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读书三记 -- 间谍
共:💬78 🌺80
电影和小说是两种不太一样的对“活着”这个生存意义的态度。
小说看得使人非常的郁闷,不是愤怒,不是悲哀,是郁闷,是一种恨不得找根绳子抽自己一顿的感觉。正如您所说的“小说的本义是,我们为了活着而活着,不为了希望,有没有希望我们都要活着。”就是纯动物性的活着。
而有着“希望”,正是人类可以摆脱纯动物性的“活着”。
我个人的观点是:从小说的纯文学意义上来说,“活着”足够让大部分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脸红,最少比高行健强上百倍。
然而就其内容来说,无论是属于现实主义还是批判现实主义,或者后写实主义,小说都是过于冷静,过于冷眼旁观。
我认为电影最后一段让人看到希望,恰恰是将小说升华的地方,虽然,此处严重地破坏了小说的文学性。
胡说几句,错误的地方请原谅。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介个同意,《鬼子来了》就远比《活着》触目惊心 老票 字62 2006-03-21 20:26:24
🙂胡说两句 1 李禾平 字274 2006-03-21 15:34:41
🙂其实我是两个都喜欢 间谍 字584 2006-03-21 16:20:51
是否可以这样看
🙂没关系,希望俺也别显得太爱抬扛了 1 间谍 字872 2006-03-22 11:29:38
😁我们的结论是一样的。 李禾平 字178 2006-03-22 11:47:21
中国以前是喜欢“社会性”,而不喜欢“人性”的 PUROHOL 字363 2006-03-22 19:09:22
🙂呵呵,握手 间谍 字80 2006-03-22 11: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