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崇祯十七年:(一)渔阳鼙鼓动地来 -- MP4

共:💬13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呵呵,我引用绕行山海关的目的是为说明山海关不易下,

老兄别忘了,清军总兵力不超过16.5万,(还是全民皆兵的情况下,与入主中原后不同,那时是3丁出一甲),它消耗不起,毕竟不是每仗都如萨尔浒一样,杀敌4.5万,自己损失2000,松锦大战初期,清军接连失利,沈阳城中的官民得知征明“军兵大半见败,大将数人亦为致毙,行街之人,多有惶惶不乐之色,城外远处,则坊曲之间,哭声彻天”,之后,皇太极得知,“锦之围兵,屡战败衄,势将退北”“急报请援”的消息,“闻之忧愤呕血”,为何?满清是败不起的。

明朝当时保守的人口估计为6000万,也有1亿,1.5亿之说,(而满洲只有40,50万)固然江山糜烂,但百足之虫虽死不僵,关外精锐虽失,但关内仍有兵从几十万,而且清初清军的烧杀掠也引起平民的反抗,(当时还是冷兵器时代,武装民众还是可以给清军造成一定杀伤的)败则未必,但损失必然。

皇太极的数次入关抢掠,都要撤兵,就是因为孤军深入,所克之城无给养,明军,百姓的侵饶不断,山海关及关外4城仍在明手中,随时可以背后一击,更不敢分兵驻守,他曾派阿敏率5000人留守,但被明军民大败,退回关外。

而松锦大战后,而且一度转入低潮的明末农民大起义,又燃起熊熊的革命烈火,规模之大、发动之广、威力之猛,都是空前的,所以皇太极又开始观望,谈判。以图以相对少的投入,取得更的利益。

皇太极说过:"取燕京如伐大树,须先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仆……今明国精兵已尽,我兵四围纵略,彼国势日衰,我兵力日强,从此燕京可得矣”,这也可说明他有取天下的决心,只是时机未到而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