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纯技术贴:依照现有的资料,中医到底能治好什么病?请您讨论 -- 想象残酷

共:💬1054 🌺3045 🌵16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1
下页 末页
                              • 家园 阿尔法狗的数据到现在也米有人能够搞清楚啥意思

                                采用类似的方法,解决黑盒子问题的做法,很难用简单的理论解释清楚的

                              • 家园 我认为你这种只认统计的观点有唯心倾向。算是被一些伪科普带

                                歪了。推荐去看看花大熊以前提过的书《科学是什么》

                                没有统计不意味着这些疗法,案例不存在哈。为什么现在中医疗法的数理统计少是另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了。

                                至于指标,谁能告诉我太阳病用啥指标?少阳病?阳明病呢?

                                • 家园 无非是神化统计罢了。

                                  统计讲的是数据,提供数据给科学研究,但科学研究的个体数据是相同的,所以1+1=2。而医学不一样,一个120斤的人加一个130斤的人等于250,两个人是一样的吗?除了体重方面的考量,还有身高、性别、年龄等。

                                  科学引入医学以后变成了什么样子呢?个体加起来算一个平均数!是不是这样?为了要求医学个体是一样的,比如说做临床试验,一个药品,先要拿准入标准去掉一部分,再用排除标准又去掉一部分,这样做出来的结果是想让大家都能用。算在一起先是平均数,实在不行叫中位数,还不行叫标准差,仍然不行叫标准物,最后还不行就叫可信度。

                                  如果有100个心脏病的人,对其做胸外按压,3-4个人能活,但是不按压绝对一个不活。从3%到0%,在科学上是没有意义的,没有P值。也就是说,如果不救是符合科学的,但是违背伦理,如果施救符合伦理却违背科学。

                                  同病不同症。同样是感冒,甲为发热,乙为头痛,丙为咳嗽。既然是一种病都开一种药就好了,其实不然,我们得根据不同的人开不同的药。

                                  同病不同害。同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按道理应全部根除。可HP可分CagA阳性株和阴性株,前者与胃癌相关,胃癌发生率比阴性者高2倍,应予根除。而后者在正常人为多见,而且根除后近端胃癌发生增多,所以HP感染无症状者不应根除。

                                  同病不同果。同是乙肝病毒感染,按理皆应抗病毒治疗。但有的可以自动清除,达到自愈;有的终身带毒,但不发病;有的很快发病,且向肝硬化进展,甚至发生肝癌。因此,对乙肝病毒感染者,是否抗病毒治疗应区别对待。

                                  同药不同效。同是高血压或心动过速,用倍他洛克治疗,有人用25mg就见效,但有人用250mg却没效果。因此对高血压,尽管是同一种疾病应该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

                                  大家都在做循证医学,它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一个药品进入一个群体拿到70%的效果好不好?好啊!但其中有30%的不用这个药品也有效,70%减去30%,只有40%有效。另外30%用了也无效。几乎所有的药品进入临床试验都是这个结果:1/3吃了有效,1/3不吃也有效,1/3吃了也没效。不吃也有效的糊里糊涂活了,吃了也没效的明明白白地死了。为什么不针对性用药?因为医生不知道对谁有效对谁没效。

                                  医学的局限性给骗子带来空间。对有效的30%来说,医生给他们吃了药,骗子没给他们吃药,都有效。对于吃了没效的30%,医生和骗子的作用也一样,谁更强?骗子不给吃药就搞定了60%的患者。就这样,西医也变成了有意无意的骗子。

                                  而如果真要把上面说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就找不到足够大的统计样本,更不要说一些罕见病了。楼主一味回避安全性与疗效相关的问题,一会儿疗效当然与安全性相关,一会儿又是安全性与疗效是两回事,本质还是在对统计的神话,理论与事实相分裂的表现。统计的意义最终还是在临床,解决临床问题揭示线索用的。

                                • 家园 不想再讨论理论,只关心具体的疾病。没有指标,怎么挑选病人

                                  怎样确定疗效?

                                  没说案例不存在,我们要比较的的是疗效,没有统计,是无法有效控制偏差和混杂因子的,也就无法得出相对明确的结论。

                                  套用一句话,统计不是万能的,没有统计,是万万不能的。

                                  你说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是什么,这正是指标应该确定的,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中医说有这么个病,就应该有确定这个病的相应指标或者参数,否则就是空的。

                                  • 家园 统计是手段,总结疗法是目的,你把目的和手段搞反了

                                    中医古籍里面疗法都总结出来了,只是没像现代一样给你一个详细的统计报告。这些疗法如果没疗效,活不到现在的。

                                    有统计,能对怎么治病了解得更详细,没有统计,靠传统方法也能看病,只是更依赖医生经验罢了。

                                    无论有没有现代的统计,中医的疗法都是一个客观事实。无非就是我们怎么看待这些遗产罢了。对于中医,你可以选择将其束之高阁不去使用等待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也可以选择利用其已经展现出来的东西即疗效走一步看一步。

                                    至于你说的找指标,那就又绕回来了,中医理论里面的病的分类有自己的指标,不过西医不认。按西医病名分类的话,会出现一个中医方剂治上百个病的现状,怎么统计都是一个理论上有可能,实际动手连怎么设计实验都头痛的情况。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有了统计,也无法有效控制偏差和混杂因子。

                                    中医当然有相应指标或者参数,但不仅是指标与参数,望闻切问搜集的不是指标与参数是什么?只不过你不愿承认也不愿去看中医的医案罢了。

                                    西医的临床,也是无法有效控制偏差和混杂因子的。现在FDA的统计做得应该是最严的,可人家自已说这么严的原因不是为了“有效”,而是为了“safty"。如果统计能有效控制偏差和混杂因子,何必做那么长时间的postmarket,效果还不好。

                • 家园 “有效成分”的思路放在中医上有太多的挫折。

                  所谓「某某药材有什么化学成分」之类的,甚至有一些人说什么中医的针灸是作用在人的「神经」,在中医看来都是假传,那些怎么会是中医在应用的理论系统?

                  网上找了下,中医对“有效成分”的代表性态度基本如下:

                  ====

                  外面有很多中医师都很会说「假传」。

                    

                    他可能告诉你说:

                    

                    「用龙骨、牡蛎可以安神,是因为它含有大量的钙质!钙质可以安神!」

                    

                    可是,听他讲这话,你就会想问:

                    

                    「我每天嚼小鱼干、灌牛奶呐,含很多钙啊,好像我这个『神』……没什么『安』嘛?」

                    

                    所以,在钙质之外,一定还有别的理由才对吧?

                    

                    有人说吃什么可以健康,是因为它含有「有效成分」,什么「人参里面有某某有效成分,吃了以后可以大补元气、抗氧化哦、刺激心脏跳动……」,然后呢,你却又会发现:「欸?怎么我拿跟白萝卜一验哪,绝大部分的成分都和人参一摸一样耶,那吃白萝卜有没有效哩?」那当然没有效。白萝卜,外号「人参的天敌,补药的克星」,即使成份极近似,三年才长两根须须的,和三个月就长小腿一样大一根的,药性就是不会一样,甚至会相反。

                    

                    所以你要拿西方的化学去看待中医的种种事情,其实会很受挫的。

                    

                    过去的三十年是一个科技当道的时代,过去的中医,因为已经被习惯于西方科技的人看不起太久了,所以在外面跟人谈起中医的时候,他就会强迫自己讲出一些听起来「很像科技」的话(其实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话)来跟病人沟通,让病人相信他:

                    

                    「你看!其实我也是很科学的哟!」

                    

                    其实这些话根本就没有人听得懂,包括他自己本人。

                    

                    中药根本就不能这样子玩的!中药是有「阳」的部分的,葛根汤可以松后颈的紧,可是如果是脖子侧面连到肩膀的紧,葛根汤就没用,要用小柴胡汤了。这两个方子作用的经络不一样,有效位置就不同。这种事,你怎么能跟我讲「有效成分」?我们不能把它想成是西药的「肌肉松弛剂」之类的东西。

                  通宝推:盲人摸象,
                  • 家园 “有效成分” 的思路,确实偏颇,但是你的葛根汤

                    譬如皇马踢拜仁,赢了,有效成分是什么? 本泽马? 显然,是不能这样分析的。

                    足球是 22 个人踢,人体的反应机理,远复杂于此,认识到这个复杂程度,认识到不能单说 “有效成分”,这是第一步。

                    但是还是要有第二部,引用你的话:葛根汤可以松后颈的紧,可是如果是脖子侧面连到肩膀的紧,葛根汤就没用,要用小柴胡汤了。这两个方子作用的经络不一样,有效位置就不同。

                    那么就要继续研究,葛根汤不是肌肉松弛剂,那为什么可以松紧?(事实上我也喝葛根汤,并没有你说的这个疗效。) 这个需要继续研究,不能说西医解释不了,我中医也就不研究了,按照经验就好了。

                    最后,经络理论,我其实是支持的。经络(目前)并非人体器官,看不见摸不着,但现代生物学的 “基因”,也不是客观物体,而是为了方便,人为把一段生物编码,称为 “基因”,其实还是一个蛋白质分子序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