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终端控制和并发计算 -- 下山斯内普

共:💬57 🌺26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终端控制和并发计算

    这几年来一个很大的惊喜就是iphone的诞生和apple的繁荣发展。

    很酷的终端设备和很给力的app store 组成了强大并且繁荣的苹果生态圈。消费者可以在itunes上消费电子书,音乐,软件等,数以万计的小开发者在app store 上赚到超乎想象的收益。

    乔布斯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有数不清的解释,在传统的概念中,多数认为这是一个营销上的奇迹,极客眼中iphone并无任何特别之处。一味吹捧苹果的人则被认为是脑残果粉。

    然而,就如纳粹的兴起背后有深刻内涵一样,很多事情并非单靠营销就能完成,追捧的背后也有这个时代的内涵。

    恰如纳粹时代整个社会经济体系是由巨型工业机器完成一样,这个时代,由于技术的进步,巨型工业机器在消减和举步维艰,轻型的,小型化的,柔性的经济体在逐步接管这个世界。

    app store 的成功来源于此,很多iphone上运行的软件是由个人或者小型工作室来完成,而非微软式的巨型软件企业。

    事实证明,这种小型单位主导的产品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每个小型团体都是一个独立的计算单元,为了iphone整体的计算范围的拓展添砖加瓦。

    在中国,淘宝的成功也依赖于此。和以百货公司为代表的商业体系不同,淘宝上活. 跃着很多有活力的个人和小团队,他们可以把自身的网店建设得精美并且出售许多传统渠道消费者不能获得的价廉物美的商品。和apple一样,淘宝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以上两者的成功都是独立驱动的单位经济体充满活力的例子,并且他们都要感谢互联网。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小型的经济单元几乎毫无影响力,也很难有巨大的产出。在互联网出现之后,小型经济体的商品和信息可以以极低的成本推送到全球各地,很小的产品也能取得惊人的销量,其中一例就是愤怒的小鸟这个小游戏。

    在手机互联网出现之后,推特和微博推送个人信息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低成本,继而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我们已经在北非局势中看到了。

    因为有互联网的出现,每个单元都能成为一个强劲的计算点,这个计算点的信息可以无阻碍的发布,继而整个社会系统能在各个计算点提供的信息中去芜存菁,选择各自最适合的计算范围,达到整个社会产出的优化。每个计算点的好坏不影响整体的运行。这个和巨型的经济组织-如企业是不同的,众所周知,在结构严谨的企业中,任何一个组件的失效都可能造成系统宕机,造成产出的损失。

    用计算机的计算来类比,互联网时代的经济是并行计算,之前的巨型经济体系是顺序计算时代。

    并行计算充满了活力,但正因为每个计算点拥有了比之前更大的能力,所以一旦计算点的行为伤害体系自身,所造成的破坏也要大于巨型经济中最严重的宕机。

    如何规避这样的破坏,这样就对推送渠道有必要的管制,制定种种的信息和商品评价体系,确保单个计算点推送后反馈的信息反映的是真实的评价,以达到对计算点去芜存菁的效果。

    在真实世界中,app store中种种的严苛的条例,淘宝中对假货商不遗余力的打击,都是并行计算中对可能破坏体系的计算点进行打击的表现。

    这种对体系的维护体现了对于终端控制和推送管制的需求。并且终端提供者会为此不遗余力,他们确定整体框架和计算方向,掌握的剔除不良计算点的权力。除此之外,单位计算点享有其他一切自由。

    总而言之,互联网出现后的并行计算时代是一个更自由也更专制的时代。究其根本,在于推送渠道和计算目的都是私有的。

    ~~~~~~~~~~~~华丽丽的分界线~~~~~~~~~~~~~~~~

    这个是我出分界线最快的一个帖子

    我有几点说明,也可以参见下面我的回复

    1 本文无意讨论apple的成功,而是认为apple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计算方式,事实上我举了淘宝,推特,facebook很多例子。

    虽然apple是永远的话题,但本文真无意讨论apple,而是计算方式。

    比如apple打败了微软,淘宝打败了易趣,怎么打败的,用了什么技术策略,营销策略,为什么用这种策略 是正确的。都不是本文关心的。

    只有计算组合方式。信息推送方式。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才是本文的重点。

    2 本文一些想法有系统论的涵义在里面,还有IBM“智慧的地球”的概念,能扩展到人工智能和混沌理论就更好了。

    3 http://www.talkcc.com/article/3296432[URL=][/URL],这个回复不错,推荐。

    4 本文是在黑莓上写的,有些凌乱,要是有兴趣再看看,可以看我的下面的回复。

    关键词(Tags): #并发计算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唐家山,forsake,
    • 家园 类似于大教堂与大集市的开发模式的区别

      只不是不需要开源。概念还是一脉相承的。我想象这里面还是会成长出巨型企业的。正如游戏工业的诸多工作室,都是高度合并了。

    • 家园 你这个更接近于分布式计算

      但是你强调每个计算单元的主动性,是个很有意思的课题。“推送渠道和计算目的都是私有的”,这要求一种新的管理方式。

      另外这种终端到终端,或者终端到数据中心的分布计算方式,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随着终端传感器和终端处理能力(或者产生信息能力)的增强,数据处理量会迅速增大到今天的(和明天的)数据中心都对付不了的地步,同时网络也会因大数据量不堪重负。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基于内容的图像搜索(比如Google goggle),如果真像今天的文字搜索那样大规模应用,不在移动终端上把特征算好,Google现在的data center会被算残废都不够用。这还只是图像,想想视频。。。

      永远都不要觉得计算能力足够大,因为伴随着计算能力的增大,以前不可实现的东西都逐步实现,然后催生进一步的应用,进一步推高对计算能力的需求。

    • 家园 宝推

      另有一建议,并列计算改成并发计算更为精确一些。

      • 宝推
        家园 并发是单核,并列并行是多核。并列用得很对啊。

        并发是指多个线程共享单个CPU,以人眼看起来像同时运行一样。但实际上任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在使用CPU。

        而在多CPU的情况下就可以有与CPU核心数目相同的计算单元同时运行。

        淘宝的商户及苹果开发者显然都是独立的个体,可以同时行动,叫并列挺合适的。

      • 宝推
        家园 啧啧,是这么回事,马上改
    • 家园 只有更厚道没有最厚道。

      这就是IT发展史的全部。

      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免费才是王道。

      全部免费现在实现不了,就部分免费吧。

    • 家园 楼主神话Apple了,水果效仿x86联盟而已

      对比Apple的成功, 不过重复Wintel联盟干过的事情而已。 这是当年Apple折戟的地方, 乔布斯印象深刻, 怎么输的还要怎么赢回来。

      iOS可以类比Windows,硬件架构类比Intel. 这里Apple不同的事情是软硬一肩挑。

      由于嵌入式系统的计算能力有限,Apple必须优化执行效率, 因此软件采用严格的审核制, 而不是微软的开放制;硬件则为了避免当年IBM种树被摘桃的悲剧, 直接自己控制。为了降低成本, 提高执行效率, Apple也一反常态,严格控制机型。

      Apple成功的关键是依靠iPod了解到世界上有那么5%的人愿意支付400美元购买平均硬件水准之上的产品,有这么5%的人愿意用信用卡支付小金额的软件--相当于一支歌的价格。

      于是Apple就企图再造一个类PC神话, 当然现在是手机神话了。他的策略很简单, 就是一个足够优秀的硬件平台, 开放的软件接口, 已经被iPod证明行之有效的支付平台, 一个足够优秀的软件平台,收买几千个开发者开发10000个小的没大用但挺有趣的小软件。他甚至故意不开发或内置一些重要应用如GPS导航, 只靠G-MAP实现地图功能, 让利一些开发商。成功吸引到最初的大量眼球后和Apps 开发商支持后, Apple的胜利已经不可逆转。

      回头总结Apple和Wintel联盟的成功, 秘诀跃然眼前:充分利用软件的边际成本为0这一现象为自己牟利。因为任何硬件一旦售出, 在摩尔定律有效的时期,立即开始飞速贬值。用户之所以愿意买进一个立即开始贬值的东西, 一个重要诱因就是每天都有新的软件发布, 让你的手中设备增值。而开发软件的成本在一定销量后可以忽略不计, 边际成本为零这一事实让软件成为事实上的王者。这就是前几天河里大牛渡庐说硬不如软的原因。事实上通过层出不穷的新App软件, Apple成功地度过了大众的好奇期和不应期,从而进入长期盈利期。

      但这么说好像为Apple写App的公司才是真正的赢家,事实上大家都知道不是。在Wintel联盟期,做硬件的比如Dell, 联想,不用说了,就好像物流和品牌运营公司,他们被完全边缘化。写软件的多少能赚点,但赚得不多。要么被Microsoft包在下一代操作系统中, 要么被各种格式限制,底层优化的差异竞争。毕竟你到人家的地盘上和裁判家的代表队对抗,不吹黑哨当我是圣人?所以所有的基于PC的软件公司如Adobe, 金山等不过勉强温饱而已。

      Apple软硬一肩挑后再部分开放软件接口,他完全没有了当年IBM的尴尬, 也不像Intel一样靠卖CPU赚钱。 他既可以通过硬件赚钱,还可以通过Apple store继续赚钱。 这点确实是Apple相对于WIntel联盟的独创。利用负的复制成本(用户支付流量费), Apple轻易地把软件交付给了最终用户,既快又省, 这些下载流量加上App使用中的流量又让Apple和运营商谈判有了有力的砝码。 他把自己和软件公司的对抗关系变成了同盟关系,甚至还资助一些开发者基于iOS和iPhone平台开发各类应用软件。通过这样的关系, Apple成功地让天下有实力的人为他开发软件, 为iPhone增值, 还顺便为自己赚到现金流。再强悍的App开发公司也不可能威胁到Apple的地位。自己坐在平台上,底下抬这个平台的全是最优秀的软件工程师,自己还不需要付工资。

      当然, Google的Android采用类似Apple的策略,更开放的架构, 采用更松散型的盈利合作模式完全有可能打败Apple。 Apple策略的每一点都是可以被复制的。Wintel联盟破裂后已经没有一个组织能够一统江山。甚至Nokia+WP7也有可能僵尸还魂。Apple单调的硬件平台,过分咄咄逼人的运营商销售策略,Apple store自动信用卡扣款模式也不适合不发达国家。 在Android或WP7+中国的运营商参与的收费模式下, 免费软件模式完全可以彻底打败Apple, 就像当年淘宝打败易趣的一幕。

      Apple的危机还在于需要用海量金钱维护iOS的升级--Nokia每年花40亿美元维护Symbian; 升级后维持对过去版本的兼容--当年的WIntel就是在这时效率大幅下降;竞争硬件平台拖低利润率--200美元的硬件时代已经到来; 竞争硬件平台分散App的开发力量。以上4种情形是Apple无法避免的。

      我断言, 在5年的风光后Apple走下神坛, 泯然众人焉。

      元宝推荐:老马丁, 通宝推:南云北望,潮起潮落,
      • 家园 一并回复楼下一些河友的问题

        1. 似曾相识河友: Android和iOS都是平台,都企图让别人为他打工。Wintel联盟不是过时了,而是升级了,现在是2.0版。新的平台间差别是在Android上面你可以选择打硬件工还是软件工, Apple上面想打硬件工的机会也没有。打软件工--Apps放在Apple的市场上销售, Apple每年要提层30%外99美元的许可费。300万个Apps就意味着3亿美元的净收入外加销售提成。

        另外,我想问一下, Tomtom的导航几钱?Tomtom被苹果吸引开发这一Apps, 毫无疑问自己的导航仪少卖了一台。 这对于厂商而言相当于挖自己的大腿肉当晚餐,总比别人吃掉好一点而已。

        2. AllenKid河友:Apple的运营效率很高, 这是在不计较成本的基础上的。 半导体行业都知道Apple给钱非常慷慨, 经常是三星诺基亚的一倍。当你需要在性能成本开发周期之间精算的时候就会发现捉襟见肘的痛苦。 当iOS5开发的时候必须兼容iPhone3,当64位CPU取代今天的32位的时候, 如何让300万个Apps能跑起来才是痛苦的抉择。按照热力学定律, 熵增是不可逆的。 Apple的效率下降也是不可逆转的。当年Nokia从一个做鱼网的公司转变成IT公司并变成世界第一而且雄踞好几年,一定也是一个效率非常高的公司,而今天降到效率大家就笑了。长远角度来讲, 任何公司都是效率下降的。

        3. cgangcm河友:Android如何给Google带来利润?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

        Google目前看起来还没有清晰地盈利计划。但我相信搜索的未来属于移动搜索, Google一点也知道这一点。如果让Apple控制移动计算,将来Apple一定会进军搜索。即使不为其他,就这一个理由,也值得Google每年花20亿美元维持Android, 何况Google还有更宏伟的计划。

        大家可能已经不记得Gmail当年需要邀请的逸事了。Google一直希望厘清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好像Page Ranking算法一样,他希望能建立People Ranking,从而控制将来的人际网络。这就是Gmail的真实意图。没有想到, Web2.0发展是如此迅速,Google也落后了,Gmail的意图沦为泡影。 眼看非死不可和退特涨势如此凶猛, 除了收购就只有在移动互联上战而胜之了。于是Google大胆布局智能手机,而且高调地宣布不收费。在Android上面,Gmail是内建的, Google是默认的搜索引擎。即使这两点也足以维持Google在移动江湖的地位, 将来出现Gtalk移动版我一点也不惊奇, 出现G-community也很正常。我在Galaxy Tablet上就发现预置Google纵横,把定位和社交集中在一起,也许是下一个方向。 想一想,当你的一帮朋友聚会找酒吧的时候,Google向你推荐你平时爱喝的约翰走路那是多么的有效!

        牵着一只大猫河友:免费模式不是真的免费,而是内建广告的免费模式。其实现在Apps一般也就几美元,相当于网上的几个点击。Google中国的点击收费在0.4~3RMB之间, 与其费尽心机考虑向个人收费不如向广告主收费,既不少又可能暴富。几年前我的电脑中软件几乎全是盗版,到了昨天,我看了一下几乎一个也没有。全部被广告模式招安了。我相信这样的模式一定会拓展到移动平台上。

        你的第二个问题是升级, 前面已有提到,不赘述。

        第三个问题是我的笔误。Apple的国际信用卡在不发达国家不适用, 而不是相反。

        suyuantt网友: 理论上讲Wintel联盟是一家就可以实现的。不过当初IBM不忿Apple的封闭性,开发出了PC架构。软件选用的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软”, 硬件抛弃更强的Moto 6800系列采用了Intel的8086就是为了控制方便。 加上软硬结合的关键” BIOS控制在IBM的手中,大概以为从此一统江湖,千秋万代。没有想到Phoenix还是哪一家用逆向工程破解了IBM的BIOS, 于是有了Compaq, AST等等,PC挣脱了IBM的控制,当初的小弟变成了老大。 现在Apple痛定思痛,坚决把软硬全控制在自己手中,所有的开发者都是囚犯,在指定的地方放风!

        • 家园 关于tomtom说两句

          1. 似曾相识河友: Android和iOS都是平台,都企图让别人为他打工。Wintel联盟不是过时了,而是升级了,现在是2.0版。新的平台间差别是在Android上面你可以选择打硬件工还是软件工, Apple上面想打硬件工的机会也没有。打软件工--Apps放在Apple的市场上销售, Apple每年要提层30%外99美元的许可费。300万个Apps就意味着3亿美元的净收入外加销售提成。

          另外,我想问一下, Tomtom的导航几钱?Tomtom被苹果吸引开发这一Apps, 毫无疑问自己的导航仪少卖了一台。 这对于厂商而言相当于挖自己的大腿肉当晚餐,总比别人吃掉好一点而已。

          关于apple是不是跟随wintel模式我在别的帖子里已经说的很明确了,再次就不再赘述了。

          tomtom的app卖$50,tomtom的导航仪低端的也就$88,普及型的差不多$100-150,但这个价钱是包括导航仪硬件的。tomtom光卖软件可以挣$50,软硬一起卖才$88而且还要有物流,生产,门市的费用。我怎么都看不出来在apple平台上卖app是挖自己的大腿肉当晚餐。

      • 家园 你是太小看apple了,wintel联盟已经是过去时了

        apple所作的就是要解决wintel体制下的问题,wintel的体系开起来很开放,只要是符合标准的硬件和软件都可以兼容但忽视了最根本的问题,用户。前些年it产品高高在上,能有的用那就谢天谢地了,哪里还敢说什么好用不好用的问题,现在硬件软件都相对进入了平台期,就需要解决好用的问题了,可惜的是M$的思路还是走在自己的惯性的轨道上还是用施舍的心态来开发软件,只不过用户已经不买账了,尤其是在移动领域广大用户实在是受不了一个缩小版的windows了。

        apple是在建一个平台,就像开赌场一样,他只当庄家,负责把这个赌场的硬件设施(硬件)作的足够好,环境(os,UI等),服务等做好,吸引用户和开发者就可以了,他不再一手包办所有的应用而是负责抽成,这个模式比M$的模式可好多了,因为他只需要关心赌场的软硬件,只要用户的数目够多他抽成就会稳赚不赔。

        android的问题是软硬件的分开是的大批的硬件厂商沦为google的打工仔,最后除了几家物流和成本控制高手,其他的厂商都是输家,就像现在的pc一样。现在apple占整个pc份额的5%但利润占整个pc利润的1/3,这么高的利润率光靠硬件是没有办法实现的,光靠软件也是没有办法实现的,只有软硬一体的平台才有可能。

        此外关于gps的应用你可能不是很了解apple,

        他甚至故意不开发或内置一些重要应用如GPS导航, 只靠G-MAP实现地图功能, 让利一些开发商。

        tomtom有很好的gps导航应用,有本地地图,很好用。

      • 家园 Apple 的问题很多

        但企业运行效率就不是其中的一个。

        Nokia 每年的四十亿鬼知道花哪里去了,Symbian^3 失败得一塌糊涂,Meego 一年前跟一年后毫无区别。 Apple 全产品线的研发费用也不过跟它相当,而年营收今年将超过千亿。

        且 Apple 从来不管兼容性,或者说从来不向淘汰硬软件平台兼容, 当初需要 Java 就自己搞虚拟机,现在不需要 Java 就马上丢给 Oracle。iOS 平台硬件只支持两年软件升级,但保证两年内操作系统升级,比起 Android 平台软件如果幸运的话两年内陆续升级要好得多。

        说得俗一点,Jobs 二次入主的 Apple 就是一个暴虐的大猫,就像它们家操作系统的绰号一样,只有不断的进攻才能生存发展。如果五年后 Apple 还是靠着现有的 iPhone / iPad / iPod / iTunes 生意的话,它必将被豺狗们挤占位置,但五年的时间, Apple 有充足的空间搞出一到两个 Next Big Thing. 无论届时 Steve Jobs 是否还执掌苹果,甚至他是否还在世,这种冒险精神和对产品全细节的执迷不变,苹果就仍然是超越众生的苹果。

        你看的都是 Apple 如何利用自己的市场地位和资源实力最大限度攫取利润的一面,但看不到从1997年以来 Apple 如何逆势做强做大终于力压微软成为科技企业的老大,根源不在于 iTunes 系统怎么发财,而在于 iPod + iTunes 为什么只有当初羸弱的 Apple 想到做到,进而 iPhone 和 iPad 的水到渠成。

        而且你要注意,Apple 的成功不仅是手持设备的成功,它全球电脑市场份额从最低谷的不到2%提高到了如今的5%,但利润就独占全业界的三分之一。去年推出的 MBA 二代,最低售价 $999 的小电脑,被人说是超高价上网本的,但获得了空前一致的大好评且销量长红,在无比白菜平均单价五六百美刀 (苹果机的平均售价为一千二百刀左右)的传统电脑市场竟然给 HP/Dell 带来巨大压力,这种对产品全面的把握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

        通宝推:holycow,
        • 家园 苹果的确很成功

          但是很大因素是因为Jobs,他二次入主苹果先搞了iPod,再搞了iphone,然后iPad,每个都很成功。你可以说Jobs是天才,如果说他是天才,那么苹果之后的继任者还会是天才能够赚取巨额利润吗?Jobs据说快走到生命尽头了,苹果以后怎么样很难说。很有可能不会象现在这样辉煌,这样倒反衬Jobs的天才特性。

          高科技产业的不确定性太大,变数太多。苹果几年前快走到山穷水尽,到现在市值压倒微软,就是很好的说明。但是肯定不能够以此证明苹果能够稳定持久的辉煌。

          要是Jobs留下3个锦囊,力保苹果的辉煌,那他妈的肯定是神仙,要不就是穿越者。:)

        • 家园 别来无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