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人学”的基础内容 -- 给我打钱87405

共:💬17 🌺1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上帖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编号兄没回应之后,就没把后面的发出来,现在看也不重要。刚才摘选结论也有一千多字,感觉真的很无语。虽然许多说法不错,但没什么意义。

说的复杂,简单组合就是,为了让情况发生,就必须先验确立、安排逻辑、丰富形式,寻找近似的现实奠基。而且这种安排往往联系人心,把事情从巧合或者无奈(因缘际会),变成了人心的意愿(本性如何)。如果接受,现实就会从人会不会这样想出发,忽略背后的复杂。也就是将〔整体〕抽掉。

初步结论就是小人之心。

这看似没错,尤其用建构主义的思路。虽是后天塑造,但也那样想了对不对?可是就忽略了从未想过,或者想了但是有“本性”约束。将事情简单归结于想没想。想了就有可能,有可能就需要提防。进而毫不奇怪会有霍布斯丛林、自带作案工具这样的想法。

似乎又要复杂化了。

简单地说,〔局部〕思维集大成者就是后天、因缘、建构、系统。虽然组合了大量局部,试图成为整体,但依然是局部。想要摆脱本质规定的同时,还是在规定本质。

抽离出所谓共相之后,逻辑的演进,形式的丰富,内容的创新……和现实已经毫无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又来强凑热闹了。和编号兄的开头似乎是一回事。

感觉已经会师了。

把执着的当无待,把独化的当因缘。把〔局部〕的当〔整体〕,把物化的当自然。

这是把生命变成了造物。但我们都知道,君子不器。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

---

其实真正的问题是「虽名得道,实无所得」。因为分析〔局部〕的问题,解构意向的混淆。自身也是一种局部或意向。那么问题就不应该只是解构本身。

假如仅仅以意向去理解,那么方向在哪呢?只是变成世事澄明和自我超越?所以必须有方向的基础。

而这个基础就是〔人学〕的〔性善〕。明白了这一点,所有的反论都会成为正面立论。因为所有的辩驳,都预设了一个方向。

只是有人看到反论就不想继续。

已经接受的,不需要。没有明白的,不想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前面提过两个说法,「展现生活」、「平淡无奇」。

有针对性的解释,难免流于辩驳,不宜接受。意向是无尽的,不可能无限回应,难免空疏。而且过程中也难免会有情绪,不管想不想有。不如直接展现那个世界、那片天地。

但现实是什么情况?

对恶的想象力是无穷的。

做好事的想象力,远远不及,做坏事的想象力。甚至前者近乎没有,然后说,这反映了所谓人性。

善变成了只要不去做恶就行了。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不善就是恶,不恶就是善。还真是〔局部〕思维的辩证统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