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保守的革命者――在杨振宁荣休晚宴上的讲话词 -- 不爱吱声

共:💬105 🌺103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渔樵兄太过诛心

          李和杨当年的是被时人视为黄金搭档的,他们两人谁也没有否认过对方的能力和特长,一直到现在。所以绝不是一个人单方面需要另一个人。渔樵兄用“赤裸裸学术讹诈”一词太过诛心了。李50年拿到博士学位,56年成为哥伦比亚大学200年来最年轻(29岁)的正教授,绝对可以用天才来形容,应该说名气不比杨差;这个名气也不可能是与杨合作后才有的。所以不存在学术剥削的可能。李杨的决裂,是人性的悲剧,我们作为不知内情的旁观者,还是不要那么快做结论吧。即使两位当事者自己的记忆,也许与事实相去都有一段距离了。

          • 家园 真的是没有诛心的意思

            好好想一想时间就是了。不要被他们现在的名声所累。当时,一个刚刚出道的博士,无论怎么天才也要时间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当时只不是是想看一看这两个人的历史。这两个人现在确实是很有名了,可当时,在两个人第一次合作的52年,一个已经在学术圈里混了四五年了,另一个不过是刚刚离开学校的新博士。在这种情况下,杨让李改变署名顺序的事儿,不过就是老人欺负新人的一种手段而已。大凡在学术圈里混过的人不会不知道这种有理没处说的困境。只不过李真的是非常有本事就是了。杨没压住就是了。

            不过,这争论是杨的悲剧,而不是李的。没有仔细的查过,不过记得有人说过,这说是争论,其实不过是杨自己在说而已。李在退休以前,基本上没有回答过杨。只是不再和他合作了就是了。

            • 家园 我觉得还是因为你对杨有成见

              按照两个人的履历,52年开始合作的时候两个人都有正式职位了。要是你真的在美国学术界待过应该知道所谓的学术压榨只能存在于老板和学生或者老板和博后之间。至少在美国,只要有了正式职位就可以不求人,独立做科研了。如果是搞实验的还有一点可能在基金上被人拿一把。但是像杨和李这样搞理论的,除非别的地方有什么把柄被人拿住,否则怎么也用不着把自己的成果拱手让人。让人压住,有理没处说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对方是自己老板或者commitee,要么对方在自己所在的学校系里位高权重。可是当时老杨和老李根本不在一个学校,两样都不沾边。要说提携,老杨除了学术上,还真没有任何手段能够提携到老李;老李要是真的在学术上不需要老杨,也没有任何理由非得跟他合作。

              科研上两个人合作,除非是老板和学生或者博后的关系,否则就算是当事人也很少能说清楚谁的贡献更大。因为除非其中一方的工作就是技术员性质,任何人都能取代,大多数情况下,想分清楚谁的贡献更大就类似有人硬要说对一栋房子来说房顶和围墙哪个更重要一样——根本不可能。所以至少就现在的情况看,老杨老李各自对合作成果的贡献都是不能取代的,谈不上老杨借自己的资历压老李的问题。

              老杨要求排一作是有点小心眼,不过老李念念不忘也不大气。说白了,就是各自性格上都有点弱点。反正两个人心胸都不是很宽广。吵翻了以后各自又都说了一些过头话。当然人无完人,性格上的弱点和学术成就没关系。但是本来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事情你非得全归罪到老杨头上就不够公道了。

            • 家园 说的没错

              杨再怎么吹他搞得yang-mills场都可以,但是要吹拿nobel奖的那篇合作文章他比李的贡献大就是笑话了。杨不过是署名第二的作者,又不是李的老板,李能承认和杨做出了相同的贡献已经很给杨面子了。和别人合作发过文章的人都应该知道署名含有什么玄机,只有占主导地位的作者才能决定按什么顺序署名。

              杨可是很精明的,很多牛皮都是在大中华圈里的中文媒体上吹得。杨在这个圈子里的影响力比李高好几个量级。杨吹牛的书卖的满大街都是,李写了一本反驳的书一开始都没地方敢印,好像最后还是他老家甘肃一个出版社给印的。

              • 家园 别的不说,李政道的老家怎么成了甘肃?

                杨吹牛的书卖的满大街都是,李写了一本反驳的书一开始都没地方敢印,好像最后还是他老家甘肃一个出版社给印的。

            • 家园 李、杨那几年的简历

              李:

              1950

              Research Associate in Astronomy,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50-51

              Research Associate and Lectur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1951-53

              Member,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Princeton

              杨:

              Spring 1949, Postdoctoral position at Princeton

              Spring 1950, Oppenheimer offered Yang another 5 years to continue his work at Princeton

              没觉得杨有多大地位上的优势。

              • 家园 不是地位而是资格

                李刚出校门,杨已经混了四五年了。利用这个资格找个合作的人,又想在署名上占先。这种事儿对于已经功成名就的人来说,争起来就显得没意思了。可对于一个刚出学校门的人来说,能有几篇文章,署谁的名不能不说是很重要的事。这里的手段在学术界的人不会不知道。象李这样的天才很少,多数人一辈子也不过是几篇而已。在初出道的时候,多一篇文章和少一篇文章真的是差很多。不过就是李实在是太出色了,所以给人的感觉好象一篇文章没有什么罢了。当年卢刚杀人的原因之一也有一篇文章的署名不公在内。

                • 家园 觉得你还是没在学术界待过

                  利用资格压人得是当时的大牛或者学校系里的大头才有可能。

                  而且必须得在一个单位。美国的科研人员独立性很强,不是老板和手下人的关系,想要靠资格压住别人,除非两个人的资历天差地别,否则基本不可能。老杨不过比老李早毕业几年,当时俩人好像又不在同一个学校,怎么也轮不上他去压老李。

                • 家园 渔樵兄啊,算术问题

                  李刚出校门,杨已经混了四五年了。利用这个资格找个合作的人,又想在署名上占先。这种事儿对于已经功成名就的人来说,争起来就显得没意思了。可对于一个刚出学校门的人来说,

                  杨48年博士毕业,49年春天去普林斯顿做博士后;李50年博士毕业,50年先在芝加哥大学做research associate,接着50年又去伯克利,由此推测,李是50年较早时候拿到博士学位的。李杨51年秋开始合作。渔樵兄说李“刚出学校门”,杨“已经混了四五年”,是不是算术不太对头?他们毕业年份就差两年,怎么在渔樵兄的说法里,好像差四五年似的?

                  • 家园 是搞的有点乱了

                    杨开始念博士的时候,李才是大二的学生。从那时算起,杨一直是李的学长(两个人都是从西南联大出来的)。只不过李念的太快了,才让人觉得两个人差不多似的。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杨要比李的资格老的多了。现在很多人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常常忘记名声是要一点点的积起来的。在最初起步那一两年里,能有什么样的文章要比后来发了多少有力的多。看到杨,李的简历时,马上想起周围那些做博后的人发篇文章的艰辛。现在很多人,包括那个方在内,说的都是李有那么多文章了,还在乎这么一个文章的署名。我想的是当时,李还没有那多的文章,或是说李没有那么大的本事,那么,为了能进一步的与杨合作,李还不是得老老实实的让他作第一作者。所以,不能因为李有本事就说杨的人品没问题。杨之所以没能伤害李不是因为杨的人品没问题,而是李太有本事了,杨的心计没能得逞就是了。

                    • 家园 澄清一点我对杨的署名排序建议的看法

                      杨的这个建议显然不合科学界的规矩,按字母顺序、按贡献,很容易理解,但按年龄,太勉强了。所以我说李有点小心眼不是指他当年太在意排名。我的意思是说几十年过去了,回忆往事,李与杨最重要的分歧是获诺贝尔奖的工作谁贡献大的问题,这个问题李完全可以就事论事,做个干净的辩驳。把当年鸡毛蒜皮的事牵涉进来,考虑到李杨的合作文章仅有一篇杨排在李前,是很不明智的;我说的小心眼是指此事。李把它拿出来说,无非想证明杨一直很在意排名的问题,二人的决裂根源于杨的心魔。但是,把它拿出来说这件事本身,又向世人间接说明了李杨二人确实都是很重视这个“名”的。

                    • 家园 事实

                      杨读博士是46到48年

                      In 1944 Yang completed his master's degree, after which he taught in a Chinese high school for a time and then travel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n a fellowship. Determined to benefit from direct contact with Enrico Fermi (the 1938 Nobel laureate who later built the world's first nuclear reactor), Yang enrolled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 1946. He completed his doctoral degree in less than two years, his thesis being supervised by Edward Teller.

                      李攻读博士是46年至50年(李比杨晚到芝大几个月)

                      Lee was born in Shanghai, China. His early studies at the National Chekiang University in Guizhou province, southern China, were interrupted by the Japanese invasion during World War II. He fled to Kunming, Yunnan, where from 1945 to 1946 he studied at 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In 1946 he received a Chinese government scholarship, which enabled him to study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 America. In 1950 he gained his PhD there for his astrophysics work on the composition of certain types of stars.

                      李和杨在国内交集不大,只是认识而已。

                      杨开始念博士的时候,李才是大二的学生。从那时算起,杨一直是李的学长(两个人都是从西南联大出来的)
                      莫非渔樵兄把杨在国内念硕士算作杨在芝大念博士的一个阶段?

                      杨要求二人合作文章署名排在李前面,的确是有我们中国人那种论资排辈思想,但渔樵兄说成学术欺压就过分了。杨这些年的言行不被很多人喜欢,恐怕渔樵兄的情绪影响了自己的客观性。

                  • 家园 李好像拿博士用的时间短

                    小圈子里一般看你什么时候入门的,论资排辈都是按入门时间算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