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左传》人物事略12:管夷吾——民受其赐 -- 桥上
《僖十三年经》:
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鹹。((p 0343)(05130003))(041)
《僖十三年传》:
夏,会于鹹,淮夷病杞故,且谋王室也。((p 0344)(05130201))(041)
秋,为戎难故,诸侯戍周。齐-仲孙湫致之。((p 0344)(05130301))(041)
我的粗译:
也在我们僖公十三年(公元前六*四七年,周襄王六年,齐桓公三十九年,宋襄公四年,陈穆公元年,卫文公十三年,郑文公二十六年,许僖公九年,曹共公六年,杞成公八年),夏天,各家诸侯在“鹹”那里聚会,这是因为杞国最近受到了淮夷的威胁,同时要商议怎样安定王室。
这年秋天,因为戎人那场事变,各家诸侯派出部队去参加对周王室的守卫,负责与周王室方面交接这些部队的是齐国的仲孙湫。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齐-仲孙湫致之”曰:
致送戍卒也。《春秋》唯襄五年书戍陈,而桓六年戍齐及此戍与僖十六年戍周皆未书。
“鲁”推测位置为:东经117.00,北纬35.60(曲阜鲁国故城)。
“齐”推测位置为:东经118.35,北纬36.87(临淄北刘家寨周围有遗址,长方形城,大城西南部分为小城,共2000万平方米;大城:4500╳4000;小城:1400╳2200,300万平方米。大城:春秋战国?小城:战国)。
“宋”——“商丘”推测位置为:东经115.60,北纬34.38(宋国,商丘-老南关。有遗址,西3050,南1100以上,北1400。东周)。
“陈”推测位置为:东经114.88,北纬33.73(淮阳县城)。
“卫”推测位置为:东经114.84,北纬35.54(今滑县-八里营乡-殿上村一带,冢上村北约两公里,僖二年——前658,封卫于楚丘。今卫王殿遗址,俗称卫王城)。
“郑”推测位置为:东经113.71,北纬34.40(郑韩故城)。
“许”——“旧许”推测位置为:东经114.03,北纬34.00(张潘镇-古城村,成十五年迁于叶)。
“曹”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5.53,北纬35.11(今城西北四里,汉城)。
“鹹”——“咸丘”(杨注:咸丘,鲁地,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东南。#鹹,鲁地。沈钦韩《地名补注》谓即桓七年《经》之咸丘,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南,《大事表》则谓在今曹县境。总之,与僖十三年之鹹为两地。),推测位置为:东经116.32,北纬35.32(焦城村东南有古焦城遗址)。
“淮夷”(杨注:《春秋左传》凡四言淮夷,或为民族之名,昭二十七年《传》“季氏甚得其民,淮夷与之”是也;或为国名,昭四年会申、伐吴之淮夷是也。故其族所居之地恐亦甚分散,顾栋高《大事表》三十九谓淮夷当在今江苏省-淮安县与涟水县之间,恐不如是之狭仄也。王应麟《诗地理考》卷四谓淮夷之地不一,徐州有之,则在淮北;扬州有之,则在淮南,不止一种。其言甚是。卜辞有“隹夷”,又有“霍夷”、“北隹夷”,陈梦家《隹夷考》(《禹贡》五卷十期)谓即淮夷。),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9.5,北纬35.7(诸城、日照一带)。
据顾颉刚先生的遗著《徐和淮夷的迁、留——周公东征史事考证四之五》,这里所谓淮夷,乃潍夷也,不必远在今淮水。下面是顾先生文中的两段:
张氏是诸城县人,他说“至今潍水流域之人皆呼潍水为‘淮河’”,用方言来证古史,……从这个事实上,我们可以知道,潍水即是古代的“淮水”,在山东半岛的西部,淮夷的最早根据地就在那里,族名和水名出于一源。至于现今的“淮河”,这个名词乃是由山东南移到江苏、安徽和河南去的,因为周代几度东征之后,有一部分淮夷被迫迁徙到那里,水名就被带过去了。
按鲁国的政权久落在季孙氏的手里,鲁君成了傀儡;鲁昭公为了受不下季平子的气,逃了出去。晋国是霸主,义不当不问,所以召集宋、卫诸国,让纳鲁君复位。可是季孙意如送贿赂与主会的晋臣范鞅,范鞅受了,就对与会者宋臣乐祁、卫臣北宫喜替季孙氏说好话,并且恫吓他们不要干预鲁事,这会竟没有结果而散。范鞅就这样还报晋君,销了差。于是鲁昭公永没有回国的希望了。在范鞅所持的理由里,季孙氏不但很得民心,而且得到淮夷的拥护,是打不倒的。淮夷在春秋前期能病杞、病鄫,在春秋后期又能拥护鲁国的权臣专政,可见他们这族在春秋一代中的活动能力着实不小。杜氏这注说淮夷在鲁东,正合事实。
顾先生这后一段论述提到的、留在“鲁东”的淮夷,正是此一节《左传》提及的、“病杞”的淮夷,杞国终被挤走。后来这部分淮夷被鲁国征服,成为鲁国国内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下面是《诗鲁颂》中咏及淮夷被鲁国征服的片段,反映征服淮夷可是鲁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513)《鲁颂泮水五章》)
“泰山巖巖,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莫不率从,鲁侯之功。”(《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517)《鲁颂閟宫九章》)
下面再贴一遍割自《春秋左传注》初版所附《齐鲁》地图的、潍水与齐、鲁两国相对位置示意图,图中潍水在右侧,“潍水”两字较大:
“戎”——“扬、拒、泉、皋、伊、雒之戎”,洛阳西、南。
“周”——“王城”推测位置为:东经112.42,北纬34.67(洛阳-西工区为主)。
————————————————————
《僖十四年经》:
十有四年春,诸侯城缘陵。((p 0346)(05140001))(041)
《僖十四年传》:
十四年春,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不书其人,有阙也。((p 0347)(05140101))(041)
我的粗译:
到我们僖公十四年(公元前六五〇年,周襄王七年,齐桓公四十年,宋襄公五年,陈穆公二年,卫文公十四年,郑文公二十七年,许僖公十年,曹共公七年,杞成公二年),春天,各家诸侯加筑了缘陵那个城,把杞国迁了过去。《春秋经》里没写上是哪些诸侯参加了筑城,是没搞清楚。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十有四年春”曰:
冬至在去年闰十二月十二日辛丑,建丑。
杨伯峻先生注“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曰:
旧说俱以缘陵为杞邑,然《管子大匡篇》云“狄人伐(尹《注》云,谓入伐齐),齐车千乘,卒先致缘陵”,则缘陵本齐地。齐城之以封杞者,犹楚之迁许于叶,欲使在境内为附庸耳。去年《传》云“淮夷病杞”,则杞之迁由于淮夷之侵伐。《管子大匡篇》云:“宋不听,果伐杞,桓公筑缘陵以封之,予车百乘,卒千人。”《霸形篇》亦云:“宋伐杞,因命以车百乘,卒千人。”皆作宋伐杞。《公羊传》则以为徐、莒胁杞而桓公迁之。总之,城缘陵所以为迁杞,是事实;杞受淮夷或徐、莒之威胁,则所言各异。说参章炳麟《左传读》。
杨伯峻先生注“不书其人,有阙也”曰:
杜《注》云:“阙谓器用不具,城池未固而去,为惠不终也。”毛奇龄《春秋传》则以为“阙”为阙文,以《经》只言诸侯,不序诸国,盖于诸国人士偶未详也。以文义言,毛说较长。
“杞”——“淳于”(杨注:杞,国名,姒姓。杞本旧国,汤封之,梁玉绳《史记志疑》卷二曾言之,证以卜辞中有杞侯(《殷虚书契后编下》三七五),良信。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是为重封,故亦称夏(见《逸周书王会解》),犹宋之称殷、称商。国都初于今河南杞县,春秋前即已东迁。清-光绪间,山东-新泰县出土杞伯器多种,许瀚以为新泰即杞都所在,详见吴式芬《攈古录金文》卷二。其后又迁淳于,即今山东-安丘县东北三十里之杞城。据顾栋高《大事表》,杞武公二十九年入春秋。春秋后三十六年,即杞简公元年,楚惠王灭之。《史记》有《杞世家》,传世有杞伯鼎、杞伯豆等。一九六六年,山东-滕县-木石公社-南台大队又发见杞伯-每比所作邾曹鼎,定为西周-厉王时物。),推测位置为:东经117.04,北纬36.07(僖十四年前襄二十九年后杞都,泰安县-淳于村)。
“杞”——“缘陵”(杨注:缘陵,今山东省-昌乐县东南七十里。),推测位置为:东经119.03,北纬36.58(僖十四至襄二十九杞都,营丘)。
下面再贴一遍“杞”迁都相关地点天地图地形图标注: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左传》人物事略12附:齐桓死乱1/4 8 桥上 字6752 2016-01-03 03:57:53
🙂《左传》人物事略12附:齐桓宁周6/6 3 桥上 字5909 2016-01-02 04:08:30
🙂【商榷】我本戎狄 1 东学西读岛主 字118 2018-09-28 06:42:15
🙂《左传》人物事略12附:齐桓宁周5/6
🙂十三合诸侯? 1 种种逝如流水 字297 2015-12-31 05:37:01
🙂谢谢回复, 桥上 字134 2015-12-31 10:14:14
🙂《左传》人物事略12附:齐桓宁周4/6 2 桥上 字12037 2015-12-31 03:58:45
🙂【求教】平戎为什么是讲和? 东学西读岛主 字0 2018-09-20 11: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