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四川的铁路1 -- 老老狐狸

共:💬78 🌺842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附:资料备查

              1949年,中国大陆建成2.2万多公里的铁路,能够维持通车的仅一半。

              1979年,建国三十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5.19万公里,其中复线的8千多公里。

              1999年,建国五十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5.79万公里。

              2009年,建国六十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超过8万公里。

              2013年,建国六十四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突破10万公里。

              • 家园 邓小平20年没建多少还是靠刘跨越主政才铁路暴涨
                • 家园 补工资、涨工资、发奖金,提高粮食收购价,进口粮食,花钱的

                  优先方向不同而已。

                  要不,咋会出现搞原子弹的不如搞茶叶蛋的?

                  当年一代核潜艇之后,队伍差点散掉。

                  • 家园 根本原因还是当时的领导人不懂工业经济。

                    一、 工业装备过程受到人为的压制(略)

                    二、 生产的扩大受制于购买力的低增长

                    由于长期执行高积累大跃进政策,结果在20多年的时间内生产的扩大是非常明显的,不仅在重工业方面,就是轻纺工业在1970年代的增长也是非常可观的。而且到了1970年代之后,工业品增长已经由前期的重工业增长为主,转入轻工业产品生产能力迅速增长为主。但是由于大跃进时代配套的低工资分配政策没有及时调整,民众的购买力增长仍然十分缓慢,在周恩来在世的时候,还曾经严厉批评过工资方面对计划的突破。

                    由于长期的高积累政策下的低工资政策没有及时改变,工资总量长期赶不上工业消费品的增长,结果出现了一方面是大量民生产品压库,一方面是工人手里缺乏基本的购买力。这是当时经济中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货币循环与物质循环脱节。

                    而且在当时的经济学高人和高官中间,普遍存在这样一个信条:货币发行量只能是相当于产品价值总量的1/6或者1/8,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就是这样的蠢材教条,人为地制造了一场持续近十年的通货紧缩周期。

                    三、 是谁主持了“割资本主义尾巴”并导致农副产品供应下降——邓小平(略)

                    四、 错误认识下的调整过程

                    我们党内的所谓财经高手们,都在那个时候出来说,要维持合理的积累和消费关系,理想的情况是把积累率降低到25%左右。这个时候大跃进政策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装备工业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正是要大规模进行工厂建设和工业装备的时期,按照这个降低积累率的要求,实际上是要搞“逆工业化”。同时在工资与货币政策上,都没有进行调整,甚至到今天这些人仍然不肯反思自己的错误,这是专家误国的典型案例。

                    后来邓小平从政治需要出发,给农民的粮食涨价,给工人发奖金,并美其名曰对过去低工资的补偿。这个操作在实际认识上仍然是错误的,因为这样的“按人发钱”政策,是依靠压缩投资减少对企业的投资拨款为代价的,中心思想是减少投资去增加消费。然而问题在于产品供应能力已经是大幅度增加了,机械设备生产能力和轻工业产品生产过程已经完成了,这个时候需要适当的工资政策或者货币财政政策,来帮助实现产品,以解决严重的物质循环与货币循环相脱节问题。而邓小平的调整仍然囿于僵化的财政平衡理念,根本拒绝认识实际的供应能力增长幅度,已经超出了“大跃进”低工资政策下的工资额度这样一个基本事实。

                    在1980年代初期结束调整时期之后,人们普遍感到了消费能力的迅速增长,这当然不是一个“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案例,没有超出“先生产然后才能消费”物质循环规则,“按人发钱”有效果的基础是:生产增长过程已经先行完成。

                    当时根据政治原因需要收买人心,胡耀邦甚至把发奖金当作政治任务布置下去,错误在于不需要动用支持企业的财政额度去执行这样的政策,结果物质循环与货币循环的脱节问题在轻工业产品方面得到了解决,这个过程解决了轻工业品的长期压库问题,也使得工业发展的实际成效,也回流到了工人农民的手里。代价是重工业产品方面问题更加严重,机械工业的闲置问题因此非常突出,直到1980年代后期投资狂潮的兴起,才部分地解决了重工业领域的物质循环脱节问题。再后来就是政策和舆论主导的“接轨跃进”过程,中国自己通过高积累政策发展起来的装备工业失去国内市场份额,到1990年代装备工业基本上就进入了依靠卖地过日子等待破产的境地。非常让人痛心的是:中国人民勒紧裤带进行大跃进高积累政策建设起来的装备工业,就是这样还没有怎么发挥效益就被人为地浪费掉了,今天人们普遍在谈论的事情,是怎么去解决这个浪费过程带来的后遗症如工人下岗等等,仍然没有人愿意反思我们的发展战略和国家经济管理上到底出过什么问题?

                    二○○三年九月二十三日

                    摘录自老田《对于文革后期“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形成原因的初步探索》

                    通宝推:hwd99,
              • 家园 附:花絮——毛泽东、邓小平、吕正操如何对待工作中的分歧

                “毛泽东专制”、“毛泽东不民主”、“毛泽东不接受不同意见”、“毛泽东最喜欢打击报复提不同意见的同志”…………

                这些年,种种奇谈怪论占据了话语权,搞得是非真伪一片混乱,连一些自以为坚定的“毛左”也自觉理不直气不壮,回避上述问题。

                毛泽东当然不是完人,其领导风格也绝非毫无可议之处,但说到“民主”,主席可能是他同时代战友中最尊重民主、尊重程序的。

                林彪在笔记里写下“他最担心的事情是投票得不到多数”,这可是私密小黑本,不准备外传的。

                一个“独裁者”会担心投票的票数?这不过是简单的逻辑而已。

                在毛泽东时代,主席确实一言九鼎,但这不是主席本人独裁、不民主的结果,而是他的战友和他的人民通过历史经验得出结论:按毛主席的指示去做,听毛主席的话,那么困难会小的多,弯路会弯得小些。

                因此在出现分歧时,一般人往往首先检查自己,即便没发现啥问题,也可能会决定先照主席的方案做,看看再说。

                历史不是线性发展的,过去正确并不等于未来也一定正确,但因其过去的成功而信任他,这是符合逻辑、符合方法论的。这与"民主"、"独裁"啥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当然,也还有不少同志调查研究后,提出了不同意见,只要你的道理说服了主席,让主席收回自己的方案,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邓小平说服毛泽东修建成渝铁路

                1949年,刘伯承、邓小平进军西南之前,刘、邓、陈(毅)三个川汉子就聚在一起考虑修建成渝铁路,但这和中央全力恢复经济不开工新项目的方针相左,邓亲赴北京说服了主席,中央拔下2000万斤小米作为成渝铁路开工经费。

                成渝铁路仅用两年就建成通车了,这极大地提升了新政权在川人心目中的威信。川人盼铁路盼了50年,这新旧政权的对比也太TM强烈了嘛!

                修建铁路,以工代赈,缓解了经济凋敝的四川失业压力。建成通车后的成渝铁路,拉近了成渝两大中心城市的距离,结合重庆的港口水运,四川盆地和外界才有了现代工业化意义上的物资吞吐交换。

                随着成渝、宝成相继通车,四川的经济结构也发生巨大改变,成都平原由传统的农业区、消费城镇变成新兴的工业区。有心人可以统计一下,四川的骨干工业企业有多大比例是初建于宝成铁路通车的最初几年?

                吕正操说服主席放弃川汉铁路长江南岸方案

                1964年,川黔铁路即将通车,四川盆地北上、南下通道都已打通,和全国铁路网连成了一体。这时,中央把拟议中的四川盆地东出通道——川汉铁路提上议事日程。

                65年初,毛泽东亲自致电时任西南铁路建设指挥长的铁道部长吕正操,指示修建川汉铁路,在电报里,主席还建议了川汉铁路的走向,从重庆出发经酉(阳)、秀(山)、黔(江)、彭(水)沿湘北穿江汉平原至武汉(注:这个走向,和詹天佑的长江北岸方案以及清江方案都不一致,当时还没有湘黔铁路,提出这个方案,本狐在想,主席内心深处的桑梓情怀是否也起了些作用?)。

                这个的走向,基本上就是现在已通车的渝怀(化)铁路北段和规划中黔(江)张(家界)常(德)走向。

                武汉的铁四院负责川汉铁路勘察设计。65年12月,四院制作出长江北岸、清江、桑植、澧水、沅水五大方案的大型立体模型和大幅挂图,送到北京供中央领导参考。

                吕正操本人,于1965年春、夏两次去四川、湖北、湖南、贵州四省察看线路,途径五十个县,行程共四千八百余公里。

                经过比较,铁道部认为,主席提出的川汉铁路走向在路网规划上填补了长江南岸铁路的空白地段,布局是合理的(注:当时贵州只有一条通往柳州的黔桂铁路,而湘黔铁路,立项很早,建成很迟。国民政府36年就与德国签订修建湘黔铁路的借款协定,并进行初测,建国后,1958年至1960年两次复建又两度停工,1970年9月再次复工,1972年10月建成通车,前后历时37年。),在技术上也是可能的,但铁路途经的长江南岸山岳地段,地质复杂,工程艰巨,造价太高。

                吕正操指示勘测设计单位:“川汉线地形、地质很复杂,应进一步不受拘束地设法找更好的方案”。

                铁道部副部长彭敏全程踏勘拟议中的川汉铁路、襄成铁路(成都铁二院负责勘测设计的襄阳至成都铁路,最初是1917年美国公司提出的河南信阳至四川成都的川豫铁路方案)。

                最终,铁道部向中央建议:将襄成铁路西端终点由成都改成重庆,首先修建襄渝铁路作为四川盆地东通道。

                意见上报后,主席认真研究了提交上来的报告,收回了自己的意见,同意修建襄渝铁路。

                1968年4月,襄渝铁路动工,1975年铁路投入临运,1979年底,全线正式通车。

                通宝推:高粱,然后203,mezhan,踢细胞,wxmang的书童甲,侧翼,阴霾信仰,唐家山,啊凡,霹雳焦蛙,hwd99,acton,桥上,发了胖的罗密欧,天涯无,
                • 家园 还有个反例是第二次庐山会议设置国家主席

                  当然了,这次是主席洞察了林贼的野心,一鼓作气粉碎了其阴谋

                  可详细看过过程之后,刚开始时主张设置国家主席的人到底是多是少,应该就有概念了,总之是毛主席又一次力排众议

                  其实评价一个人到底民主作风如何,时效性太强了,单纯说毛主席很民主很专制,不提时间都是不正确不全面的

                  我的看法1958年之前,毛主席的民主作风还是比较浓厚的,在此之后家长制就越来越严重了

                  有人说主席是从1958年穿越回去的,不是没有道理

                • 家园 兄弟来举个反例浇浇冷水呗

                  全文来自这里:

                  不远攸高:1 中央的民主集中问题

                  毛的讲话中提到民主集中制的贯彻问题,并认为中央实行的还不错;作者在书中明确认为中央其实也有问题,并认为根子还是在毛身上。我同意这个观点,随着时间的流逝,毛在形式上似乎在走民主集中制,但事实上已经越来越家长制,在西楼会议后对家庭承包的讨论,就是一个显著例子

                  谁知,田家英调查的结果是,农民对“六十条”并不怎么认帐叫好,农民真正的要求是要实行包产到户或者分田单干。在1962年5月田家英向毛泽东反映湖南农民这些愿望的同时,农村工作部长邓子恢赞成包产到户的主张也传到毛泽东的耳朵里。随后,又有中央副主席陈云专门找毛泽东谈话,提出包产到户或者分田单干的意见。接着,毛泽东了解到的情况是,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都有这一意向。不仅在中央,地方上安徽的钱让能、河北的胡开明,以及陕西等地的农民,也纷纷写信反映这一要求,他们所提出的方案不同,但大体都是赞成包产到户或者分田单干的,一时间,呼声甚高。

                  注:此处引用来自:立金洪海亮:【原创】变局读与记(八.2)---西楼会议及其他

                  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到,7位常委,除了年老的朱,长病的林和反对的毛,人人都在这么建议,高层如此,中层、底层都有这个呼声;但是毛反对,结果这个事情连试点的机会都没有,如果是正常的民主集中制,混个试点还是应该的

                  • 家园 欢迎举反例泼冷水!

                    请注意,本狐说的是:和他“同时代战友”。

                    主席到了晚年,尤其是林彪事件之后,确实有很多举措没走正常程序,应当批评,比如:

                    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说:“我和剑英同志请邓小平同志参加军委,当委员。是不是当政治局委员以后开二中全会追认。”

                    散会后,除毛泽东以外的政治局成员转到人民大会堂,周恩来主持继续开会,落实毛泽东的讲话精神。会议一致同意邓小平列席政治局会议和参加政治局工作,作为政治局委员将来提到十届二中全会追认,并补为军委委员,参加军委和军委办公会议的工作。

                    当时的政治局委员们真是发自内心一致同意?未经中央委员会就参加政治局工作合符程序吗?

                    苛求前人是很容易的,实际处理拿捏分寸却很难!

                    我看《朱镕基传》(98年出版的,当年很佩服,后来觉得没意思,当废纸卖了!),91年4月增补朱镕基、邹家华为副总理,是邓小平办公室给人大去的信!

                    一个普通的退休共产党员!

                    从个性来讲,主席是很有主见的,对他认定的事儿,除非你真正说服他(就像50年的小平同志和65年的吕正操同志),面对不同意见,他会想尽办法来说服大家,由于他的历史成就和强大的逻辑思辨,往往是持反对意见的同志最终放弃,就像73年12月,江青他们不也一致同意邓小平“参加政治局工作”?

                    举个例子:

                    50年出兵朝鲜,10月2日书记处开会,多数同志不同意出兵,在43年就被授予“最后决定权”的毛泽东撤回已写好的出兵电报(至斯大林的),重新发的电报是书记处的多数意见。但毛泽东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随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会议上做工作,争取到彭德怀等同志支持,最终说服了大家,这才有出兵朝鲜的决策。

                    引用一下侧翼:【原创】辉煌军史中的小故事 5

                    57 在1950年10月4日,老毛主持,政治局开会,讨论出兵朝鲜问题。他们对党和国家有高度责任感,坦陈己见。为了让大家畅所欲言,老毛决定在会上不做发言记录。

                    这个例子,可以说是最典型反映了主席对民主程序的尊重和对自身观点的坚持。

                    再回到你提到的包产到户的例子:

                    第一,主席并非完全反对包产到户试点,主席反对的是一窝蜂不加思考地后退,曾希圣向主席汇报要在安徽搞包产到户,主席未反对试点,安徽也确实搞了;

                    第二,西楼会议一团浆糊的决策真要拿到全会、政治局会议上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我相信,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就包产到户的结果来看,我认为主席是对的。

                    我这里给个安徽粮食产量和全国同期对比:

                    年份 全国产量 安徽产量

                    万吨 增长(%) 万吨 增长(%)

                    1959 16968 701

                    1960 14385 -15.22 674.6 -3.77

                    1961 13650 -5.11 629 -6.76

                    1962 15441 13.12 670.7 6.63

                    1963 17000 10.1 697.7 4.03

                    1964 18750 10.29 812.1 16.40

                    1965 19453 3.75 966.6 19.02

                    …… …… …… …… ……

                    1976 28631 1684.2

                    1977 28273 -1.2 1500.5 -10.1

                    1978 30477 7.8 1482.6 -1.2

                    1979 33212 9 1609.6 8.6

                    1980 32056 -3.5 1453.9 -9.7

                    1980年比1976年增长 12 -13.67

                    60年底曾希圣在安徽开始搞包产到户,粮食减产幅度比同期全国(未搞包产到户)减产幅度大,七千人大会后,曾希圣下课,李葆华取消“责任田”,继续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进行集体经营,安徽逐渐恢复,增产幅度超过全国。

                    万里在安徽搞包产到户,安徽粮食减产幅度远大于全国同期,1976年安徽人均粮食产量大约370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以上.而到1980年,安徽人均粮食产量295公斤左右,比全国低10%,这就是安徽带头分田的业绩。

                    通宝推:阿笨,高粱,然后203,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过了修改期限

                      此处有误:

                      就像50年的小平同志和65年的吕正操同志

                      应为:

                      就像50年的陈云同志和65年的吕正操同志
                    • 家园 你这种拿安徽和全国做比较的做法值得商榷,安徽自己这么比

                      第一次包产到户是如何夭折的

                      全省两个月前刚对三十六个县作了调查,每县各抽一个实行「责任田」和未实行的生产队进行统计,结果是实行「责任田」办法的三十六个生产队,平均亩产比一九六○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九,而未实行「责任田」的三十六个生产队,平均仅比六○年增产百分之十二。农民包了自己的一份田,耗在地里的时间少了,收的粮食反而多了,扛回家的米也多了,当然十分欢迎

                      如果说凯迪文章不可靠,这里还有:

                      曾希圣和“包产到户”

                      至当年10月份,实行责任田的生产队达到84.4%。据省里对36个县调查表明,施行责任田后平均私产比上年增长38.9%。农民得到了温饱,看到了希望;各级干部增强了信心。这一年,不少地方出现了特殊的人口流动现象———城里干部、教师、职工返乡种田。太和县政府干部就有20多人到农村种田。王油坊生产队从外地回来30多个工人。笔者一位同学,丢下手中的“铁饭碗”,跟他姐姐千里迢迢从江苏跑到安徽去种田。

                      安徽搞责任田的成功,很快在全国引起连锁反应。调查资料显示,1961-1962年,甘肃临夏有74%的生产队、浙江新昌和四川江北有70%的生产队、广西胜县和福建连城有42%的生产队、贵州全省有40%的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全国大约占20%。这时,一场恶梦已悄悄向曾希圣袭来。1961年12月,毛泽东到苏州视察,打电话叫来曾希圣,明确地对他说:“生产已经恢复,是否把这个办法(指责任田)变回来?”这表明毛泽东反对这种做法。但曾希圣没有顺着毛泽东的意思去做,反而恳求道,群众刚刚尝到甜头,再让群众搞一段时间吧?毛泽东沉默不语。

                      曾希圣不是在60年底搞的,而是在61年搞的,就搞了1年。这两个文章的作者不同,但在增长39%上面的数值是一致的

                      • 家园 这两个资料其实就是一个资料

                        如果一个资料换几种写法就变成多个资料了,那么科学家的工作以后就不用做了,找几个笔杆子,舞文弄墨一番,来个儒以文乱法,个个就都能拿炸药奖了。

                        这个调查是有猫腻的。

                        关于调查方法,第一段是这样说的:

                        全省两个月前刚对三十六个县作了调查,每县各抽一个实行「责任田」和未实行的生产队进行统计,结果是实行「责任田」办法的三十六个生产队,平均亩产比一九六○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九,而未实行「责任田」的三十六个生产队,平均仅比六○年增产百分之十二。

                        但是第二段,它是这样写的:

                        据省里对36个县调查表明,施行责任田后平均私产比上年增长38.9%。

                        这个说法,和第一段里的说法是截然不同的。

                        这样说吧,第一段比第二段详实。第一段具体讲了调查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每个县抽出两个队,一个队改革,一个队不改革,然后与1960年(也就是上一年)产量做比较。

                        然而这个抽样是可以做手脚的。

                        选取什么样的队,很关键。

                        这实际上是一个实验。

                        表面上看,这是个统计活,实际上,是个实验。这是对实验样本的抽样调查。

                        那么,对于科学实验来说,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实验样本的选取。这个调查没有首先指明实验样本在实验开始前的状态,仅仅只有样本在实验前后两个时间节点的状态。其纵向对比与横向对比都很不足,特别是实际上缺乏足够的横向对比。

                        所以这个结论本身是否靠谱,还是两说的事情。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这件事本身就发生在大跃进期间大规模造假活动时期的后期,当事干部本身就是有造假经历的。

                        所以,这样一种充满瑕疵的数据,能直接信就见了鬼了。

                        毛主席在事前还允许进行实验,但是在实验进行以后,就转而反对实验。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呢?

                        我们需要更多更详细的资料,才能做出判定。现有的资料太不充裕了。

                        • 家园 我引用的目的就是想说这是一个资料,当年也没有NGO

                          你想有独立第三方来统计也不可能,只有政府数据

                          我同意你的怀疑,当年放卫星的人和做这个统计结果的人重合范围可能很大。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省委书记想要的数据总是可以得到满足的

                          可是当我们在大包干几十年后回头看,农民更支持哪种方式还是一目了然的。在那之后农民的日子也确实有好转了,我们坐在书桌后面的后辈,总得对亲自下地的农民伯伯选择给予尊重吧

                      • 家园 不远兄,你贴的凯迪文章下有个跟帖,有点意思。

                        回帖人: lyx760 2004/10/16 第 6 楼

                        徐兄:看了主帖,更深的认识到历史资料要全面的看,有的人就是有选择性遗忘的爱好。

                        看过一个资料,很严肃的,现在更感觉到那一篇的中立性。那一篇说,曾搞责任田后,刘大怒,说是搞资本主义,要在广州全国农业会议上批判曾,曾急了,写了一封信给毛,按那篇文章所说,曾的信是国内高层中唯一写有“部分地方出现饥荒”等字样的书面文件。毛收信后,问田家英,对曾的责任田看法如何,田说是搞资本主义,要批判、禁止。毛沉思后说,还是让他试一试吧,即使复辟了资本主义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不是有解放军吗?消灭了不就行了。同时又对田说,你们要下去调查,现在基层情况怎么样都不知道,脱离群众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曾希圣得到毛的试一试的答复后,连夜从广州打电话去安微,说“通天了,可以试了”。这个电话主帖有写,但前面漏掉了,只能说是故意的选择性遗忘,而不是不知道这个背景。这以后,田和陈伯达因此下去调查,刘等等也都下去调查,调查以后,全部改变看法,赞成包产到户,但毛又不赞成了。

                        那篇资料讲到此为止,没有说曾的下台是刘整下去的,我一直以为是毛整下去的。如果刘整了曾以及邓子恢等等,主帖中那么多赞美之词还有意义吗?

                        真诚希望你不要先入为主,不要象小孩子一样把人或事看成非黑即白的两种,更不要以毛划线,被毛整过的都是英雄,毛就象那个被怀疑偷斧子的邻居一样,干什么都是坏事。其实,论整人,我敢说毛不如刘。

                        少奇同志要在广州全国农业会议上批判曾一说,今天才看到,不知真伪。

                        • 家园 “调查以后,全部改变看法”,元芳你怎么看

                          刘大怒,说是搞资本主义,要在广州全国农业会议上批判曾

                          毛收信后,问田家英,对曾的责任田看法如何,田说是搞资本主义,要批判、禁止

                          这以后,田和陈伯达因此下去调查,刘等等也都下去调查,调查以后,全部改变看法,赞成包产到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