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东方的屋顶 一、伍重 -- 藏猫猫

共:💬134 🌺115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请教一个英语问题

        这句话我文中引了后半句,Explanations such as these, it seems to me, explain nothing.

        本来原文里就是这样抄了,发完贴检查的时候,看到it后面,explain没有加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的s,又跑去加上。然后回去翻书,发现原文就是如上,explain没有s。

        为什么这么写呢?是笔误?还是用省去s这个罗嗦的尾音来表达这句话的力度?(有这种语法吗?)

        ---------------------

        刚贴出来又想明白了,

        Explanations such as these, it seems to me, (these explanations) explain nothing.

        省主语explanations,所以没有s是对的。

        • 家园 呃,没了前半部分,后面的不能单独成句吧

          原文中的这句it seems to me, explain nothing

        • 家园 呵呵,是这样的

          “ it seems to me”,插入语,可以说是严谨,是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说是废话,就像时不时来一句 “you know”。

          系列好文,宝暂欠,回头都看完了,再讨论。。。

        • 家园 插入语

          Explanations such as these, it seems to me, explain nothing.

          主语是“Explanations (such as these)”, 两个逗号直接的“it seems to me”是插入语,不影响语法结构。去除插入语以后原句应该可以独立成句:

          Explanations such as these explain nothing.

          这样看起来结构就清楚了

          • 家园 倒装

            It seems to me (that) explanations such as these exlpain nothing.

            胡兄又跑到北欧去了?

    • 家园 看到了营造法式,让我想起了梁思成

      他也算是权二代吧。最近央视拍了个关于他和林徽因的纪录片,给大家分享下。

      外链出处

    • 家园 俺就不宝推了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送一个宝也是送呀

    • 家园 【原创】东方的屋顶 三、鞑鞑人的帐篷

      对于初到东方的欧洲人,中国的单体建筑,无论何种类型--皇胄的宫殿、百姓的房屋、佛道庙宇--毕竟它们都是相似的--最夺取注目的部分,必然是那弯曲起翘的屋顶。

      尤其在商人的船队到达广州等等南方港口,南方--屋顶曲线起翘最为夸张的地方,远远看到中国式的屋顶飞扬宛如飘动的屋顶--再加上屋脊耀眼鲜艳的琉璃,一定会让新来的旅客瞠目结舌。

      在西方建筑师的心目中,屋顶,除了窟窿或洋葱顶有权利张显其自身,其他的一切屋顶,都应该隐藏到立面后面。

      但是在中国,他们看到了炫耀张扬、震撼人心的东方屋顶。

      它们虽然体量巨大,但却不死板压人,有着柔动甚至夸张上卷的曲线,也许不觉得美,而仅仅是怪异。

      更难理解的是,这曲线都是下凹的弧度。在西方,如果屋顶有不是直线,无论是洋葱顶,还是欧洲北部的两折屋顶,屋面的外形只可能是外凸的。

      古典建筑 -- 书名和封面说明了一切。除了窟窿以外的屋顶谦逊地躲藏到视线以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曾经有学建筑的小孩儿问:为什么西方建筑不用瓦?

      --当然用瓦!谁说他们不用瓦?

      --好像从来没有看到... )

      在东方:屋顶才是主角。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神奇的事物一定要有解释。

      一个“荒谬但广为传播”的理论是,中国的屋顶起源于中国人对于他们游牧时代的历史的记忆。屋顶的曲线正是帐篷的垂线。

      从19世纪末开始,每一个打算认真讨论一下中国建筑的学者,几乎都要重复一遍对这个“荒谬但流毒甚广”的理论的批驳。或是用轻蔑的语气表达对它的排斥,或是稍微严肃地给出若干理由:以农耕为传统的“真正”中国人,早在受到鞑鞑人的影响之前就已经使用了这种曲线屋顶。 -- 并且,实际上鞑鞑人并不使用咱们欧洲这种有着下垂曲线类型的帐篷,他们的主要建筑形式是圆圆穹隆的蒙古包。

      这才是鞑鞑人真正的传统建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理论的始作俑者已不可考。我个人的推测,当起于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唤起的想象。虽然马可·波罗的文字里并没有对弯曲屋顶进行描写,但在他的游记风靡欧洲之后,每当提到遥远东方的中国,人们都会首先想起马可波罗亲密接触过的骁勇的游牧民族。

      我不知道这个理论的“流毒”到底有多晚。直到20世纪中期,它仍作为屋顶讨论时被摆出来的第一个靶子,贴着“至今仍有流传”的标签。是真的经过学者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嘲讽批驳之后,这个奇谈怪论仍在民间流行,还是只是写书的作者为了寻找一个用来反衬自己的打靶目标?

      但可以肯定的是,帐篷起源的想象,确曾在中国风初期占据大众的头脑。这才是为什么,那些被西方为热烈模仿的“中国建筑”会有着在一个真正中国人看来如此怪异滑稽的屋顶形状。— 是的,滑稽,因为它们与马戏团的帐篷如出一辙!

      所有的“中国屋顶”都拥有一条圆滑的垂链曲线,以至于形成非常尖锐高举的屋脊或中心。

      而这从来不是中国的屋顶曲线的形成原理。

      西方人心目中的“帐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这些点缀在欧洲园林、街市的设计中,无论附著在屋面墙身的是他们熟悉的欧洲传统,还是相对不那么熟悉的哥特,或者和远东差不多陌生的伊斯兰风格装饰品,只要有帐篷一样卷曲的屋顶,哪怕它们甚至不具有与中国屋顶密不可分的几个基本特征(深远出檐、屋脊装饰和角兽...),它们就构成了所谓的“Chinese Taste”。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键词(Tags): #木头史诗通宝推:玉垒关2,dahuang,酥油茶,
      • 家园 送宝鼓励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学习了

        现在手头一个基督教的建筑 并不是传统的哥特式教堂

        看起来感觉像是阿联酋的那个N星级的大风帆~

        教堂也越来越讲究了~

      • 家园 说得好

        古典西方建筑里,确实对屋顶不知如何是好,以至于出现balustrada那样滑稽的东西,在屋顶周边造一圈栏杆,假装阳台的样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过西方不用瓦片的说法是不对的,普罗旺斯到塔斯卡尼,到处是用瓦片的房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佛罗伦斯大教堂也是用的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屋顶假阳台有此一说

          最近在和耶和华见证人辩经,正好看见小册子上有一段,说是圣经有云,要防止对别人可能的伤害,屋顶上要有围栏。

        • 家园 不用瓦的话是不是用铅皮啊

          英国有好多遗址是亨八宗教改革时拆掉的abbey.一般都是墙还基本完好能看出个建筑物大体形状来,但屋顶都没了,据说就是当时拆的时候省事只要把铅皮一扒时间一长屋顶自然就塌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