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难道本地孩子就没有学方言的权利? -- goodgunner

共:💬228 🌺910 🌵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作为上海人,感觉很莫名

      楼主这篇是自己写的吗?我感觉文笔还是流畅的,就是内容经不起推敲。通篇看完就四个字:莫名其妙。

      我是生在上海的上海人,除了出国就呆在上海了。我儿子8岁,二年级,他读幼儿园期间(官办的),学校从未禁止说沪语,老师也时常讲点上海话童谣。但我知道的所有家长都一律觉得老师还是多教点汉语拼音有用。相反,后来学拼音倒是被禁止了。家长会上几乎所有家长一律开骂。

      为了避免空谈误国之嫌,楼主能不能具体指出幼儿园教育里去掉哪些内容改教沪语?只增不减?嫌小孩太轻松了咋的?

      如果要进入小学语文课本,那么就更加需要具体内容了,到底去掉那几篇课文楼主觉得合适?是《数星星的孩子》还是《故乡的杨梅》?

      现在很多新上海人甚至交钱去上沪语培训班,
      我表示我肉眼没看见,就算有吧,沪语培训班的存在说明有市场需求,但我都很难看见,只能说明需求很小。请自行对比英语培训班。

      有免费的沪语教育当然是大好事。

      这世界上有免费的教育?纳税人掏钱罢了。

      可不懂家乡话,能真正了解乡土文化吗?恐怕连老人讲的民间故事与俚语都听不懂。

      能不能具体点,我妈反正说不出什么我儿子听不懂的民间故事,您说一个试试?

      地域歧视也与方言无关

      无关吗?我怎么觉得是正相关呢?请去看宽带山。

      即使只是在上海暂住,了解一些上海话,接触点海派文化也无不可,既方便与本地孩子交流,也能就此拉近与上海的距离,没准以后哪天就能用得上。

      没准哪天用得上的东西很多,小品相声剪纸诗朗诵钢琴围棋跆拳道,都去学点?真不是抬杠,我觉得我说的那几个还真比上海话有用。

      说一千道一万,方言的消亡是自然而然的,原因就两字:没用。

      工科生说法:从学习效用看,形成的有效社会生产力不足以弥补学习造成的社会成本,长期竞争下只会导致地区落后。

      本来写到这里结束了,但我回帖时间少,今天再多说点。

      我举一个极端点的方言保护的例子,就是我国北方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朝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相对优秀的一支,继承了东亚民族勤劳质朴吃苦耐劳的品性,和我们的对比性很强。

      我国为了保护其地区性文化,不仅仅是允许其用朝鲜文教学,甚至高考也是允许用朝鲜文考试的。对比我们今天讨论的方言保护,是不是很极端呀?真的很极端,他们的这门方言完全是一门外语哦。可能大多数人还认为他们天生多一门外语,想必是优势占尽了吧,但我熟识的朝鲜族同胞对我表示很明确的反对,她认为从小的朝鲜语教育是对她竞争力的削弱而非增加,要知道她是当地最好高中的尖子生,汉语文是全班第一,即使如此她来上海读大学依然感觉汉语吃紧,甚至影响了多方面的人际交流,她多掌握的这门“方言”也真就剩下“说不定哪天有用”了。

      我举此极端案例就是想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了一就要对二有所损伤,甘蔗就是没有两头甜。再外扯一点,连朝鲜族大妈看央视普通话节目都无问题,我真想不出哪个上海老人因为听不懂普通话生活有困难,地铁里搞什么上海话报站的意义真很大?

      一种语言的强势地位是与其代表地区经济地位紧密相关的,比如90年代时候的粤语觉得好听,还不是因为某港。英语之所以大家赶鸭子去学,还不是因为美国?

      上海这些年,准确说是上海人这些年的经济地位是与日俱减的,我是自己创业的,哪怕和上海人谈生意我们都用普通话,何况大多数生意伙伴都是外地的,甚至外国的。上海话真没看出用处来,我现在连买菜都改说普通话了。

      我妈有时候叨叨我儿子上海话说不好,说不好又咋了呢?没觉得咋了呀,倒是担心他普通话说不准呢。我上海话说得比我儿子好一百倍了吧,可是我前鼻音后鼻音都搞不清,考普通话还不如他呢。

      我平时写贴时间真不多,今天干脆再扯出去多写点。

      楼主有没有想过,这几年高呼保护地区文化的是哪些地区?都有哪些特征?广东,上海为先,为什么?

      我的看法与楼主交流一下。

      本质上,因为这些地区是传统优越区,其民众拥有的优越感正在我们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被消灭,于是有意无意的把外来人作为原因,而把提升本地认同来保持优越感。本质和香港人的情况是一样的。

      优越感被消灭的过程,尤其以房产为明显。上海人中流传一句话“上海人搬到乡下去,乡下人搬到上海来”这句话中很明显看出了上海人对外地人的歧视(称其为乡下人),但更重要的是反映出无知。我妈妈有一次在餐桌上说了这句话,我当即放下筷子反驳说“错,应该是有钱人到市区来,穷光蛋到郊区去”,有钱的上海人当然还是可以在市区买房的。我认为问题的本质是阶级矛盾。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而不是什么地域歧视矛盾。上一次上海的移民浪潮发生在解放前,当时的上海人被挤到郊区渐渐变成了“本地人”,今天的上海人不都是当时那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新上海人的后代吗?。改开后30年,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这种现象正在重演一次而已,而形成的新的阶级矛盾是南北方媒体都共同回避的话题,是否有意要往地域矛盾上转化,我拭目以待。

      通宝推:jeanjoe,诸法空相,四四方方,夜郎国主,霹雳焦蛙,庄汀2,空格,灰灵,花大熊,Leono1,mingong,踢细胞,渡泸,黄世仁,Sheldon,乘波而来,红军迷,棹歌中流,洗心,mezhan,高地,presario2200,何求,方恨少,cngood,diamond,dfindy,赫然,此情可待成追忆,
      • 家园 为什么上海话突然在上海成了热门话题?

        我认为目前通行的上海话最大的挑战就是人口的流动,在建国后改开前,上海人口组成相对固定了下来,因此逐渐形成了现在通行的上海话。

        改开后,上海话加速了逐渐演变,比如语调的减少,这个可以对比一下现在电视里的“老娘舅”和十几年前的“老娘舅”就可以明显感觉出来。(个人感觉以前的上海话语音相对文雅,现在的越来越冲了。)

        所以我对现在提倡的“上海话运动”比较不欢迎——比如说,既然要提倡,总要有一个标准上海话吧,可是提倡的人并不怎么关心怎么才算是标准的上海话。本地电视台有过一个节目,大概是说同一个意思,有多种上海话的说法和习惯用词,明显是不同来源,那么哪一种算标准的呢?

        另外,以前有出版过上海话词典,说实话,我这个土生上海的人,里面许多词汇都没有意识主动去用了。

        还有,我感觉这个“上海话运动”和地方政府的推动是不无关系的。比如有时候可以看到新闻提倡让外来人口有归属感等。不过通过推广上海话的方式,是不是有点南辕北辙?

      • 家园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就是来自延边的朝鲜族

        刚入校时,很长一段时间,和同舍哥们聊天都费劲,更别提上课了。不过,一个学期后,就没啥问题了。

      • 家园 评弹,沪剧,越剧,小热昏,宁波滩簧,绍兴大板

        很难想象,一个连上海话都不会说,不会听的人,能够了解评弹,沪剧,越剧,小热昏,宁波滩簧,绍兴大板。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说是一个上海人呢?语言不仅仅是赚钱的工具,而且还是文化的载体,丧失了语言,就丧失了背后这些文化。

        人是需要认同感的,而家乡父老的乡音是培养最强烈的认同感的方式。当孩子长大后,面对家乡父老,却不会说,也听不懂他们的语言,这种失落是你所无法体会的。

        中国人,从来讲究以国为家,很想相信一个连自己的家乡都不了解,不热爱,不亲近的人会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

        通宝推:春申君,
        • 家园 错得很离谱!

          第一,楚风汉调唐言宋语都随雨打风吹去,离骚、史记、唐诗、宋词却没有让谁觉得难以理解。

          第二,如果曾经有什么美好的东西让人遗忘了,那只能说明它完成了自身的历史。如果有什么的话,就是它所传承的美好融入到新的文化中去了。

          第三,上海不是一成不变的,上海话更不可能是。

          关键词(Tags): #上海话#杂谈
        • 家园 实名送个草

          “一个连上海话都不会说,不会听的人,能够了解评弹,沪剧,越剧,小热昏,宁波滩簧,绍兴大板”

          这句话太搞笑了吧?

          把苏浙一带全并到上海来了?

        • 家园 真是没见识的说法

          全世界的人都在听意大利语和德语的歌剧,有多少人是懂这两种语言的。山某没学过上海话,也不会说。可听了些评弹,越剧,也没觉得有什么太难懂的。换个角度说,山某的北京话在北京都可以说是极好的了,可也不能完全听懂京剧里的唱腔和道白。文化是文化,方言是方言。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这些艺术形式其实和方言已经没有一个必然的联系了。

        • 家园 严重同意啊。

          非要什么都一样,非要什么都统一,真是莫名其妙!

          这种赤裸裸的沙文主义还是少一点的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