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读三国有感随笔 -- 解甲
说好不挖坑,但为了结构看起来明了一些,还是分了几段,这是最后一段了。最后会写到刘禅,倒不是我标新立异,我觉得批评诸葛亮不善于培养接班人,最该批评的就是刘禅的不成才。
刘备对诸葛亮的嘱托,都明明白白说出了“君可自取”,可见诸葛亮接掌的是蜀汉的君权(以阴谋论解读刘备其实别有居心的这里且不讨论),自然也包括蜀汉嗣君的培养甚至选择。而刘禅的才能,传统是把他当成无能之君的典型来看待,而近来又出现了很多翻案文章,认为刘禅是仁君贤君。
不妨开宗明义,我是赞同传统观点的,刘禅其人固然不愚笨,然而他作为一国之君,则昏庸得令人无可容忍。刘禅昏庸的地方,就是他对国家的不在乎,不负责,他表现的完全不像个皇帝,而很像是个吃瓜群众。我疑心吃瓜群众们欢迎为他翻案,就有这方面原因。
当然,从某个角度讲,刘禅确实有点仁君贤君的样子,他对臣下的信任是历代君臣里罕见的。诸葛亮行君事天下不疑自然有诸葛亮个人的因素,但刘禅的态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说诸葛亮尚有刘备遗命的因素,刘禅对蒋琬费祎的器重也算是一时殊遇:“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乃至姜维曾经攻击黄皓(这点我觉得是姜维政治能力不足的例证之一),黄皓很可能 是刘禅释放自我唯一的通道,但刘禅并未包庇,而让黄皓去和姜维和解(虽然刘禅的处理也体现了其政治能力堪忧)。后来诸葛瞻董厥谋废姜维,刘禅也没有就坡下驴,拿掉姜维。
但刘禅在亡国时的表现,充分证明了他其实就是懒,不想负起治国之责,从而把大权一推六二五,而不是主观上充分信任辅臣。我其实并不苛责刘禅不战而降断送汉室,以小搏大本来就是逆天之事,非逆天之人不能行,做皇帝不是刘禅自己选择的,从现代人眼光看刘禅投降,可以说是刘禅终于等到了选择的机会。但姜维上表复国,刘禅面对自由选择时,是怎么做的呢?史无明载,但很明显没有阻止。
结果姜维失败身死,蜀中大乱,既然选择投降,又何必再做皇帝梦?庸懦文人如王国维,尚知义不再辱,刘禅却到了洛阳做安乐公,安乐到死。当初读史至此,我和三国演义里司马昭的感慨是一样的:此人全无心肝(史实这句话是杨坚评论陈叔宝的)。刘禅能说出此间乐,不思蜀,我相信绝非是他自保的急智,而就是他的心声,他毕生的追求恐怕就只是安乐,晋朝给他的封号,确实很贴切。
惯例的对应,我觉得刘禅对应的是人民,拿皇帝来对应人民,有种奇妙的讽刺感,但我感觉又很贴切。在蜀汉,刘禅无疑最大,如果他有什么想法,诸葛亮也不能不尊重,然而刘禅却一味随波逐流。史书中仅见的他的意愿,就是想多纳些嫔妃充实后宫(老实说,这对皇帝来说,实在不算什么过分的要求),还屡屡被董允所阻止。而刘禅最终也并没有将董允如何,只不过董允死后,说了一些埋怨的话。从人之常情的角度来看,刘禅委实不能算个坏人,甚至很有些乃父刘备宽宏大量的遗风。
陈寿评论说:“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但刘禅最终也只是一匹素丝。他没能成长为真正的仁君贤君,刘备和诸葛亮,乃至历任辅弼,应该负一些责任。
而人民的成长,则要难得多,人民并不天然的正确,甚至很多时候是自私短视的,是无知软弱的,是要拉住英雄的后腿的。但长远来看,人民是最值得尊重,值得信任,值得依靠的,因为无论怎样的英雄,都是来自于人民。如果从天才的角度看,人民确实有负于天才;但从人民的角度看,天才完成了天才的历史使命,人民从天才处汲取了经验,得到了成长。正是这样的过程不断发生,构成了历史螺旋上升的轨迹。
是天才英雄毛泽东,还是人民英雄毛泽东?尽管都视主席为英雄,但这二者的矛盾,长远看,恐怕会造成很大的分歧。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蒋琬 114 解甲 字5025 2016-11-05 08:35:20
🙂费祎 39 解甲 字5829 2016-11-05 14:41:25
🙂姜维 78 解甲 字5071 2016-11-06 09:31:16
🙂刘禅
🙂这个把群众当阿斗的比喻不太恰当 1 AleaJactaEst 字87 2016-11-08 09:36:45
😜反贼,尔比我天朝做亡国之蜀,比人民做安乐公刘禅,是何居心 1 胡一刀 字329 2016-11-07 04:20:54
🙂何必故作惊诧,当下的人民不就已经是“安乐公”了吗? 4 叶入林 字0 2016-11-07 10:07:56
🙂文章有个小矛盾 4 郭既克 字755 2016-11-05 20: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