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罗斯福和斯大林 -- 本嘉明

共:💬210 🌺1839 🌵1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很抱歉,开了个美国战败的脑洞,剥夺了你坚持美国没有罗斯福

                    也能获胜的乐趣。

                    如果说没有罗斯福,美国战胜和战败的可能性各是50%,那朝鲜能统一宇宙的可能性只能是负无穷大。那开的就不是脑洞,是“黑洞”!

                    你如果一定要坚持“没有罗斯福的美国也一样能打赢二战”的观点,没问题,你自己开脑洞,在你开创的平行宇宙里让华莱士总统带领美国大杀四方好了,不需要非得要我替你开脑洞来支持你的观点。

                    很抱歉,我开脑洞喜欢同时开多个可能性,多条支线,满足不了你的单线程的要求。这是性格使然,我也没办法改,也不想改了。

                    • 家园 你开的多线程脑洞,是真的认为各个线程发生的概率相等么?

                      你看你自己写三种可能性的时候,首先写出来的也是第一个:罗斯福不连任三四届,美国更好。之后再为了平衡而脑洞别的结局,作为plan B当然可以,但若说发生的可能性是50%,那就是硬凹。跟金三问鼎世界的脑洞没啥大区别。

              • 家园 好吧,关于换个人当总统,美国会怎么样,说说我的看法

                如果罗斯福没有谋求第三任,而是某人当上了美国总统,也就没有了《租借法案》,英国独自支持不下去,与德国议和了,德国再发动对苏联的战争时就不存在两面作战了,也没有了非洲和南斯拉夫希腊战场消耗兵力和耽误时间,巴巴罗莎行动提前到4月份发动了,在雨季到来之前就打到了莫斯科城下,虽然仍然没有拿下莫斯科,但由于天气和路况比冬季好多了,还多了用于非洲和南欧战场的装甲师等兵力,德军向列宁格勒一样合围了莫斯科。苏联不得不迁都到乌拉尔。

                同样由于没有租借法案的物资,常凯申大元帅也支持不住与日本讲和了,承认日本对三分之二中国国土的占领,换取日本不再支持汪伪政权,承认常凯申对中国西南剩余国土的统治,并结成反共同盟,合作共同反对共产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威胁,联合剿灭中国的土共武装。英国荷兰等国也与日本签订了条约,默认了日本继承了在亚洲殖民地的权益。美国也没有停止供给日本石油和废钢铁,日本也就失去了偷袭珍珠港的动力,于是北进派终于等到了机会,推动了向北进攻苏联的战略的实施。于是,在德军宣布合围莫斯科的那天,日本宣布对苏联和蒙古宣战,关东军在内蒙德王李守信等蒙奸武装的配合下攻入蒙古国,如入无人之境,一直穿过蒙古国土进入苏联国境内,切断了西伯利亚铁路,也断了苏联亚洲国土上的军队回援莫斯科的可能。

                这种情况下,美国会参战吗?不会,美国会等更好的机会,那就是德日联军一头碰上死拼到底的战斗民族,碰的满头包却迟迟无法最终解决。战斗民族哪怕莫斯科被攻占或困死,仍然在乌拉尔、在高加索、在西伯利亚打游击不投降。德日军队即不适应极北地区寒冷的天气,也不善于应对游击战,兵力国力都达到极限。

                这时候英国邀请德日坐下来密谈瓜分世界,英国负责拉美国加入对共产主义的最后决战,德日应同意战后德日美分胜利果实时给英国分一小杯羹。得到德日的保证后英国说服美国的现任某人总统加入世界反共产主义同盟对苏联作战。本就极端反共的美国此时上下一心积极参战,这时美国才开始征兵,分三期共征兵三百万,再经过八到十个月的训练后,第一批一百万武装到牙齿的全新训练的美国大兵开进苏联国土,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苏联灭亡领土被瓜分,中国成了日本的保护国,英国拿回了香港,但失去了新加坡,但得到列宁格勒作为补偿,美国得到从乌拉尔一直到海,白令海峡成了美国的内海,德国得到了乌克兰、白俄罗斯、高加索的油田和法国的非洲殖民地,日本除了中国和新加坡还得到了蒙古和婆罗洲,原苏联领土上出现了六七十个受大国保护的小国,等等……

                美国仍然是战胜国,是最后的赢家。

                ————

                这种假设历史可能如何变化,纯粹就是开脑洞,当然,这只是脑洞之一,还可以有其他不同结果的脑洞。

                通宝推:本嘉明,笑不拾,燕人,
                • 家园 你的结论是,换个总统,美国仍然是战胜国,是最后的赢家。

                  苏联灭亡领土被瓜分,中国成了日本的保护国,英国拿回了香港,但失去了新加坡,但得到列宁格勒作为补偿,美国得到从乌拉尔一直到海,白令海峡成了美国的内海,德国得到了乌克兰、白俄罗斯、高加索的油田和法国的非洲殖民地,日本除了中国和新加坡还得到了蒙古和婆罗洲,原苏联领土上出现了六七十个受大国保护的小国,等等……

                  美国仍然是战胜国,是最后的赢家。

                  所以你这些分析和假设,换了别的人当美国总统,最后的结果依然是美国是最后的赢家。那么,对美国来说,罗斯福当总统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甚至,有可能今天美国还不必面对中国的挑战,是不是说换别人当总统,对美国更好?

                  • 家园 都说了是脑洞大开呀,你非要抬杠,我就奉陪到底。

                    支线之一:德日拒绝了英国关于拉美国参战的建议,不想给唯利是图的美洲牛仔摘桃子。德国决定武装极端仇视苏联的波兰人加入最后清剿苏联游击队的作战,并承诺如果波兰人作战卖力,战后可允许在德国的保护下复国。日本也有样学样邀请常公凯申出兵参加最后的对苏作战,承诺如果常公干的好就把唐努乌梁海归还中国。于是波兰人怀着复国的悲壮,常凯申公抱着开疆拓土的雄心,纷纷加入对苏的最后决战,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于是,苏联灭亡了,德日瓜分了苏联,以乌拉尔为界,以东属日本,以西归德国,波兰失去了格旦斯克,和西部大片领土,却从苏联夺回了立陶宛,并作为德国的附庸国出兵在前苏联的领土上执行占领任务。常凯申公领导的中华民国只剩下从云贵川部分湘桂到陕甘青新的国土,失去了大半个中国,却因为收回了唐努乌梁海而被树立为民族英雄!人民的呕像!并应邀再次出兵协助日军进攻盘踞陕甘宁的土共根据地和日军占领区里的土共游击队。

                    战后英国无力维持殖民地的统治,却又不甘于被从殖民地赶走,遂与美国密谈,达成协议,建立英美联邦,共抗德日同盟。

                    英美对德日,又回到陆上强国与海洋强国的对抗老路上来了。

                    以后的历史将如何发展?什么时候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尚不得而知。

                    ————

                    前面的主线是对美国好的结果,此支线是对美国不好不坏的结果,本来还有一个对美国来说是坏的结果的另一种可能,今天累了,不写了。

                    • 家园 得俩和平奖的美国总统,也不会错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你这个脑洞,需要美国总统无比热爱和平,你看,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先例放在那里,参战比不参战受到的阻力小得多,所谓孤立主义争来争去,区别只在于参战的时机,而不是真的热爱和平。

                      如果你脑洞开到世界大战都快要打完了,美国还不参战,那得是一个多么厉害的总统,对美国人民和金融资本家都要进行革心改面的大转化,才有可能做得到。

                      • 家园 时机错过了,再一头扎进战争里去,就是傻子了。

                        这个平行宇宙里的某人当总统的美国,没有为战争做好准备,再同意参战后仍然需要先征兵再训练,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能把一百万的陆军投入苏联战场。

                        在支线剧情里,由于德日拒绝了英国拉美国加入的建议,而是拉波兰和常凯申参战,波兰虽然亡国了,但他的三十几万的陆军士兵只是做了战俘,并未全被杀死,而且十分彪悍好战,稍加武装即可投入战斗。常公凯申手下也都有几十万现役军队,且已经历数年的抗日作战,马上即可出境作战。

                        等美国某人总统回过味来,发觉再不参战就没有捞好处的机会了,他还得在国内做通过征兵法案的说服工作,法案通过后才能开始征兵、训练,还得就加入战争的哪一方继续在国内进行辩论和游说,还没等这些都做好,战争结束了!

                        这就是支线剧情里英美结成联邦对抗德日的情况,两大阵营再次对峙,即使再爆发大战,那也已经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了。

                        • 家园 你还不如说平行宇宙里美国根本没独立,没工业化,还是奴隶制

                          没有为战争做好准备,再同意参战后仍然需要先征兵再训练,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能把一百万的陆军投入苏联战场。

                          美国1917年第一次通过征兵法案。二战开始不久1940年就通过了针对二战的征兵法案,后来1941年一票之差通过的只是延长时间。美国一直就在盯着战场,换个总统,准备好找机会找借口介入战争这个思路也不会变。看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例子,再看看历届美国总统找各种借口介入和发动的战争,你就知道你乱开脑洞,完全不考虑发生的可能行,那是没有意义的。

    • 家园 1956俩人完了,美苏一样联合抵制英法
    • 家园 麦卡锡在美国搞的是WG?这是在中国搞现代版指鹿为马了

      麦卡锡明明搞的排共大清洗。

      如果肯尼迪不死,还能吹共济会兄弟连情谊,共济会对肯尼迪谋杀完全说明他们没有祖国,利益为先,只不过当时要利用美国人打仗,苏联死了,美国人没有那么大的利用价值了,现在沦为垃圾白人了,穷得要占领华尔街了。

      罗斯福为美国赢了二战,最终却是小布什上台搜刮美国人,嘴上说什么民族情谊,实际做的却是阶级剥削,蓝血们选择的是和疣疣结为兄弟连,可不是和红脖子抱团。

    • 家园 罗斯福的最后5年

      从1940年起,罗斯福的身体就明显不行了,他是个瘫子,连散步都是一种不可能的奢侈,每天要跟柯洁下10盘比赛棋这样紧张的脑力劳动,怎么吃得消?1944年时,相当多的医生判断他活不过1年了。如果他说,做完第三任我不寻求连任,没人会指责他。同样的,他不用竞选,只要说我接着干,不怎么费力就当选第四任了。由于几乎所有政客都清楚他拖不到任期届满,谁是副总统就很重要,民主党内的“新政派”竭力推动他的副总统华莱士(1941—1945年任副总统)继续搭档竞选,但华莱士明显亲苏,受到其他人的猜忌,被刷掉,最后选了杜鲁门。

      罗斯福很清楚,战后就是美苏G2说了算,他需要苏联支持建立联合国,需要苏联在德国战败后立刻对日作战(蒋介石令人羞耻的无能,迫使罗斯福不得不让熊爪伸进远东),而作为交换,他同意苏联对东欧大片地区拥有“自古以来”的控制权,以及外蒙古。

      英国对于罗斯福放弃波兰极为愤怒,因为波兰跟英帝国的传统关系,类似于今天韩国跟美国的关系。但罗斯福明白,二战后,谁也不想打仗了,孩子们死得够多了。二战后的和平,应当建基于美苏的相互善意。

      而斯大林同样在思考,战后的苏联向何处去?战争红利很快会吃完,他也打算借助外力,与国际接轨,渐进地改变苏联,缓慢转弯。二战中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才建立的美苏同盟,理应维持到战后,从而为苏联改革提供外部动力。

      所以在斯大林和罗斯福之间,达成了“斗而不破”的默契。在1943年3月,罗斯福临终前不久,还愤怒地公开批评斯大林在波兰问题以及战后德国等问题上出尔反尔。但同样是事实的是:二战末期的华沙大起义,正是罗斯福阻止了盟军方面对起义犹太人的支援;1943年2月,罗斯福抱病赶赴雅尔塔,与斯大林,丘吉尔达成了一个政治遗嘱式的协定,建立了战后体制。以三巨头各自的健康状态而言,理应是斯大林和丘吉尔劳动大驾,到一个离美国比较近的地点,以方便罗斯福。

      斯大林和罗斯福之间,不断地勾心斗角,同时又惺惺相惜,尽量成全对方,有好处两人分掉,绝不漏给第三国。如果罗斯福再多活哪怕是一年,战后这70年的历史,就彻底改写了。

      二战后的冷战,以及1990年代以来“后冷战”的风云,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美苏之间,你死我活的敌意。死掐。

      这绝非罗斯福的本意,同样也不是斯大林的本意。

      但这是兄弟连,是布热津斯基,是丘吉尔,是乔治-凯南的本意,本能。罗斯福精妙的手腕,并不能回天;斯大林钢铁的意志,也无力挪移。

      两大魔头本可以联手封印一切乱臣贼子,皇恩永固,万世太平,却被小人离间,互相对决,生生给了三大反王机会。

      这三大反王按时间排列,是:伊斯兰,欧盟,中国。

      通宝推:侧翼,决不倒戈,起于青萍之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