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保守的革命者――在杨振宁荣休晚宴上的讲话词 -- 不爱吱声

共:💬105 🌺103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也不想想,当年中国穷的时候,杨在干么

        李政道当年还帮忙搞了个卡斯比亚,杨只知道在美国退休以后,中国有钱的时候屁颠屁颠的跑回来搞噱头捞钱捞名誉。他要不是和中国沾点边,谁有心思八卦他。

        • 家园 这个过了

          杨还是在工作发文章的。他搞的清华高研中心并没有拿国家的钱,而是他从海外拉的赞助。高研中心建立后,培养的“土博”已有几位拿到哈佛、斯坦福的教职(现在还不到三十岁)。

          • 家园 杨那时是在工作发文章

            可是,那和中国有什么关系呢?

            清华高研97年成立的,杨是98年才开始拉赞助的吧。

            至于土博,那是清华把最好的学生留下来培养的,而且导师就是斯坦福的教授。

      • 家园 出现这样的现象,不是杨振宁的问题

        而是社会的问题 -- 因为网络是自由的,当你得到自由时表达出的兴趣点和作风,就是最真实的东西。于是,杨的事情,其实折射的是大家自由之下,是怎样的情形。

        现在流行说不要ZB,我说这样讲啊有点粗,直接叫不要端着就好。

        不端着,马上就是这个样,其实就应该想一想,你能不能做到不端着比那些端着的还潇洒自如 -- 这不是一个人生的难题,只不过是修养和人品。但现在并不是人人都肯这样去做。

        就像有的朋友说,我说话直,所以与别人处不好。。。 言下之意我和别人处不好是一件光荣而正义的事情,因为我正直,别人都在ZB。其实,如果别人和你一样直,你可能更受不了。朋友之间相处,必然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如果你有修养,就会想到不用自己的棱角去伤到别人。

        如果网上的声音多了一些宽容和理解,那,其实就是代表着我们这个民族向前走了一步,成熟了一点。

        这个不是谁能控制的,它是社会的晴雨计。

      • 家园 一个人的讲话也不好说就是整个物理学界的评价吧。
      • 家园 【文摘】听一听不同的声音

        转贴的东西不代表我的观点,只不过想把不同的观点汇集到一起。

        --------------

        杨振宁和Mills 对规范场理论的贡献

        【八阕】发现一个公式,一个方程是一个贡献,但是只有真正懂得其物理含义且是正确的含义,才能被称为是一个理论的创立者。因此,根据下面两位物理学家的叙述,我们可以认为, 杨振宁和Mills 对规范场理论的贡献等价于洛伦茨对相对论的贡献。

        杨振宁说:

        在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相对论前,荷兰物理学家洛伦茨和法国数学家庞加莱已经在相对论这个方向上做了大量工作。洛伦茨提出了相对论的数学公式,却未能懂得其物理意义;庞加莱最初提出相对论的概念,有了哲学的观念,也未能懂其物理意义。真正懂得相对论意义的却是26岁的专利局小职员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革命化地改变了时间与空间、运动与能量间的关系,澄清了麦克斯韦方程,将对称性概念引入基础物理学。

        (http://tech.sina.com.cn/d/2005-04-18/1550585908.shtml)

        李政道说:

        1955年初,有一天杨振宁到纽约来看我。我告诉他我看到了他和密尔斯的文章。我认为他们这篇文章《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规范不变性》的出发点完全错误。同位旋既然不守恒,所以同位旋规范也是绝对能变的。我也告诉杨振宁,我正在做“质子数守恒和质子数规范不变性”的分析。

        我对我自己的想法充满了自信。不过,我以为杨振宁绝对不会同意我的观点。开始杨振宁是反对。可是经过激烈辩论后,很出我意外,杨振宁居然完全同意我的观点。同时他也很想知道,我对质子数规范场的理论分析的进展。我告诉他,我有一个结果,质子数规范场,和它的推广―重子数规范场,可能产生很像引力场这样一个新的作用,可是又有区别。我正在计算和分析。杨振宁要求和我合作,愿意帮助我一起研究。我接受了他的要求。1955年,我们合写了一篇否定杨和密尔斯《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规范不变性》出发点的文章,在《物理评论》上发表:

        《重粒子守恒和普适规范转换》

        (Conservation of Heavy Particles and Generalized Gauge Transxxxxations),

        李政道和杨振宁, 《物理评论》, 98, 1501(1955)

        [T. D. Lee and C. N. Yang, Phys. Rev. 98, 1501 (1955) ]

        自1952年我们合作初次分手后,至1955年才再次合作,而这再度的合作,其第一篇文章就是反对杨振宁刚刚完成的“杨―密尔斯同位旋规范场”文章的基本观点。显然,这篇1955年反“杨-密尔斯同位旋规范场”的文章绝对不会是杨振宁带的头。杨振宁自称“90%是他起的头,他做的主要突破,他执笔写的文章”的大话,实在很难自圆其说。

        既然,杨和密尔斯1954年《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规范不变性》的出发点是完全错误的,那为什么“杨―密尔斯规范场”会成为对当代物理极重要的贡献呢?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虽然杨和密尔斯1954年的文章出发点是不对的,可是他们由此而写出了“杨―密尔斯规范场”方程式。这方程式不能用在同位旋上。但是20年后,略加推广,用在夸克间的色动力学作用上是完全准确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50和60年代,杨和密尔斯规范场的文章并不受物理学界重视的原因。

        • 家园 【原创】外行的声音--评不同的声音

          白子兄转的不同的声音最早出现在mit科学版。因为那里的治版不如西西河这么严,那个所谓不同的声音当时被科学版知道一些物理的人批的狗血喷头。然而很奇怪的是这些

          我们搞物理的人看起来很外行的文章倒是到处流传。一些比较专业的评论倒是基本上留在了mit.

          首先,你看清楚李政道的原话也只是说"出发点是错的",他的意思是同位旋守恒

          这个Yang-Mills的出发点是"错的",这个出发点有多错呢?这个同位旋守恒确实

          在物理上只是个近似,这个守恒破缺的原因是因为质子带电而中子不带电,从而

          造成两者的非完全对成,同位旋破缺的大小是多少呢?具体数字我记不太清楚了,

          大约不到百分之几的量级吧.这样一个理论,与其说它是错的更不如说它是近似

          正确的.

          其次,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工作提出的时候都是做了近似的,比如牛3定律,假设过

          一个不受任何力的物体,可是现实世界中从来有这样的物体,你是否可以说,牛3

          定律是在一个完全错误出发点上提出的?(这一点上,我以为恰好体现了杨振宁

          和李政道的高下之分,杨是鼻祖宗师量级的,而李只算大师量级的)

          第三,Fermi最初提出弱相互作用时,不知道弱相互作用宇称是不守恒的,他按照

          宇称守恒的条件导出弱相互作用4-费米子耦合模型,1956年以后,人们才发现,

          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不守恒的,同样,有一个百分之几的破缺,你是否可以认为

          Fermi原来的理论就是完全错误的?李政道本人和杨振宁在Fermi模型这样一个

          "完全错误"的理论基础上,把宇称不守恒加进去,从而在一个"完全错误"的出发点

          上做出了得Nobel奖的工作?

          第四,Yang-Mills与Lorentz根本不一样,Lorentz写出了狭义相对论最根本的公式,

          Lorentz变换,但没有给出一个正确的物理解释.好歹人家的出发点是"完全正确"的

          吧,数学结论也是完全正确的,只是物理解释不对而已。

          两件事,根本风牛马不相及

          元宝推荐:不爱吱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