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金克木:《天竺旧事》佛涅槃地的现代鸟巢禅师 -- 抱朴仙人
一九四二年英印谈判失败,甘地、尼赫鲁等人入狱,印度国民大会被政府宣布为非法组织,不能公开活动,全印度掀起一场风暴。
我和一位朋友请来教印地语的老师有些天没来,我们以为他也入狱了:却不料有一天早上他忽然又按照教课的时间到了。
“向你们道歉,误了几次课。原因不必说,你们也知道。现在接着上次课讲吧。”
他若无其事,一点激动也没有,照旧上课;我们也不便问。
临走时,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卷纸交给我们,说:
“希望你们能把这些东西转给中国人民,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是为什么进行这场斗争的。为了打仗,我们要政权,英国不给,就是这样。假如你们没有政权和军队,能打日本吗?”
说完,他就走了。
那是一些油印的传单,主要内容是甘地的入狱前最后一次大会讲话。有印地语和英语两种文本,看来是速记记录,未加整理。甘地原来也是先后用这两种语言讲的,词句不完全一样。这在当时是不许发表的违禁品,我们也无法邮寄国内;寄回去,在战时情况下,也不会有什么地方能发表,只能传阅。
那位朋友说,由他去办,可以设法转到国内,自有关心印度的人看到。至于起什么作用,无法估计,作为一种原始资料总是有用的。
于是印度教员照常来定时上课,每次临走时总是不声不响掏出几张油印传单给我们。他从不问我们是怎么处理的。我们是中国人,他已经交到中国人手中,就算完成任务了。
两三星期以后,他临走时交出传单,忽然附了几句话:
“下次我不来了。我要去入狱了。有另一位来教你们,他也会带点东西给你们的。再见。”
他笑了笑,走出了房门。
果然,到下次上课时间,敲门进来了一位中年人。矮矮的,头戴小黑帽,服装整齐,一望而知是个帕西人,就是说,拜火教徒,古波斯人的后裔。
他略略迟疑,便很有礼貌地自我介绍,说是原先那位老师介绍来教印地语的。
“他不能来了,很抱歉。”他说。
我们客气地招呼他,表示感谢,没有问他的身份和职业,只问那位老师是否被捕了。
“是的,他入狱了,作了‘坚持真理者’(这是印度字)。我们这里只是入狱有自由,可以自愿入狱。此外,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只有这种不要自由的自由。现在要被捕是很容易的。大家心里都明白。”
这一段话,他是用印地语说的,末尾加上一句英语:
“英国人心里也很明白。”
他笑了笑,没有说别的,翻开书就讲课。讲完课,站起来,同样掏出一卷纸交给我们,什么也没有说,合掌行个礼就走了。
“他是个拜火教徒吧?怎么行印度教徒的礼?”我那位“同学”问我。
我说,照我所知道的说,印度人有的非常非常拘谨,有的非常非常开放,有时一个人能同时极新又极旧。外国人研究印度人当然要讲典型,立框子,所以总不免要强调一方面而把另一方面当作例外。来印度还不久,我认识的印度人不多,见到的却不少,上上下下各色人等都接触过;真是五花八门,色色俱全,不在我们中国人以下。
朋友笑了,说:“我觉得印度人有点神秘。这个印地语也有点奇怪。他们自己说是很容易,外国人也说不难学,我觉得很难。一个人怎么能那样讲话?我只怕是学不会了。”
这样,我们从这位帕西人学了几星期,他又声明不能教了。我们问他是不是也要当“坚持真理者”。他笑着说,“也是,也不是。”见我们有点迷惑,他又用印地语夹杂着英语解释说:
“我要入狱也可以,不过我是帕西人,用英语说是拜火教徒。他们不肯用政治理由逮捕拜火教徒。我当然不能犯政治以外的法去进监狱。”说着他又呵呵笑起来,“难道我这样一个人能够去偷盗、杀人吗?即使我到车站上去演说,公开触犯禁止反战的法律,他们不得不根据预防犯罪条例或印度国防法将我逮捕,也不过拘留一下,最多罚点款,还得释放我。说不定报上当作一条新闻登出来,彼此都不好看。”
我们这时才明白,原来这位老师不是平凡的人,但还是遵守外国礼貌,不打听他的身份。
“不过我下次不能来了,来得次数多了也不好。何必去麻烦C I.D.(刑事犯罪侦缉处,半秘密的特务性质警察机构)呢?恐怕他们派人跟踪也有点不耐烦了。让他们休息休息吧。刚才我在你们门前看见了一个。大概不是等我的。我也不是为了躲避他们。我另外有事。我们那位共同的朋友(他用了英语,这是狄更司的著名小说题目)托我代理一段时间。现在我的任务完成了。以后有机会还会再见的。谢谢你们同情我们印度人,帮了我们的忙,把这些纸传给中国人。”说着,他又掏出了几张纸;接着说:
“我不相信这些传单有什么用。大概也发不多久了。这一出大戏又演完了一幕。事情总要收场的。英国人仗打完了总要交出政权,不过他们决不会乖乖地交出来。说不定大钉子、小钉子留下一大堆。我们怕的不是英国人,怕的是我们印度人自己。你们会讲印度话以后就会明白的。会讲英语能明白英国人,可是也不容易。我们快成为说英语的民族了(他用英语说这两个词),可是我们的脑袋里装的还是印度各种各样的语言,我们的百分之九十几的人一点不会英语。你们中国不是这样,你们很难明白。”
他以完全的绅士风度向我们握手告别,然后又合了一次掌,抬起腿来要走出门去,忽然转过身来,说:
“我几乎忘了。以后你们的印地语教师可以另外找。那位朋友一时还不会出狱。如果出狱,他会来找你们的。假如你们还有兴趣要那些东西,我告诉你们一个人的地址。不过他不能来,他有工作,日夜都要上班,加上星期日,为了养家糊口。你们得去找他。他会的英语不多,印地语很好。他那地方是晚间开放,要夜里去。在那地方要讲印地语。讲英语也可以,但会引起注意,不大好,不过也不要紧。我们的所谓秘密事都是公开进行的。甘地反对秘密行动,你们大概也知道。”
他留下一个人名,一个地址。地址是个小图书馆,在一条冷僻的小街道上,也没有名字。也许就叫印地语图书馆吧?他作了解释:
“这条街好找,这个图书馆不好找。只有—间屋,门口没有牌子。路灯不亮,也看不清门牌。不过有个办法。你们找到街道,随便问—下‘比拉图书馆’,一定有人会指路,说不定还会带你们去。”
“比拉!”我那位“同学”不由得轻轻叫了一声。我们早已听到这位纺织工业大王、印度民族资本家的名声,而且稍许知道—点这一家族中兄弟的“分工”:宗教、政治、工业。
“是比拉。是他出钱办的这个夜间开放的印地语小图书馆。那位朋友是半尽义务,晚间去工作两小时。他是馆长,也是馆员,也是杂役,是个街道私人图书馆。在那街上一问就知道。”
我那“同学”虽然对资料有兴趣,却不愿去探险;于是我自报奋勇,单独夜间去赴会。
有天晚上,我搭公共汽车到了那条街。真是冷僻的小街,几盏路灯相距很远,如同鬼火,发出一闪一闪的黯淡的光。大概是灯泡太老了,电力又不足。我望了望街口的古老的路名牌,不错。走进街去,没有看见行人,一家一家都关着门,好像也没有晚间开门的小铺子。我想,不来探险也许更好,不过已经来了,就深入—次“虎穴”吧。一个人寂寞地往前走,不多远,忽然看见一家门口有一盏电灯亮着。走上前去一看,门是开着的,里面靠墙是书架、报架,大概不会错,就走了进去 屋里果然是图书馆。中间放着几张条桌和凳子、椅子。书都是开架摆着,自由取阅,一望而知没有英文书。有几个少年儿童坐在那里翻阅画报和什么儿童读物。有两个人站在书架前翻书,我进门前有一个翻书的人回头望了我一眼。可能是因为我只依照印度人习惯方式穿一件大衬衫,更可能是因为光线不强,看不清面貌,他又回过头去专心看书。另一个站着的人和坐着的儿童都头也没抬。
靠里边,有扇对外窗户,窗前摆了一张桌子,桌后坐着一位青年人。他抬起头来望着我。我知道我要找的就是他,连忙过去,低声说了那两位印地语老师的名字,说是他们介绍来的,请问这里是不是“比拉图书馆”,他是不是某某先生。
他见我过去就站起来,听我讲印地语,略显惊异,随即平静下来。我想是因为我讲的印地语是事先准备过的,过于遵守语法规则,发音也过于明确,所以不地道,加上近处看清了黄面孔,所以他开头有点感到意外。
听我背诵完自我介绍词以后,他点点头(实际是略摆一下头),拉过一把椅子请我坐下。然后说:
“你是位中国朋友,我听说过了。他们两位我都认识。难得你晚间找到这地方。你要看什么书籍和报纸杂志吗?这里经费有限,书报很少,来看的人也不多。外国人来,你还是头一个。我表示欢迎。”他—句也不提政治,好像把我当作新闻记者前来访问似的。他的语音很低,讲得很慢,大概是怕我听不懂。讲的句子很短,像语法书里的例句,但比我讲的像说话。
序幕一过,我就真是先访问起来,请问他那里情况。不料这一把钥匙打开了话匣子,他越说越快,越有些激动,但语音还是很低,很低,不打搅看书的人。看书的人谁也没有注意听我们说话。
他这篇报告不是事先准备的,但明显是久已蕴藏在心里,也许是说出过多少次的。总之,他的话回荡在我耳边,一直到回来以后还向别人说过,主要是这样几句:
“你是外国人,还来看我们的自己语言的图书馆。真是小得不能再小了。你比比英国人办的帝国图书馆看看。我们就是这样对待自己语言的。请你看看那些报纸、杂志和架上的书,跟英文报刊书籍能比吗?当然,有朝一日,我们会办自己语言的大图书馆的,那时欢迎你再来看。” 我仿佛看见他已经坐在比帝国图书馆还要大的,像“维多利亚女皇纪念堂”那样的巍峨的大厅中了。可是面前的他还只是个夜间也要半尽义务工作的小职员。
“你不要看看印地语书刊吗?请自由取阅吧?我们这里不需要什么手续。肯来看书,就欢迎。啊!这几份东西送给你吧。”他从桌抽屉里取出了一叠纸交给我。彼此心照不宣。
我起身告辞,在屋里巡视一周。果然没有多少很像样的书,纸张印刷都不高明。那两位站着翻书的人早已走了。坐着的儿童只剩下两个年纪较大的,还在聚精会神地看什么书,也许是小说,不是儿童图画故事。
我出门时回头向这位朋友打了个招呼。他起身合掌为礼,也没有说一句“欢迎再来”。
我出门走在小街上,觉得路灯更暗了,一个行人也没有;直到走出街口,上了有公共汽车的大街,才忽然眼睛一亮。街上灯火通明,又是另一种夜景。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俺非常喜欢金老 云横居士 字0 2005-09-23 23:36:03
😄献花献花 1 毛毛虫变蝴蝶 字0 2005-09-21 12:17:23
【手打文摘】《天竺旧事》五、父与子 11 抱朴仙人 字8263 2005-09-20 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