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鼠年有感 -- 给我打钱87405
前30年的文艺作品大都“脸谱化”。就拿敌军的造型来说,不是獐头鼠目,就是肥头大耳。后来有人批评说这是“歪曲史实”,在我来看,这是可笑的观点——正如我说司马迁爱演义,可是我并没有说司马迁在歪曲史实啊。
何以说这一观点可笑呢?这不就相当于某甲干成了一件事,并且大伙或喜闻乐见或跟着沾光,接着这某甲就添油加醋地给大伙详尽的介绍了一下事情的过程吗?旁听的群众哪个会把这细节当真的?无非是一块热闹热闹,共享一下胜利的喜悦嘛。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件大喜事,乐呵的时间当然要长久一些。“脸谱化”的艺术表达,并不是某些人所指摘的那样,是“政治宣传的需要”,是“可耻的洗脑”,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既简单亦大方的娱乐。
同理,司马迁的《史记》,其演义的内容要按数字来算,比例高滴很。问题在于读书的人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不光是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而且演义得若是不到位或者过了头,还要挨骂呢,比如班固在许多人心目中就没有司马迁厉害——当然,我指的并不是今天那些批评“歪曲史实”的所谓证据党、事实党、数据党——班固的文学功底确实是比不上司马迁啊。司马迁哪里有歪曲史实的故意呢?当然没有。那么他有没有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剪裁呢?当然有。这并不矛盾啊。
人,想真的理解历史、理解未来,得学会时光穿梭,需放下“今天这个小我”,尽可能的将自己变形成古人、未来人。
那么,今天的我们,是不是还可以继续脸谱化、史记化呢?不可以。“咦,你刚刚不是说没有什么不对吗?”我讲的是,脸谱化的艺术创作并非是什么政治宣传的需要,史记中有大量的演义内容并非是在歪曲史实,我并没有说【一直都可以这样啊。】真讲,跟喜欢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的人沟通真的是很困难。
今天的我们,已经处于建国70年这样一个时间段了,今天的我们,已经处于影视作品满天飞这样的一个年代了,脸谱化、史记化已经不合时宜了,当然是不可以的。
据我所观察,许多整天把理解一词挂在嘴边的人,从未去理解过这个世界,他们只是按自己的想法来解读。就拿这次疫情来说罢。2019-nCov是一种致死率低、传播率高的病毒,许多病毒都有这种特征:致死率跟传播率成“反比”。这一病毒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但它的大面积爆发我们人类目前还搞不清真正的条件是什么。相比而言,反观许多人的日常 生活,是极不卫生的,跟整天拿刀插自己的大腿并没有半点区别,这些人为何不恐慌?
从这几天的情况来看,事情有恶化的苗头,并不是病毒本身,而是惊慌失措的人在拼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如前天有一群中国人在日本机场起了争执,缘由是这些中国人当中有十几个来自武汉,其它中国人拒绝与他们同机;比如昨天有一南京家庭选择用报警的方式拒绝北京亲戚前来探亲;比如今天有一对父子因拒绝戴口罩跟警察大打出手……
讲真,这一切都在我的预计之中。富裕了,贪图享乐的人多了,不学无术的人多了,借着大潮裸泳人多了,这是人类社会长久以来存在的现象。摧枯拉朽的力量并不是什么强大的力量,相反,只需要轻轻一推,大厦就会倾倒。假的,真不了,谎言说一万遍,还是谎言。但凡长点心的,借着这次机会,就知道自己该努力了。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正所谓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自然也好,社会也罢,有一万种办法来检测何为真何为假,我今天就可以预言,2019-nCov只是一次小小的测试,厉害的在后面。不信吧?不信就走着瞧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