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发现一个现象:我们对毛泽东的态度变化与我们对父亲的态度 -- 达萨

共:💬293 🌺1462 🌵17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 家园 1964到1966年上半年,毛稿酬收入已经接近600万

                        《毛泽东著作出版纪事(1949—1982年)》(《出版史料》2002年第4期)的记载:

                        1964年2月 文化部召开会议,决定上半年内重印《毛选》1—4卷普及本250万部。4月10日,全国新华书店开始接受读者预订,文化部分配地方的200万部数量(另50万部供应部队),不到一天即全部订完。下半年因大量印制《选读》本,《毛选》1—4卷未安排重印,决定于1965年内全国重印100万部。

                        1964年4月 中央决定出版《毛泽东著作选读》甲、乙种本,因印刷力量所限,决定年内共印制甲种本420万部、乙种本630万册。

                        1965年7月13日 文化部出版局召集有关出版、印刷、纸张供应和发行单位负责人开会讨论增印《选读》本问题。《选读》甲、乙种本本年全国计划印制4700万部(册),上半年 已完成2500万部(册),距满足需要仍有较大差距。文化部决定下半年另行调拨纸张,在京沪两地增印乙种本1000万册。

                        1966年3月11日 文化部党委向中央写报告,称总政版《语录》纸型经中央同意分发各地后,全国已印制2800余万册

                        1966年6月30日 文化部党委向中央上报《关于加速印制毛主席著作的请示报告》,《报告》提出1966年和1967年两年的印数计划:《毛选》1—4卷2300万部,《选读》甲种本 2800万部、乙种本5200万册,《语录》2亿册(不包括部队和中央各部委印数)。

                        1966年7月12—16日 文化部召开“毛主席著作印制工作会议”,制订1966—1967年大量印制毛主席著作计划。石西民在报告中提出:《毛选》1966年在原定印制500万部 的基础上增加到1000万部以上,1967年再印2500万部

                        1966 年,全国出版的毛泽东著作统计:全国有900余家印刷厂共印《毛选》1—4卷2415.8万部,《选读》甲种本2867.4万部、乙种本6449.4万 册,《语录》23460.7万册,毛泽东著作各种专集、汇编本、单篇本74814.8万册,单张语录、语录画3l,090万张,单张诗词手迹224万张 (不包括部队出版社的印数,下同)。

                        根据这个史料,1964年到1966年6月文革开始,取消稿酬制度这段时间内,1964和1965两年,毛选印制了350万部,《毛泽东著作选读》印制了4550万部(册)。1966年3月以前,《毛主席语录》印制了2800万册。1966年毛泽东著作印制大爆发,下半年的数量应该大大高于上半年。以上半年占全年三分之一计算,毛选印制800万部,《选读》印制4000万册,《毛主席语录》印制8000万册。

                        按照毛选一部稿酬一角,《选读》和《语录》一册稿酬2分5厘计算,仅确定无疑在1966年6月稿酬制度取消之前的毛泽东著作稿酬就有350*0.1+(4550+2800)*0.025=218.75万元,这个数字还是低估了,因为《选读》甲种本分上下册,乙种本一册,4550万这个数字把甲种本当成一册了。

                        1966年上半年毛泽东著作稿酬:800*0.1+(4000+8000)*0.025=380万,因为毛泽东著作的印制数是估计的,这个数字可能有所偏差,不过不会偏差太大。

                        两项合计,1964年到1966年6月,毛泽东稿酬收入接近600万元。

                        由此可知,即使文革十年,毛泽东著作没有稿酬,之前的稿酬收入已经超过600万,加上利息收入,到1976年9月,合计肯定接近或超过1000万,而吴连登说毛去世时存款只有124万,肯定是弥天大谎。

                        通宝推:tesst,
                        • 家园 反复争论中戳穿了吴连登这个大骗子,只能说真理越辩越明

                          以前我还真没有看过吴连登写的那篇东西,这次看了一遍,就发现了大漏洞。我从吴连登的文章出发推论出的东西已经说明了他的荒谬,不过还是有人不服。于是我又去找资料,用确切的数据说明问题。如果《毛泽东著作出版纪事(1949—1982年)》中确切的数据还不能说服毛派们,那么我也无话可说了。

                    • 家园 毛泽东的私德如何,和他的历史地位本来没有关系

                      评价一个政治人物,看的是他的政策是不是顺应了历史潮流,是不是推动了社会前进,是不是改善了人民生活。而不是他的吃穿享用如何,积累了多少私人财富。

                      明朝的海瑞,一清如水,一介不取,但是固执古板,不知变通,企图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过时的做法行之于当时,终于搞得一塌糊涂,民怨四起,当了十个月应天巡抚就被迫下台。今天我们除了记得海瑞的清名,真找不出他有什么实际贡献。同时代的张居正,起居饮食,极具奢华,家里积累了巨额财富。但是他的十年新政,正官风,苏民困,海内清平,民众富庶,至今以伟大的改革家载入史册。

                      评价毛,同样是这个标准。毛不是圣人,他个性狂放,本来就不受世俗道德拘束,毛派们却一定要把他打扮成一个道德完人。如果一定要找道德完人,周恩来可能更合乎标准。

                • 家园 毛如今是全透明的正真下了神坛,

                  连收入遗产网上都清清楚楚,其他人云里雾里看不清楚,如果所有TG高层如毛这样被批评与被嘲弄,国人就大有希望了。可惜如你写的帖子所揭示的,连稿费清清楚楚,人品可想而知,其他人清正廉洁稿费是没有的,生活是俭据的,品德是高尚的,偌大的TG高层就毛是最没私德的,这种东西写来何益,这么多年来只能自欺而已,谁信?

                • 家园 如果刘少奇愿意拿稿费,他会立刻脱贫致富

                  刚才查了一下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发行量。1949年8月,由解放社(人民出版社前身)出版了修订第一版。到1952年,全国共发行近70万册,与1951年10月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次发行量相当。1962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出版《论修养》的第二版。到当年底,该书在全国发行近500万册。

                  两次发行近600万册,按《毛主席语录》每本2分5厘的稿酬标准,刘少奇可以获得稿酬15万元。

                  文革前稿费最高的作家是《红旗谱》的作者梁斌,1957年《红旗谱》出版,首次印数20万册,梁斌得到稿费4万元。当时嫉妒他的人到处散布说“一本书等于二十年工资”(梁斌是行政10级,工资200元)。《红旗谱》文革前多次重印,发行近500万册,梁斌累计稿酬十几万元。他的富裕名声连陈伯达都知道了,据梁斌自己说,有一次他去见陈伯达,正碰上天津市委书记万晓塘在那里汇报工作。他就要转身出来。陈伯达故意大声问:“梁斌,你是有一百万元的存款吗?”梁斌赶紧解释,这几年一共得到了几万元的稿费,因为家庭负担大和本人有病,花得不少了。陈伯达没有听完就哈哈大笑说:“我以为你是百万富翁呢,闹了半天才有几万元的稿费!”万晓塘把脸涨得通红,一句话也没说。(梁斌和天津市委有矛盾)

                  刘少奇如果愿意拿稿费,他就会超过作家首富梁斌。

                • 家园 那个年代,权力才是第一位的,金钱不是政治家们关心的事情

                  毛的巨额稿费,并不说明他是一个贪财之人,只是下面的人讨好他的结果。

                  林彪说: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有了政权,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就有了一切。没有政权,就丧失一切。无产阶级拿到了政权,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一下子就可以打倒,无产阶级就有了一切。

                  林彪有这样的认识,毛对此的认识只会更深刻。

                  即使只讲生活待遇,有权比有钱更有用。记得以前看陈伯达传,陈伯达想吃大闸蟹,叶群让空军用专机从南方运到北京,陈伯达当然照价付款。可是空军专机飞行一次的费用,比几只大闸蟹不知贵多少倍,还是国家买单。

                  通宝推:tesst,
              • 家园 那个年代国家早已取消稿费了吧
                • 家园 那个年代也没见哪个文人把稿酬交给组织,最后上缴国库吧?
                  • 家园 就我有限所知,那个时代上交稿费的作家真有几个

                    赵树理把一半稿费上交党费,因为他有工资和稿费两笔收入,1953年起,自愿放弃工资,直到1958年才恢复。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出版,他把稿费1.6万元捐给长安县王曲公社,为公社建了一所医院。

                    杜鹏程《保卫延安》出版,90%的稿费上交了党费。

                    周立波和丁玲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捐给作协盖了一座幼儿园。

                    当然,这些著名作家的稿费收入相当可观,即使捐出不少,剩下的钱也改善了自己生活。周立波花上万元在北京香山买了一套大院落,赵树理在北京炭儿胡同和山西太原都买了住房。

              • 家园 人民网的东西,不作评论

                至少你不知道是不是和现在公务员一样,有几张银行卡,工资一张,奖金一张,又是是么一张

      • 家园 俺妈我笑死了。

        “再后来又翻了下常凯申的总集,就觉得,常公是个秤量太祖的秤砣,太祖的份量,可以用常公称出来。”我感觉这是最损蒋公也是最夸蒋公的话了。绝了。

        • 家园 常凯申的文章,硬着头皮啃了一点,真是感觉像在受刑一样

          那文章真是拗口,和毛先生的文章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秤砣这个比喻真形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