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青河镇的故事(2)人物谱 - 农家儿女 -- 润树

共:💬25 🌺2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青河镇的故事(2)人物谱 - 农家儿女

    系列已发:

    “清清的河,从小镇流过”

    “小镇的格局”

    农家儿女

    上溯两代,三代,我们的祖辈大多出自农家。农家儿女,与大地同呼吸,给城镇带来生气和活力。清河镇的一切,更是与农村农民农业血肉相连,声声相应。我的小镇人物谱,自然选择从农家儿女开始。今后也还会给他们很多的笔墨。

    住在镇西头的这十几户农家中,有一户姓蔡,家里男人去世了,蔡大娘撑持起家,把大儿子送去部队当兵,两个姑娘送到学校上学。一开始可能是因为学习上的问题,我母亲家访蔡家和她们建立起了联系。后来我们两家关系一直很好,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母亲被当作走资派打倒,我们一家在镇上的地位迭落,蔡家对我们也是一如即往。差不多每年新的蚕豆出来,蔡大娘就会给我们送来一大碗煮熟的蚕豆。作为回报,母亲会盛一碗米送给她们。有时春天农作物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也会让我们给蔡大娘家送一点米去。这样的关系,持续到我们迁离小镇。但时间长了,也有人造是非,说我二哥要和蔡家的大女儿好。其实我心里清楚,那根本是子虚乌有,况且他们那时才十几岁。有时人言可畏,连Teenage也不能幸免。

    还有一户姓沈,家里的女儿在学校教书,儿子在成都的一个大学上学。沈老师主课教语文,会弹风琴,也教音乐课。她还擅长讲故事,每在教完唱歌,而下课的钟声尚未敲响之前,都会从容地讲一段故事。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她讲的《林海雪原》里,杨子荣智斗小炉匠的故事,让我老盼着上音乐课。当然也不是每次都能这样从容。有一次老师内急,急中生智,指定要我上台代课。我不负厚望,领着我们二年级的全班同学唱歌,直唱到下课的钟声敲响。那是在文化大革命前。待文革来了,沈老师也参加了造反组织,但另一派不承认,说她那一派是保皇派,放言要展开大辩论。这一次她又是急中生智,把在成都上学的弟弟搬回来救援。这沈公子也是不负厚望,领来一班红成战友,个个气宇轩昂,往公社大院的戏台上一字排开,居高临下,明说是辩论,言语间露出的真意却是要给这帮子乡巴佬启蒙,解惑答难。本镇的造反派也不是只会吃干饭的,纷纷上阵应战,几个钟头下来,竟辩了个不分胜负,此是后话不提。

    沈老师是一个善良的人,不管人家说她是造反派还是保守派,她对我母亲一直保有相当的尊敬。1971年后,各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这时沈老师那一派的头目在公社主管知青工作,通过她的帮助,我当了五年多知青的大哥终于被推荐上了大学,令我们全家感激不已。1977年,轮到我考大学,成绩上线以后,被通知到县城体捡。我怕自己因心情紧张而血压升高 (参军体检时曾发生过),听人说喝醋有帮助,情急之下找到沈老师的家。她协同作案,让我喝下去半斤醋,闯过血压关。那以后,我直到2003年才在一个宴会上再次见到她。我提起喝醋的事,她也还记得。可惜时间仓促,我们未能长谈。

    第三户人家姓邹,夫妇俩有五个儿子,大儿子1964年高考中榜,去了重庆上大学。邹家半务农半打渔,家境不差。邹大哥相貌堂堂,一表人材,偶尔回家,谈吐高逸,总能吸引一帮年青人。但他有时好象又很孤独,苦恼。文革中,他加入了重庆815战斗团,却未曾象沈公子一样卷入镇上的纷争。1970年,他被分配到一个研究所,在偏远的山区。不久他回家探亲,父母早已替他从外乡务色了一个媳妇,正好成婚。这新娘长的很标致,身材匀称,虽不大喜欢说话,但端庄沉稳,很有一个知识女姓的气质。新婚不久有一天,我在渡口的码头上玩,看见他们夫妇俩,新娘在洗衣服,新郎在旁边逗她说话。但无论夫婿说什么,妻子总不作声,只管埋头洗衣。旁边的人看得有趣,只当新娘害羞。然而不知什么原因,不几天人们就听到他们夫妻不和的传闻,甚至说丈夫打过妻子。这让许多人伤心而不解,因为在他们看来,邹家一对真可说是郎才女貌的绝配,羡煞多少青年男女。殊不知还有更奇怪的事情。

    过了一个月,邹大哥探亲假到期,独自回所工作,媳妇便留在婆家。这在那时由于工作和户口的原因倒也是常见的事。按镇上的人们的观察,新媳妇非常勤快能干,既下地干活,又做家务,侍候公婆,很受好评。几个月后,邹大嫂起程赴山区去探望丈夫,不久平安归来,一切似乎归于平静。但没过多久,邹家的老四老五在和我们一班朋友吹牛时,竟出人意料地说他们的嫂子对大哥不忠。他们的证据是,在她去探夫时,要经过一段山区险路,而那段时间并无公交车,只能搭过路的汽车。她到达目的地后告诉丈夫沿途搭车没有花钱。于是丈夫推断,她一定和汽车司机发生过不正当关系,才不用花钱。也许他知道,以前确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但如果就此便铁断自己的妻子也必然如此,那就太轻率了,世上毕竟有好人愿意帮助路人。这最多只能作为疑案。此后人们不时听到邹家媳妇被丈夫欺负的消息。哪知一年后,邹大哥竟在山区因抑郁而自杀了。大家听了都不敢相信。这是我所知道的清河镇十年中,一个最大的悲剧。我推测,邹君患有心理和精神疾病,才会有一连串不正常的事情发生。而他的妻子,却一直背着一个不忠的冤名。可惜了一个翩翩才子,更可怜了一个貌美贤慧的妙佳人!

    关键词(Tags): #青河镇(landlord)#青河镇的故事

    本帖一共被 1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尽管小镇默默,平凡,但有人情味,很暖……
    • 家园 又来了一位老大哥

      喜欢看这样的文章,写的是我们不曾经历过的事,但里面的一切又仿佛那么熟悉。

      不知怎么想起一首歌的名字了:熟悉的陌生人。

      • 家园 很想和你切磋桥艺呢

        不知雪个在Okbridge打过牌没有。

        • 家园 哦,没有

          历史上我只在YAHOO打过桥牌,觉得特没意思,以后就再也没动过网上打牌的念头。毕竟,桥牌是一个需要两个人配合的运动,没有配合的桥牌实在是少了太多的乐趣。

          说起来有十年没碰过桥牌了,大约什么都不会了吧,呵呵。

          • 家园 建议有空去看看

            地址是 www.okbridge.com,全世界最好的网上桥牌俱乐部。

            加入俱乐部须注策付费,但可试打一个星期。高手如云,职业桥手,国家队队员亦常见。

    • 家园 小山小河小城小镇小人物小故事——
    • 家园 缓缓道来。柴米油盐尽得时代命脉。
      • 家园 是,给史家留一粼半爪的素材吧。
        • 家园 这个叫微观史学

          是比较新兴的历史学派。关注于历史大潮中具体的社群特别是个人的命运。

          • 家园 这么说倒有些微言大义了

            现在记实的作品很多,但多是写著名人物/群体和大事件的。写平凡人,小地方的则多是小说,不能当作史实。象电影《芙蓉镇》之类的东西,太片面,虚假,政治跟风,甚不以为然。我计划写了人物谱后,再写一些有意义的事件。

            • 家园 类似的事情,有一些人在做

              比如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但还不完全同于微观史学。中国的文字,太讲究一字寓褒贬,多少有些未审先判的意思。就如《一百个人的十年》,可以说一个字未写,批判立场已经确定。某种程度上,这种态度削弱了作者珍贵的文字。

              微观史学,讲究的是原汁原味的,在客观环境中的客观现像,提供历史的原型——这与历史永远不可能还原,并不矛盾。意大利当代历史哲学大家克罗齐提出了著名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微观史学就是诞生在意大利,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 家园 好看

      我怕自己因心情紧张而血压升高 (参军体检时曾发生过),听人说喝醋有帮助,情急之下找到沈老师的家。她协同作案,让我喝下去半斤醋,闯过血压关。

      半斤醋怎么喝下去的呀

      还记得什么醋吗,镇江香醋?

      最近美国这边儿卖的镇江香醋好象越来越酸了,我都买basalmic vineger了

      • 好看
        家园 我前妻考GRE时为了躲大姨妈,

        一气喝了半斤醋--是你们的独流老醋。

        亲眼所见,还劝过,她不听。不过确实乱了两个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