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经历的改开前后的农村生活 -- 老实农民

共:💬517 🌺6785 🌵13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对这位河友没有意见,不过

                  我自己在北京住,经历过几次差点抗不住的时候。拉肚子碰到堵车,在红绿灯前堵了40多分钟,咬牙坚持,出虚汗人几乎要虚脱了,当时心里就想,活着真没有意思,死了算了。

                  不过,我该怎么说呢?这位还缺乏足够的革命意志。

            • 家园 我就是从李昌平这事开始,对朱不感冒的

              一个基层乡党委书记,冒着坐牢的危险(李昌平后来被省市县三级派员查了个底掉),上书国家总理反映事关国本的基层真实情况。国家总理在亲自派员核实、并亲自插手干涉的情况下,竟然不到半年就偃旗息鼓。李昌平被迫辞职离开体制,监利县委书记升任黄冈副市长,作为总理竟然不闻不问、无动于衷......

              基于这些基本事实,如果不是国家总理连县委书记都玩不过的话,我的理解,就是他也不喜欢听真话、不喜欢说真话的李昌平。虽然他是那个年代稀缺的经济学硕士、有17年乡镇工作经验、做过四个乡镇的书记,37岁,年富力强。属于那个时代非常稀缺的人才。

              通宝推:hattie,jhjdylj,李根,阴霾信仰,老老狐狸,
              • 家园 直至今天,能把农村和农业问题说的比李昌平

                还清楚的,体制内外,还没有。

                李昌平牛在不单单指出了问题,还摸索了解决途径,提供了一些方法,方法是不是可行,可以检验,但是肉食者们连听一下的耐心都没有。

                通宝推:hattie,白玉老虎,老老狐狸,
              • 家园 说到基层官员,我有一回见过两个鲜明对比

                其实官员之间差别很大,对比鲜明,这种情况都是有的,但是一次同时遇见就很罕见了,反差也更大。

                有一次听报告,来了很多人做报告,其中一个是社区派出所副所长,一个是乡镇长。年龄都差不多,三十多岁不到四十的年轻人。其中一个,报告做得莫名其妙,给人抽风的感觉,忽然间就放起音乐了,后来才明白那是要为下面的讲话做铺垫,忽然间就放起幻灯片了,忽然间就放起纪录片了,那转折,简直就是秋名山车神喝断片了,一闪一闪亮晶晶。还有一个就是阅历丰富、经历丰富,说话有料、讲话有纲,一听就知道有本领。然后明白在报告开始之前,主持人为什么说要听众看一看二者的区别了。这区别简直瞎子都看出来了。而且更加有趣的地方是,云山雾罩那个还是先进模范……我幸好知道那个人的底子,那模范纯粹就是钱砸出来的,在辖区往死里砸钱,基础设施上去了,工作也做好了。

                当然了,硬要从正面说,那我们可以说:要做好工作,上级领导支持是很重要的。李昌平的问题就是没有上级领导支持。他提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但是他自己也被挤出去了。

                但是,这样追求领导支持,弄来弄去,最终的结果就是行政力量过强。

                行政确实需要有力量,但是行政力量这样强就不太对劲了。

          • 家园 你是农村改革的受益者嘛

            没有指责的意思哈。我回头写一帖讲讲我们村的人和事,有助于了解为啥城市居民的副食供应会改善。

          • 家园 当年的说法?几方共赢,要靠生产力水平持续快速提高

            也就是说,长期增速要快,很遗憾,从1984撤销公社(或者1982开始推包产到户)到2000年,统计数据完全不支持“长期增速快”这一假设,当然,比较绝对的生产力水平,2000年肯定高于1982or1984,但从逻辑看,这个不是包产到户路径更优的证据,虽然宣传口爱玩这花活,只比较绝对水平,闭着眼睛不看相对增速。

            所谓“提高积极性”,我说过,这种效应是一次性的,不可能持续累积。不可能今天提高了积极性,明天在今天基础上又提高了,后天还能再提高,无穷无尽……,可能的情况无非两种:1、今天提高了,明天、后天……,高水平的积极性一直得到保持,当然,这很难;2、今天提高了积极性,明天又降下去了,后天又在明天的基础上提高了……,这可能是常态。

            提高积极性的一次效应,从全国来看,我估算的增产效果也就10%左右,长期看,包产到户副作用日渐显现,对比58-79,82-2003的统计数据,很明显。

            改开初年,城市副食品较前丰富,原因至少有三个:

            1、77开始的大量进口,79减少农村征购定额,提高粮食征购价格;

            2、前期投入的良种推广、大化肥大化纤装置投产;

            3、单干带来的一次性增产效应。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8美元/桶;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

            点看全图

            81-84,中国进出口基本平衡,到了85年,逆差一下就从84年的14亿美元跳升到149亿美元(超过出口额的一半),86年依然是高位,逆差119亿美元。

            82-84连续三年粮食增产,到了85年,财政支撑不了,粮食由上年净进口688万吨转为净出口271万吨,物价大幅度上涨。化肥农资涨价,粮食出现卖难,农民的积极性立马就下来了,当年就是大减产,直到90年,粮食总产量才重新超过84年水平。

            接下来又是一段长达10多年的波动徘徊,2003年,粮食总产量还不如90年,人均低于82年,单产退到九十年代中期水平。所以,李昌平那句“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真不是妄言。

            通宝推:盲人摸象,camper,hwd99,時千峰,
            • 家园 关于积极性提高,说一个驴肉的故事

              我祖父一辈就离开农村了,所以缺乏感性认识。不过刚想起来一个石家庄附近农民出身的朋友讲的一件往事。

              那次,我向他提起,在北京吃到的河北(他家乡)驴肉火烧很好吃。这个朋友回答,他不爱吃驴肉,小时候吃腻了。

              当年刚分产到户,很多人要买毛驴耕地(记得我插过话,原来公社的那些驴呢?他回答,总共也没几头,不够分)。于是他的三叔二舅之类的亲戚跑到新疆去买驴,回来倒卖。

              结果驴倒是好买,回来的火车皮难弄,等驴折腾回家,春耕已过。没人愿意养头驴在家里(要等到明年才能派上大用场),于是卖不掉,只能杀了。我这个朋友家作为亲戚,也分了一大堆驴肉,天天吃,以至于现在闻到驴肉就反胃。

              从侧面来看,分田还是提高了积极性的,大家愿意加大投资,购买牲畜,来提高产量。

              所谓提高积极性,我说过,这种效应是一次性的,不可能持续累积。不可能今天提高了积极性,明天在今天基础上又提高了,后天还能再提高……,

              • 家园 万里迢迢高价买驴吃肉大亏本的“积极性”瞎折腾

                大笔钱亏在买驴上了 。。由于被迫或者是主动搞分田单干。

                为了还账,只好“积极性”了

                老百姓亏得钱,也算是邓小平一分了之路线的代价吧。

              • 家园 积极性提高,我不否认啊,82-84的累积增产有一部分

                是这个原因。

                但是,积极性提高不能持续累积,我想,这应当没异议吧。要不,85-89,不如84,这可完全是后公社时期了。

                当年刚分产到户,很多人要买毛驴耕地(记得我插过话,原来公社的那些驴呢?他回答,总共也没几头,不够分)。于是他的三叔二舅之类的亲戚跑到新疆去买驴,回来倒卖。

                这个,恐怕很难解释成分地提高积极性吧?从毛驴耕地的效率来看,总共就那么点地,需要那么多毛驴吗?大家都要买驴,无非是不够分而已,而不是地太多。

                最后搞了一大堆驴肉吃到吐,这恐怕恰恰反映出分地落后、低效的一面。

                当然,如果借此搞出个驴肉火烧大产业,那就又是一段改革开放的佳话了。

                • 家园 你是这个楼里不多的,承认积极性提高的人

                  积极性提高,我不否认啊

                  积极性提高不能持续累积

                  这个我认同。同时我想说,文革时候的学大寨的效果,也是不能持续累积。

                  关于驴的问题,说实在话,我不知道耕多少地需要多少驴。我的理解是,这个村子,比方说,原来一共十头驴,大家也凑合着过。分田后,为了自己的收获,大家宁愿自己再买驴(没车皮运回来那是一个执行的问题),所以村里总共有了二十头,畜力增加了。

                  • 家园 从你的这个例子来看,二十头驴明显是过剩

                    如果一家一头驴是农活的刚需,那么不管是农忙农闲,都要购买。早年牲畜买卖与季节关系不大,价格略有波动而已,有大田的地主自然会去买驴,小农户自然就不会自己买,生产资料的帐可以很清楚的

                    本来集体十头驴,农忙时轮用农闲时合养,后来变成各家各户买驴,农忙时可以动动脑筋,农闲时根本不想要,这种态度就说明在这种落后的制度下,二十头驴是过剩,和现在一家买台联合收割机没啥区别。在没有租赁渠道的情况下,就是纯粹的浪费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这个说到点子上了

                      耕牛也是类似,除了农忙大部分时间不需要耕牛,但是必须喂养,要消耗饲料,还得花人工侍候,多养耕牛是增加了农民负担,对人力物力都是浪费。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您可能不知道,主席本人也说过,包产到户可能会带来一时增产

                    他担心的是两极分化等长期后果。

                    这个我认同。同时我想说,文革时候的学大寨的效果,也是不能持续累积。

                    “学大寨”提高积极性、“包产到户”提高积极性,物质刺激、精神鼓励,都一样,“提高积极性”是没法持续累积的,不可能今天积极性提高了,明天还能继续提高,无穷无尽,这不是瞎扯吗?

                    关于驴的问题,说实在话,我不知道耕多少地需要多少驴。我的理解是,这个村子,比方说,原来一共十头驴,大家也凑合着过。分田后,为了自己的收获,大家宁愿自己再买驴(没车皮运回来那是一个执行的问题),所以村里总共有了二十头,畜力增加了。

                    原来10头驴够用吗?是不是畜力不够还需要人力补充?如果畜力本身是够的,只是分田导致牲畜不够分配才自购增加牲畜,这其实是效率不高的表现,反映的是小农生产的低效率而不是分田提高了积极性,老兄这个例子选的不好。

                    通宝推:空中吴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