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林风清逸

共:💬72 🌺489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论点和论据不太符合啊

          晁错削藩可是完完全全在维护刘氏特别是景帝“本人”的家天下,哪有什么背离?

          景帝杀晁错,包括错父所谓“刘氏安,晁氏危”,都无非是看到诸侯王势力强大,害怕了而已。景帝杀晁错说白了就是胆子小担心被七国干翻,想牺牲晁错和七国和解罢了,跟你所谓的“所做的决策也只能以家天下为根本”完全扯不上半点关系。如果景帝早知道能摆平七国,那除非发了神经才会去杀晁错。

          建议另外找些例子比较好。

          • 家园 借错之头和解,我认为非常正确。

            削番政策是当时的共识。袁盎就早有此说。

            然而形势是变化的,景帝任用晁错,是因为他削番最坚决。削番的难度极大,这点也是共识。晁错老父看的明白,袁盎更是早有预见。

            种谓盎曰:“吴王骄日久,国多奸。今茍欲劾治,彼不上书告君,即利剑刺君矣。南方卑溼,君能日饮,毋何,时说王曰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脱。”

            景帝削番要用晁错,然而削番导致诸候提前发难,形势变化了,但对景帝来说,晁错的做用却是不变,这次是要借他头一用。

            有一种看法,杀不杀错,意义不大,因为吴楚已反,然而即是忽略了“王者之剑”兄的一个看法“和解”

            当时情势,吴楚势大,在景帝看来,(不是今天事后看),成与败的概率,成极小,败极大,所以形势才极其危急。那么“和”就是极其理性的选项。

            及晁错已诛,袁盎以太常使吴

            在这种情况下让袁盎使吴,去干什么哪?只有一种可能性“言和”

            和要有诚意,不能空手去言和,诚意在哪?晁错之头。而正是袁盎的关键作用,才有了此头。袁盎不去谁去呢?

            而袁盎此去却是差一点也把头留在那了。

            这一切错综复杂事件的根源在哪里呢,在此列传中,太史公把袁盎与晁错合为一传,不是因为他们的对立,而是他们的统一。他们对于帝王的作用,没有区别。

            太史公文章结构之严谨,我只有佩服。

            此传开篇,就借袁盎之口说明了君臣关系。

            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

            而袁盎在传中的几乎所有故事,都是围绕君臣关系展开。

            太史公此传想说明什么,我认为很清楚,“家天下”。

            通宝推:楚庄王,
            • 家园 老兄指出了封建社会最本质的地方

              权力世袭. 不管他的称号是皇帝还是王或贵爵, 在他的实力范围内他说了算.而且他要竭尽全力把这个权力传给他们后代. 资本阶级革命把这种世袭权力取消了.因此资本主义社会是进步的.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把资本的权力取消. 人类凭藉道德和知识分享权力. 总之一句话,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越来越自由.马克思说过一句. 我忘记原话了.

              这些都是以前课本上老生常谈的东西.翻案文章是没有意思的.

            • 家园 从结果来看,景帝杀晁错是个错误的决定

              从结果来看,景帝杀晁错是个错误的决定,第一,并未达到预想的结果让七国罢兵,第二,还存在让已方支持者心寒的可能性。

              事实上景帝杀晁错,或者说当初不去削藩,对他自己的家天下才是不利的。如果是为了家天下着想,就应该坚定地削藩,后来也不该杀晁错。

              景帝杀晁错主要是自己胆子小又看不清形势,而不是什么为了家天下的深谋远虑。

              其实说白了就是个无能领导让下属背锅的故事,真没你扯的那么多意义。

              • 家园 家天下与深谋远虑没有必然的联系。

                背锅的故事,已经“扯了”2000年,还在继续不见尽头。晁袁之辈,后继不绝如缕。

                读史记列传,心潮起伏,几年来总想写一些感受,一直没机会。就此楼随手写一些。

                列传第一感想:

                一:无论什么样的皇帝,必然以家天下为出发点。

                二:何为家天下?以国家暴力为组织形式,残暴天下。

                三:在此制度下,做为个体的臣子,只是个工具。

                太史公颠覆很多传统的观点,因为他对家天下的理解。

                1:尧舜时代如何?也是家天下。

                2:周武王,与商纣王,以及与尧舜,有区别么?没有。

                3: “许由”不愿为官,至于“逃隐”,而且是“耻之逃隐”,他动机与伯夷无二。家天下制度下为官,要么:违背自己的理想,做君王统制天下的鹰犬。要么就是帝王的牺牲品,没有其他选择。想以天下为已任,济世救民,只能是幻想。

                4:伯夷“义不食周粟么”?,他也不食商粟。他投文王的初衷,只有一个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这是他心中理想的社会“善养老”,这个标准高不高?看看今天的世界。

                这也是太史公的理想社会,今天仍未实现。

                5:伯夷饿死首阳山的原因是什么?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

                又是一个"耻之“,武王兴师,为的只是家天下。

                6:伯夷不是隐者,他有着强列的入世愿望。不然不会冒死逃亡,投奔西伯昌,他是带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而去的,然而这个理想被武王打碎了,他的结局也只有一死。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为了坚守心中的理想,义无反顾,慨然赴死。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这就是太史公对于”仁“的理解,不同于平常之论。

                7:72贤人之首的颜回,与许由,伯夷是同道之人。结局也是一样。理想抱负不能施展,太史公发了大段的悲鸣。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列传第一中,太史公道出了心中的理想。体现在上述几人身上。

                然而现实中,他们已成绝响。

                所以列传之中,众人的悲剧,已不是伯夷式的悲剧。他们都是家天下的牺牲品,而不是理想的殉道者。

                • 家园 少年时代笑伯夷、叔齐

                  觉得这两老头不识时务。

                  如今见惯世态炎凉,才知道“天不变,道亦不变”,时代的形态在变,人世间的丑恶永远不变,方才知道那深沉的哀痛。

                  人对光明的渴望就有多强,对黑暗的恨就有多深,所以我现在明白伯夷、叔齐之死,不是因为癫狂,而是因为孤独和失望。

        • 家园 晁错是否可以不死?

          吴王反的是削地,所以杀不杀晁错根本不是重点。

          景帝杀晁错,恐怕还是犯糊涂的成份多

          • 家园 晁错为何不可以死呢?

            景帝处在生死存亡关头,只能是不择手段。军事应对为主,诛晁为辅,能不能使吴楚军罢,不知道,但哪怕有一丝希望,也就顾不得其他。“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这个在当时真是顾不上了。从太史公视角,“吴楚军罢否” 是景帝当时唯一要点。

          • 家园 所以建文帝学乖了

            景帝好象是受了晁的仇家袁盎蛊惑,袁后来也没落好下场

            还是推恩令牛B,大国变小小国变无,那些王完全没法反抗:自己儿子也不一条心呀咋搞

            • 家园 推恩令不是万能的

              推恩令不是武帝的发明,贾宜早就提出了基本思路。但谁也不是傻瓜。贾宜想得到后果,诸侯王们就想不到后果?就算想不到,贾宜的文章也是能看到的。所以文帝没办法搞推恩令。无他,文帝本就是诸侯王上位,是个弱势皇帝。其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向周勃、陈平之流夺权上。削藩实在不是主要矛盾。而强大的刘姓藩王在外还有助于文帝巩固权力。

              到了景帝,他难道不想和平解决?问题是这时候诸侯王已经尾大不掉,真搞推恩令的话人家有的是办法对抗。而到了武帝,他老爹已经把最强大的诸侯王打掉了,中央的军力达到鼎盛,这才有条件搞推恩令。其他诸侯如果不愿意接受推恩令,那么七国的下场就是榜样了。

              明、清的情况都是一样的。不把最强大的诸侯用武力削平,那么就根本没有搞推恩令的条件。只不过建文帝武力削藩失败了,而康熙成功了而已。从本质上说,武力削藩是当时的唯一选择,剩下的只是执行力和运气的问题罢了。

      • 家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创新的重要性

        第二次和第三次其实只间隔了1年,萧何“悉以所有佐军,如陈豨时”的套路就不好使了,刘邦又玩“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的老把戏了,所以真的是伴君如伴虎,只能搞创新重新捡起王翦的老路数,多弄些田地民宅自污

        要说秦始皇其实也好糊弄,王翦真要反了拿下咸阳,啥民宅不是自己的,你封不封有嘛区别呀.......

        寇准恐怕还是觉得自己聪明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后来他就不听别人劝,非要搅混水复出

      • 家园 共军早就搞“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脑风暴”山寨共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