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大学招生按地区划分名额是否合理? -- 忘情

共:💬83 🌺5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大学招生按地区划分名额是否合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学招生时节了,决定全国几百万考生前途命运的时刻又到来了。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招生一直实行按地区划分招生名额的办法。在计划经济年代,大学生毕业由国家统一分配。因为毕业生怕两地分居,怕去条件艰苦的地区,因此按地区划分招生名额,毕业生原则上从哪儿来回哪儿去,这在那个年代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但随之而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国家的著名高校大多集中在几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相应的本位主义多少有一点,这些名校在本地的招生指标按比例来说比外省高得太多太多,这就造成了发达城市考名校相对容易很多。加上发达的大城市本地人找工作相对容易,因此大城市学生读书的压力也就相应小得多,因此那几个发达的大城市历年来高招分数线都很低。

    而象我们这种欠发达地区情况就不一样了,读书,考大学是平民子弟们改变命运的独木桥,加上名校在我们欠发达省份的招生名额非常少,因此竞争特别激烈。记得八十年代,当时的国家教委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开始要求给学生减负。但我们省的教委公然和国家教委唱对台戏,大力宣传临川“才子之乡”(其实也就是临川一中,二中每年高考考上重点名校的特别多),大力宣传临川“经验”,组织各地高中老师到临川学习取经。取的什么经呢?也就是临川的“四苦精神”(领导苦抓,老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帮)。那里的学生苦到了什么地步?据我们班主任介绍说就连晚自习想上个厕所都得请示报告,简直就是个高考集中营。如此这样,咱们欠发达省份每年的高招分数线还能低得了吗?

    于是乎,在各大名校里,从各地按名额招来的新生们的学习成绩高低不齐,悬殊极为惊人。

    当时发达地区教委的酸葡萄劲上来了,说什么欠发达地区的学生高分低能。言下之意咱发达地区的学生虽然高考分数不高,可都是低分高能之辈,因此进名校的指标多些也是应该的。

    屁话!中国的高考就是一种应试教育,考的就是你应试的能力,分数就是你应试能力衡量的尺度。你说你的学生高能,可是高在哪儿呢?用什么尺度来衡量呢?国家至今也没一个统一的标准呀!既然没有标准,你又凭什么说欠发达地区的高分考生各方面的能力就一定比你发达地区的低分考生差呢?

    不过,聪明人大有人在。我们那个年代还没有高考移民这么一说,但一些脑筋活络的人早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咱们班有个同学历次考试排名倒数,按老师的说法他连技校都别想考上,只能是混个高中毕业证了。但人家母亲是当年到我省共青城插队的知青,按当时的政策,知青子女户口可以迁回上海。于是乎高三上学期刚结束,这位同学就随户口迁回上海过年去了。当年高考结束,其父亲(还留在我省工作)得意洋洋地向我们炫耀他儿子考上同济大学了,说他儿子在上海中学里老师们都说江西省给咱送来了一个尖子生。呜呼,当时我们班从老师到学生,感概万千,唏嘘不已。

    现如今高等教育已经成了一个产业,再也不包分配。因此计划经济时代按地区分配招生名额的合理性已经不复存在。既然大家都是自费掏钱享受高等教育,那就应该公平一点,全国统一分数线,按同一个游戏规则从事。

    凭什么我考了高分却要被名额卡住被迫去读次一等的高校?对于名校来说,也可以避免生源水准悬殊的局面。

    当然啦,发达地区的教委也不傻,为了遮丑,干脆自主命题,这样题目不一样,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咱的考题难呀,因此考生的分数虽然低些,但实际水平并不差。嘿嘿,唬谁呢?

    像上海,早些年就自主命题了,我们高考前也经常拿那些发达地区自主命题的试卷进行模拟考试,说是难度大。我晕哦,选择题四个选项他加一个变成5个,这就是增加难度?我考试又不是猜的,我们是算出来的,你100个选项我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时间做出来的。模拟考试考出来的结果如果按当年上海市的录取分数线算的话,那咱们班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可以考上清华北大复旦。

    难度?无稽之谈...实实在在的教育不公,教育岐视

    对此,欠发达地区多少学生,多少家长的心在流血哟!!!

    通宝推:玉垒关2,reed,
    • 家园 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

      就算是免煮石油的美国

      象加州华州纽约这种州的学生

      可利用的资源也远比莫名其妙州的学生多得多

      付州内学费就能上的公立名校也多得多

    • 家园 按人口比例分配大学名额谁最公平的。
    • 家园 的确按地域划分名额是不太公平

      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不算班里成绩拔尖的学生。当年我记得我高考成绩只不过在自己班上排名30名的样子,学校排名估计200位以后了,结果各地高考分数线一下来,我发现我竟然比北京学生上清华的分数线还高了几十分。我所在的高中在湖北也不算很好的高中,只不过是一所普通县市级重点高中。事实上上大学以后不少北京上海来的同学也没觉得素质比我们高多少。当然他们的见识在入校的时候的确强过我们,很多人会一到两门艺术类特长,还有就是他们的英语口语,听力可能比我们强,但是阅读,写作什么会好过我们。毕业的时候似乎大家之间的差别也就缩小了。

      • 家园 那也分学校专业

        我们系湖北来的同学入学成绩确实比我们好。

        大学四年玩的也比我们狠。两次加权平均分不够要被劝退的人也比北京学生多。我们学校是伪著名广收北京学生的大学。

        扯远点,欧洲的学生刻苦精神和收到的压力比起中国学生差多了。但就是这样的地方还没少出大拿级别的人物。我是说学生啊。

        就我接触的学生里,只要有兴趣的,往往思维上的活力很强。翻过来看中国学生,分数重压下对模式化解题一般很强大,但是稍微超圈一点就不知道该如何入手了。

        所以我个人以为争论成绩与入学率本身其实意思不大,怎么才尽其用是难点。

        • 家园 我也没有说入学成绩和以后的成就能挂钩啊

          我们湖北考生的分数高那是逼得。每年就这么多的上学名额,你不考高分就是上不了。另外,我们都是拿身边的人做例子,这个事实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搞研究的人都知道个案没有啥意义。我反对的是在当年大家考一样的考题的时候,对于像北京这样教育资源更加丰富的地区进行招生倾斜。本来嘛,对蒙古新疆等地的考生进行倾斜我没意见--毕竟别人的老师,教师等设施都要差一些。另一方面,我不喜欢拿素质教育说事,北京来的学生可能英语比我们这些小地方出来的强,但是说句不好听的,我不少同学还会耕田,放牛呢。这是不是也算一种素质?另外,像武汉,城都,重庆这样的大城市的小孩事实上在很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并不比北京的差,结果还是一样要考高过北京考生很多分才能上好学校,这事实上也是很大的不公平。

          欧洲不可否认出了很多大牛,请问现代以来,还有多少大牛是当学生的时候就尤其是本科的时候就已经是大牛了的。

          中国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不差,只要你能给他足够的平台,我们做的不会比欧美学生差。另外,欧美学生只要是有一定成就的其刻苦精神并不比我们差。我们实验室就有两个欧美学生,教育北京及其相似。一个每周进实验室2天,所以5年了还在读博士,另一个每天来的比大多数中国学生早,走的比我们还晚,所以3年的时候已经递交论文了。

          • 家园 你说的我不反对,我的意思是非要拿分来说事儿其实挺没意思的

            个人感觉,就好像在争论上马一个夕阳产业这种好处多还是那种坏处多一样。

            欧洲那个。你提到实验室了,那么应该是偏重实验的诸如化学一类的科目,这个通过努力是能有成就的。我本人混迹于数学系。数学这东西如果光是凭努力会很难突破。我见到的2个本地学生,心算能力、记忆能力还不如我呢。但就是在遇到比较麻烦的时候很自然的先坐下来想,然后基本上不走什么弯路地化繁为简。不是我崇洋媚外,我见到的好几个中国学生遇到难题第一反应就是强攻。一不怕死,二不怕麻烦。我觉得这是我们教育所欠缺的。这也是分数杠杆所带来的吧。

            还有,好多大牛小的时候就已经不简单了吧?当然,搞数学的大牛一般活不长。像加洛瓦、阿贝尔这种大神级别的。

            再说句一定会挨砖的话。假设山东湖北北京用一个分数线录取,那么北京街头会多多少混混?

            上面那个我就是这么一说,欢迎拍砖,谢绝争论。本人的看法,声讨这种不公平,如果就是为了声讨或者出口气就没什么大意思。想想怎么提高教育水平还有点意思。

    • 家园 当年我们邻县的高中也是以苦读出名的

      传说他们学校为了追求苦的效果,都不吃大米白面而专门吃窝窝头

      他们是农业县,不读书是没前途的

    • 家园 刚刚看完日剧《考试之神》

      痛苦的不仅仅只有中国学生。

      • 家园 东亚地区的学生面临的考试压力都很大

        听说韩国、日本、台湾的都差不多,高中升大学是一道门槛。升学率再普及,学校总有好差之分,大伙都拼命去朝那几个名校奔。这种情况估计跟儒家思想影响有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华人即使到了欧美,也是特别注重子女的教育。

    • 家园 按地区录取是很可恶,但是好像也不好解决

      还是政治因素决定高考录取

      朱元璋和乾隆好像那时候因为录取进士都出过地域考生太集中的问题,考生们闹事,还杀了不少人,所以科举也都是南北分区

      只是现在分的更细

      假设清华北大都被几个省的考生占了,其他省份的媒体一定会开始鼓噪,要求“公正”----- 话说,也很难公正,比如农村的孩子教学条件差,怎么公正?聚焦到某人,遇到不良教师,怎么公正?

      所以说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 家园 症结不在这里

      金子在那里都会发光。你清华、北大不招,被其它大学招去了也不见得差到那里。

      教育制度的症结是,小学、中学的自由竞争和大学的计划体制。也可以说成基础教育是市场经济,而大学是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里,各个学校为了自己的生存,争生源,抢政策。每个学校打的头破血流,学生和老师们想士兵一样冲锋陷阵。

      计划经济里,各个大学只要不出错,国家、省拨款会继续来,大学只要按部就班的每年划分一下人数,就活的很滋润了,那个会管发展啊。

    • 家园 政府真正的阴暗面还不在于此……

      我想,起码胡温,或者有良知的领导人,都是想改变这种现状的,只是,身不由己而已……

      所以,今天为何房价高,如果追寻深层次原因,恐怕还是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太严重了。

    • 家园 上海人就是狡猾,很早就搞一个单独出题,没有比较基准啊。

      不像北京以前傻乎乎的,还用全国统考的卷子,结果火力基本全让北京吸引过去了。不过北京好像现在也学奸了,也改单独出题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