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飞腾的火焰-萨珊波斯四百年(不定期填坑) -- 赫克托尔

共:💬905 🌺50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分析战例,卡莱偏师是西方战史中唯一用蒙古式射法的

        林夕sx兄所说的

        除了威尔士长弓,欧洲的弓箭射程最多80米左右,冲锋下肯定够了

        是整个西方,中东古代战役的实际。弓箭手很难在战役中起决定性作用。地中海式射法决定了人的手指是承受不了高拉力的细细弓弦的(150斤以上拉力),更别说发射30次。

        欧洲人和中东人,是到了蒙古时代,才终于知道为什么亚洲的骑射手能射那么远。就是一个小小的扳指。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扳指 (做工好精细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名称: 玉韘

        制造年代: 商

        材料: 青绿色玉,有褐斑

        规格: 高2.7~3.8厘米,径2.4厘米,厚0.4厘米

        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韘至迟在商代已开始出现。此器是迄今所知的最早的一件出土玉韘。

        此器体作圆筒形,下端齐平,上端斜口,可套入成人拇指。正面以双钩阴线结合减地浮雕,饰兽纹。兽鼻两侧各有一圆孔。背面刻一凹槽。经试验,弓弦恰可纳入背面凹槽,两个圆穿可系绳缚于手腕。

        从此器可以看到韘形佩的原初形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中国历史上,用扳指的射法叫做汉式射法,不用扳指,叫胡式射法。

        此法勾弦放箭称为,蒙古式拉弦法(Mongolian release)(也叫汉法、中国式拉弓法),主要流行于普遍使用复合弓的东方世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外链出处

        只可惜我们现在所有的影视剧,拍摄的中国古代战争都是使用的地中海式方式(Mediterranean release)。使用地中海式射法,不用扳指,弓弦拉力只能到40或者50斤,弓弦行程小于50厘米。再大的拉力,人的手指头承受不住,加大行程,弓弦会成锐角挤压手指。所以西方和中东的弓箭有效射程一直超不过100米,更别提穿甲了。

        而在东方,从妇好就开始需要扳指来缓解弓弦的巨大压力,这样远距离穿甲箭才可能出现。

        曾候乙墓出土的多种箭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战国箭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这些形态各异的箭头面前,只穿皮甲和低质量铁甲的所谓重步兵,面对使用扳指开弓的复合弓射来的长箭,也只是当刺猬的命。蒙古西征,就证明了这点。

        “三石廿九斤射百八十步辟木郭”(97.25公斤在249.5米外穿透了木围墙),这样的远程打击能力,只在卡莱的那几千苏莱娜骑兵身上出现过。

        在卡莱,苏莱娜的几千骑兵第一个照面就用箭雨把至少7个罗马军团射的损失惨重,压缩并不能移动。这种远程打击的力度和远程穿甲的能力,用地中海式射法是射不出来的。那所谓苏莱娜的几千私兵,使用的射箭方式肯定是汉式射法,也就是后来成为欧洲梦魇的蒙古式射法。

        萨珊波斯四百年和其前身帕蒂亚(安息),在和罗马的几百年作战中,只有前53年那一次,突然掌握了汉式射法,弓箭唱了次主角,又再也不会了。萨珊波斯几百年的战争功绩,都跟弓箭没多大关系。

        外链出处

         战国时代,苏秦向韩王夸赞韩国强大,说“天下之良弓劲弩皆自韩出,射六百步之外”。战国时北方以23.1厘米为一尺,6.4尺为一步,合 147.8厘米。600步为最大射程,合887米,应该是很强的单兵弩了。中原魏国最为精锐的部队魏武卒“操十二石之弩”,换算后是360公斤力,如果数据无误,那就很可能是腰张弩。

          汉代边防军对弓弩的记载非常详细,弓力检查细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资料。汉代军队中装备数量最多的是六石蹶张弩,汉代一斤为250克,一尺为 23.1厘米,六石合180公斤,有效射程200步,合277.2米。还有“三石廿九斤射百八十步辟木郭”的记录,翻译成今天的意思就是:(弩力)97.25公斤在249.5米外穿透了木围墙(应为木板)。

        通宝推:迷途笨狼,
        • 家园 看到一个很搞的东西,公元前36年,安息,安东尼,陈汤

          出自《哈珀-科林斯世界军事历史全书》] 1970 T.N.杜普伊 [美国]

            公元前36年6-10月,安东尼入侵安息 安东尼率领大约6万名步兵和1万名骑兵,经过幼发拉底河进入亚美尼亚,再穿过伊泽鲁姆和阿拉特山到达塔布里兹,而后又进入弗拉沙巴南面很远的米堤亚的阿特罗帕特尼(阿塞拜疆)地区。在这里他同安息的弗拉迭斯四世进行了一场战斗。在安息骑兵的一次袭击行动中,安东尼丧失了他的攻城纵列,并且遭到很大的伤亡,但他最终击退了安息军队的进攻,使其部队免遭覆灭之灾。安东尼被迫撤军,这次入侵行动使他失去了 3万名士兵。

          公元前36年,索格提埃之战 汉帝国一支远征部队(就是那个即甘延寿和陈汤在康居郅支城之虽远必诛)进入塔里木河以西的中亚地区。这支远征部队可能与罗马军团交战过,并击败了罗马人。这支罗马部队,可能是安东尼入侵安息(参见第四章→欧洲-地中海→“后三头同盟”之间的战争→安东尼入侵安息)军队的一部分。索格提埃位于奥克苏斯河以东,在波雷提米图斯河流域,可能是罗马军队进入亚洲的最东端。汉帝国军队能取得这次作战的胜利,大概主要归功于他们的弓弩手──其箭头或标枪很容易穿透罗马士兵的盾牌和盔甲。

          不过,反驳的文章在这:

          http://blog.donews.com/dupang/archive/2006/10/20/1064083.aspx

        • 家园 关于射箭确实是现代很多人没注意的一个问题

          关于拉弓射箭的手法,的确很多人都没有注意。我小时候在辽宁和内蒙交界的地方长大,小孩子们喜欢自己做弓箭玩,有时候有大人帮着做弓箭,见过牛角反曲弓。那时候大家伙射箭的时候一般都是左手握弓臂,箭杆放在弓右侧,搭在拇指上。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箭末端,顶在弓弦上,一般把弓弦拉到耳后。当时都是拉力很弱的弓,这样拉没有问题,如果是拉力很强的弓,箭杆末端是承受不了的,有的小孩就戴家里的顶针在拇指上,拇指向后弯,勾住弓弦。到了后来我看了一些关于射箭的文章或电视节目,对其中表现的西方式的箭杆搭在弓左侧,除拇指外的其他手指扣弦的射箭法很不习惯,但是对以前玩弓的记忆也模糊了,也不知道到底该是什么样的了。直到有一次到射箭馆射箭玩,我没听别人指导,抓起弓和箭就射,我自然地就将箭搭在右侧,拇指扣弦,一箭就打在了靶板背墙的右下角了,我才发觉我小时候就是一直这么射箭的。现在射箭馆提供的反曲弓的造型虽然和我们中国传统的反曲弓有点像,但实际上差别很大,弓臂左侧还开了一个缺口,便于搭箭,弓弦的搭扣点略低于弓臂搭扣点,用传统方法射箭十分难受,准确性也是没谱了。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由于现代西方式的反曲弓、滑轮弓等在中国推广,很多人都已经不记得中国传统的射箭法了,现在的影视剧制作粗糙,也把中国古代战争中的弓箭和射箭法按西方方式给“创作”了。

          • 家园 小白问题。。。

            如果弓臂左侧开口不合习惯的话,那么把弓反过来,开口不就在右边了么。。。

            • 家园 呵呵,问题是那个开口不是在弓臂正中

              弓臂左侧的开口在中间偏上的位置,开口上还有一个向上的小弹性片用于支撑箭杆,开口的上边没有握持的位置,总之很难受。

          • 家园 谢铢钱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 家园 太谢谢了,有实际操作经验真好

            我看过文章,分析过汉式(蒙古式)射法的优点。讲对骑射尤其重要。因为汉式射法弓箭在弓臂右边,直接搭上用拇指抵住就行。而拉弓借助扳指,实际上还打拳之前蓄力一样。这种操作在颠簸的马背上照样可以完成,一搭,一拉,一放。经过一定训练的骑射手,可以快速的完成多次发射,而且可以再颠簸的马背上保证射击精度。

            而地中海式射法,弓箭要交叉到弓的左边。有人试验过,第一箭拉好的还好。后边把箭从颠簸的马上从弓右边套到左边缺口可不容易。而且三个手指勾弦在颠簸的马上会收到强烈干扰,基本不可能瞄准。实际上这个我在晃动的椅子上尝试过,三个手指使劲拉住一根绳子,来回一晃荡手指保持稳定性很难。而如果是用举拳的姿势(汉式射法),由于是依靠胳膊来平衡,效果会好很多。

            如果老大下次去射箭馆,帮我做个试验吧。找个摇椅或者椅子,在椅子晃荡着的情况下分别用地中海式和汉式射法尝试下。我猜汉式射法由于是主要靠胳膊平衡,效果应该好很多吧。

        • 家园 追问一下,长弓兵用什么射法?
          • 家园 地中海式射法

            欧洲整个冷兵器时代都没有掌握汉式(蒙古式)射法。所以欧洲战史从没有“射住阵脚”一说。而东方作战,即使遭遇不利,步弓手猛烈的箭雨(远射程,强穿甲能力,火力持续性强)一般也能遏制住对方的冲击企图。

        • 家园 老泉博学呀,欢迎常来

          此前我特意百度了一下【扳指】,上面说最早的可信扳指是满清的。我本想再维基一下,但没查到扳指英语怎么说。

          有几张图看不到,老兄能不能重新找一下,因为这对我后面的行文很重要。我现在不确定萨珊帝国用什么射箭方式,匈、嚈哒、柔然、突厥、鲜卑都是游牧民族,都与萨珊波斯发生过密切关系,我必须确定他们的射箭方式,以此来判断为何萨珊面对嚈哒会输的那么惨。

          还有,老兄好像对西域的地理、历史很熟悉,有没有关于嚈哒的著述呢?

          • 家园 白匈奴应该是吸纳了不少匈奴柔然的军事传统

            民族大迁移中的哥特可以把罗马打的落花流水,却畏匈人如虎,一样的道理。如果资料没有错的话,马镫就是从匈人开始传入欧洲的,白匈奴和匈人虽然不是同支,但都和当时中国北部的游牧民族有接触甚至战斗过,掌握了先进军事技术也不奇怪,后来灭掉它的正是取代柔然的突厥。何况那个时期萨珊在同罗马长期战争中消耗很大,本身也正处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矛盾非常尖锐,之后不久就爆发了马资达克起义,这些进一步削弱了萨珊的军事能力。

            • 家园 马镫好象是通过

              柔然人传播到西方的,欧洲最早的马镫,出土于公元6世纪的匈牙利阿瓦尔人的墓葬中,以窄踏板直柄金属马镫为主。阿瓦尔人是来自蒙古高原的柔然人的后代。

              • 家园 马镫在东亚4~5世纪已经普遍了

                5世纪冯素弗墓的双马镫已经相当成型。你说的匈牙利那个马镫是金属制作的,所以能够保存下来,在此之前匈人使用的可能是原始纯木质马鞍和用皮革、麻纤维制作的马镫,难以保存下来,所以不能说6世纪之前没有简单的马镫存在,原始马镫哪怕再简陋,对骑兵技术的变革也是巨大的。

          • 家园 国内有佘太山的《嚈哒史研究》

            国内有佘太山的《嚈哒史研究》,我是在新浪上下载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