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关于债务,近期的两件事 -- 闻过则喜

共:💬1253 🌺7208 🌵2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好意思一贴二贴了

                        连接

                        链接出处

                        其实我还真不是最初从杂志上刊物上看到这个东西开始理解的。和连接里提过的应用中那样,我是对实践过程中节省的物料与时间来判断他的商业价值的。也就是说,我计算能耗、工作时间的损耗以及在物料消耗上的损耗,在其中我看到了他的应用前景。

                        我这样说你就理解了,我们现在熟悉的计算机,最早是从打卡机演变过来的。IBM是二战前美国最大的打开机生产商。以我们今天的眼光看,IBM早期大型机特别是商用机型,你可以说那些技术是不成熟甚至走了技术弯路的。但是,在当时因为这些机器在时间效率上对比传统的打卡机等机械计算设备其效率提升还是能以倍数来提升的。所以,就有企业愿意用大价钱来买这些早期机型。而因为这些商业上的应用价值,再加上冷战产生的特别需求带来的持续不断的投资。所以才有了我们熟悉的IT业的今天的成就。这样的成就,伴随着IT技术一起成长的就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成长。

                        同样,我在学模拟电路的时候。老师和我们课后相处的时候,经常和我们说起晶体管的故事。今天,看到在3D打印机技术面前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其实和当年我看到的晶体管与电子管之争的场景。说实际点,没有多少电子电路基础的人。是很难理解,自从晶体管出现后,集成电子电路才有机会成为一种可以实践的设想。而大规模集成电路,到今天的成就换个表达就是电子芯片。简而言之,我对这个技术的认知,是建立在当年学晶体管之余模拟电子电路的工作效率,然后是电子集成印刷版怎么被大规模集成电路替代。每一次这样几近推到重来的产品更新,都是成百上千倍的性能提升。

                        我在说什么。我实际在说,我提到的这些技术一开始都是幼稚的在现实里有一般应用难以逾越的缺陷的。但是因为这些技术说表现出的技术优势异常明显。所以就不断的有资本和技术的偏执狂,在理论突破的基础上,在应用领域不断强化这些技术优势并不断克服在现实应用领域的各种瓶颈。我再说的简单点就是,这个新技术优势明显。而在其理论实现突破后,他应用前景上各种现实问题,可以通过其他工业领域的成就来借鉴来应用加以克服。再说的直白点,只要这个技术应用在某个领域,其时间效率,物料成本以及能耗等优势带来的应用价值与现有技术生产同一产品出现性价比的可行性之后。他的追加投资及其不断升级,不仅是不可预期的而且是是不可避免的。说白了,这种对一种技术及其应用持续不断投资于深切应用领域大探索,恰恰是我所说的后进企业说缺乏必要条件的地方。

                        这个也是在关于3D打印机技术出现后,有人担心这个会带来强者恒强效应的原因之一了。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3D打印机技术我觉得只能做一些没有很多零配件的产品

                          我们一个产品需要很多的零件,需要装配,需要焊接,金属部件需要热处理,外观部件需要喷油,电镀等,3D打印也只能出单个的零件,还是需要配套的工厂做其它事情

                    • 家园 好像没写完吧,很希望看到您的下文
                  • 家园 追葡萄文5年了,这次是真正看明白了。差距太大了……
                  • 家园 谢谢水果,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我所在的一个小软件公司年初说今年要招40~50人(之前总人数也就200左右),并且做好降低利润的准备。一直想不明白公司老总明知道今年世道不好,还这么做的原因。看到保就业,就明白了。

                    公司两个大老板,除了我们这个小软件公司,还有其他几个兄弟公司。两个老板经常出入一些ZF表彰场合,有一张照片是其中一个与本省两个头的合影,两个头把老板簇拥在中间。两个头中的一个是斯巴达董事会成员的热门人选之一。

                  • 家园 大家都是在十字路口上

                    3D打印技术,当推广开来并且能应用到各种领域上的时候,就是传统的很多工程和制造技术,包括模具和自动流水线,进博物馆的时候。而且如果能做到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价格又可以接受的话,那很多东西的中国制造就没有意义了

                    其他的技术和应用包括通用移动计算机(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工业和通用机器人等,都不只是赚钱多少的问题而是决定很多产业未来生死的问题了

                    中国这一波民企成长时间太短,多说也就是20多年,而且80-90年代包括92一波都已经死了很多了(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死的)。真正长大的都是在2003-06这个大潮起来的,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大部分企业。主要还是因为加入了WTO开放外贸(这个真心要感谢政府),和国内搞活经济也就是地产基建等产业的发展,所以算到现在也不到十岁,实在还算是幼儿阶段,实力不济,智慧也低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时间短,底子薄,成长乱,非常缺乏资金。而国内技术开发的资金主要集中在科技开发拨款支持上面,商业运作的资金主要集中在银行,两边都是受国家或者地方政府的控制,面对资金瓶颈想获得发展,就必须跟国家或者说主要是地方政府靠近,寻求资金政策支持。企业要创新发展,打破现状,必然需要政策支持和面临法律政策擦边球的问题,所以也要获取政府的保护(比如淘宝卖假货一直不被起诉等)

                    资金靠政府,政策靠政府,保护靠政府,因此就必然要交保护费和搞好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要面临站队问题

                    这个始终是民企发展不可逾越的瓶颈。这不是资社问题也不是体制问题,对企业来说,这只是一个关乎生存的现实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所以就像你所说的,现在国内很多企业,包括我自己,也都在思考民企定位的问题:国家到底给我们这些民企留了个什么位置?我们要怎样顺应时代潮流去接受适应这个位置并在此发展?还是说,在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下,我们自己要怎么样争取自己在体制中的位置?

                    因此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技术变革,国际环境变化,国内体制变化这个巨变的点上,走到了一个迷雾重重的米字路口(比十字多四条路),而面前的路,只有一条是对的,走其他的路都意味着死

                    通宝推:amyxiao,葡萄,联储主席,方解石,风中笑,
                    • 家园 我想我们可以继续了

                      不好意思你这个帖子一直没有时间回复,其实也是文字本身到了你提到的分歧点。这个分歧点其实对我们的话题是两部分,这样的两部分既有技术的也有经营的,有宏观有微观,有长期利益有即期利益。

                      就那我们讨论中举例的3D打印技术来说,你也看到引起的争论与分歧,因此我就其中的误区写了一点话,算是对相关话题的一部分总结。

                      外链出处

                      我能总结的一部分是,对于这个话题愿意摆事实讲道理的人来说的。至于,开口闭口说讨论这个前景就是洗脑和忽悠这样自负的人来说,他们在纠缠一个又一个自洽的逻辑的时候,在他们甚至都无法在事实面前实现逻辑自洽的时候,他们说的很明白:我不信。那就不是我能解决的问题了。如果说就技术升级而言,一些你我看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问题都会有如此分歧,那么涉及政治环境下的企业升级,尤其是现在三十年一变的条件下的企业生存环境特别是民营企业生存条件下的生存环境。你我的话题要继续,实际要比技术话题难的多。这个就是我明确的说,18大之后政经话题基本话别道理所在。你这里也看到了,在讨论过程中,有多少自负的人他们的讨论的目的本身就是呆鹅这样的人说的找自己的优越感。他们不在乎事实,他们自诩的理工科思维,用一句话表达就是:我不知道的,就是不可能的。当这样想法成为一个论坛的主流,讨论几乎毫无价值。我开始这些话题也不过是因为看你的讨论有段时间,有言之有物的地方,也因为有些地方有彼此重合的考虑,所以才有这些口水。鉴于十八大将近,你我这样的讨论也是一种缘分。也因此我的话会比以往多一些。下面我就你的观点我夹叙夹议的说,我的观点,我对你的观点是有赞成有商榷的。(商榷的意思是谨慎反对,或者说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说十字路口的话题,我们要怎么开始我一直满废踌躇的。一直以来我一直愿意的表达方式就是,我把我知道的写出来,然后大家形成一种认知的共同平台来讨论。这样的讨论一旦涉及政治与历史,往往就成为了我鼓吹什么的判断。比如那个在马前卒帖子有个ID海峰很自负的在说我在3D打印技术上怎么洗脑,他这样的自负曾经应要我说是太子系统的人要给太子洗脑。我为什么说这样的是自负的。因为,太子幕僚的子弟我们每年定期讨论。当年江系统的子弟也偶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给我不小的指点。还有给文化体制改革在瞭望杂志上背书的幕僚们会给我一些文字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的建议。还有就是今年上半年引起轩然大波的那个人,我关心的人从小喊他叔叔。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算是在哪一边,这样自负的人就给我定性了。甚至,当年有人说可以通过自己长辈帮我把文字拍在胡总桌子上的时候。因为他当时和一些人关系的不和睦,我委婉的拒绝。我这里说了那么多实际是在说现实政治的复杂性,不是论坛可以简单窥一斑而见全貌的。所以当某个网友劝像迷途笨狼这样的人,不要以为找到袁世凯就可以获得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任何后果的时候,迷途笨狼和海峰一样自负的拒绝相信他的自负是会给他带来负面影响的。对于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情,讨论不会改变什么。而说完这些,我可以说说前几天的一次争吵了。因为我这次争吵,经常和我们一起讨论的人事后对我说,我们吵什么他们没看懂。这个具体吵什么的逻辑,我在踌躇是不是要回复在你在日记随笔栏目中回复的那个帖子里。不过这里作为简述国内环境话题,则问题不大。

                      那次争吵大体过程是,就非毛非邓话题,有朋友用西哲,踩遍国内现行理论主流。目的就是一个,就是非邓话题不现实。然后我们就现实问题及其解决路径,他都想把我说的话归并到邓公的猫论和摸论中去。而我说的,你说的话都没有超过主席的矛盾论和实践论中。这里旁观的人都看不明白我们到底在理论上争论的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他试图把现行所有路线都装进邓论的路子中证明邓公路线的正确。更确切的说是怎么邓公路线,就是没有路线是当前最现实的选择。我说的很直白,就是任何路线不管怎么批毛,最终都是涉及建国三十年甚至建国六十年的执政党合法性地位上。如果你还不明白我在说什么,我不妨说一些,我这个朋友观点是接受邓家子弟观点及其邓系观点来阐述当前问题的,我则站在新政改的一些定调上来阐述一些改变不可避免。如果你还没有明白,我在说什么。我不妨从身边民企的朋友经历,来说明环境问题对于当前环境下的影响的现实性。

                      我前面说一些朋友在坚守本业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卷进前几年的炒地潮流,算是避免陷入资金链困境。不过他遇到的问题我一样很头疼,这个问题就是他敢闯敢拼的性格,在政治现实的问题。比如,他为获得一些订单试图找我一些熟悉的人合作。当这样的合作被婉拒后,他觉得不服气,结果去找这些人的竞争对手去争取新合同。这些事情的后遗症,在今天还是我和他另一些朋友在给他擦屁股的。同样,对于今年上半年发生的事情事发一周后,他问我是不是要换少壮上去了,是不是我订单可以增长了。当时我听了一脑门子的汗,身边的人劝当时差点暴走的我说,别急啊他读的书少别怪他。同样的事情,我合作伙伴身上我也一脑门子的&%……¥%。比如,今年上半年那些事情之后,国家土地调控逐步严厉。我当时对正在拿地的他说,现在(4月时候的当时)新闻联播还有人民日报某老总关于党员干部的讲话要看看,你我关心的利益再分配怎么改革都说的很明白了。电话里他总是和我说好好好,实际我到最近发现他标题看没看过都是问题。如果不是偶尔聊天说起一些操作,他不会明白,几十年来他和多数人都习以为常的操作,会给他带来什么样可能的后果,所以终于有次我没脾气的时候对他说:你这样的习惯你会给自己带进坑的,我能做的只是尽量帮你避免掉进坑里出不来,而不是避免你掉进坑。

                      汗。为什么我会这样说,我们不妨回到你说的中国这一波民企成长时间太短,多说也就是20多年,而且80-90年代包括92一波都已经死了很多了(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死的)。真正长大的都是在2003-06这个大潮起来的,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大部分企业。就我视角下,中国改开三十年企业更迭大致如此。最初起家的都是社会的边缘人,敢打敢拼的个体工商户。这一批在就是年代初后,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中,在经营组织公司化的更迭中淘汰。然后是建立初步商业企业合伙人制度的中国民营,在2000年前后在股市楼市交替打击下,输给了更有组织性和灵活性的上市企业。然后就是随着WTO的开放,效仿港台乃至日韩尤其是欧美组织形式的新型复合型企业开始淘汰来不及组织调整的旧有民营。在这个过程中,日韩与港台的政商一体结构对我们今天的政治经济版图影响颇深。这样的颇深,甚至已经引起共产党执政地位稳定与否的话题。而现在自负的人相信,这样的勾结与逐步腐化官僚并渗透国家各级权力机关的模板已经可以稳稳的逐步夺取共产党执政天下的趋势是一种必然的结局。这样的相信在西西河是比比皆是。比如公开在论坛上给自己定位找袁世凯挖第一桶金子的迷途笨狼就是之一。或者说自负的人,在推定必然天下大乱的预期中找自己未来可以分一杯羹的位置,这样的自负是当前西西河的主流。所以一些话题始终我不想深说。在现在民企话题上,也只能浅尝。然后我们说点抽象的。

                      首先我这里必须说一句就是,只要中国还在走开放型经济道路,还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民营企业在国内的基本地位就不可替代。甚至可以这样说,作为吸收就业资本市场投资都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的民营企业来说。对于执政党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要在立足于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吸纳民营企业作为政治博弈中一种力量加以对待,这个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而现在的政治博弈期,我曾经用理论拉锯期来加以引述。虽然这个引述表述政改本身是很不准确的,但是对于我表达的民营企业问题,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我的意思就是,在理论拉锯期中,在确立新的国家发展指导思想中,在确立意识形态这个国家发展新核心的时候。那些习惯于把自己捆绑在权力层层寻租体系上的各级官僚的民企经营思路,是不可避免在所谓理论拉锯期中遇到各种经营之外的问题的。说句犯忌的话就是,文革期间高喊毛主席万岁的不管是否真心支持毛主席,最后都不可避免倒下去了。那么现在在重新确立国家发展的基本思想核心的理论拉锯期,社会会赢社会输,我看到的现在都是在找自己判断的赢家的。这些自负的判断我都没有看到他们思考一件事,在博弈的拉锯阶段,谁能支撑到最后不倒下去。我09年以来一直在说,做自己看得懂的事情,挣自己看得懂的钱,活下来的都是赢家。就民企而言,尤其如此。比如谁想站队选赢家,不妨先想想我和朋友在邓公的话题上争论或者争吵什么让经常和我们讨论的人都看的一头雾水。然后,你们自己对照着人民日报新闻联播看那些话题和这些争论对的上号。即使你今天看懂了,明天呢。起码我是丝毫没有那种自负的。

                      然后我也看到你回复任知非最近在华为2012实验室的讲话了,我联系他的话题,说说技术以及上面可以结合起来说的话。其实说技术话题和政治话题一样,在技术更新的时代中,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并根据自己的定位做好企业的可行性发展规划。

                      (待续)

                      • 家园 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其实我也很不好意思,最近经常在荒郊野外,到处折腾,上网时间很短。不过这方面的继续一直都有在想

                        原来经常跟人争论很多东西到不欢而散。后来聊了一个信教的朋友,扯到事实(体验)和信念的关系,就似懂非懂的顿悟了

                        谦虚是一项艰难的训练,想要做到要有非常的毅力和强大的意志才行。要谦,就要真心承认自己在事实上懂得比人少,自己比人低比人差,可是处处承认己不如人,要从何处建立自信?要虚,就要时常自我批评,自我否定,推翻自己,打破自己,承认自己之前坚信的观点是错的,承认自己眼见的事实是虚假的,可是天天否定推翻自己,又要如何定义自我?

                        所以这个事非常难,做到的都是强者(战胜了自己和动物性的人)。人是如此,放大到国家也是如此。比如苏联,固步自封,终于崩溃。比如美国,浴火重生,就能再上新高

                        由于经验和视野都极为有限,我的想法看法肯定是错多对少。不如说如果对的多就是圣人,全对就是上帝了。敬请多斧正。希望讨论能给你带来一些不同的看法角度,也能帮我上一个新台阶。在此受教了,谢谢

                        (待续)

                        • 家园 今天可以继续下去了,不妨在案例中夹叙夹议

                          先给你一个链接

                          链接出处

                          讨论是我回应一个人的帖子,然后我屏蔽了他。你不必管我怎么回复他的内容,直接点我帖子里的连接,连接里的内容应该对你有用。那些有用在于,不仅我写了一些人在网络上言行的放纵以至于在将来的理论拉锯期或者产业寒冬陷入不可预测的麻烦。或者说,被划入另类。也反复写了我和一些人的争论乃至争吵,以及最终我们都不可避免在一个幌子的逻辑下拥挤在一起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上解决共同的问题,然后继续争吵。也写了从3D打印机开始的关于技术革命的讨论。是的,我们的讨论不妨从技术革命开始切入。

                          首先在这个时间点,我不能不说心里松口气,手里捏把汗。这个松口气是美国QE了。年初我说的逻辑是,华尔街用罗姆尼逼奥巴马QE3,然后欧洲紧跟我们开始放手启动换届行情或者逃命行情。这里,和我解释华尔街逻辑的人对我曾经叹息罗姆尼不给力,实际是说罗姆尼逼不出QE3。(和我说这个的人就是我上面提到过争吵的人,你可以想想他们的选择)在我看逼出QE3的实际是各国的经济环境。美国的经济是否好转,因为缺少第一手资料不敢在这个时候轻易臧否。但是国内经济尤其是出口企业以及工业制造下滑之快,我看到的数字只能用触目惊心来表达我的感受。比如,1-7月商用车销售和生产都超过25%的下滑,注意不是增长放缓,是增长下滑。其他一些下滑虽然数字不一,但是出口负增长的省份名单正在不断增加,9月如果维持7月与8月的负增长态势不变,今年三季度出口整体出现负增长不可避免。我说那么多,实际在表达这样一种观点,我们的一万亿基建投资恐怕遏制现在经济的下滑走势都是勉强。所以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回复你关于民营的讨论,尤其是在实际经营上的选择这样实际又实际的话题。即使不说最近换届政治气氛的不确定,把话题着眼在现在经济下滑的态势上,实际说触底之前,我们的任何讨论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时间点过了18大,我肯定不会继续告诉你我即时更新的信息。所以,在这里怎么说我是破费踌躇的。现在在我眼里看到的关键变盘点总算来了。

                          年初,自己做投资预判就是和QE3挂钩的各国放水救经济。这个是我在今年唯一看好的一个点,能和换届行情呼应在一起的点。不过这个点,几乎是在中日问题以及中国经济现状的不容乐观大于预期被搁置或者归于无效。不过,在我看来,这次QE之后各国放水虽然符合预期。但是我刚才告诉一些朋友的是,这个强心针之后,如果我们现行结构调整没有跟进,后面是更快的下坠。股市楼市还有经济更快的下坠。而你也看到我在讨论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及金改背后的逻辑,你联系QE3。你不妨想想,谁来启动我们的流动性拉动我们经济。然后,我们试图理解在同一周,默克尔来访和希拉里来访的接踵而至中,大家都交换了什么。诚然这种交换,和我们直接利益关系不大,但是交易背后的逻辑不可避免是影响我们不远的将来。

                          然后,我们就可以结合案例,来讨论一下在民营这个范畴中,在至少到2015年这个中央政府反复提及的可能恢复繁荣周期的年份中,企业的合理化选择是什么。我们不妨边叙边议。

                          1.

                          小时候,曾经在一本推崇日本生产方式的书中看到这样的介绍。在1972年,日本丸红公司,每天从世界反馈的信息用电报条码起来将超过地球两圈半。当时感到很震撼。我们今天都知道信息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性。但是对比日本一度制造称霸的时代,对于我们今天的企业来说,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选取有用的信息,已经是一个基本功课。在这里我想说即使信息爆炸,基础信息的积累工作还是不能少。比如我知道的一个家族企业,他们在香港经商多年积累的信息到2005年是以T为单位。有一次无意中问及他们关于香港社团的资料,他们可以给我看的普通资料是以G为单位的。我并不是说,资料的累计有多夸张。我是在强调,对于专业领域的资料分类编辑与整理,是可以对企业起到不小的辅助作用。这里想说的是,基础资料的积累分析与汇编,是现在复杂环境中企业做分析的基本功课。

                          2.

                          最近看企业经营方式的问题有个新切入点。就是企业在现在这个时候,经营的多元化问题。我不能臧否已经有的多元化经营时候合适。我只想说,我最近看到的大规模倒闭的民营企业,有一个通病:分不清每个在不同领域经营的独立企业哪个是集团公司的主业,并且这些企业相互担保一损俱损,一沉俱沉。也因此,我给最近在调整公司结构的朋友这样一个建议。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当公司继续保持以往快速增长的势头遇到发展瓶颈不可避免。在这个不可避免之余,找公司主营之外的新商机并不是什么出格的问题。但是在公司经营的多元化中目的一定要清晰。也就是说你的多元化,是为了什么你要明白。不能看到什么挣钱就投入进去,尤其那种看起来是快钱的经营项目一定要和主营业务剥离避免风险关联。同时,在多元化经营中,一定要有主次,多元化经营应服务于企业的核心领域的扩张与扩展,而不是分掉主营业务发展所需要的必要资源。既主营与辅营应关系明确,主次分明。

                          (待续)

                          通宝推:liuhz1983,雨的节奏,鹦鹉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关于企业经营

                            关于之前说的站队的问题

                            企业要发展,就要满足未来的需求适应未来的市场环境,因此就要不断的对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期并以此为基础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大部分情况“站队”都是针对市场或者技术发展做选择,但是政治经济环境的站队也不少见。这个东西是非常考研企业经营者“眼力”的,经常能决定生死,错误的人和企业经常要付出地位,金钱,甚至生命的代价(包括企业的生命,选错了路企业破产)。所以这个选择一般会很慎重。尤其是局势不明朗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在做各种预案,而不是实际去做选择(因为泥-陶相变,泥可以随意变形,烧成陶就只能打破了),包括现在做各种技术资金和人才储备也是,都是在为未来出现各种情况做准备。但是在局势不明朗之前或者说没到必要的时候就选择一边“站队”,这个就不是站队而是“下注”了,赌这一边一定能赢。当然早拜投名状早下注肯定是有很多好处的,不过也因此必须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也就是说,愿赌服输

                            所以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吧

                            比如我现在做的下注,就是判断1)中东非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会长期维持现状,就是说,当地经济结构维持现状,动乱和战争会持续但规模和范围都在框内,中国的影响力会不断增长。而且2)中国会持续鼓励出口3)欧美的先进技术与发展中国家愿意为技术付出的价格之间有空间

                            尽管我也有很多数据很多证据来认定我这个判断和预期是合理和客观的,但是同时我也必须承认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判断,是因为一方面利益驱使我希望事态这样发展,另一方面我的现状逼迫我必须做这样的判断和预期,因此这个判断和预期绝对不是客观的,也很有可能不是合理的

                            当初也是因为看好,才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多的人力资金和心血,就自觉不自觉的期望这些都能够发挥作用;此外投入了这么多,就意味着我的优势都在这边,如果放弃这些在国内重新发展,这些资产都完全用不上反而会成为包袱,还不如从零开始的人跑得快;此外有这么些人,大家都指着这个吃饭,总不能一句“我不看好”就让大伙都自生自灭吧。所以有时候就算看到了正确的事,也没能力去做(比如蒋总统的土改?)。而且我在思考问题做判断的时候也会受各种影响有各种偏见,有时就是过不了既得利益这一关。尽管可以做个警示,提醒自己思考问题和做事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利益和偏见,但是终究无法做正确的判断和做正确的事,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吧

                            壮士断腕,一边是手,一边是刀

                            所以想起葡萄你提到的所谓灵魂是怎么回事。灵魂什么的我的确不懂,不过上学的时候学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说,一个神经网络的状态取决于1)初始状态,2)接受的数据,3)算法。具体到人脑这个网络上来说就是1)基因和出生状态,2)看到听到学到等从外界获取的一切信息,包括文字声音传统习惯饮食语言文化气候等3)基因决定的以及自己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选择,喜欢,讨厌,接受,认可,认同,反对,排斥,忽略等。这个又会想到传言钱学森提出的那个有趣的“事理学”的模型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最近的确很多现实问题,焦头烂额,大环境情况艰难又迷雾重重,的确经营很难。判断接下来要怎么走,更是难上加难,而且面对各种现状背着各种历史包袱,就算碰到了正确的路,也不一定有能力去走。不过做生意经营这东西,本来就没有必胜法和金手指,也没办法说怎样指一条明路大家就去走就会怎样。大家都只是靠自己。应该说葡萄你能点明不要急于站队/下注,国家战略在向西,以及要做好过2-3年苦日子的打算,已经给予我和其他做生意的人很大的帮助了。至少这样我不会犯无可挽回的大错。至于其他的,真的更多的还是靠自己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判断和行动了。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能用自己的余生和生命去碰一条活下去的路,碰对碰错都算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贡献了

                            所以实在不必担心太多,随意讨论聊聊想法就好。对错都只是一个观点一种看法,关乎自己钱袋的实际操作还是会根据实际情况批判的接受的

                            至于说可能经济要最早到2015年才能复苏。一方面是这两年过冬正好布局布点,多做些尝试和储备,该收缩的顺势收缩,该砍的顺势砍,改调整的趁此机会调整,多练练内功做好各方面准备到了春天再有大发展了

                            另一方面,作为做生意,想要停下不做是很难的,资金总是要流动,货物也一直在途,队伍要不断锻炼才能保持活力,自己也要不断做事才能不生锈。只能说冬天期间,尽可能多储备,少冒险,钱货物都流动的慢些,遇到可做可不做的生意就尽量不做了,尽量在保持活力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慢下来,少冲动多静观其变吧

                            具体到我这,其实是处在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可以说是between rock and a hard place了。一方面手上各种事情都在不断的出问题,不断各种拖后腿,而且大环境还是这样;另一方面大家都指望着我这边能快速出成绩,出成绩的压力非常大。此外还有就是无论是想要补洞还是想要发展,还是说要结婚生孩子种种,各方面都要花钱。可是入账方面又各个方面都在培育或者在止血都不怎么赚钱。这种情况真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无法快刀斩乱麻或者出个银子弹(magic bullet)一下就解决问题了。只能说在发展中一点一点辗转挪腾,慢慢的去解决各种问题,包括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去做决策,或者各种不顺利的事情只能忍耐

                            这已经可以算是抱怨了,可是事实就是如此,顺利与不顺利,大家做事都是这样一步步过来的

                            至于说未来做企业的商人在体制中的定位,也想过一些。现在商人参与了体制已经是事实,比如事实上的层层依附于各级地方政府,现在只是缺一个名分看是最后要怎么参加了。现在可能可以算是“权力的层层寻租”,说不定集中起来变成“权力集中寻租”可能效果会好一些,可以有明确的规则也可以有比较好的制约。这方面有些朋友本来是很想入党的,但是又怕党争站队的问题,所以暂时没入,也有人入民主党派的,但是也多少有些不知所以。看下来可能在现行架构中,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原则上已经具有这方面的功能,接下来也许可以在吸纳社会各界进步力量,建立具有广泛基础的爱国统一战线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 家园 只能回你这些了

                              外部问题,在美国朋友提醒美国12月是个坎。本周见了骆家辉和同行密歇根州州长并有关交流的朋友也对这个信息表示一样的意见,大致就是美国现在只是把问题压倒大选后。(密歇根州长老共和党,不看好罗姆尼)也就是说,出口短期内难以好转是可以预期的。

                              而我们国内各个行业出现的紧缩不尽乐观,现在就看18大如何定调宏调。09 10奶奶李总身边的人提过,为满足调结构需要,经济增长比印度慢一些也可以接受。不过说那话的时候中国经济增长接近10%,印度经济增长接近9%。而今年二季度印度经济增长是5.5%。调结构与保增长的侧重,只能等18大了之后拿捏了。

                              但是,董建华最近答CNN记者问中在换届安排是这样提的;

                              外链出处

                              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接受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专访时表示,相信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会在中共「十八大」後留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一段日子。他强调,自己並没有获得任何消息,只是根据过往的做法,估计胡锦涛会保持该职位一段时间。

                              果真如此,政治上的不确定性会是一个变数要谨慎。对了,国外投行对中国明年经济增长最糟糕的估计是5.5%。对此不少朋友对这个数据的可能性和我有极大争论。不管对这个数字是否认同,明年经济环境不乐观。还有,就这个不乐观和北京清华帮的朋友通电话的时候,我们说起是否会出现1992 和1993年那种三角债风险集中爆发的问题。对方特地提醒我,要对经济周期的困难对考虑点。不能只看权力交接的明年,还要对后面的困难做预计。并说,中央对三角债集中爆发是有准备的。(我个人判断,三角债或者连锁担保带来的债务问题集中发作时间点是在明年三月之后。)也有鉴于此,我朋友那里的工业园项目年底前就做一个事情,抓现金。

                              关于技术,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通过技术升级拉动投资启动新一轮经济繁荣是在所难免。在升级过程里也不可避免淘汰一部分现有市场的领先者。这个改开以来每十年一轮淘汰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具体有问题给短信我,我们找一个合适的沟通方式联系吧。其他暂时就如此了。

                              这个链接里提到政改一些话题,你看看对你理解本帖有帮助。以后这些话就不再涉及了。

                              链接出处

                              好运,谢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街宝地一用, 抱歉

                              http://www.cchere.com/article/3788063

                              牛文要慢慢学习。 可惜连我这种小虾米都遮屏, 收宠若惊了

                              先给你一个链接

                              链接出处

                              讨论是我回应一个人的帖子,然后我屏蔽了他。你不必管我怎么回复他的内容,直接点我帖子里的连接,连接里的内容应该对你有用。那些有用在于,不仅我写了一些人在网络上言行的放纵以至于在将来的理论拉锯期或者产业寒冬陷入不可预测的麻烦。或者说,被划入另类。也反复写了我和一些人的争论乃至争吵,以及最终我们都不可避免在一个幌子的逻辑下拥挤在一起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上解决共同的问题,然后继续争吵。也写了从3D打印机开始的关于技术革命的讨论。是的,我们的讨论不妨从技术革命开始切入。

                              首先在这个时间点,我不能不说心里松口气,手里捏把汗。这个松口气是美国QE了。年初我说的逻辑是,华尔街用罗姆尼逼奥巴马QE3,然后欧洲紧跟我们开始放手启动换届行情或者逃命行情。这里,和我解释华尔街逻辑的人对我曾经叹息罗姆尼不给力,实际是说罗姆尼逼不出QE3。(和我说这个的人就是我上面提到过争吵的人,你可以想想他们的选择)在我看逼出QE3的实际是各国的经济环境。美国的经济是否好转,因为缺少第一手资料不敢在这个时候轻易臧否。但是国内经济尤其是出口企业以及工业制造下滑之快,我看到的数字只能用触目惊心来表达我的感受。比如,1-7月商用车销售和生产都超过25%的下滑,注意不是增长放缓,是增长下滑。其他一些下滑虽然数字不一,但是出口负增长的省份名单正在不断增加,9月如果维持7月与8月的负增长态势不变,今年三季度出口整体出现负增长不可避免。我说那么多,实际在表达这样一种观点,我们的一万亿基建投资恐怕遏制现在经济的下滑走势都是勉强。所以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回复你关于民营的讨论,尤其是在实际经营上的选择这样实际又实际的话题。即使不说最近换届政治气氛的不确定,把话题着眼在现在经济下滑的态势上,实际说触底之前,我们的任何讨论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时间点过了18大,我肯定不会继续告诉你我即时更新的信息。所以,在这里怎么说我是破费踌躇的。现在在我眼里看到的关键变盘点总算来了。

                              年初,自己做投资预判就是和QE3挂钩的各国放水救经济。这个是我在今年唯一看好的一个点,能和换届行情呼应在一起的点。不过这个点,几乎是在中日问题以及中国经济现状的不容乐观大于预期被搁置或者归于无效。不过,在我看来,这次QE之后各国放水虽然符合预期。但是我刚才告诉一些朋友的是,这个强心针之后,如果我们现行结构调整没有跟进,后面是更快的下坠。股市楼市还有经济更快的下坠。而你也看到我在讨论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及金改背后的逻辑,你联系QE3。你不妨想想,谁来启动我们的流动性拉动我们经济。然后,我们试图理解在同一周,默克尔来访和希拉里来访的接踵而至中,大家都交换了什么。诚然这种交换,和我们直接利益关系不大,但是交易背后的逻辑不可避免是影响我们不远的将来。

                              然后,我们就可以结合案例,来讨论一下在民营这个范畴中,在至少到2015年这个中央政府反复提及的可能恢复繁荣周期的年份中,企业的合理化选择是什么。我们不妨边叙边议。

                              1.

                              小时候,曾经在一本推崇日本生产方式的书中看到这样的介绍。在1972年,日本丸红公司,每天从世界反馈的信息用电报条码起来将超过地球两圈半。当时感到很震撼。我们今天都知道信息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性。但是对比日本一度制造称霸的时代,对于我们今天的企业来说,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选取有用的信息,已经是一个基本功课。在这里我想说即使信息爆炸,基础信息的积累工作还是不能少。比如我知道的一个家族企业,他们在香港经商多年积累的信息到2005年是以T为单位。有一次无意中问及他们关于香港社团的资料,他们可以给我看的普通资料是以G为单位的。我并不是说,资料的累计有多夸张。我是在强调,对于专业领域的资料分类编辑与整理,是可以对企业起到不小的辅助作用。这里想说的是,基础资料的积累分析与汇编,是现在复杂环境中企业做分析的基本功课。

                              2.

                              最近看企业经营方式的问题有个新切入点。就是企业在现在这个时候,经营的多元化问题。我不能臧否已经有的多元化经营时候合适。我只想说,我最近看到的大规模倒闭的民营企业,有一个通病:分不清每个在不同领域经营的独立企业哪个是集团公司的主业,并且这些企业相互担保一损俱损,一沉俱沉。也因此,我给最近在调整公司结构的朋友这样一个建议。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当公司继续保持以往快速增长的势头遇到发展瓶颈不可避免。在这个不可避免之余,找公司主营之外的新商机并不是什么出格的问题。但是在公司经营的多元化中目的一定要清晰。也就是说你的多元化,是为了什么你要明白。不能看到什么挣钱就投入进去,尤其那种看起来是快钱的经营项目一定要和主营业务剥离避免风险关联。同时,在多元化经营中,一定要有主次,多元化经营应服务于企业的核心领域的扩张与扩展,而不是分掉主营业务发展所需要的必要资源。既主营与辅营应关系明确,主次分明。

                              (待续)

                              通宝推:雨的节奏,liuhz1983,鹦鹉螺,

                              最后于2012-09-14 10:35:08改,共2次;

                            • 家园 先这些

                              连接

                              链接出处

                              连接里的话,是我之前和你说的我很费踌躇到底写不写的内容。你结合我的话看你会看的清晰明了。或者说对你在后面博弈期里的一些事情有所明悟。这里也是我们一直说,做自己看的懂的事情的意思。也是我说,现在站队不妨想想为什么文革十年喊主席万岁的为什么都被打倒了。论坛里不少自负的人想投机,甚至以为这个国家快不行了想分自己的一杯羹。这种人我想最多也是俄罗斯的尤先科罢了。当然我发现我试图说服这种人打消妄念是不可能的,那 种劝告导致他们对我更肆无忌惮的讥讽。有人以因为是他们中某个人的老乡,说他不过是性子直。我告诉他我当年怎么出错的以及为什么能活下来的。我告诉他,我错再多,我自己没有沾手实际利益(实际我不是不想要,是自觉护不住,放弃自己贪念)我说换个人,但凡沾手了,他能扛过去么,劝说我的人无言以对。

                              还有我这些年写那么多以及和一些能给我很实际利益的人争论甚至拍桌子争吵。都不过我害怕我们自身自邓公时代开始依靠贿买勉强维持的平衡被打乱。这种平衡被打乱甚至包括我说过我以前试图劝阻过什么。这个什么就是有激进派系试图为那件事方案来推动政改推行他们的激进方案。我这些年做的事情,既是在不同对立派系家族里互通有无避免彼此误判。也想尝试在公共论坛,说一些事情的逻辑思路,让看的明白的人能相信的人形成一种基于自己利益的选择。很显然,我的尝试在前者还算强差人意,后者你看那么多人对我的讥讽与不屑让我明白,在改开三十年被邓公以私欲与贿买打散的人心,是不足以形成一种平衡来改变我们多数人的现状的。我自己能选的就是,留下我这些年的所见所闻所思说想。我等,我等多数离不开的人,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这个我们小圈子相信已经开始到来的技术革命时代中在我们这个国家前进的每一步做出符合我们彼此共处利益的选择。这个选择,最终会是一份契约。在这份离不开的人共处的新契约出现前,我们现在问题的积累,不管其原因为何。让在已经来临的新技术革命的社会组织与生产组织重组中生存下来的竞争者来选择,来决定。这点时间我还是等的起的。

                              其他你内容里的话我要好好想想,估计要下周才能回复了。不好意思。那应该是所有类似话题的结束了。

                              通宝推:看世界,
                              • 家园 其实你早就做了判断,现实是黑暗的,只是

                                你还抱着希望等待光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