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苏联4%的自留地生产了25%的产值,包产到户战胜人民公社 -- mcpssx

共:💬164 🌺769 🌵8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就是再拼命太宗也还是个矮个子,变不成巨人。

      为啥呢?一查你的材料来源,原来是一九七五年的《人民日报》。

      一九七五年是什么时候?是中美关系已经破冰之后了。中国那时已经重返联合国。中国已经联合美国对付苏联了。

      所以喽,出现这种政治性的文章有什么奇怪?

      但是,这种文章没有别的资料作为辅助是不能当真的。

      而且,你的这句话很有意思:

      据西方估计,苏联目前私人经营农业的生产占全国农业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原来是西方人的数据啊?而且还是“估计”的?这种东西都拿出来好像不太对吧?

      不过倒是可以看出来,你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把西方的东西当成宝贝。而这,正是太宗改开一派的显著特点。

    • 家园 一个通宝推荐,结果只有两个花,多少个投草?

      西西河现在充斥着这些左派,而这些左派在自我催眠状态中意淫到了何种境界,也可以看出来。

      我很不喜欢和这些所谓的左派说话,因为我对诡辩,打横炮,造谣,起哄这些没多少真正的含量的东西不感兴趣。我一直认为我是思想偏左的,但只要是求真,我就成了右的了。以上这些话,估计会有人去举报,封了我的口的。

      改革后的农业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是事实。以为“话语权更权威。谁掌握报纸谁就可以掌握胃饱还是没饱”的,现在老百姓还挨饿么?别忘了说形势一片大好,肚子里没食的是什么年月?真把老百姓当傻瓜了?改开后说粮食够吃了,相当多的人还不相信,认为是吹牛,这个情绪从哪里来的?人还没死绝呢,自我催眠也没这样的。

      剩下的是解释的问题。左派把改革后的粮食产量提高归于各种要素,这相当于把战场上把各种歼敌归功于各种武器的杀伤,而说军队的士气对歼敌毫无意义一样。是在玩逻辑圈套。

      但我觉得以往对这个问题的说明也是有问题的。

      第一个,把粮食产量当唯一指标。农业是多方面的,人不光吃粮食,现在人的粮食直接消耗量其实是小于过去的,应该综合考量。有些左派就拿粮食产量做文章,好像人只是吃粮食似的。

      第二个,把农民的积极性等同于种粮积极性。其实这更是多方面的,粮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多种经营呢,其实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民自己时间支配增多带来的增收。这些切切实实的给农民带来了利益。

      第三个,似乎左右派都忘记了90年代农村关系的紧张,三农的尖锐,简直不堪回首。而带来这个问题的解决恰恰也是从把农民从土地解放出来的而启动的工业化进程。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的两面性不能回避。

      找了一下资料,发现林毅夫在1992年做过研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HRS)在1978年-1984年广泛推行后,提升了个体农户的主观能动性,尽管没有了规模经济的优势,却增加了单个劳动者的劳动力投入(另方面也降低了监督成本)。换言之,微观激励机制的重构解决了公共地悲剧,可能是推动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林(Lin,1992)测算出HRS对农业增长的贡献达到46.89%。

      这其实应该是经济学界的一般观点。我几乎可以想象左派们开始对经济学家进行人身攻击了。

      河里面润树当年也说过这个问题,但采用就是逻辑圈套的办法,我当时就指出过,他没有回应过,这些年倒成了左派的金科玉律。自我催眠就是这么回事。

      通宝推:不远攸高,
      • 家园 林毅夫的研究很粗糙

        已经有人从统计上加以批驳过

        http://re.indiaenvironmentportal.org.in/files/file/Chinese%20Agriculture.pdf

        新的研究表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对于八十年代中国农业增长的作用在统计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我的帖子就是一个预言贴

          我说有人会来封我的口,我被短封了两次。我说请不要只考虑粮食,有人还是只围绕粮食,好一点说农业,绕来绕去的。

          似乎农民只配给他们生产农产品,而压根不是什么要富裕,要发展的人。

          我已经说了一个提纲了,但没人去考虑。老拿这种文章来烦我,什么林的研究粗糙,无非是这些文章符合你的胃口而已,而且这压根就是方向错误。我现在很明确的说,我得出的结论是,即便你的文章是正确的,人民公社也是不可持续的。请记住,农民不只是给你生产粮食,农产品的,更是要发展,要进步,要未来的人。而二十余年的人民公社中农民获得了多少?还要有大跃进,工农剪刀差以及若干政治运动的冲击。农民在这二十余年中看到什么未来?你再说人民公社伟光正,农民会看到希望么?

          从这个角度讲,80年代初的事情可以从五个字来解释:人民的意志。

          我相信这五个字已经够很多人跳起来了。有些人天天讲毛,毛为什么伟大,因为他“为人民服务”。当人民的意志和毛的发生冲突,有人就要强奸民意了。

          我没时间和这些人争论,也没心情。所以我不打算在这个楼再参与这个话题。上次,我仅仅是因为不希望和某个非贴上的东西说话就被短封了两次。既然好话好说如此,那我更没必要对贴上来找骂的人客气。

          • 家园 改开三十多年了,农民看到希望了吗

            你以为现在还是“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年代吗?(即使是八十年代,也有不少生产队是被强迫解散的,你以为大家都像小岗村那么落后)

            重庆就是人民的意志,有些人为什么怕呢?为什么要把人民的意志关起来呢?改开现在敢和“共同富裕”打擂台,公开自由竞选吗?

        • 家园 从整个80年代来看,确实如此。
      • 家园 数据说话啊,老老狐狸的数据河里摆着。。。

        怎么吃饱的说得很清楚。事实上,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绩效是相当有限的。

        1978年至1984年中国农产品以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42.23%,其中46.89%归功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集体耕作制度的体制改革,化肥施用量增加的贡献份额占到了32.2%,农产品提价的贡献份额占到了15.98%,其他制度改革的贡献份额十分微小。(林毅夫的结论)

        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一次性的突发效应,到1984年全国范围内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这种制度变迁的冲击已经释放完毕。

        因此,从1984年到1988年,全国人均占有粮食数量从400公斤下降到364公斤,农业生产形势总体上仍处于基础脆弱、后劲不足的状态。也就是说,所谓的“土地大包干神话”只是昙花一现。

        90年代农村的事情,河里提过很多次了吧,怎么没人提呢?赞扬包产到户的倒是没见到谁提过。

        包产到户那么好,干嘛吃饱了撑着恢复乡镇政府呢?在1983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一文中,这样规定了未来乡政府的社会经济职能:“乡人民政府建立后,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行使职权,领导本乡的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建设,做好公安、民政、司法、文教卫生、计划生育等工作。当前应着重抓好社会治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发动群众制定乡规民约,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促进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在1986年修改为:“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实际上这些工作原本就是人民公社的工作,只不过在人民公社时期,这些工作主要是通过农民合作由基层政府比较独立地组织完成的,主要是农民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这样事实上乡镇不过是人民公社换个马甲又回来了。

        通宝推:然后203,陈王奋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