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唐才子评传 -- klxn
刘禹锡在唐代众诗人中也是一个特别有性格的人。刘禹锡据说出生在浙江嘉兴。当时浙江一带人才很多,刘禹锡童年时到吴兴陪侍诗僧皎然、灵澈吟诗,得到他们的指点。呵呵,不知道当时李季兰是不是也见到过刘禹锡。不过刘禹锡12岁,李季兰就死了,两人年岁差好几辈,想编风流故事的人别在这儿下手。刘禹锡的仕途还算顺,刘禹锡21岁时即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原来他俩是同学呀,怪不得关系不错),接着又登宏词科。开始了官场生涯。
看来刘禹锡也“高分低能”(当然这里指的是官场上的低能)的人,刘禹锡的官运一直坎坷。江湖夜雨在 《寒江独钓柳宗元》一文介绍过,“二王刘柳”锐意革新,结果被贬。当时柳宗元贬到永州,刘禹锡则贬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当司马。和柳宗元一样,刘禹锡当然也是气愤难平,但和柳宗元略有消沉的态度相比,刘禹锡更具有桀傲不驯的反抗精神,他在朗州写下了《聚蚊谣》一诗,讽刺当朝的宦官和权臣们:
沉沉夏夜闲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嘈然欻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里,昧者不分聪或惑。露华滴沥月上天,利嘴迎人看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嘻,江湖夜雨敲这篇时正是夏夜,正好过来个蚊子叮了偶一下,MY GOD,难道这蚊子也会看江湖夜雨的文章?
刘禹锡谪居的地方湖南常德,正好是谪贬之祖屈原(嘻,江湖夜雨见木匠祖师是鲁班,农家祖师是神农,觉得这谪贬之祖应该非屈原莫属)流放的地方。刘禹锡感物伤情,不禁也有些伤感。不过刘禹锡却是外向性格,比较能看得开的人,他在朗州这段时间,并没有完全沉浸在伤情感叹中,相反他对这里和中原文化有明显不同的风俗民情很感兴趣,并学习这里的民歌风格创作了《竹枝词》等别具风格的好诗,像这首: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背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以一种比较明快喜悦地心情欣赏了当时的少数民族的风俗,这和柳宗元对于“共来百越文身地”那种惆怅排斥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像这两首《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明显是学习和吸收了民歌的风采而作,所以清新之气,在唐人集中独树一帜,好比吃了山中的千年人参,长了不少功力。别人难有此际遇,学也难学来。刘禹锡这类的诗为数不少,除《竹枝词》的组诗外,还有《杨柳枝词》、《踏歌词》等。这说明刘禹锡是个很容易适应新环境的人嘛,怪不得柳宗元同学没有活到50岁就逝世了,而刘禹锡和柳宗元一样地贬谪僻远之地,却得以71岁之长寿。看来性格决定命运,江湖夜雨今后要向刘禹锡学习。
刘禹锡在湖南常德一呆就是十年,直到他四十二岁左右才和柳宗元等一起被召回长安。刘禹锡来到长安听安排时,闲着无事,去游玄都观公园玩。到了哪儿看到满树桃花,想起回来后见到朝廷官员中,新提拔起很多他看不惯、合不来的小人,于是就写了这首《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诗中的讽刺之意,当时让当权者十分不高兴。所以随即就贬他们去更远的地方,说来还是刘禹锡惹的祸,没有见话本上常说:“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只因强出头”。但好友柳宗元却没有埋怨他,还考虑到他有八十多岁的老母,请求把派给他柳州的官职跟刘禹锡对调,让他到更偏远的播州去。后来朝廷降职开恩,将刘禹锡改贬到连州(今广东连州)。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4年半。连州人却“因祸得福”。当时的广东连州,是文化落持的蛮荒之地,认字的可能没有多少。作为连州刺史,刘禹锡决定治贫先治愚,于是亲自登台讲学,教化当地的人们,在刘禹锡这样的名师指导下,元和十二年间,连州就出了第一个进士刘景。刘禹锡有贺诗名《刘景擢第》:
湘中才子是刘郎,望在长沙住桂阳(注:秦时连州属长沙郡,西汉初置桂阳县)。
昨日鸿都新上第,五凌少年让清光。
之后,刘景之子刘瞻又高中进士,后任至唐朝宰相。此后数百年,连州名人辈出,相继有陈拙、张鸿、黄损、邓洵美、孟宾于等十数位诗人名闻于世。刘禹锡看来还是位著名教育家呢。这有点像文革期间,有好多老教授和大学生什么的上山下乡到家农村去,倒让平日说什么也接触不到这类高人的孩子们得到这些大家的熏陶,也是不幸之中的幸事。但王叔文曾说,刘禹锡有宰相之才。以宰相之才为连州刺史,是“函牛之鼎烹小鲜”了。对于唐王朝,实在是一个损失,怪不得唐朝气数江河日下。
刘禹锡在连州呆了一段,他的心情没有见柳宗元那么悲观,反而说“剡溪若问连州事,惟有青山画不如!”,相比柳宗元的“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肠”的愁苦,心情还是比较乐观的。后来当裴度为相时,刘禹锡重新回到京城,玄都观旧地重游。那里种桃的道士已经死去,观里的桃树也多半枯死了,满地长着燕麦野葵,一片荒凉。寻常人有了上次的教训后,早就“学得一个乌龟法,得缩头时便缩头”。但刘禹锡却不是那等人,顾不得当年写诗惹得祸,就又写下了一首诗,抒发他心里的感慨,诗里说:
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首诗结果又惹得朝中那些家伙们的不满,《唐才子传》说“权近闻者,益薄其行”。但是江湖夜雨却对刘禹锡拍案叫好,刘禹锡这种不怕惹事的倔劲儿才叫有勇气,像个汉子。但得罪了权贵,于是刘禹锡又改贬到和州(安徽和州),在这里刘禹锡写下我们熟知的《陋室铭》一文,这个可能语文课本就有,江湖夜雨在此就不再帖出来了。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
刘禹锡当时被贬作一名小小的通判(也就是《水浒》中黄文炳当的职务?)。据说按级别,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官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失了势的人,就给他小鞋穿。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这个故事未必全是实情,江湖夜雨查资料上多说刘禹锡做的是和州的刺史,行政一把手,并非通判。现存的刘禹锡的“陋室”座落在和县城中,3幢9间呈品状,依山傍水,风光秀丽,主室斗拱飞檐,古雅别致,偏屋白墙黑瓦,简朴小巧。也不像故事中说的“只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但人的感受是随着地位环境的变化而来的,像刘禹锡这样本来在京师中为官的,去做个地方一把手就觉得委屈了,如果让江湖夜雨这样的布衣之徒一下子做个县委书记肯定就乐得找不着北。刘禹锡的陋室虽然比起京城的条件来恐怕差远了,但远不如杜甫草堂简陋。不过《陋室铭》中表达的高洁不俗,不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态度却是江湖夜雨很欣赏的。
这《陋室铭》简洁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自是广为流传。而且后世还产生好多的改编版本。当年江湖夜雨在大学公共教室中的课桌上就看到过仿《陋室铭》的《课桌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 棋,寻思看电影。可以画漫画,写书信。无书声之乱耳,无作业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娱乐厅。学子 云:混张文凭!
还有《寄园烟馆铭》、《斗室铭》(民国·吴稚晖)、《麻将铭》、《关系铭》、《会场铭》、等好多版本:
会场铭
会不在听,到场就行。思不在会,坐完就灵。斯是会场,尔吾闲情;谈谈处世道,话话山海经。可以拉家 常,可以眯眼睛。无群言之乱耳,够清心。无世事之忧虑,无职业之操心。虽非麻将场,不亚跳舞厅。心 里云:蓄锐养神。
呵呵,别的不多复录了,省得跑了题。虽然文词和刘禹锡的原版正宗的相比有些俗,但讽刺之辛辣却完全继承了刘禹锡的风格。
刘禹锡这种开朗乐观,不服输的性格,终于等到了“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一天。后来刘禹锡回来当了太子宾客。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寿至七十一岁而终,也算善终了。
刘禹锡的胸怀豪放,白居易称他为“诗豪”,和他关系不错。两人有很多唱和的诗,比较有名的有这首:
和乐天《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白居易原诗是: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江湖夜雨觉得白诗当然也不错,描写细致生动,但刘禹锡更为新颖有韵味。而另一则两人的唱和之作,江湖夜雨却觉得刘禹锡的作品远胜于白居易: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唱一曲,暂凭樽酒长精神。
这里面的“沉舟”、和“病树”是比喻的自己,但是表达了豁达的襟怀。后人也赋之于新意,以致于广为引用。而白居易的诗中“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之类的一味颓丧,比之刘禹锡终逊色一筹。刘禹锡由于胸怀宽广,所以好多怀古的诗写的纵横开阖,酣畅淋漓,苍莽幽远。像这几首都是深受人们喜欢的: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两首太妙了,好诗不多解释,如同好酒,大家自己品味吧。刘禹锡还有一首怀古诗《蜀先生庙》也是很有名: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这诗中的“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是很出名的名句,记得江湖夜雨年少时玩那种4M大小的老游戏《三国演义》,自己定义一个君主后PC机喇叭中(当时还不大兴声卡)就怪声怪气地说:“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现在想起来,很是好玩。唉,江湖夜雨如此老矣,再没有心情和兴趣玩游戏了,老啦!最近网上竟出了个芙蓉神教,先有四句口号曰:“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神教势问鼎,芙蓉百花前。”江湖夜雨狂晕。
刘禹锡被称为诗豪,确是一个很豪爽的人,晚年与白居易登上一座高塔时,刘禹锡就写了这样一诗: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刘老身体看来还挺好,爬到塔上高声谈笑,好多游人看他,刘老还自得其乐,说来豪气直追盛唐贺知章。刘禹锡对秋天特别有感情,像他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还有《始闻秋风》这首:
昔看黄菊与君别, 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 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 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 为君扶病上高台。
诗中爽朗潇洒之情,在古来诗人中少见,多数人都是“秋风秋雨愁煞人”,而刘禹锡却一反常态,喜欢秋天,江湖夜雨觉得只有心胸特别开阔的人才会这样喜欢秋天。比如像毛主席,就说“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嘛。所以江湖夜雨称之为“秋爽诗豪刘禹锡”,应该还算恰当吧。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17 层
兼济独善白居易 15 klxn 字11816 2005-10-14 21: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