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明月与柏杨(读后感) -- 暗香疏影月黄昏

共:💬111 🌺398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其实俩人写的都是历史科普读物的,不过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明月是科班出身,而柏杨是业余爱好者。虽然俺很喜欢柏杨先生的文笔,可是就算柏杨先生自己也会承认,他不是专业历史研究人员。

    • 家园 窃以为,明月对明朝太乐观,柏杨对中国人太悲观

      还是黄仁宇的比较客观些。个人浅见,别拍我

      • 家园 很有道理

        黄仁宇先生的书,就看过万历十五年的一部分,也很好看。

        其实明月对明朝太乐观,而柏杨先生简直是痛恨明朝,但他对中国人还是很有信心的,至少在中国人史纲中有所体现。

          中国像一个巨大的立方体,在排水倒海的浪潮中,它会倾倒。但在浪潮退去后,昂然的仍矗立在那里,以另一面正视世界,永不消失,永不沉没。就在二十世纪,使人沮丧的大黑暗时代结束,五千年专制帝王制度给柬,悠久的但已不能适应时代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也被逐渐抛弃。奄奄一息的中华人返老还童,英姿焕发,创造出中国第四个黄金时代,在全世界万邦之中,充当忠实的和强大光荣的角色,而且成为最重要的主角之一。

        按照柏杨历史研究丛书总序,《中国人史纲》大概写于1968年到1977年(没有查到确定的时间)

        那时候国内正在文革,台湾在“白色恐怖”,柏杨自己在坐牢。那种时期那种境地有这样的信心真不容易。

        两本视角和倾向相对的书合在一起看,就好一点了。

        ps:明月也写过类似的话。

          因为我们这个民族,是世界上最为坚韧的民族。

          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其实大多名不副实,所谓埃及,所谓两河流域,所谓印度,在历史长河里,被人灭掉了N次,雅利安人,犹太人,阿拉伯人,莫卧尔人,你来我往,早就不是原来那套人马了,文化更是谈不上。

          只有中国做到了,虽然有变化,有冲突,但我们的文化和民族主体,一直延续了下来,几千年来,无论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绝境,什么样的强敌,从没有人能真正地征服我们,历时千年,从来如此。

          这是一个有着无数缺点,无数劣根性的民族,却也是一个有着无数优点,无数先进性的民族,它的潜力,统计学和经济学计算不出,也无法计算。

          日本人打进来之后才惊讶地发现,仅仅一夜之间,所有的一切都变了,军阀可以团结一致,黑社会也可以洁身自好,文盲不识字,却也不做汉奸,怕死的老百姓,有时候也不怕死。

          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牢牢地刻入了我们的骨髓——坚强、勇敢、无所畏惧。

          日本人不懂得,所以他们失败了,以前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依然如此。

          从来不需要想起,也绝不会忘记,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的天赋。

        某些方面柏杨和明月是共通的。甚至很多很多人都是共通。

      • 家园 有道理
      • 家园 补充

        我不是说这两本书不好看,相反,都是很好看的。只是觉得个人情感色彩较多

    • 家园 花:明月将笔锋对准庙堂,看到了偶然。而柏杨先生则在民众的

      的哀苦中看到了必然。

      我想若是与楼主对面聊天,当是人生一大乐事

    • 家园 我没看过《中国人史纲》

      只能说,仅对《明朝那些事儿》而言,我的感受与你不一样。如果我没看过这套书,只看了你的评价,我会认为这本书与JY们无病呻吟的人性文章没啥区别,但事实并非如此。

      当年明月的着眼点是庙堂之上,在政治舞台上登场的各色人物是他着力刻画的对象。读书好的人应该是智商高的人,智商高的人未必是有能力的人,有能力的人不一定是人品好的人,人品好的人未必是有能力的人——所以,在明月的笔下,会有尸位素餐的文官,会打仗更会贪污的武官,被放错位置的海青天,更有破坏力巨大的言官。他并没有为历史人物涂脂抹粉,他如实表现了复杂的人性,而不是为了所谓人性而人性,这是他与JY的本质区别之一。他也留给读者很深疑问,为什么拥有一大群优秀的人物的明朝不可避免地走向覆灭,我认为这是思考空间而不是漏洞。

      明月对明朝的热爱毋庸质疑,这个朝代的确有值得他热爱和骄傲的地方。明朝被歪曲得太过了,人们已经忘记了它的荣光、它的风骨、它的品位,我认为赞扬这个比赞扬一口一个“奴才”有意义地多。

      看《明朝那些事儿》经常会热泪盈眶,明月用最深情地笔触颂扬了我们的民族和民族精神,这与JY的自卑萎靡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不仅是他与JY的另一个本质区别,更是他对社会的巨大贡献。

      我认为当年明月是当得起伟大二字的。

      • 家园 再这样用下去,"伟大"很快要和JY一样沦陷了...
      • 家园 明月把明朝灭亡归结为“天数”

        他的书当作历史故事读还是很有趣的。只是,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读史写史却得出这样一个不是结论的结论,相当讽刺。

        • 家园 21世纪人的史观并不一定比前人先进或正确

          很多时候读史水平是个人修行问题,与生活的时代无关,要不怎么解释砖家们的言行呢?

          明月认为明朝灭亡无解,这是他一家之言,也说明他并未找到答案。但是,这与他写了一套好书,做了历史普及工作的贡献并不相悖。

      • 家园 呵呵,非也非也

        伟大两字一般人当不起,明月同样当不起。虽然他现在也许不是“一般人”了。

        他本人在俺看来,同样没有跳出圈子,楼主有一点做的很好,通过明月与柏杨的对比,体现出了两个人的思想体系。

        明月很明显是站在中国传统士大夫这种观点上的,而柏杨是站在洋派观点上,这就很容易理解两人写出了一个“伟大”的明朝与一个“猥亵”的明朝。

        俺的意思是明月根本没有写出明朝为什么会灭掉,好像那是一些偶然的因素造成的,而否认其背后的历史推手。而所谓大众对明朝的误解,不过是你的看法,因为明朝离现在比较远,一般人所知基本上也就是中学历史上的那些,远不如清朝在大众的记忆中清晰。

        而本人认为,这个才是明月的最大问题所在,也是这里反复有人提出的“如果不是清朝,中国会怎样怎样的”的问题之所在:对为什么中国文化落后了的原因,还是不清楚。明月归结于偶然因素的叠加,隐含的意思把这个责任推到了清朝;而柏杨干脆怨中国文化不民主。

        认识不清中国为什么现在不如西方真正原因,就无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同样,柏杨是跑到了另外一个极端。呵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