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为什么商鞅变法没有人亡政息(兼答一介兄) -- 任爱杰

共:💬47 🌺15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了很有收获。
    • 家园 所以小弟对商没什么好感,他被车裂是自找

      其实想象中他因为变法触动权贵而死不象真的,只要当政就会和权贵有利益冲突,不变法被倒算的人也多了去了。而且商也没大规模杀贵族,怎么他死了那些人就不被触动了,不反对变法了?

      商这个人有些为利益不择手段,人品估计也就那样,被当落水狗打是咎由自取。而且此人虽然带秦国走上富强之路,也埋下了秦国为别国所不容的祸根。秦穆公所作所为是让人信服的,多次兴晋,后来的国君也帮楚复国。到了商首开背信弃义先何,骗俘魏公子,到后来秦国作恶人尝到甜头又骗了楚怀王,搞得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原先的盟友成了世仇。历史也验证了这句话。秦虽强盛一时还是被楚人灭掉,秦兵也被活埋。

      • 家园 可能不应当说是自找,但其结局是入秦前就注定的

        一国变法如秦,必定是伤筋动骨的,没有几乎与国君相当的权力也施展不开,所以变法首先施行者是权臣,而且一定要国君充分信任甚至到盲目信任的状态下的权臣,才能施行,毕竟政策的后果有很长的滞后性。

        在这个过程中,多少豪门贵族的利益受到破坏和打击,而商鞅呢,仅仅是一个外来的泥腿子,非秦人,居然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所以,他最后被干掉,是必然的,我想当时的秦君自己心里也有数。

    • 家园 个人看法,

      商鞅变法其实只是秦国征服六国的第一步,按照现在的说法,“经济体制改革”。而“政治体制改革”则要等到另一位名相范雎的出现。范雎这个人的口碑不好,但我看来,他是秦国一统天下的关键人物之一,其作用不亚于商鞅白起。我正在收集资料打算写一篇关于这个人的文章,到时候还请诸位指正。

    • 家园 好文章,不过我有个疑问:

      难道李里,吴起的变法没能使魏国,楚国得到好处,变得更加富强吗?为什么他们还是人亡政息呢?

      仔细体会一下,好象任兄的文章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我的看法是秦国的贵族比较“蛮夷”,思想比较纯朴,团结性更强,变法相对比较容易,且秦王的支持比较彻底。

      而六国变法,却阻力重重,虽然得到国君的部分支持,但上层贵族由于利益被损害,对改革或三心两意,或干脆对抗。改革不彻底。

      其中关键的区别在于上层贵族的态度。这点上,我认为秦国贵族的“相对开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好象历史上蛮夷国家更容易走向富强,看看近代的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是否也有点和秦与六国的变法类似呢?

      抛转引玉...

      • 家园 关于旧贵族的势力,我是这样想的

        我在另一个贴子里已经说过,秦国之所以能够把商鞅的制度维持下来,得益于连续不断的法家主政。赛车再好,也得有个好车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那么,为什么秦国能够做到连续不断的法家主政,而楚国作不到呢?这是由于法家学说在秦国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这是教育和宣传的作用。秦国“以吏为师”强迫大家学习法家思想。而商鞅在秦国普及法家思想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作茧自缚,到了自己逃亡的时候别人都畏法而不敢接受他。

        吴起,李悝的改革当然给魏国和楚国带来了好处,但是他们没有继承者,自然人亡政息。

        至于所谓旧贵族的势力云云,我个人认为没有那么大的影响。诚然楚国的旧贵族势力是大的。但事实上,三晋和田氏齐国本身就建立在以下克上的基础上,旧贵族的势力应该是被压制的差不多了。赵国后来搞“胡服骑射”遇到阻力,主要还是因为华夏中心的自尊心作怪的缘故,和贵族不贵族没有多大关系。

    • 家园 感谢任兄, 赵兄, 也讲讲读后的感觉和我的一些看法

      请多多指教。

      正如赵兄所说, 商鞅之法出于李悝, 他的模本正是李的<<法经>>, 后来的<<秦律>>, <<汉律>>也皆本于此。 所以先来谈谈魏。 李悝讲求“尽地力, 善平籴”, 抑制贵族特权, 以功授爵禄。 当时所任用吴起西门豹之辈也都是军政之英。 但魏也确实有它自身的弱点, 就象赵兄说的, “地处中央,常年和邻国大动干戈”, 它位于四战之地, 从地缘政治上讲是处于不利地位的。 比较起来, 地处西隅的秦的地理位置就优越太多了。 魏处在这样的位置, 又要按李的“尽其地力”的原则来利用资源, 出现赵兄所说的“透支”现像也就不足为怪了。 还有一点, 吴起这样的人才的流失, 也是魏早早落败的因素之一。 吴起本身的军事素质十分优秀, 而且应该说也从同时代的李悝身上学到了变法的一些精要。 然而由于他军事方面才能太过优秀, 在魏国一直是作为军事将领使用的, 两次失去为相执政的机会, 以致后来遇到政敌的打击时, 很轻易地就被排挤出去。 这一点, 是吴起的不幸, 也是魏的不幸。 魏后来一系列的军事失败, 其中包括任兄所说的“商鞅利用魏国马陵之战大败的契机,一举夺回了河西之地”, 导致这个国家在以后的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位置, 像任兄所说, “早早便衰落了”。

      说到吴起, 就再来说说楚。 应该说吴起对于楚的影响, 是不如李悝对于魏, 商鞅对于秦, 影响那么大的。 这跟吴起本身才能有关, 也跟楚有关。 楚本身地大, 虽至春秋末已现颓势, 但总体说, 相对中原地区而言, 人少而地多。 在“尽其地力”这点上, 并没有魏那样急迫。 而吴起所实行的变法, 依然是抑制贵族特权, 废除无用之官和强兵那一套, 虽然取得了“南平百越北并陈蔡?s三晋西伐秦”的胜利, 但这胜利主要还是军事上的。 作为楚的统治者而言, 他们看到的只是“强兵”那一方面的影响, 而对于“富国”的根本制度方面, 他们就没有看到那么深远了。 另一方面, 他们更多地看到吴起变法对贵族利益的打击, 以致“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吴起身死而法废。 事实上, 与儒家的“德治”原则不同, 法家追求, “法治”如果建立起来, 一般能力或才能低下君主也能治理好国家。 像任兄所说, 楚国“连续几代君主都是混蛋加三级”, 而且像楚怀王这样的昏君对楚国的居然有相当大的破坏力, 这充份说明, 法家的制度和思想, 完全没有在楚国建立起来, 也说明, 吴起对于楚的变法的思考, 和他在楚的实践工作, 都是深度不够的。 后世也多认吴起作为兵家的贡献多于他作为法家的贡献。

      对于商鞅对于秦的变法, 赵兄已经论述得很全面了。可以看得出, 商鞅的变法是很全面和完善的, 当然他的思想建立在其他人思想基础之上, 又切实符合秦的实际情况, 因而才能为秦人接受。 秦为何能维持商鞅确立的制度? 应该确实像任兄所说“立竿见影”地让秦人切实感受到好处。 而且, 象他早期所做的类似“城门立木”的举动, 都是在向秦人推销“法”这一概念, 让秦人不仅感受到好, 而且感受到这好处不是因为别的, 不是因为某个人军事才能优越, 不是因为某个人能施仁政, 而是完完全全因为变法得到的。 这个概念的建立, 确实对秦有深远的影响。 像任兄所说, 这辆“性能优异的赛车”造好了, 至少底盘造好了, 以后各国的专门人才都要来适应这个“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 为这辆赛车加装零件, 而不是改动底盘。 上面就算坐个不太熟练的赛手, 也不会比牛车跑得慢。 另外, 秦被认为文化落后, 这点也成了优点, 秦不会拘泥于以前的传统, 它会不断接受各国法律的优点, 对自己的律法进行改进(睡虎地秦简里就有魏国的律条)。

      而作为东方大国的齐, 这点上就吃着亏了。 以邹忌为首的“齐法家”思想里就搀和着不少儒家的思想, 时时在“法”与“仁”两者之间摇摆, 不是坚定的法家原则执行者, 这样的改革相当不彻底, 以致我们也可以看到, 威王之后, 齐的昏君对齐国的破坏力一点儿不比楚的昏君对楚国的破坏力小。

      破坏力强的, 还有赵国的君主。 秦杀一白起, 依然能夺天下, 而赵却也居然能在风雨飘摇之际毫不犹豫地杀一李牧, 当然, 赵没那么走运, 随即就崩溃了。 考察赵的革新, 主要的有两次, 一次赵烈侯“选举贤能”,“节财简用”, 显然, 这个改革还是类似“德治”, 没有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以法家原则为基础的制度。 另一次就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了。 这次应该说主要还是一次军事改革, 对先进武器和先进战法的利用, 使得赵成为最后能与秦一较高下的国家。 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 技术改良和制度改良, 两者是需要并重的。 而赵, 就是只重前者的典型。 仅在这点上, 我不大同意任兄的观点, 我以为, “胡服骑射”不大可能超过“商鞅变法”, 赵没有长平大败, 也会有其它的大败, 没有秦国那样稳固的政治基础, 赵即便能打败秦也注定只是昙花一现。

      余者燕韩, 有先天不足, 本不具备秦赵楚齐魏的材器。

      不知道战国的变法分析, 对于今天我们国家所面临的危机与变革, 有没有什么意义。

      最后, 再次感谢两位仁兄的好文, 希望能有更多机会交流。

      • 家园 一介和任兄都是高手啊

        送花 关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 家园 楚国,魏国和“胡服骑射”

        从战国初年的形式来看,南方的楚国应当是占有极大的优势的。

        从地理上看,楚国和秦国,齐国一样都不处于四战之地。秦国有两条战线(东面的三晋,南面的楚),齐国有三条战线(西面的三晋,北面的燕,南面的楚),楚国除了在早期要对付越国外,几乎始终只有一条北方战线。战略态势比其他几国要优越,甚至比占有四塞之险的秦国还要优越。

        从军事力量上来看,楚国一直是个军事强国。在战国之前经常以一国之力对抗诸侯联军的讨伐。可以说春秋的楚就是战国的秦。进入战国之后,虽然和秦国的战争屡战屡败,但是秦国想要灭掉楚国也不容易。即使是秦始皇也要出倾国之兵才能险胜楚国。

        从文化上看,楚国和秦国一样被中原诸夏排斥,被认为是蛮夷。所以从表面上看,吴起入楚的机遇,应当是和商鞅入秦时的机遇一样的。

        但是,正因为楚国是个大国和强国,而且没有什么亡国灭种的外部威胁,所以楚国内部对于变法的紧迫感没有秦国那么强烈。吴起的改革只能停留于军事层面而无法深入,这应该是个主要原因。上下同欲者胜。楚国作不到这一条,变法当然要失败。

        另外,前面已经说过,秦国之所以能够把商鞅的制度维持下来,得益于连续不断的法家主政。赛车再好,也得有个好车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那么,为什么秦国能够做到连续不断的法家主政,而楚国作不到呢?这是由于法家学说在秦国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这是教育和宣传的作用。秦国“以吏为师”强迫大家学习法家思想。而商鞅在秦国普及法家思想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作茧自缚,到了自己逃亡的时候别人都畏法而不敢接受他。

        楚国以及其他国家都没有像秦国这样普及法家教育。因此,法家思想无法成为主流是必然的。

        魏国的情况稍有不同。魏国的确是四战之地,但是魏国在一开始还是拥有地利的。还记得魏武侯和吴起在舟中的那段对话吗?武侯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魏国只不过在秦国连续不断军事打击下丧失了山河之固而已。不过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吴起骨子里还是个儒家。不愧是曾子的门徒。问题在于,如果魏国一直就是儒家执政倒也就罢了。但是魏国始终在诸子百家之间摇摆不定。李悝改革之后,孟子又来游说,田文,公叔又当宰相,始终没有一个强国的指导思想。

        从军事上来说,根据现有的资料,魏国搞的是募兵制既所谓的“武卒”。这种军队虽然精锐,但是在武器差别不是那么大的古代就抵不过别国征兵制的人多势众。而且这种精兵一旦被消灭就很难补充,所以马陵之战后魏国才会元气大伤让商鞅占了便宜。

        赵国的胡服骑射的确只是军事技术上的改革。但是这也是一种观念和制度的改革。文化上的东西有时候比非文化的东西更难改。而军事技术上的革命导致征服的例子在历史上是不计其数的。例如迦太基对罗马,迦太基改革了其陆军,罗马改革了其海军,都给双方带来了巨大的成果。

        最后再说一下李牧和白起的问题。李牧和白起的被杀都是自毁长城。但是白起被杀的时候,唯一能够和秦国匹敌的赵国的军事力量已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有没有白起,秦国的强国地位受的影响不大。而李牧被杀时,他是赵国唯一能够抵抗秦国的将领。自然他的死对于战争结果影的响更大。

        • 家园 借问任兄一句:什么叫“武卒”制度?

          能不能详细解释一下?

          • 家园 武卒是魏国的军制

            据说是吴起所创。吴起一贯强调兵不在多而在精。他镇守西河期间,首创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拉开12石之弩(12石指弩的拉力,一石约今30公斤),背50支箭,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役,田赋和并奖给住宅。

            根据入选“武卒”即免除其全家的徭赋的特点,这是一种募兵制。“武卒”的数量不可能太多,否则就没有人服徭役和缴纳田赋了。

            不过“武卒”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代的荀况就指出“人的体力几年之后就衰退了。而已经免除的徭役和田赋却不容易收回。所以地虽大,税收的来源却会越来越少。武卒制度可以称为危害国家的兵役制度。”

            从荀况的描述来看,魏国的这个募兵制度给魏国的财政造成了严重的负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