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建国前后中共对资产阶级政策的演变(1) -- 合撒儿

共:💬10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建国前后中共对资产阶级政策的演变(8)

注释:

  [1]有关这种认识及策略从长时间摇摆到逐渐稳定的情况,可参见拙作:《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认识及其策略》,《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3期。

  [2]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047页。

  [3]《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页。

  [4]已有研究在讨论中共建国后为什么很快放弃新民主主义问题时,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中共对资产阶级政策的变动问题,但这种讨论并不集中,亦未见有成系统的研究。见于光远的《从社会主义社会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金观涛、刘青峰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放弃新民主主义?——五十年代初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变》(《二十一世纪》总13期,1992年10月),杨奎松的《毛泽东为什么放弃新民主主义?》(《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期),李钟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放弃新民主主义?》(台北《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0期,2003年6月)等。

  [5]《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发言》(1947年2月1日)。

  [6]《朱德、刘少奇等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发言》(1947年8月17日)。

  [7]《刘少奇同志对石家庄工作的指示》(1947年12月14日),并见《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109页。

  [8]《陈用文传达少奇同志指示》(1947年11月20日),石家庄档案馆藏档,1/1/5。

  [9]张闻天:《城市中的地位和城市工作中的阶级路线》(1948年8月31日),陈柏村主编:《张闻天东北文选》,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97页。

  [10]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选集》,第1235,1237页。

  [11]转见A·列多夫斯基编著,彭卓吾译:《米高扬赴华的秘密使命(1949年1-2月)》,《毛泽东与斯大林、赫鲁晓夫交往录》,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12]南斯拉夫建国后取缔了所有政党,只有共产党保留着单独的组织(后改名为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但同时保留着一个战前建立的,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包含着原属其他政党又愿意和新政权合作的各种非共产党人的民族解放阵线的组织。参见马贵凡:《毛泽东致斯大林电之我见》,《中共党史研究》1999年第6期。

  [13]见前引《米高扬赴华的秘密使命》,《毛泽东与斯大林、赫鲁晓夫交往录》,第11页。

  [14]《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在陈伯达发言时的插话》(1948年9月)。

  [15]《刘少奇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发言》(1948年9月13日),参见《刘少奇传》(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612页。

  [16]《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结论》(1948年9月13日),《毛泽东文集》第五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145-146页。

  [17]毛泽东:《再有一年左右时间即可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1948年11月11日),《毛泽东文集》第五卷,第194页。

  [18]《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1948年1月8日),参见《毛泽东文集》第五卷,第232-235页。

  [19]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毛泽东选集》,第1428,1439页

  [20]《二区一、十一、二、十街会报》(1947年12月13日),石档,1-1-8,第132-133页;《克服困难,长期建设》,《新石门日报》1947年11月27日,第一版。

  [2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50-51页。

  [22]见前引《米高扬赴华的秘密使命》,《毛泽东与斯大林、赫鲁晓夫交往录》,第24页。。

  [23]见前引《米高扬赴华的秘密使命》;科瓦廖夫口述,贡恰罗夫整理:《斯大林同毛泽东的对话》,同前引《毛泽东与斯大林、赫鲁晓夫交往录》,第187页。

  [24]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毛泽东选集》第1432-1433,1438页。

  [25]转见《刘少奇在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会议上的报告》(1948年12月25日),《刘少奇传》(下),第615页。

  [26]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毛泽东选集》,第1428,1439页。

  [27]刘少奇在天津的讲话公开后,很快就在党内引起了非议。以后在文化大革命中更是成了刘少奇的历史罪状之一。甚至直到刘少奇平反以后,这个问题也仍旧是一个存在着争议的话题。

  [28]转见《刘少奇传》(下),第626-631页。

  [29]转见《刘少奇传》(下),第637页。

  [30]转见《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6页。

  [3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4,7-10页。

  [32]根据周恩来的说明,“劳资两利”还是毛泽东提出来的。周恩来:《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特点》(1949年9月22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劳资关系暂行处理办法》(1949年11月22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第18,41页。

  [33]《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劳资关系暂行处理办法》(1949年11月22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第41-42页。

  [34]参见董志凯主编:《1949-1952年中国经济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61页。

  [35]600万人口,以每户平均4人计算,全上海至多有150万户人家,以每户两个劳动力计,全上海这时劳动力的总数应在300万人左右,20万人失业,意味着十几个劳动力中就有一个丧失了谋生的手段。

  [36]毛泽东:《在全国统战会议工商组讨论会的一份发言记录稿上的批语》(1950年4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292-294页。

  [37]周恩来:《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积极作用的几个问题》(1950年4月13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第178-182页。

  [38]《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1950年6月6日);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21-24页。

  [39]《周恩来在统战工作汇报会上的报告》(1952年6月19日)。

  [40]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123页。

  [41]李维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形势和新任务》(1950年3月21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第145-148页。

  [42]参见毛泽东:《丢掉幻想,准备斗争》(1949年8月14日)、《别了,司徒雷登》(1949年8月18日)、《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1949年8月28日)、《友谊,还是侵略?》(1949年8月30日)、《唯心史观的破产》(1949年9月16日),《毛泽东选集》,第1487- 1520页。

  [43]《郭沫若与苏联驻华大使罗申的谈话记录》(1949年10月28日)。

  [44]《毛泽东选集》,第1491-1492页。

  [45]陈云:《调整公私关系和整顿税收》(1950年6月6日),《陈云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62-263页。

  [46]周恩来:《关于国际国内统一战线问题》(1952年6月19日)。

  [47]中共华北局:《向贪污腐化倾向展开坚决的斗争》,《建设》第127期,1951年11月24日,第9-11页。

  [48]《北京市委关于工作人员中的贪污现象及对今后开展反贪污斗争意见的报告》,《建设》第129期,第1-3页,1951年12月10日。

  [49]《华北局关于在全区大张旗鼓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向毛主席的报告》,《建设》130期,第1-2页,1951年12月19日。

  [50]《中央贸易部党组关于大张旗鼓公开地反对贪污现象和惩治贪污人员的报告》,《建设》第129期,第5-6页;《中央财政部党组关于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的报告》,《建设》第130期,第15-16页。

  [51]《毛主席批转华东军区党委会关于开展三反斗争的指示》,《建设》第135期,第5-6页,1952年1月5日。

  [52]《华南分局第七十二次常委会罗瑞卿同志的传达报告》(1952年2月25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档,206-1-44,第58-61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