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大家来猜谜 -- 丁坎

共:💬31 🌺5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大家来猜谜

    本版号称文化百家,围绕中国古代文化各种形式的讨论都很热烈。

    不过,谜语这种很特别的文化现象却受到了冷遇。

    我来得晚,对以前的帖子不熟悉,但在我去年来这里之后,印象中只有胡一刀兄

    出过谜语。链接出处

    今天,我也来给大家出一个猜猜:

    [SIZE=3]人人倒过来

    ----打一电影名[/SIZE]

    答案是:

    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大概不多,所以我直接公布答案:

    丫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于这部电影的剧情,请自己看介绍:

    从小被卖为奴隶的藏族姑娘丫丫,爱上了年轻木匠洛桑,但是奴隶没有自由,洛桑被赶出庄园。洛桑临走时,将两块银元交给丫丫,约定明年再来看她。15年后,西藏和平解放,已成为解放军师长的洛桑带领部队进驻西藏,得知丫丫已死,女儿被卖到草原上的吉米部落去了。丫丫在解放军的帮助教育下,何其他农奴办起了“丫丫兵站”,帮解放军搞运输。农奴主嘎波老爷等西藏地方政府中的右派势力,发动了武装叛乱。丫丫率领翻身农奴,在解放军的帮助下,平息了叛乱,并和父亲洛桑幸福地团聚。

    外链出处

    为什么我会突然出这个谜语呢?

    很简单,为了论坛的膏药现象。

    这里要对某河友说两句了:

    如果你觉得面子伤了,尽可以继续保持沉默。

    某人的学术水平如何,你心中自然有数,我也懒得多说--恕我不恭,如果真的心中无数,那你的确不合适在高校认教。

    就为了他在帮你维护面子,就在这个时候站出来

    花顶好帖

    在道德不正直,在策略上不明智。

    有多少人为他的帖子献花,就有多少人接受他的谬误,这让我很痛苦---

    不是因为我的面子,而是因为这的确在糟蹋传统文化。

    [SIZE=3]道理,是可以讲清楚的,而且很容易:[/SIZE]

    易经六十四卦卦名来源复杂,这里不详细讨论,但有一点是学界公认的:

    卦象相对的卦,其卦名字义也相对。符合这点是常态,不符合的是异态。

    (其实,很多人们没有看出来的相对关系,只是有些语义在历史沿革中变得隐晦了,不易辨认,仔细梳理,是可以辨认出来的,

    这方面的详细资料,请参考廖名春先生的 周易经传 十五讲 一书的第八讲。)

    比如说水火既济,火水未济,比如说地火明夷(光明夷灭),火地晋(晋升)等等,

    而最大,最明显,从传统到现代最为诸家一致接受的就是

    [SIZE=3]地天泰[/SIZE]

    [SIZE=3]天地否[/SIZE]

    之间的相对关系。

    泰卦和否卦的卦象对立,其卦名涵义也对立:

    [SIZE=3]否 :[/SIZE]

    〈动〉

    (1) 闭塞;阻隔不通 [block]

    否,隔也。——《广雅》

    否难知也。——《诗·小雅·何人斯》

    否者,蔽固不通之称。——《匡谬正俗》

    否者,闭而乱也。——《汉书·刘向传》

    (2) 又如:否滞(停滞;阻塞);否塞(闭塞不通);否结(阻滞,郁结。比喻运数不好);否隔(亦作“否鬲”。隔绝不通);否道(壅蔽之道);否闭(闭塞不通)

    [SIZE=3]泰:[/SIZE]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说文解字中解释:滑也。从廾从水,大聲。夳,古文泰。

    在字形中我们可以看到,水从双手之间流淌的形象。

    我们知道,双手可以捧住固体的东西不让它落下,而对于液体的滑落无能为力。

    这个滑就引申出了通畅的涵义。

    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 通泰 一词就是古来遗留的痕迹。

    易传里面对这两个词的涵义说得很清楚:

    《彖》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彖》曰:“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这是没有任何争辩余地的,易经卦名中的泰只能解释成通,

    某人硬把泰解释为人,其论证过程我都一眼都没有看,因为不看也知道,此论大谬---不论你如何费尽心机把 泰 说成 人 ,

    那就必须再把 否 说成 人的相对者,那是什么呢,

    [SIZE=3]丫?[/SIZE]

    一笑。

    后来看到河友跟帖才知道,原来他赖以成说的引文根本就是错了,我倒不想说他不读自己搜出来的资料,而是对他的逻辑无比惊讶:

    坤像地,乾像天。“坤上乾下”即“天下地上”,“天地之间”。故“天地交泰”人立于其中也。所以司马贞称“泰皇”为“人皇”自有其道理在内。

    有没有人可以告诉我 天在下地在上如何就成了 天地之间?

    某人这段昏话无非表明,他根本从错误的经文出发,以为存在 天地泰 的说法,认为这就表示 天地之间是人,而把卦象的

    坤上乾下--地在上天在下,解释成地之上,天之下,进而认为这就是天地之间,就是人。

    可笑的是,这正是某人对周易经传一窍不通的明证。

    易传中对每一卦的注解都遵循 X下X上的格式 ---六十四卦个六爻卦由八个三爻卦重迭而成,这是在解释卦象的构成。

    如六爻卦乾,就注解为: 乾下乾上,六爻卦明夷就注解为:离下坤上

    谁能把乾解释为天之下,天之上,或者把 明夷解释为 火之下地之上,那就真是天大的笑话。

    好了,其人此处之谬,就不多说,这里可能很多朋友都会好奇,大家都听说过否极泰来这个说法,知道泰大吉,否大不吉,那为什么天地正位不吉,而天地颠倒反而大吉了呢?

    这是因为卦象上的X下X上,表示的不是这些卦象所代表的绝对位置,而是其相对移动方向。

    周易有强烈的崇尚交通,变化的思想:

    天地否,天上地下,天往上行而地往下行,而天地原本隔离,这样一来,就相距更远,更没有交通变化了,所以叫闭塞不通,不吉。

    地天泰,地上天下,是地往上行,天往下行,产生了变化--二者相交万物通,所以大吉。

    水火既济,火水未济也是同样的道理: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尚书-洪范

    本来水就在润下,而火在炎上,

    水火既济,火下水上,水上行,火下行,产生交通和变化,所以既济。

    火水未济,水下火上,火上行,水下行,他们的距离会越拉越远,不产生交通,所以未济。

    再来谈谈某人对 去泰 给出的解释。

    如果去泰仅仅是为了给庄襄留位置,那么秦皇为何不自称始皇帝,尊其父为泰皇帝--既然泰皇是固定概念,那么泰字可以单列为修饰语是没有疑问的了。

    这为何不可呢?

    既然某人声称

    自然叫“泰上皇”方便了。而且大家一看便知,这是在泰皇之上的皇。足够高级了吧?

    那么,秦皇采纳群臣的说法,自己用泰皇的尊号,而其父称泰上皇,

    这又有什么不妥呢?

    秦始皇去泰而添帝,其效果是合并了皇,帝两种前代帝王的尊号,而皇的尊号对应着三皇,帝的尊号对应着五帝,这都是无法分裂的。

    人们看到皇,就会想到三皇,看到帝,就会想到五帝,从来不会单列二皇三帝之类。

    谁能说皇帝一词里,排除了 天皇?

    任何正直的人,谁能说说,在秦廷的讨论中,可曾有谁给予 天皇 一词 有任何特殊的关注?

    任何正直的人,谁能说说, 拥戴某河友论点的人,讨论了这么久,可曾谁对 泰皇最贵--比天皇地皇更尊贵 这个基本事实有过半点解释?

    我说过,去甚去泰,身乃无害,这对熟读韩非子的秦皇来说,印象深刻,听到一个泰字就要条件反射的避害,这是很自然的。

    某人为了反对这一点,竟然说秦皇对韩非是叶公好龙,连他自己引文中的

    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都不顾了,秦要统一六国,包括韩国,韩非是韩国的王族,感情这一关很难过得了,所以才得不到信任,并被处死,但他的学说始终被秦王熟悉并信奉,这本是古来的定论,(对于不能为我所用者,越厉害就越该除掉。)某人

    为了自己一点薄面,竟然连这都要推翻,实在让人不能不生鄙薄之心。

    可笑的是,某人一篇陋不可言的帖子,竟然能得到一些河友的追捧,

    这,不能不说,是给 难得糊涂 一帖中 所说的膏药现象加了个最好的脚注。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唉,太死寂了!!!!!!

      前阵子猫在非吾有兄的猜谜帖子下专心猜西西寨人的时候,我就琢磨着等忙完这阵子,我就动手写一些关于谜语的文章,顺带地翻翻前人笔记把古代的什么酒令啊也搬出来介绍一下,我是个小谜语迷,虽然我很笨,总猜不中.........现在丁大说了这话:

      本版号称文化百家,围绕中国古代文化各种形式的讨论都很热烈。

      不过,谜语这种很特别的文化现象却受到了冷遇。

      反倒像是看到丁大提了这么一句,我就自个巴巴地做起文章来了............大家能不能选择性失明,当没看到丁大说这话啊?

    • 家园 发现一个错别字

      那你的确不合适在高校教。

      • 家园 甚好

        这个错别字我早就发现了,没改,就等人来说,

        现在又觉得没意思,要过情人节了,先和谐一下再说吧。

        谢谢老兄指出。

    • 家园 各位,各位,元宵节刚过,大家都少说两句吧!

      又不是什么敌我矛盾……

    • 家园 看来,

      看来,泰皇最贵,从易经的角度看,带有“泰皇最吉“的意思,因吉而贵,我觉得这样解释泰比天和地都贵是有道理的。我不敢当裁判断定这样绝对正确,但比较而言,丁兄这个提法我觉得解释得最稳当一些。

      虎兄受司马贞影响(或忽悠),提到泰皇就是人皇,但是没有多少证据能够说明人比天、地贵,也很难把泰和人两个字建立什么训诂方面的联系。任兄先前引用到易经,加十分,可惜把“泰“往“人“上联系也显得困难了点。这个问题,大家没说对,我觉得很正常,九某大嘴也从本体论角度吹过泰等于太极,哈哈,反正俺的脸皮是起了老茧的。

      • 家园 九兄,燕兄,嘉木诸友请进:

        当日九兄与嘉木言及泰为太极时,在下就有一个问题想问:

        太极的太是什么意思?

        这是说,泰皇之泰,太极之太是并列地归结到 大,极至的涵义。

        逻辑路线是

        泰皇之泰

        ----> 大,极至

        太极之太

        而不是迂回的:

        泰皇---太极---大。

        同样的,把泰皇解释成通皇,或因通而吉的吉皇是不合理的。

        ---泰皇之泰与易经泰卦之名的联系未经任何证实,

        相反,我倒有强烈的反证。

        在先秦文献里,以泰,太为修饰语构成的词汇很多,这些词汇的泰

        都只能解释成大,极至,而不是通畅或吉利。

        还是汉典的解释

        外链出处

        这里摘录部份:

        泰,大也。——《易·泰卦》释文引马注

        遇泰之需。——《左传·哀公九年》。疏:“泰者,大也。”

        假尔泰龟有常。——《礼记·曲礼上》。疏:“泰者,大中之大也。

        不以泰乎?——《孟子·滕文公下》

        (9) 又如:泰河(大河);泰吕(大吕);泰武(强大的武力);泰运(大运,天运);泰风(大风,西风)

        (10) 极 [extreme]。如:泰西(极西。旧泛指西方国家);泰东(极东。泛指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泰玄(深奥玄妙的道理);泰古(远古,上古);泰东西(泛指欧美和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

        上面没有提到,其实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个例子是:

        [SIZE=3]泰山[/SIZE]

        风俗通解释道:

        泰山,山之尊者也。

        其实,泰皇的构词与泰山一样,由大和极至而尊。

        (泰山在今日当然不算多大,而在当时人们的视野里,可是了不得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嘉木觉得抽象大过具象的说服力不强,因而说有WHAT而无WHY。

        其实,泰皇最贵,这是WHAT,

        抽象大过具象,这是WHY,

        这个WHY的确比较空泛,这是因为文献没有提供更多的证据。

        但是,抽象大过具象,这个道理是普遍的,

        你只需要想想基督教为什么要禁止偶像崇拜就知道了。

        当然,后世的天也经常用来当作大和极至的修辞语,这也是普遍规律。

        但是,就秦廷群臣的发言来看,泰皇最贵,并没有别的方式可以解释。

        而且,就后世的应用来看,虽然很多时候天X表示至X,但似乎并没有

        天X,泰或太X并列,后者明确居于下风的例子。

        (其实并列都见不到,因为当天X这样用时,它已经与泰,泰同义,所以泰,泰X根本就不会再出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如果

          仅仅把泰解释大和极致的话,我觉得还是不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泰皇比天皇更贵,因为天何尝不大?而且我觉得泰,从大这个意思去揣摩,强调的是巨大,非常大,但是否是"最"大,则不太明显.所以看不出一定比天大.(泰山就没天山大,呵呵,开个玩笑).

          所以,如果要按照这个思路看,"太极"则可以考虑.太极,作为一个概念性的名词,说的是背后的本体,本体当然大过具体.天再大,还是具体.但是泰到太极,是否是添字注经,我也没把握.仅仅是一说吧.

          从易经的角度,我觉得似乎更合理一些,大体上能圆起来.当然,我对易经也不大了解,是否真的合适,也不知道.

          这个话题一开头没参与,就是因为不了解,看到你们议论,才了解一点.所以我觉得这些贴子都很有建设性.

          也许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更多古代原始文本作为参照.

          • 如果
            家园 很遗憾

            而且我觉得泰,从大这个意思去揣摩,强调的是巨大,非常大,但是否是"最"大,则不太明显.所以看不出一定比天大.

            表示极至,汉典里已经列出了这个义项,用例颇多,极至--最,这个关系就不用说了。

            另外我想诚心请教一下,某人把泰字解释成人,有哪一点建设作用。

            不是为了跟你争辩,我的确想知道,是否自己出现了认识盲点,为一己之见所蔽,想借九兄的眼睛一用。

            把泰皇的泰,与太极或易经联系起来的做法,在我看来,都是舍近求远,并没有任何比

            [SIZE=3]泰山-山之尊也

            泰皇-皇之尊也-泰皇最贵[/SIZE]

            优越的地方。

            • 家园 建设性

              这个话题一开头没参与,就是因为不了解,看到你们议论,才了解一点.所以我觉得这些贴子都很有建设性.

              说错的东西未必没有建设性(我在说建设性的时候是排除了人身攻击性的东西的)。而且,我是成年人,具有成年人的大脑,不轻信。但是有些人比较容易轻信,对于他们,是否具有建设性,我不敢断定。所以,建设性一词,是对于我个人来说的。大家大概也能看出我也希望缓和一下气氛。

              把泰字解释为人,我也不太相信,但是,往往正确的认识是从错误的认识起步的。而且,这个具体的问题,谁能绝对地断定自己是正确的呢?还是有一个可信度的问题,有的说法可信度高点,有的低点。

        • 家园 丁兄又不读自己引用的资料了

          丁兄说:

          在先秦文献里,以泰,太为修饰语构成的词汇很多,这些词汇的泰

          都只能解释成大,极至,而不是通畅或吉利。

          还是汉典的解释

          链接出处

          这里摘录部份:

          泰,大也。——《易·泰卦》释文引马注

          遇泰之需。——《左传·哀公九年》。疏:“泰者,大也。”

          假尔泰龟有常。——《礼记·曲礼上》。疏:“泰者,大中之大也。”

          不以泰乎?——《孟子·滕文公下》

          (9) 又如:泰河(大河);泰吕(大吕);泰武(强大的武力);泰运(大运,天运);泰风(大风,西风)

          (10) 极 [extreme]。如:泰西(极西。旧泛指西方国家);泰东(极东。泛指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泰玄(深奥玄妙的道理);泰古(远古,上古);泰东西(泛指欧美和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

          呵呵,顺着您给的链接去看了看。按《汉典》的解释,貌似先秦文献中“泰”的解释可不止大。现全文转录《汉典》中的详细字义部分,先秦文献中不做“大,极至”解的以红字标出。

          泰 tài

          〈形〉

          (1) (形声)

          (2) 同本义 [slippery]

          泰,亦作汰。疑泰、太、汰三形实同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安定平和 [peaceful]

          泰,安也。——《字汇》

          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庄子·庚桑楚》

          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以祈国泰民安。——吴自牧《梦梁录》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处之泰然也。——《元史·许衡传》

          否泰如天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泰日(天下太平的时代);泰治(太平安定);泰定(安定);泰和(太平);泰平(政教清平,国泰民安。即太平);泰通(国泰政通)

          (5) 奢侈 [luxurious]

          泰,侈也。——《玉篇》

          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

          (6) 又如:泰侈(骄纵奢侈);泰靡(奢靡)

          (7) 骄纵;傲慢 [arrogant]

          骄泰奢侈。——《国语·晋语》

          以泰于国。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礼记》

          (8) 大之极,极大 [maximal;great]

          泰,大也。——《易·泰卦》释文引马注

          遇泰之需。——《左传·哀公九年》。疏:“泰者,大也。”

          假尔泰龟有常。——《礼记·曲礼上》。疏:“泰者,大中之大也。”

          不以泰乎?——《孟子·滕文公下》

          (9) 又如:泰河(大河);泰吕(大吕);泰武(强大的武力);泰运(大运,天运);泰风(大风,西风)

          (10) 极 [extreme]。如:泰西(极西。旧泛指西方国家);泰东(极东。泛指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泰玄(深奥玄妙的道理);泰古(远古,上古);泰东西(泛指欧美和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

          再看《汉典》引用《康熙字典》的解释

          〔古文〕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蓋切,音太。《說文》滑也。 又大也。《前漢·郊祀歌》揚金光,橫泰河。 又通也。《易·泰卦》天地交泰。 又甚也。《詩·小雅》昊天泰憮。 又寬也,安也。《論語》君子泰而不驕。 又侈也。《晉語》恃其富寵以泰於國。 又丘名。《爾雅·釋丘》右陵泰丘。 又風名。《爾雅·釋天》西風謂之泰風。《註》西風成物,物豐泰也。 又山名。《爾雅·釋山》泰山爲東嶽。又有小泰山,在朱虛縣,汶水所出。 又州名。本晉海陵郡,今屬揚州府。又泰安州,本唐泰州,屬濟南府。俱見《廣輿記》。 又澤名。《山海經》瀤澤之水,東北流,注于泰澤。 又社名。《蔡邕·獨斷》天子之宗社曰泰社。 又尊名。《禮·明堂位》泰,有虞氏之尊也。 又《韻補》叶他計切,音替。《曹植·七啓》元化參神,與靈合契。惠澤播於黎苗,威靈鎭乎無外。超隆平於殷周,踵羲皇而齊泰。 《說文》亦省作太。从水。俗作,非是。

          呵呵,这么多先秦文献里用到“泰”字都不作“大,极至”解,丁老兄这回可不是又不读自己的资料了?丁老兄的这个毛病一犯再犯--读《新唐书》或可解释为文章太长,您不耐烦读;读《日本传》或可解释为您不懂古代史官的褒贬之道。《汉典》可是您自己查出的资料,而且全是白话。您不但视而不见,反而妄下断语说先秦文献再无其他意义,您这样歪曲引用资料,恐怕不是不读自己引用的资料可以解释的了。

        • 家园 更正:它已经与泰,太同义,所以泰,太X根本就不会再出现
      • 家园 嗬嗬,我的观点和你类似

        老丁的考证比较靠谱。

        虎老师和任老师的不太圆。

    • 家园 调节一下气氛:泰字新解

      泰字,

      上面象个飞机,下面的图形组合象飞机的尾流,花样还挺多,所以,泰,意思是喷气式飞机正在进行飞行表演.这个字稍加变形可以用在航空领域作为某种Logo.

      纯属娱乐,调节一下气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