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纯技术贴:依照现有的资料,中医到底能治好什么病?请您讨论 -- 想象残酷

共:💬1054 🌺3045 🌵16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谢谢分享,并求《芋艿丸》的淘宝购买链接

        现在好像淘宝搜不知道这个药了,不知道是否停产了。谢谢

      • 家园 我家小孩就是胰腺囊肿

        早看到这帖就好了。

        囊肿太小还不行,长大才能动手术。包括边上胆管、十二指肠道都切了。目前恢复的还好,就消化功能减弱。

        • 家园 祝您的孩子健康

          很少在网上谈及,主要还是顾忌无效甚至延误就医的可能,通常只在至亲好友间口耳相传。

    • 家园 说一说小儿穴位按摩退烧。

      我说一则刚发生的事,应该也算不上病例。

      小女(四岁半)上周六因为贪吃冰激凌,当夜呕吐两次,还带血块。我细细看了一下,觉得血块应该是因为鼻粘膜破裂导致的( 白天流过鼻血),所以就没有找医生。第二天夜里开始发烧,体温达38.9度,但是手寒脚冷。都准备好给她吃退烧药了,忽然想试一下按摩退烧。于是两边手臂各做了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50次。做完就发现手脚热乎乎的,再量体温,只有38.4度了。夜里每三十分钟量一次体温,一直低于38.4度,五点以后就持续低于38度了。第三天夜里发烧到38.4度时,手脚都是热的,我又如法炮制,左右两侧各做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50次,体温降到了38度。每小时监测体温,都低于38度。

      我以前从来没有试过按摩退烧,这第一次的体验让我觉得神奇:不仅很快退烧,而且当夜体温不反弹。

      按照西医理论,发烧是大脑中枢感受到刺激物以后将温控平衡点提高,一边指示身体制造热量,一边封闭散热系统,开源节流的结果就是体温很快升高。

      穴位按摩退烧,可能的机理:

      一是疏通了微循环。让手脚参与血液循环降温;同时也有可能适当增加一点表皮的散热功能以利降温。

      二是改变了温控平衡点,以致当夜体温基本不反弹。

      通宝推:海纳百川,俺老孫,mezhan,老老狐狸,bluestarry,
      • 家园 请具体说说清肺经、清天河水是怎么操作的?
        • 家园 肺经、天河水是手及手臂上的穴位。

          http://www.360doc.cn/article/2006953_179894767.html

          里面有很多穴位按摩法,我选了两个简单的、不影响孩子睡觉的。

          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注意这个穴位到儿童六岁就消失了);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如果有其他河友试过了,建议过来反馈一下。

    • 家园 提上来,回阴霾兄的问题,兼讨论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阴霾兄在楼下回答我的回复的时候,说到

      问题是西医的指标,根本套不上中医,中医的指标,西医不认。比如妇科中常见的月经淋漓不尽,中医有血虚等证型分类,有一系列治疗方法。可是去医院验血,往往指标都是正常的。这种情况很多见,怎么找客观指标?

      首先,我在本楼里最初已经强调,我不想陷入中西医的争论之中,我也不认为有所谓的西医,只有西方传统医学,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之分,中医西医的争论已经过时,我也没兴趣。

      其次,我想要知道中国传统医学是否能治好某种病,有效的疗法是什么?既然是疗法,就是针对患某种疾病的特定人群,不应该是个例,孤例。否则没有任何一种疗法能够成为有效,因为无法验证。

      再次,既然是疾病,就应该有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能够交流和重叠的部分,这部分双方是可以相互评估的。

      回到阴霾兄的问题,现代医学不认可中国传统医学的指标,这没什么,只要传统医学能够有效治疗某种病,现代医学认不认可无所谓。

      就阴霾兄所举的例子来说,真是如此吗?为了使讨论准确,原谅我再做一次文抄公,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月经淋漓难尽的标准是这样的:

      5 月经过多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月经过多系由气虚、血热使冲任不固,或因瘀血内阻,血不归经,致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的月经病。

      5.1 诊断依据

      5.1.1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在50ml以上,或时间超过7天。

      5.1.2 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

      5.1.3 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月经过多。

      5.2 证候分类

      5.2.1 气不摄血:经来量多,色淡红,质清稀。或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肢软无力,或小腹空坠。舌淡,脉细。

      5.2.2 血热内扰:经来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稠粘,或有小血块。常伴心烦口渴,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5.2.3 瘀滞胞宫:经来量多,或多时不净,色紫黑,有血块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 脉细涩。

      5.3 疗效评定

      5.3.1 治愈:经量恢复正常,能维持3个月以上。

      5.3.2 好转: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期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

      5.3.3 未愈:月经周期、经量无变化。

      现代医学,也就是被称为西医的标准是:

      月经过多的定义是连续数个月经周期中月经期出血量多,但月经间隔时间及出血时间皆规则,无经间出血、性交后出血、或经血的突然增加。临床上以出血时间与基础体温(BBT)曲线对照,将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为月经量多与经间出血两类。

      详细的内容可见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88%E7%BB%8F%E8%BF%87%E5%A4%9A/6530743?fr=aladdin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dryuanfx_5644306322.htm

      英文可见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menorrhagia/symptoms-causes/syc-20352829

      从上述内容可知,现代中国传统医学对于这一病症的标准,已经不可能仅仅是望闻问切所能涵盖的了,因为

      “5.1.1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在50ml以上,或时间超过7天。

      5.1.2 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

      5.1.3 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月经过多。“

      根本不可能是传统医学所能及的。

      为了方便讨论,我就此问题做了一张图,是数学中集合论讨论演示常用的,我觉得非常有益于相关讨论(当然还有其他可能,我们暂时认为二者仅有这种关系,便于讨论)

      点看全图

      就像图中所示,阴霾兄所言:”可是去医院验血,往往指标都是正常的。这种情况很多见,怎么找客观指标?“,应该属于现代医学不认可,而中医认可的那些经水过多的病人。如果真有这样的患者,现代医学肯定认为是其他疾病,传统医学认为是经水过多。这时集中一下这些患者,传统医学按照自己的标准治疗,并且制定疗效的标准即可。因为双方没有交集,也就谈不上认可的问题。同样是这类患者,现代医学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诊治和疗效评估,即可,也同样不必强求认可。

      这里的问题是,如果传统医学对本病的诊断标准是一致的,是否真有部分患者是不符合现代医学标准的?

      另一方面,在二者有交集的地方,完全可以对疗效进行直接比较。

      至于评估疗效的方法,随机双盲临床实验完全可行。这里是一篇对现在各种治疗方法效果(有效性,安全性)进行的系统评估的文章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907973/

      所以,我个人认为,对传统医学治疗方法的效果评估,在现代,完全可以做到。

      问题是,传统医学是否有能够治好疾病的方法?(不是无法检验的个人经历)。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因为现代医学没你想像的那么强。

        按西医的标准,人类4000多种常见病,90%以上无药可治,感冒能治好吗?不治也好;7000多种罕见病,99%以上无药可治;恶性肿瘤已占人类1/4死因,很大一部分治了不如不治。

        而为了应对西医的过度治疗,不得已,现代医学转而重视疾病的预防与提倡精神健康跟生理健康的相互促进。这明显就是给圣人不治已病治末病,身病治心,心病治身,身心一体这些中医核心理念披上一层现代的外衣而已。

        而且目前双盲临床实验根本达不到对治疗方法效果(有效性,安全性)进行有效的系统评估。早在90年代就有报道通过FDA双盲实验的药物有超过50%被发现有较严重的毒副作用,最近更是发现10年来1/3的FDA认证的新疗法存在重大安全问题。

        《Postmarket Safety Events Among Novel Therapeutics Approved by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Between 2001 and 2010》

        http://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article-abstract/2625319?utm_source=Silverchair_Information_Systems&utm_campaign=FTM_05042017B&utm_content=news_releases&cmp=1&utm_medium=email

        双盲实验连西医的疗效与安全性都不能保证怎么来保证中医呢?说到底而双盲临床实验只能是一种参考,仅是一种方法而已,不能神话。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双盲统计本身并不是治疗基础,基础还是生理与病理。但在生理与病理的看法上,中西医并不完全相同。而如果要完全脱立生理与病理的话,大剂量砒霜最为有效,因此一切药物要经过双盲才有效的逻辑成立的话,一种药治百样病的逻辑同样成立,这不是科学,而是神学。

        纯统计学本质跟纯数学一样,是人为定义的,属于人的主观oppion, 而不是客观的fact. 他们无法也无所谓被证实与证伪,严格来说不算科学。只有当他们与客观fact结合后形成应用数学或应用统计学才算是科学,而他们在科学中起的作用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对已知客观规律的总结与表达,二是对末知领域的探索与认识。

        而对于科学来讲,只有先证实形成已知领域之后,才能在已知领域中证伪,一切在末知领域中证伪的都是神学。认主唯一,余皆伪神,神是全知全能的嘛。

        在当前对生命科学了解不到百分之十几的情况下,无论中西医还是现代医学也好,都还是仍旧广阔的末知领域中探索,无能为力的事不要太多。传统医学是否有能够治好疾病的方法?现代医学是否有能够治好疾病的方法?其实属于同一个问题。

        我以前说过,中医黑本质都是高级西医黑,科学黑,玩的就是把西医那套等同于医学,再把医学等同于科学的偷换概念的把戏。他们依靠的是神学而不是科学。

        这不是说医学不是科学,而是说医学不仅止是科学。科学是研究“死”的物,且方式是抽象地研究两个静止的物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可重复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医学研究的是目前人类最难解释的生命现象,不仅重视事物高度的普遍性,更重视人体结构、功能及疾病的异质性或称独特性。科学研究再复杂,最终的定律是“物质不灭”,而医学除了物质不灭外,更要回答为何“生死有期”。

        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向微观领域的深入,对医学技术发展有帮助。但是,向微观的探索与深入,只有和宏观、整体相联系,对医学发展、对生命健康才真正有意义,长期以来,还原论的机械生命观,深刻影响着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一切生命现象都可以还原成物理化学反应,生命现象不复杂,只是认识层次的问题。

        其实远非如此。把一个玻璃杯子摔碎很容易,但把他复原就很难,更何况极其复杂的生命体!

        生命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只有在一定层次上才会出现。生命的特征不是各部分、各层次的简单相加,整体特性也不能简单还原。生命是以整体结构的存在而存在,更以整体功能的密切配合而存在,这就是医学与科学的区别。把一个生命系统剖分成各个部分,不过是一个死物,或是一个失去了生命的物体。

        近五十年来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几乎全部颁给了从事微观研究的学者。这是有问题的!这种导向,使科学发展走向“出偏”。人体解剖成器官,器官在显微镜下细化,分子刀再把细胞分成分子,再进一步细化……就这样,很多医学研究游离于分子之间不能自拔!沉迷在微观世界孤芳自赏!创造了大量与治病无关的论文!与此同时,医学人文体无完肤,基础与临床隔河相望;医生离病人越来越远,本来恩人般的医患关系现在成了仇人相见;基础研究和临床医生成了截然分开的队伍,两者的追求目标和追求结果完全不同……

        这种令人难以承受的现实,难道是医学发源的初衷和目的么?因此,简单地用自然科学的规律来衡量、要求医学,是不对的!医学就是科学,或医学只是科学这一观点,是片面的、武断的。

        人类医学发展的第一个时代,是农业革命催生的经验医学时代或称传统医学时代。在这一漫长时期,先后出现过100种以上的医学体系,都是有理的、有效的、有用的。但可惜的是,除中医药学一枝独秀、大放异彩外,其他绝大多数现在都已落伍,甚至销声匿迹。其原因有政治压迫、经济剥削、武力掠夺、血腥镇压、神学崛起、宗教惑行等,当然还有自己不争气。

        第二个时代是工业革命催生的生物医学或称科学医学时代。西医学开始并不强盛,自从将科学作为发展的方法学逐渐引入并形成现代医学后,带来了长足进步,但也逐步走上了至高无上、唯我独尊、近亲繁殖、孤芳自赏的道路。目前,现代医学遇到了难以逾越的发展问题。尽管一个又一个医学模式不断登场,循证医学不够来转化医学,转化医学不够再来精准医学……但都未解决问题,因为它们都只是从一个角度在局部或末端发力。

        举个例子吧。来了个得了肝癌的病人,但在医生心中,总想着这是一个人肝上长了癌,把重点放在肝这个器官上,特别是肝长的肿瘤上。“癌症病人”本来是“得了癌症的人”,现在却成了“人得了个癌”。于是乎,切除肿瘤,切除长了肿瘤的器官,甚至连周边没有病变的组织和淋巴都切除了,结果肿瘤切了,病人却死亡了,其实不治可能他还活着。类似的例子太多太多。

        这就是现代医学“出偏”表象之一——“患者成了器官”。由于分科太细,医生们各自注重“自管”的器官,各自注重“自管”的病变,最后各自都把“自管”的器官或“自管”器官上“自管”的病变治好了,病人却死了。你看,每一个医生都在做正确的事,但局部正确造成了整体不正确的结果。

        此外,还有“疾病成了症状”“临床成了检验”“医生成了药师”“心理与躯体相分离”“重治疗轻预防”等等。

        从17世纪发明显微镜后,医学从宏观向微观迅猛发展,很快将医学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

        临床医学先分成内科、外科、专科,再细分成消化、血液、心脏、骨科、普外、泌外等三级学科。现在继续细分成“四级”,骨科再分为脊柱、关节、四肢等科;消化内科再分为胃肠、肝病、肛肠、胰病……“四级”学科还在继续再分成协作组,最多达十几个。

        现代医学发展之路有些走偏了,离“科学”越来越近,离“病人”越来越远;医学研究越来越纠结于微观,离整体越来越远。现代医学需要向中医药学学习,来帮助自己“纠偏”。在此基础上,两者整合可以形成一个从整体出发、重点关注“人”的、真正有效保证人类健康的新的医学体系。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各种医学不断产生又不断消亡,唯有中医药学有完整的理论基础与临床体系,历经风雨不倒,不断发展完善,为中华民族繁衍壮大做出巨大贡献。即使在西医占主导地位的当下,中医药依然以其显著疗效和独特魅力,在越来越多国家掀起了经久不息的“中医热”。

        甚至在有的领域,中医药学远远走在了现代医学的前面。比如,对于顽固性腹泻,西医一直没有什么有效手段,直到近几年在国外兴起的用肠菌移植治疗法,才明显提升了疗效。而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医学典籍如《肘后方》《黄帝内经》,甚至更早时期,即有记载“口服胎粪”等类似疗法。

        再如,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生命力中午12点最强,夜里12点最弱。许多住院医生值夜班时就发现,半夜去世的病人最多。这不就是国际上已经认可的中医的“子午流注”么?

        临床中这方面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西医急腹症手术能解决急症救人性命,但术后肠胀气有时很难解决,严重影响手术效果。针灸就能搞定!当年有一位美国记者来华,不巧突发阑尾炎,在协和医院做了手术。手术本身很成功,但术后肠胀气解决不了,后来是针灸给解决的。这位记者回国后写了篇报道反响很大,直接推动了针灸进入美国等很多西方国家,成为现代医疗系统的一部分。

        现代医学发展之路有些走偏了,离“科学”越来越近,离“病人”越来越远;医学研究越来越纠结于微观,离整体越来越远。现代医学需要向中医药学学习,来帮助自己“纠偏”。在此基础上,两者整合可以形成一个从整体出发、重点关注“人”的、真正有效保证人类健康的新的医学体系。

        所以我才说中医黑本质都是高级西医黑,科学黑。

        通宝推:有锡,avalon,曾自洲,strain2,diamond,删ID走人,joomla,春临,明心灵竹,大司农,hwd99,邻家拂士,20170720mzy,terron,高中三年,回归,白桦树的眼睛,猪啊猪,黄尾鱼,直到永远,柏林墙,jdrlgd,迷途笨狼,浣花岛主,燕人,红军迷,jboyin,和平共处,pattern,猫草,
        • 家园 这个问题要两看

          针对这句话:

          早在90年代就有报道通过FDA双盲实验的药物有超过50%被发现有较严重的毒副作用,最近更是发现10年来1/3的FDA认证的新疗法存在重大安全问题。

          两点:

          1. 被拒掉的新药,有多少被是错误地拒掉的?

          2. 有批准后继续跟踪,是一件好事,事后发现毒副作用的办法,还不是要靠统计?

          • 家园 怎么个两看法?

            你的意思是两个标准?

            “1. 被拒掉的新药,有多少被是错误地拒掉的?”

            何为错误?违反生理病理基础?还是统计数据的错误?对某些人有效又怎么说?被拒掉的新药能救一些病人的命算错误吗?你怎么去统计这个?

            “2. 有批准后继续跟踪,是一件好事,事后发现毒副作用的办法,还不是要靠统计?”

            统计复统计,统计何其多,统计结果相矛盾怎么办?第一版统计死很多人谁负责?集体犯罪吗?用统计的思维来做医学要出很大的问题。

            一个药品进入一个群体拿到70%的效果好不好?好啊!但其中有30%的不用这个药品也有效,70%减去30%,只有40%有效。另外30%用了也无效。几乎所有的药品进入临床试验都是这个结果:1/3吃了有效,1/3不吃也有效,1/3吃了也没效。不吃也有效的糊里糊涂活了,吃了也没效的明明白白地死了。为什么不针对性用药?因为医生不知道对谁有效对谁没效。这个统计能解决吗?怎么去两看这个统计结果?

            医学的局限性给骗子带来空间。对有效的30%来说,医生给他们吃了药,骗子没给他们吃药,都有效。正是只认统计把西医变成了有意无意的骗子。一切中医黑到头来都是西医黑,科学黑。

            通宝推:joomla,
            • 家园 澄清一下吧

              关于第一点,还是举例讲讲我的双盲这种方法的理解:

              有人声称发明/发现了一种药,可以降血压,一般来讲,我们不会随便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当然,有人会对一些名人的说法深信不疑,就不用采取双盲检查了),会对这种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检查,为了简化,我先把安全性放一边,仅针对有效性来举例,有效性要看指标,这个例子的指标很直观,就是血压。

              双盲的做法,就是把高血压的病人分两组,每组X人 (X要足够大),一组吃安慰剂,另一组吃真的药,但是,医生跟病人都不知道他们吃的是真的药,还是安慰剂,由另外的人士进行监控,之后量血压,发现,吃安慰剂的有A% 的人血压下降了, 吃真药的的那组有B%的人血压下降了,假如B远大于A,(具体大多少,要请教专业人士了),则我们会承认这种药是可以降血压的有效性。

              假如B跟A差不多,我们通常会拒掉这个药。我的第一点,就是问,因为双盲被拒的药,有多少后来被证明其实是有效的?

              关于第二点,既然你对统计的意见这么大,逻辑上讲,你又凭什么认为这句话很可靠呢?难道50%,1/3这两个数字不是统计出来的?

              早在90年代就有报道通过FDA双盲实验的药物有超过50%被发现有较严重的毒副作用,最近更是发现10年来1/3的FDA认证的新疗法存在重大安全问题。

              其实,双盲也好,统计也好,都是方法而已,你完全可以提出不同的方法,大伙可以比较一下嘛。

              • 家园 你的理解是错的。

                我对统计没有意见,只对无视事实夸大统计的作用有意见。

                既然你认为统计是检验药物有效性的唯一或权威标准,就不应该对通过统计的药物无效的事实视而不见。

                《Postmarket Safety Events Among Novel Therapeutics Approved by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Between 2001 and 2010》

                当然如果你持大剂量的砒霜最为有效的观点当我白说,不过即然你都把安全性放一边了,我估计你的有效与否是不打算包括安全性的了。这样的话,还果真是一种药治百种病啊,这不就是妥妥的西医黑,科学黑么。

                然后呢,如果安慰剂也能降血压了,那你所谓真正的药物为什么不是另一种更强力的安慰剂?一个患者来医院用抗生素治好了,三个月后还是这个患者来医院还是用抗生素,有可能就死了。你的抗血压的药估计也是不准备统计这个必然性与偶然性的了。因为双盲被拒的药,有多少后来被证明其实是有效的,你的统计没有告诉你吗?

                关于第二点,我可从来没说过50%,1/3这两个数字不是统计出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某些人只认统计,打脸用的。治疗疾病的基础是生理与病理,如同上面我说过的,统计只是一种工具,对末知领域探索的工具,有时能揭示一部分事实,有时能给出一些线索,有时又完全误导到完全错误的方向。把工具当事实,当目的,结果就是自相矛盾,脸被打肿了还不自知罢了。

                • 家园 既然你对统计这种方法没意见,那就好办了

                  我就修正一下问题:

                  既然你说“我可从来没说过50%,1/3这两个数字不是统计出来”,大概你是同意这两个数字是统计出来的吧?那么,你又是如何肯定这两个数字没有被夸大呢?

                  又或者,你是如何肯定统计的作用,在获取这两个数字的过程中,没有被夸大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