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试论汉字的科学性(二) -- 大西洋14

共:💬68 🌺14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只要能在河里用中文发言的

          肯定有个人对两种语言的掌握水平有关。

          我自己前些年做过试验,用过的材料包括几篇短篇小说和个别科学美国人上的文章,同样的内容,我的水平,英语阅读和汉语阅读所需时间的比例大概是2.5:1-3:1。

          在学校里上课的时候有机会做对比,我阅读英语材料明显比英语为母语的人要慢,但是比例达不到2.5:1这样的程度。

        • 家园 这是另一种"简洁"

          我觉得咱们对于"简洁"的定义不同.

          我说的"简洁"的意思是:单位符号的熵值高. 其结果就是: 表示同样的信息, 使用的符号个数少(象楼主举的联合国文件的例子).

          你所说的"简洁"的意思是: (人类在阅读时)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 关于这一点, 不知道是否有证据能够证明某种人类语言比另一种更"简洁". 甚至, 我都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量化指标去衡量, 比较两种语言的这种"简洁"程度. 而如果不通过客观量化指标, 而是用人们的感性认识去衡量, 肯定会由于个体对不同语言的掌握程度而造成无法避免的偏差. 这个问题的研究可能要涉及到人类大脑的认知方式了吧.

          总之, 我认为, "某种语言单位符号的熵值高"是不能够推出"在阅读该语言的文字时, 单位时间内能获得更多的信息"这个结论的.

    • 家园 关于这篇的主题,其实是单个汉字所含信息量的问题,

      好的地方,像你说的单个汉字包含的信息量大,自然打印文本看起来就少。

      坏的地方,每个汉字的笔画数就要增加,换句话说,就是识字成本在增加。

      在信息化时代这就意味着汉字的信息量过大,就意味着单个汉字需要使用双字节以上的编码方案,结果就是从gb2312发展到gb18030,到目前为止仍无法解决问题(历史上的常汉字可能在三万个以上,全部加起来六万个也不稀奇)。

      对汉字的这个特点,是好是坏的很难定论。

      http://ling.cuc.edu.cn/htliu/feng/01-01.htm

      现在要做这项工作,非常简单,只有要语料库即可。比如说这个:

      http://www.fanren8.com/simple/index.php?t20030.html

      如果说现代汉字的数字化还算好办的话,古汉语则基本上就是灾难。极限熵根本没法计算。

      另外,英国人如果不是半文盲的话,莎士比亚应该还可以看懂的……

      • 家园 常用汉字的笔画不一定比常用英语单词更多吧?

        有兴趣的可以比较下哈,俺就偷懒了。

        • 家园 我知道你想听到什么,不过拿单个汉字与英文单词作比并不恰当

          汉字与字母作比的原因是由于汉字编码问题,“字”是汉字可编码的最小单位。拼音文字中可编码的最小单位是字母。这种比较是为了解决汉字的信息化问题,而不是证明汉字相比别的文字系统是否优越。

          我想,其实在这个贴子中我一直想说的是,这个世界上不会存在什么最好的东西,这个世界上只存在更好的东西,这个世界上只有变化才是永恒的。不改变就灭亡。怎么改变如何必改变远远比争论汉字怎么好如何好,更有价值。相比某些文人雅士不停地重复祖宗传下的汉字是多么的伟大,我宁愿听些自大狂关于文字语言改革的建议。至少自大狂们还能看出问题所在,尽管他们的建议很少有可取之处。

          • 家园 说了半天就是。。。。。

            只有一部分人可以说话,另一半人不能反驳,对吧?

            • 家园 你想反驳什么?所有的这些工作和结论都是汉字信息化的产物,

              你唯一可以反驳的就是现有的汉字信息化方案是不正确,不合理的。但我的论点本身就是现有的汉字信息化方案,包括编码、输入、输出这些并不是非常合理,并不完美,至少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完美。我这里隐含的一个论点是汉字自身需要做出改变,以适应信息化的需求。那么我的问题就是在这几样之间你到底想反驳什么?常用汉字的笔画和常用英语单词的笔画之间的比较这种提法,除非你有以笔画为基本单位对汉字进行编码的方案,否则我无法理解你的所谓“反驳”的意义。

              何况我(在之前的贴子中)已经说了,我有关汉字甚至是需要进行第三次简化的提法并不是切合实际的,我自身都不一定可以认可。

              说出您想反驳什么。您要是觉着力不从心,我为您代劳。当然了,如果您的反驳就是不停的重复汉语汉字真伟大之类的,我劝您哪凉快哪待着去。毕竟这种重复是非常省力的工作,只需要扣帽子,就好像您的那些回帖一样。

              为什么要使用汉字,热爱汉字,甚至是鼓吹汉字?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因为我们有十多亿的同胞在使用汉字交流,更因为我们的历史是用汉字书写的。不是因为什么汉字的“先进性”。我非常惊讶于有些中国人对待汉字的态度竟与某些美国人对印弟安文化的热爱相妨。看到那种言论,真有一种骗人骗到自己都相信的感觉。

              通宝推:韩信点兵,
      • 家园 计算机普及对汉字来说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机会

        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象形文字难写易认,单字信息量大,读音和字形联系不紧密,学习书写困难,可是一旦认识,阅读速度远远超过拼音文字,因为象形文字很大限度的利用了视皮层的二维模式识别能力。尽管人们在阅读拼音文字的时候对单词的识别也类似于象形文字,作整体识别,但是效率仍然不如象形文字。

        在发明计算机前,读写无法分离,所以学习象形文字是个很困难的事情,一开始的学习曲线很陡,学会以后才有效率的优势。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算是各有千秋。

        有了计算机以后,文字第一次可以做到读写分离,汉字可以用纯读音的方式输入,使得学习书写的难度下降到和拼音文字相当的水平,而同时可以保持阅读的高效率。

        这时,在保持输入方式简单的基础上,汉字其实可以进一步复杂化,变成一个个二维的小图画,甚至可以是彩色的,只要有约定俗成的规范读音,输入不会有任何困难。不要以为我是天方夜谭,这件事情已经出现了很多苗头-网络火星语Orz,囧等等的出现和计算机图标的广泛使用就是例子,只要国家不强力反对,有有心人去收集整理,读音输入,图标化显示的汉字肯定是大势所趋。以后小孩都可以完全不必要学习汉字书写了。这样的汉字易学易认,可以压倒性的全面超越拼音文字 - 当然前提是计算机的全面普及。

      • 家园 这牛可吹大了

        不是半文盲就能读懂莎士比亚?拼写都不一样

        • 家园 不恰当的例子,莎士比亚于英语,就好比鲁迅于现代汉语。

          现代英语

          现代英语是指现代使用的英语,其产生开始于元音大推移,大致完成于1550年。在语言学历史角度来看,现代英语包含了中古英语后期的英语。撇除个别的词汇差异,诸如威廉·莎士比亚作品及《钦定版圣经》等17世纪初的读物,可视为现代英语;若作更确切划分,则属于近代英语。大多数通晓21世纪初英语的人大致读懂这些书籍。

          To be, or not to be

          这想必你也知道是什么意思吧?

      • 家园 文字本质应该是一样的,出现新鲜事物时会增加新字,

        以前的中国古人可以增加新字,但古代的新事物确实不多了,在汉字增加到几万之后就完全满足了交流的需要。而西方拼音文字现在还在增加单词量,而现代汉语已经无法造新字了,只能采用词组合的方式,而词组的增多是不是代表着汉语要从单音节语言向多音节语言进化呢?

        从语言的进化史来说,汉语就是甲骨文,太古老,只是因为古代中国的地理优势而使中文没有发生进化,而保留了到现在,未来也很难说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不过各语言的融合是必然的,总会有天下语言大同的一天。

        • 家园 拿现代汉字和单词比较不合适

          在古文中倒是可以,那时候基本上一字一词,可是现在70%以上的词都是双声至四声,再拿汉字和英语单词比较就没有意义,因为两个汉字可以拼出无穷多个新词出来——总不能说这些词都是“词组”。

          比较合适的比较应该是把汉字和英文的词根类比,因为二者都同时具备音形义,除了英文词根不能独立存在而汉字可以这一点外是完全可以类比的。而且英文的词根也是相对稳定的。

          您先认定中文是没有进化的语言,多语言的融合是必然,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但我觉得并非如此,中文本身一直都在进化,文言文就是上古的口语,到后来口语逐渐进化,书面用语缓慢跟进,最近演化出了今天用的白话文。

          一字一词的时代,词汇量受字数的限制,不但词汇本身很难增长,而且还导致出现了许多偏字怪字,增大了学习的难度。而在现代,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双声词的潜在容量直接是汉字数的平方,更何况还有三声和多声词,潜在容量完全可以认为是无限的;同时偏字怪字也基本上不需要了,看看咱们现在写的文章里,在除人名地名以外的场合,有多少常用汉字以外的字?

          至于说所谓语言融合,我觉得未必是个趋势,当然,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小的语言在消亡,国内的一些方言在消亡,但是,只要一种语言具备了一定的使用人数,它就会比较稳定地存在下去。就像物种一样,小的物种在消亡,但是很难想象有一天某种物种会取代世界上所有其他生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