈何。行,道路。女子答男子云,岂不想朝朝暮暮欲至你处,其奈道路露水太多何。原诗为比喻,此则断章取义,谓己有病而不能早夜从公。

《诗召南行露首章》: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21))

杨伯峻先生注“又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曰:

两句见《小雅节南山》。引此之意亦谓自身有疾,不能躬亲办事,则不能取信于众。信古读为申,同韵。

《诗小雅节南山之什节南山四章》: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膴仕。(《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270))

杨伯峻先生注“《诗》曰:‘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曰:

诗见《小雅小明》。“靖共而位”即《大雅韩奕》之“虔共尔位”,谓忠实谨慎于职位。好是正人直人,即忠于职位之内容。神之听之,上“之”无义,即神听之。介,助也。景,大也。

《诗小雅谷风之什小明卒章》: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318))

杨伯峻先生注“恤民为德”曰:

杜《注》云:“靖共其位,所以恤民。”俞樾《茶香室经说》谓《左传》引《诗》本作“靖共尔德”,所以此句释“德”字,误。

杨伯峻先生注“正直为正”曰:

“正直”与下文“正曲”相对,但“正直”不易明白。既已直,何必正?杜《注》以“正己心”为正直,以“正人曲”为“正曲”,则是以己与人代原文之直与曲,虽此解本于《诗》毛《传》,显然勉强。疑正直者,本己有之直道而行也。

杨伯峻先生注“正曲为直,参和为仁”曰:

参和,德、正、直三者和为一体。

杨伯峻先生注“如是,则神听之,介福降之”曰:

介,大也。以介释《诗》之“景”字,与本《诗》之“介”异义。而与《诗小雅楚茨》“报以介福”之介同义。

杨伯峻先生注“庚戌,使宣子朝,遂老”曰:

韩厥本将中军,为晋正卿,韩起不过继承其卿位,非正卿。据九年《传》,知罃代将中军。

如杨先生所注,韩厥“告老”实际上使韩家的地位下降了。但韩家的这个继承,打破了常规的继承顺序,还是有不安定因素的,恐怕就是为此,韩厥才要提前“告老”吧。

————————————————————

《襄七年经》:

楚-公子贞帅师围陈。((p 0949)(09070008))(083)

十有二月,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子于鄬。郑伯-髡顽如会,未见诸侯,丙戌,卒于鄵(cào)。((p 0949)(09070009))(083)

《襄七年传》:

楚-子囊围陈,会于鄬以救之。((p 0953)(09070801))(083)

《襄七年经》:

陈侯逃归。((p 0950)(09070010))(083)

《襄七年传》:

陈人患楚。庆虎、庆寅谓楚人曰:“吾使公子黄往,而执之。”楚人从之。二庆使告陈侯于会,曰:“楚人执公子黄矣。君若不来,群臣不忍社稷宗庙,惧有二图。”陈侯逃归。((p 0954)(09071001))(083)

我的粗译:

楚国的令尹子囊(公子贞)率兵包围了陈国,到这年十二月,各家诸侯在“鄬”那里集会,要救援陈国。

陈人虽然参加了各家诸侯的集会,但害怕楚国报复,于是陈国执政的庆虎和庆寅派人告诉楚人说:“吾使公子黄往,而执之。(我们派主上的弟弟公子黄出使你们那里,你们把他扣住。)”楚人照此办理。

然后二庆派人告诉参加各家诸侯集会的陈侯(陈哀公),说:“楚人执公子黄矣。君若不来,群臣不忍社稷宗庙,惧有二图。(楚人已经把您弟弟公子黄扣起来了,主上要不赶紧回来,群臣不忍坐视社稷宗庙覆灭,恐怕要另寻出路了。)”陈侯就从集会上逃了回去。

一些补充:

此处《春秋经》中已备列各家诸侯,《左传》中就仅言“会于鄬”,杨伯峻先生称其为“简叙《经》文”。

郑伯-髡顽即郑僖公。丙戌杨先生注为“十六日”。

郑僖公乃为子驷(公子騑)所弑杀。《襄七年传》中有记载:“及鄵,子驷使贼夜弑僖公,而以瘧疾赴于诸侯。”((p 0953)(09070901))(089、120),详情可见《春秋左传注读后 补充与修正 西宫之乱03》

杨伯峻先生注“陈侯逃归”曰:

此会本欲救陈,陈侯自会逃归,则可以不救矣。

“鄬”(杨注:“鄬”,《谷梁》作“ ”,同。音爲(为),又音蔿。杜《注》:“郑地。”当在今河南-鲁山县境。),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2.9,北纬33.8(鲁山县境)。

“鄵”(杨注:“鄵”,《公》、《谷》作“操”,亦同音通假。杜《注》:“鄵,郑地。”)(《汉语大字典》鄵:“古地名。春秋-郑地。在今河南省-新郑县至鲁山县之间。”),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3.2,北纬33.9(今河南省-鲁山县至禹州市之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