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闲聊 我对大学老师的一点忠告 -- 子玉

共:💬46 🌺2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借题发挥】有点混乱的国内高级劳动力价格体系(续)

上一贴没说完,还要谈谈名牌大学的教师。这个比著名医院的医生还难定价,因为大学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所提供的“产品”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于是大学教师的工资也就相对稳定,教学方面按工作量(课时数)成比例确定工资,科研方面则按照科研项目经费成比例提成。如果一个中青年教师没有搞到科研项目经费,仅靠教学获得收入,那么这个收入在行业内部并不公允,与其他行业相比相对比较低。说它不公允,是因为这个收入的来源不是市场化的。但这不能市场化,否则穷人的孩子就上不起大学或者上不起好大学了。名牌大学要想在这方面提高教师收入就要指望国家多拨款或着从其他门路弄钱。可惜国家还不富裕,从其他门路弄钱又……

但是如果名牌大学不能将教师收入提高到可以和其他行业高级劳动力相当的水平,那么在我们这个工作首先为了谋生的社会里,高级人才就不会愿意到大学里来了,可教育这百年大计又岂能没有人才?于是就要想办法从科研等其他方面增加教师的收入。要搞到科研项目,就要有一只过硬的科研队伍,老板抓学生干活也就很正常了。谁的学生多就容易拿到更多的项目,出更多的成果,进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和项目,形成链式反应,最终在教师内部造成贫富分化。有几个愿意成为“贫困户”?有了学生赶紧剥削。不过据不才了解,很多老师虽然不愿意学生在外实习,但是不会从学生的实习收入中提成。具体说到拉项目,里面的学问也不少,从提高收入的角度讲,还是多搞些赚钱的,而不是层次高的,阳春白雪不能当饭吃。于是我们就发现现在的大学教师很多都不务正业。这个现象跟上一贴说的医生问题类似,一旦不务正业成了风气,能出淤泥而不染的就不多了。

说到底,大学教师的收入也是双轨制,那属于有计划管理且稳定的部分比较少,达不到同等高级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只有靠另一些“灵活”的部分来补充,结果导致“不务正业”。就是这灵活的部分也有问题,因为很多教师(尤其是岁数不太大的)从科研项目经费中的合理提成不多,还需要从经费中的其他部分中转移出一部分变成自己的可支配收入,因此科研经费不能专款专用的现象就比较普遍。

确定医生和大学教师这些高级劳动力的合理收入目前是一件比较难办的事,如果完全按规定给付,他们会抱怨太少,如果要浮动一下,浮动的程度又该是多大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