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经历的改开前后的农村生活 -- 老实农民

共:💬517 🌺6785 🌵13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 家园 80年代,粮票的作用在下降

              我91年上大学,还有粮票这个东东,毕业时已经取消了。

              大学生当然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记得有一年放假回家,当时粮食已经市场化,不一定要到指定粮站去购买,我问父母,粮价涨了吗?(那时各种物价都不断上涨)他们说,放开后,还跌了一点。

              -----如果90年代粮食有过减产,城市里应该没有什么感觉。

              直到90年,粮食总产量才重新超过84年水平。

              接下来又是一段长达10多年的波动徘徊

              • 家园 粮票是93年取消。

                70年代,人均粮食产量300-340KG(79年最高);

                80年代,320-390KG(84年最高);

                90年代,370-410KG(96年最高)。

                90年,粮食总产量4.46亿吨,超过84年,人均也与84年基本相当,达到390KG;91、92两年减产,93年丰收,94年减产,95、96连续两年丰收,96年总产量首次突破5亿吨,人均412KG,这个记录2011年才得以突破;97减产,98丰收,99-01连续三年减产,减产幅度仅次于59-61,02年和01年基本相当,03年再度大减产,总产量低于90年,人均产量333KG,低于79年。

                好在入世后工业反哺农业力度一年比一年强,粮食生产从04年起开始连续12年增长。

                虽然90年代是波动徘徊,但人均粮食产量的绝对值依然比七十年代的最高水平还是高不少的。

                您觉得90年代粮食并不紧张,这个感觉是正常的。但是粮食不紧张,不等于食品价格都平稳。93-95期间,是改开以来物价涨幅最快的时期,三年间,消费价格指数都超过两位数,分别是11.7%、24.1%、17.1%,为控制物价,随之而来的银根大紧缩以及通缩,是当年企业全面亏损的重要诱因。

                通宝推:盲人摸象,吴用,
                • 家园 你的数字非常可信

                  虽然90年代是波动徘徊,但人均粮食产量的绝对值依然比七十年代的最高水平还是高不少的。

                  这也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几位河友的笔下,农村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大幅度退步的情况下,城里还没有挨饿。

                  • 家园 这个原因很多,我觉得除了老老狐狸数据所反映的

                    绝对生活质量的提高。还有两个原因:

                    1. 依据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2000年给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上书《一个乡党委书记的心里话》

                    我们这儿的田亩负担有200元亩,另外还有人头负担100--400元人不等。两项相加350元人亩左右。一家五口种地8亩,全年经济负担2500-3000元(不含防汛抗灾,水利等劳动负担)。农民种地亩产1000斤谷子(0.4元斤),仅仅只能保本(不算劳动负担)。80%的农民亏本,农民不论种不种田都必须缴纳人头费,宅基费,自留地费,丧失劳动力的80岁的老爷爷老奶奶和刚刚出生的婴儿也一视同仁交几百元钱的人头负担。由于种田亏本,田无人种,负担只有往人头上加,有的村人头负担高过500多元/人。我经常碰到老人拉着我的手痛哭流泪盼早死,小孩跪到我面前要上学的悲伤场面。

                    “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曾让亿万农民欢欣鼓舞。可是现在农民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必须贴自己外出“打工”的血泪钱。负担的日益增加,价格的逐年回落,被农民视为生命的土地已成为农民的沉重包袱,联产承包责任制被农民视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枷锁。出生在集镇,就不要人头负担,出生在农村就年年交人头费几百元,这是多么不公平啊!

                    我在农村工作已有17年,先后担任过四个乡镇的书记,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沉重过。我不知道全国的情况,至少我说的情况在湖北省有代表性。

                    也就是说:“农村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大幅度退步”,和“城里挨不挨饿”不相关。哪怕你种田亏本、物质退步,国家无论要多少公粮,你一粒也不能少。农村如何,哪里影响得到城里挨不挨饿?

                    2. 我出国前,大约是在2000年前后,在北京晨报上看了一篇文章。讲的是六必居每天晚上把卖剩的碎酱菜,打包在第二天早晨便宜出售(一包3块钱),很多贫困的北京市民,为了买到便宜的碎酱菜,大冬天的早晨3点钟去排队。挨饿的不是没有,只不过是少数。当然了,在大下岗时代的东北,也不能算是少数。但是呢,挨饿的原因不是供应不足,是因为没钱,算是贫困的范畴,不算是挨饿的范畴

                    通宝推:盲人摸象,二胖,阴霾信仰,老老狐狸,
                  • 家园 对于绝对的生活水平,我和那几位河友并没有根本分歧。

                    我们的分歧在于逻辑。

                    那几位河友的观点是:今天的绝对水平高于40年前,所以,包产到户这条路径比人民公社这条路径强;

                    我的观点是:公社时期的粮食产量(总产、单产)提高速度明显快于后公社时期,所以,粮食产量增速的统计数据不支持“包产到户这条路径比人民公社这条路径强”这一说法。

      • 家园 谢谢回复,解释一下

        》比如生产效率是不是提高了,农民生活是不是比过去好了?

        有变好的,也有变糟的,不能一概而论。家里劳力多,现在更精工细作,确实粮食产量有提高,还有就是以前的灌溉系统还能用,我前面也解释过了,后来就不行了。有些家庭现在脱离集体后,生活反而变糟了,这个原因很多(壮劳力不足,意外事故),不是像有些人简单的说是懒人的生活就变糟了。

        我观察的是当时农村生活变好的大部分是从事副业(养殖,蔬菜水果,乡村企业),完全靠种粮食致富的没有。

        》还有,从当年分田到现在已经超过30年了,现在的农村怎么样了?您说的分田带来的弊端有没有被改善?又出现什么新问题?

        这个你去看看网上关于三农问题的帖子就可以了解到。我现在回家乡没觉得有啥改善,旧问题解决了一些(农业税,提留等等),灌溉系统仍然没有完全恢复。新问题又出来了(比如留守儿童,劳动里流失),每次回去都觉得很压抑,等我有空再写一些具体的人的故事。

        通宝推:吴用,時千峰,老老狐狸,
        • 家园 请继续,期待着

          从城里人的视角来看,改开以后,首先是农贸市场活跃起来了,副食品的种类和新鲜度大大好于国营菜场,虽然贵一点,但是在工薪阶层可以接受的范围,而且不用起早排队。第二,农村的亲戚们开始活跃起来了,以前多少年没有走动的亲戚,也扛着年糕腊肉进城走亲戚了。第三,农民工越来越多了,开始只是建筑工地上,后来商场工厂就都是了。所以,切实感觉到了改开带来的变化,带来的好处,也相信老邓的路线是得民心的。

          凡事有利必有弊,我们看不全农村的真实情况,政府和媒体又不可靠,所以我对所有写农村的帖子都很仔细地读,希望能用碎片串成一幅比较完整的图像。

    • 家园 我们那边,没有管水员,但有保管员。
      • 家园 你这一提醒我还记起来了

        管水员的工作是管理农业用水。平时要查看田埂有没有漏水(一个大黄鳝可以把田埂打个洞,没人注意到的话水田的水能放光),缺口有没有垮塌。下大雨的时候池塘和水田的水位大涨,就更容易出状况了,池塘和田埂缺口被冲开的话损失就大了,水管员的工作就是负责巡视,遇到状况要赶紧处理,这时往往还要出动额外劳力。

        保管员我们村也有的,负责保管集体所有的工具,粮食等等。我们村有仓库,能储存粮食和大型农具(电动机,柴油机,拖拉机)。仓库也是村民开会的场所,改开后这个仓库就废弃了,最后完全拆除。

        通宝推:吴用,
    • 家园 有空给说说分田的具体过程,村民们的讨论思考呗
      • 家园 这个我不熟悉

        我当时十多岁,还没有资格参与,我只能叙述我观察到的事实。要是有机会(下次回老家吧),我倒是希望能跟他们了解一下你说的这些方面,不过转眼都已经快40年了,很多参与决策和执行的村民都已经作古了。

    • 家园 【原创】改开对家乡供电的影响

      我提到过我们村是70年代中期通电的,电费是由生产队统一收取,再按每家灯泡数目分摊收取电费。农民收入不高,往往为了省钱尽量少装灯泡,会在墙上掏个洞,安个灯泡给两间房照明,我家一共好像只有两个灯泡,给四间屋子照明。有了电以后,生产队就开始置办了电力驱动的生产工具,比如打谷机,抽水机,有时候不注意安全被电死的事故也有。当时通到我们村的是三相电(初中物理学了的吧?),驱动大马力马达必须要的。

      整个生产队只有一个电表,有不自觉的村民就会偷偷自己加接灯泡,管电员(村里新编制)会定期到各家检查。

      后来分田到户了,出现了几个新问题:

      偷电(加接灯泡)问题突出,偷电的越来越多,没人愿意得罪人出头去检查,然后电费收取越来越麻烦,很多人不配合,常常拖延甚至拒绝交,最后因为拖欠电费太久,供电局就把电给掐了。电掐了以后,供电设备就慢慢被村民给偷了,电线杆拿回去当建材了,村民又回到用煤油灯照明,电力驱动的生产工具要么废弃,要么贱卖了。我们村没有供电的状况持续了很多年,直到90年代才恢复。

      所以我们村改开后很多年,生产方式回到全部人力畜力。比如从池塘抽水(水位低于耕地的时候),现在要用水车了,这个水车有千年以上历史了吧?我读的历史课本上有示意图。我记忆深刻的一个场景:当时跟大哥一起正在烈日下车水,父亲骑个自行车老远就喊大学通知书到了。我跟我二哥同时开始上小学,也是同时考上大学,在我们家乡是个大新闻。

      我们家乡收割水稻是连稻草谷子一起收了,然后用牛拉石滚(成小斜角锥型石料)碾压来脱粒,后来生产队有了打谷机就方便多了,后来没电了又回到用原来的牛拉石滚了。

      90年代,村里人实在受不了,就有人(我同村的初中同学)牵头重新集资通电,这次通电很多设施很简陋,到我们村只有一相电了。我那个同学还闹了笑话,他认为零线可以比火线细一点,这个是我学过电工的堂弟告诉我的。

      从电力照明到煤油灯,从电力灌溉/打谷到人力,这个算不算退步啊?

      通宝推:xm,故乡在喀什,师兄,吴用,hattie,jellobean,邻居大哥,李根,叶入林,金色阳光,西门飘飘,三笑,桥上,阴霾信仰,发了胖的罗密欧,俺老孫,随风而去,mezhan,西安笨老虎,老老狐狸,何求,向前向前,起于青萍之末,
      • 家园 宝推

        因为第一次听说,可以用震惊来形容,不过俺认为可信度较高。因为俺可以提供另外一个情况,某地质行业野外作业定居点(有很多家属),84年以前供电是自带柴油机发电,晚10点停电。后来,嘿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的情况下,集体点上了煤油灯。定居点的子弟小学,理发店、商店、电影院、托儿所、冰棍厂、澡堂、供水站全部关门,孩子们要徒步或骑车10几公里去社会上学,煤油灯下写作业,吃水要人挑回来。

        后来索性不勘探了,大家下岗,但不能全家玩完吧,于是上至高级工程师,下至老人孩子集体上阵筛沙子,捡石头供应建筑工地,再就业活动搞得很是红火,不过几十年积攒下的水文地质资料还有价值,可以卖给美国人,澳大利亚人,日本人,当官的倒是不愁钱。

        后来90年代定居点搬迁,居民们才有了电用。那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代啊。。。艹他母亲的!!!

        通宝推:hattie,七天,苏仙岭,西安笨老虎,老老狐狸,
    • 家园 【原创】分田到户对水利设施的影响

      首先就是池塘的分配问题,池塘的数目是有限的,所以必须农户公用的,而且因为每家都是肥田/瘦田搭配,每家分到的田地都不是连片的,变成每家还要从不同池塘引水,不跟池塘直接邻接的耕地要放水往往就得通过别人家的责任田。每年因为放水的问题发生冲突非常多,打死人的都有,这些都是分田到户后才有的。另一个负面效应,就是没有人组织挖塘泥了,池塘逐渐淤积,储水能力大大下降,现在很多已经沼泽化了,这个问题困扰农村很多年,这两年政府开始补贴用机械清理池塘,我去年回去看很多池塘清理好了,储水能力有恢复。

      刚开始分田到户到户的时候,以前集体组织的惯性还在,各农户还能组织起来从水库打水,后来就越来越难了,一个是水库开始创收,收费提高了,再一个就是没人愿出头,因为往往吃力不讨好,矛盾也多。比如责任田跟池塘邻接的会首先把自己的地浇了,等其他农户想组织打水的时候,这家就拒绝参与,到后来就大家都不去从水库打水。这个是我们家乡的普遍现象,下一步就是那些水渠慢慢就荒废了。

      集体化时代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建立的灌溉系统就这样毁了,农村又回到靠天供水了,这算生产方式退步吧?

      通宝推:吴用,故乡在喀什,四处乱晃,李根,az09,三笑,阴霾信仰,hwd99,发了胖的罗密欧,俺老孫,金色阳光,mezhan,jdrlgd,起于青萍之末,西安笨老虎,任爱杰,独立寒秋HK,pattern,石狼,老老狐狸,何求,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