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试制凉皮(一) -- 白玉老虎

共:💬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试制凉皮(一)

    小时候的玩意儿?D?D粘知了,居然现在也派得上用场,连自己都觉得惊讶。

    老婆是陕西人,对凉皮的热爱到了发狂的地步。当时还未出国,每次到易初莲花购物后都要到旁边的凉皮摊上买上一碗,坐在车上吃得稀里呼噜,吃完后一抹嘴:“比我们老家的味道差远了!”话都这么说了,那你下次就别买呗,偏不,下次还是照买不误,吃完后照样又是挑剔一番。读书的时候老婆所在学校外面有凉皮摊儿,老婆就经常和陕西同学跑到那地方过把瘾?D?D老婆给打的分数也不高。

    老老实实说,上海的凉皮很不地道。老婆仔细跟我分析了一番:做凉皮,面粉的质量顶顶重要,大概关中一带的面粉要算最好的(仅限于做凉皮啊)。说起歧山的擀凉皮那可是大名鼎鼎(哨子面也是当地的一大名吃),别的地方做出来的凉皮就逊色不少,究其原因,应该是跟当地的面粉脱不了干系。再有,做凉皮要用当年产的麦子做出来的最好,陈年的麦子做出的凉皮质量上就要差老大一截。老婆到我家里去也买了我们当地的凉皮,吃后给的评价也很一般。上海地处南方,天知道这边的面粉是哪里来的,只是知道不会特意从关中一带买进,如果是储备粮,效果当然就更差了。我说起我小时候吃过的芽麦面,老婆更是大摇其头?D?D朽木不可雕也,这种面拿来做凉皮,省省吧。

    不过我不是很喜欢凉皮,有面条吃,绝对不吃凉皮,只要老婆做手擀面给我吃,我就心满意足了。当时到老丈人家省亲,老婆狂吃凉皮,每天至少都要吃一碗,眼看着老丈人一家都吃这个(人家觉得我也肯定爱吃),俺也只好硬着头皮奉陪,吃上几天我头都大了不少,整天都在合计什么时候能动身返家?D?D嘿嘿,亵渎了人家歧山的食文化,老丈人知道了肯定很不开心--好吃好喝好招待的,这小子还觉得是受罪。

    办F-2签证以前,老婆就开始合计着怎么做凉皮,她想得很简单,回家后把蒸凉皮的小锅带到美国就行。签证拿到手后返回家里狂吃猛喝?D?D回家一个月,体重增了四斤。不用说,凉皮也笃定消灭了不少,小锅的事情也抛之脑后。准备启程的时候却发现大事不妙?D?D小锅的体积和重量都相当了得,一时慌了手脚,在老丈人和丈母娘的劝阻下,老婆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打算。

    过来这一两个月老婆倒也沉得住气,因为这边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新鲜得很,每到周末学校还开晚会免费供应饮食,老美们上台表演自娱自乐热闹无比,老婆也乐得个清闲,两个人一块儿过去吃吃喝喝,爆米花啊什么的老婆也很喜欢,她还不太想得起凉皮。时间再长一点,认识了几个陕西老乡,几番拉呱以后,就开始唠叨起自己动手做凉皮的事儿。反正在家里也不忙,她就开始动手试制凉皮。

    • 家园 试制凉皮(二):捉知了与洗面筋

      说起洗面筋,小时候干过,当时是为了捉知了玩儿。

      趁家里人不注意,从家里的面缸里抓几把面放进塑料袋里,急急忙忙跑到河边,在袋子把面和成面团,使劲捏巴一阵子,等到面团子玩得不粘手了,伸手到河里开始洗面筋,动作也快,十分钟左右搞定,洗到没有白色的面水出来,就标志着面筋大功告成。塑料袋里装上水,把面筋放进去,中午饭一吃,悄没声息地溜出胡同,和小伙伴汇齐,直奔大河边的小树林而去。

      头顶上太阳火辣辣照着,耳边是知了一声一声在不知疲倦地聒噪,拿着个长竹竿,在柳树林里循声钻来钻去,全不顾小柳树林里那些藤蔓造成的的擦伤和疼痛,好了,终于看到目标了,不见鬼子不挂弦,从塑料袋里泡着的面筋揪下一块来,粘到竹竿头上,等上几分钟工夫,待到面筋表面不再潮湿,伸出手指再试试粘性,确定很粘手了再小心翼翼地从树丛里伸过去,悄悄逼近知了的后背,待到离知了距离很近的时候突然发力,一下子把面筋按到知了的翅膀上。哈哈,成功了,知了再扑腾翅膀也没用处,收回竹竿,把知了放进笼子里,再往下一个目标进发。这样一个下午能捉十几个或者二十几个甚或更多,当然,主要看自己的兴致了。如果一下午里失手的次数比较多,或者知了个个头脑清醒,不待你杆子伸过来就展翅跑掉,一下午顶多也就抓到五六个吧,即使是这样,心里也是美滋滋的?D?D毕竟没有空手么。走在路上,路边的同龄人都用羡慕甚至是嫉妒的眼光看过来?D?D唉,当时就是没有漂亮的小姑娘用这种眼光看我,这是比较的扫兴啊!

      所以说老婆说要洗面筋,对我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把面揉成面团,粘手了就掺面粉,硬了就掺水,反正拿出小时候玩泥巴的劲头,肯定干得好。在面盆里揉巴揉巴着趁机把手上粘的,面盆壁上的面刮下来揉在面团里?D?D不能浪费粮食啊。揉到后来待到面团不粘手而且软乎乎的时候,就可以动手洗面筋了。

      没办法,这是个需要出力气的活儿,所以要动员老公上阵,没有老公,男朋友更好,他肯定受宠若惊还来不及,出力肯定是大大地干活。做一次凉皮挺烦人的,不可能就做那么三四张,要是赶上老婆心情愉快,胃口大开,那还不够塞牙缝的。所以这个面团那是越大越好?D?D当然,你要是洗的面水蒸到晚上十二点都蒸不完,只能念三字经了:你总是心太黑,心太黑……不能贪太多了不是。

      电饭锅内胆(别的锅也行)盛上小半锅水,两手抱着面团伸到水里去(手要洗干净啊),很温柔很温柔地捏揉起来,动作一定要轻。揉上一两分钟手上就有感觉了,注意手要一直把握住面团,捏到面水比较浓了,把面水倒到另外一个容器里(最好是四方形的)。锅里续上清水,继续揉捏面团,一般来说换过第一次水后揉起来动作就可以加重了,当然要注意,面团还是不能离开手,即便是看上去面糊糊一片(实际上你还是很好把握的)。

      第三次换水后,就可以大力捏揉面团了,实际上这时面筋已经是呼之欲出了,这时候你有多大里使多大力,尽力把里面的面水从面筋团子里榨出来。一般来说。洗上三次就差不多了。这时候换上第四次清水,你会发觉基本上榨不出什么面水了。这时候手里握的就是面筋喽,拿到水龙头上再冲几下,等到清水进去清水出来,那就告一段落了。洗出好大的一团面筋,分成三四块,老婆把水烧开了煮起来,煮后的水清亮清亮的。美国的面粉里面面筋比咱们国内的面粉好像多出不少,我觉得正因为如此,所以这边的面很难发得开,蒸馒头时就很费力,发面团时就要比国内多很多时间。师兄告诉我说,这边的面团发开后切成馒头的形状后,还要放置好长一段时间才能蒸出比较好的馒头,要不然蒸出的馒头硬梆梆的,拿在手里能当石头用。

      要是这样就能做好也很不错,谁知道老婆不大一会儿又过来叫我了,她在转移面水的时候发现有麸子沉淀出来了?D?D这可大大不妙,麸子影响凉皮的韧性,也就是说,这样蒸出的凉皮比较容易断。

      怎么办呢?老婆出国的时候没带小箩(能把麸子筛除掉),两人又是一阵苦思冥想,老婆过去打开抽屉,拿出一包药用纱布,欢呼道“天无绝人之路!”哈哈,用这玩艺儿过滤?老婆脑子转得是快啊。把纱布折成几层,两人配合着把面水筛了一遍后(唉,一个人做就比较难了),除去了大部分麸子,然后就放在那儿让它沉降。

      三个半小时后,把上层的清水倾滗出来(方形的容器有利于倾滗),把剩下的面水搅拌均匀,再兑上一点芡粉就可以蒸凉皮了。

      说到凉皮的厚薄,就比较难以界定了,加的面水多自然就厚,少了就薄,各有利弊,个人口味不同,自己把握为好。我们家用蛋糕盘,舀上一勺子面水就行了。如前所述,一大锅沸水,三个蛋糕盘排着队一边蒸,另一边成品进行冷却(冷却时间越长凉皮越光滑?D?D始终是一个盘子在锅里,两个盘子在水槽里)。

      揭下来的凉皮切成宽面条的样子和调味汁拌在一起就行了,当然效果和味道还赶不上歧山擀凉皮(没有擀面皮的家伙,实在是没法子擀),但也很不错了。

      吃起来凉皮在嘴里有一种发颤的感觉?D?D这种感觉就是“劲道”

      ?D?D?D?D引自“老婆语录”

      附:

      调味汁:

      大蒜头五瓣,姜的份量比大蒜略少一点,再加少许盐,味精(鸡精更佳,我们家用鸡精),少许芝麻(已在微波炉里转过),五香粉少许,放在蒜臼里,砸成泥浆状。

      生酱油小半碗左右,加冷开水稀释至半碗,微波炉里高火转上一分钟(为了灭菌,熟制过的酱油不必如此),稍冷后再加香醋至四分之三碗左右,将蒜泥加入,再加入两三调羹的辣椒油,再加入洗净切碎的香菜,搅拌后即可。(歧山那边不加香菜来增加香味,这是因为他们辣椒油是特制的,很有味道,有机会过去看看一看。要买他们的辣椒油也可以,80块钱一斤)

      调凉皮时还要加盐和辣椒油,那,就依您的口味轻重而定了。再有,还可以加入切细的黄瓜条和绿豆芽什么的。

    • 家园 凉粉和凉皮有很大差别

      当然是凉皮好吃,网上介绍的方法大多是凉粉的做法。

    • 家园 初战告捷

      心动不如行动,老婆立刻就着手干起来,上网疯狂检索,要说也是,这麽多陕西人出国,现如今居然没人做过凉皮,那可真真太不可思议--呵呵,要是一不小心成为海外第一个凉皮制作者,我和老婆就去申请吉尼斯了。没费多少工夫,她还真的找到了制作凉皮的简易方法,一板一眼怎么操作都写得清清楚楚,不仅如此,网上还拍了制作过程的一系列照片,红妆素裹地放在那儿,不由得你不信服。活生生的教材啊,老婆看得眼热心跳,食指大动?D?D优点如此之多:简单,高效,漂亮,诱人….就是不知道味道如何。

      既然范例在手,还有何愁?开上我们那辆老车,冲到沃玛特,按照网上说的,直奔厨具那边,抓起两个烤蛋糕的铁盘子就走(直径大约是25cm)。待得回到家里,老婆立马行动起来,盛出一盆面粉,指挥我搅面水,“要搅得均匀,没有面疙瘩,不能太稀,太稀了蒸出的凉皮薄,没一点韧劲儿,太稠了蒸出的凉皮太厚,容易蒸裂。”喝,老婆理论一套一套的,整个一凉皮大师,指挥得我团团乱转?D?D转手腕子啊。也难怪,她当初小的时候看她妈妈蒸过好多次凉皮,多少还有那么点点印象。不过,我心里一直犯嘀咕,这是美国呀,说不定面粉质量赶不上关中那边的,那可就抓瞎了。

      搅面水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不就是老公牌人工搅面机吗,不消一炷香功夫轻松搞定,然后按照网上说的,我们把面水放到冰箱里放了一夜,据网上说这样能增加凉皮的韧性?D?D老婆最强调韧性,不可不信啊。

      第二天,煮上一大锅沸水,拿食用油在蛋糕盘底抹一遍,舀上一勺子面水,轻轻一晃摊匀,放在大锅沸水里飘着,很快,表面就凝固了,这时候把锅盖盖上去,三分钟后取出,放在早已注满了水的水槽里飘起来,再拿另一个蛋糕盘如法炮制,也盛上面水蒸起来。这时候那边的盘子温度已经降下来了,拿出来用餐刀划一下盘子边缘和凉皮接触的地方,轻轻一揭,一张凉皮就大功告成了(最好有三个蛋糕盘,一个在蒸,另外两个冷却,这样盘子就可以冷却得更充分,揭下来的凉皮就更光滑)。局面打开就好说,风卷残云一般,老婆很麻利地蒸好了十几张凉皮,面水一丁点儿都没浪费。面对这一大堆劳动成果,老婆开心不已:“呵呵,这麽多够我吃上三天了,不错不错!”

      • 家园 干革命就怕认真二字

        老婆欢天喜地,晚饭吃了一大碗凉皮,大呼过瘾。老婆再三邀我品尝,真是碍不过情面,勉强吃几口,只是觉得和擀面条有点像,味道又不及面条。实话实说么,就这么一五一十讲给老婆听,被讥作“牛嚼牡丹”?D?D说实话俺是真的对凉皮不感冒啊。你要问我是馒头稀粥拿腌黄瓜咸鸭蛋下饭和吃西式早餐那个好,我当然是选前者,没办法,这大概是肠胃小时候已经选择了这种饮食习惯吧,就像阿城所说的那样。小时候家里经济很紧张,能有细粮吃就不错了,哪里吃过凉皮这东西。剩下的凉皮老婆拿保鲜膜一蒙放进冰箱里以备慢慢享用,接下来几天天天大快朵颐。

        要是这样也就算了,老婆吃完了这匹凉皮后还不满足,开始挑刺。不记得那位伟人说过:干革命就怕认真二字,可不呢,自打老婆认真钻研起凉皮工艺,我也只好颠颠地跟在身后?D?D为领导分忧是我份内之事。

        老婆换用了几个品牌的面粉,按照这种工艺试做了好几次,终于作出了结论:

        这种凉皮只适合对凉皮质量要求不高的人享用,比如老公这种人,但是对老婆这种已经是凉皮九段的人来说,日子久了便不可忍受。这种工艺虽不乏优点:简单,便捷。但相比之下缺点也难以忽略:首先,这种凉皮太粘,不够光滑。其次,这种凉皮韧度不够,也就是不够“劲道”,在碗里和调味汁搅拌起来的时候极易断成一节一节短短的样子。最重要的是,吃起来口感不好,和陕西凉皮差的档次是在太远?D?D用老婆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嚼头。

        老婆打电话回老家,和丈母娘嘀咕了半天,终于讨到了一条锦囊妙计?D?D加芡粉。听后我大感惊讶,要是这样,咱们买点淀粉,全部用淀粉来做凉皮不就行了。老婆嘴一撇:淀粉蒸出来的是凉粉,不信你试试。

        大概也就是一大碗面粉里掺上半小碗芡粉吧,老婆试着做了一下发觉凉皮的光滑度有了提高,别的方面还是没有什么起色。下面要想再有提高,就不得不要另起炉灶了。那就是?D?D洗面筋。

        • 家园 恭喜实验成功啊

          我从没有做过凉粉,估计这肠胃也如你的一样,品尝一下可以,当饭吃还是不行。

          有没有蚕豆或红薯粉之类的,说不定加了以后可以增加韧劲呢。

    • 家园 等着等着,我也要学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