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辽左第一血战 -- 京华烟云AMIP

共:💬236 🌺1319 🌵1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了这个帖子

      感觉灭亡大明的第一大罪人就是东林党人。无能书生误国!!

    • 家园 一个是晚明史

      一个是抗战史,唉,读起来,心痛得慌,憋气。

      • 家园 如果能排除干扰研究晚明史,应该能在政治上很有启发

        有助于人们加深对政治力量博弈和政治制度设计的认识与思考,但是现在大多停留在大口水仗上,受到国际政治斗争的影响太多。

        现代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交通通讯技术相对前代极其发达。因此,这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从军事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全方位具备交流互动能力的社会。由此带来的一个恶果就是后发国家基本不再具备独立演进能力,必然受到先发国家的深度干预,全球文明的同质化进程深入到了全球每一个角落。强势国家以觉醒了的姿态,从“自发”的阶段发展到“自觉”的阶段,以国家力量的形式,动员社会力量,以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高度组织化的先进组织形式,投入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领域对落后国家的全面干涉中去。

        在这个背景下,任何一个落后国家想排除干扰安安稳稳的在国内进行研究已经不可能了。

        民族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成为落后国家抵抗文化入侵的唯一思想武器。但是民族主义同时也是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进行侵略的思想武器。

        现在,中国反复强调四个自信,其实就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已经自觉地开始动员和组织力量进行文化战争。但是认识明显还不深刻。因为这个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美国的文化战争的反击战,从自觉上来说已经很落后,从组织程度上来说更加落后。

        这场仗现在处于一个很艰难的阶段,虽然可以看见曙光。对方落子基本完成,对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料准备都已经基本完成了。几乎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可以看到对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贬低和攻击。甚至于一些本来就是学自外国的东西在中国化之后也变成了攻击点。比如现代比较流行的冲水蹲厕,这个东西据说是学自日本的,但是因为之前“亚洲蹲”事件,也因为和西方流行的蹲厕不同而作为不卫生和落后的象征来批判了。至于以点盖面式的批判就更多了。

        中国古代史与好几个受到社会关注的部分都被强行断代然后被一部分只具有普通大学生水平、但是一旦落败会得到专家级的资料支援的群体占据,晚明史就是一个典型。前一阵子有个研究历史的网友居然遭到一批人点名围攻,原因居然是他指出了别人使用的一个重要名词是错误的,那些人含糊其辞的承认名词确实错误了之后居然颠倒黑白说他们圈子里就是这样用的!然后一群人就开始疯狂围攻那个人……这种事儿哪是正常人会干的呢。

        要想避开干扰,很多时候就只能强行屏蔽掉故意偏题跑题带节奏的观点,给正常研究讨论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量。

        通宝推:脊梁硬,蓝蚊子,
    • 家园 种子全灭,辽东军事彻底败坏的先兆

      明末失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李成梁时代延续下来的以及后来与之配合的辽人守辽土发展出来的辽东将门军阀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明朝财政严重超支导致的财政破产是一个重要方面,后备种子军团大量覆灭是一个重要方面,君主集团不能正确履职是一个重要方面。

      其中,后两个问题直接导致了前两个问题演变成致命后果。

      种子军团的覆灭与军阀化直接相关,君主集团不能正确履职与财政破产直接相关。

      种子军团的覆灭和辽东将门军阀化是个相互作用的关系。浑河血战是很典型的种子兵团全军覆没的事例。种子军团被消灭,那么据此扩编也就失去了可能。依据精锐武装扩编失去了可能,那么建设野战军团取代辽东将门也就缺乏功能上可以替代的力量,就有助于军阀化的辽东将门继续把持辽东军事。那么反过来说,种子兵团被歼灭,是否也与辽东将门有意放弃有关呢?这是很难讲的事情。

      君主集团不能正确履职与财政破产则是一个直接相关的问题。明神宗在位时,君主执政多年,以其为核心的亲近力量尚有较好的执政能力。明光宗即位不久就猝死,连续两任君主逝世,内部持续出现混乱。如果仅仅是短期混乱,并不足以致命。关键是随后继位的明熹宗年龄很小,严重依赖见识较短浅、缺乏足够真实训练的太监魏忠贤在内辅助,严重依赖执政经验较少、且主要负责蒙学的帝师孙承宗在外辅政。其内外两个支柱力量都严重缺乏执政能力。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由于明光宗猝死,辅佐明熹宗的魏忠贤和孙承宗两个人都没有经历足够的政治考验。魏忠贤倒也罢了,虽然他本人处于政治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但是实际决定帝国命运的还是承担政治任务的孙承宗。

      尤其是孙承宗。因为正是他坚持提出了以倾国之财力投入到辽西修建大量堡垒的计划,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财政超支。而我们都知道,财政破产甚至被视为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财政超支可以直接导致财政破产。在明神宗一直到明思宗的历史上,我们可以明显关注到一个问题,就是所谓明朝财政危机,这一危机真正爆发,就是在孙承宗修建辽西防线之后。

      一直以来有很多人谈论明朝财政危机的问题。有人说是因为东林党不交税,有人说是因为士绅不交税,有人说是因为明朝宗室太多,有人说是因为权贵们有钱不拿,有人说是阉党胡搞,有人说是官僚贪污,甚至有人说什么都别想了就是因为明朝亡定了所以在一切方面都完蛋了。但是一个奇怪的事情是,对于孙承宗-袁崇焕所倡议建设的开支巨大的辽西防线,一直缺少关注。即便提到了,狂喷财政危机的网友也很少关注到这一点,并且很容易就转移话题到“辽西防线必要性”上去,甚至还会转移到“孙承宗轻兵入关后竭力抵抗举族被杀是个抗清英雄”的政治定性问题上去,就是不会集中在财政超支是否导致财政危机上去。于是“导致亡国的明末财政危机是怎么来的”这个话题一直很热闹,却又一直没有结果。

      明朝财政危机有很多历史原因。比如,执政能力下降问题,官僚系统贪污腐化问题,财政制度设计问题,旧有制度崩坏问题,宗室政策错误问题,诸如此类,都是一些长期性、渐进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并在达到一定危害程度后都会得到调整。比如很多人关注的宗室政策问题。很多人提到明末宗室数量达到了多大规模,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提到宗室禄米通常都是常年拖欠不发的。比如嘉靖年间山西宗室就提到他们几十年没有领导禄米。嘉靖批示后,当年发放了一次,从第二年起,此后几十年又没再发。所以,常年拖欠不发的禄米怎么会影响财政开支呢?可见这一因素并非明末财政危机的直接引爆原因。与之相似的还有不收商税的问题。明朝几百年都没怎么收商税,不也过来了?为什么到了明末就财政崩溃了呢?还有权贵家产的问题。权贵家产来路不明,这是违法犯罪的事情,人神共愤的也不少,但是,这本来就不是正常情况下的财政收入,明朝几百年都没有通过权贵财产来维持财政的制度,所以这也不是明末财政危机的原因。明末财政危机的直接原因,没有别的任何一个原因,就是孙承宗辽西筑垒工程。

      我们可以对比两个数字。明神宗有万历三大征。这三大征历时47年(1573年—1620年),总开支一千一百多万两,年均开支24万两。此外,明神宗在这期间还打过缅甸。那么辽西防线的开支呢?孙承宗在辽西开工之后,一年开支就达到五六百万两,两年就够三大征了。这就直接加剧了财政危机。

      有意思的是,明神宗末年为了准备萨尔浒之战,开支达到了惊人的三百万两。但是,这笔钱居然只有孙承宗修城开支的一半。

      与此同时,在明神宗去世时,维持了二十多年的矿税突然撤销。

      这一进一出,明末财政立即到了崩溃的边缘。

      明熹宗、明思宗两人年龄过小、缺乏执政能力,不能正确履职,以至于孙承宗这样导致财政严重超支的方案都能执行,是导致问题发生的关键。但是,明熹宗是小孩子,他不懂,孙承宗是成年人,而且号称“练而才,凡军中利弊,每发言洞中”,居然会犯这样的错误,就很奇怪了。我不打算在这研究孙承宗的人品,只是就事论事提到这一个问题。

      种子兵团的覆灭也是一个非常奇特的问题。崇祯后期,总兵金国凤带兵与清军作战,主力近万而不出战,就他自己带着几十人,和儿子一起战死了。戚家军的覆灭则干脆更早。熊廷弼提出要用客军到辽东作战,结果很奇怪的事情是,熊廷弼此后一直遭到针对,他自己被架空,客军也被出卖,最后熊廷弼甚至还要承担罪责被杀。整个过程都非常诡异。为此我不得不怀疑一件事情,就是李成梁时代所形成的辽东将门对明朝中央官僚系统的收买到底到了什么程度,以至于辽东将门可以和明朝中央官吏形成一致对敌的巩固联盟。

      对辽东将门与明朝中央官吏的勾结的怀疑逐渐上升,这个时候,孙承宗坚决主张的堡垒计划的意图也令人产生怀疑。因为既然他懂得军事,就没有道理会坚持这样的一个军事上缺乏积极价值的方案。他坚持这一方案的理由到底是什么?总不能是因为蠢。因为蠢和时人所评价的“发言洞中”、“练而才”相矛盾。

      考虑到明朝利益集团收买官吏是有历史传统的,我认为辽东将门对明朝中央官吏的收买,是明朝辽东局势最终崩溃并最终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原因隐藏在具体的事情背后,决定了很多事情的走向。

      这样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毛文龙始终遭到山东官吏的阻挠。因为山东官吏阻挠毛文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毛文龙在前线所获得战功,是在山东官吏后勤保障基础上实现的,山东官吏据此可以升迁。毛文龙在前线需要大量给养,山东官吏在输送过程中可以获得暴利,没有必要与毛文龙闹翻。而历史上毛文龙与山东官场矛盾极深,相互弹劾,只有一任官僚与之关系较好。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为什么靠近辽东的这些官吏普遍在做一些有利于辽东将门排斥外军的事情?

      种子兵团覆灭,与辽东将门的活动不无关系;财政严重超支,直接获益者又是辽东将门。辽东将门的嫌疑太大了。

      在这种情况下,孙承宗的嫌疑也就很难洗脱。至于他全族战死,那是后来的事情,与此前的事情缺乏相关性,特别是缺乏洗脱他嫌疑的作用。毕竟,伯嚭也不知道吴国一定会被越国灭掉、自己在亡国后会被抛弃。而且孙承宗的族灭本身也是很奇怪的。

      有人为孙承宗说清时,提到孙承宗在辽西修复城池是有功劳的。问题是明朝灭亡的直接过程之一就是清军不断突破长城防线。而长城方向被不断突破的主因就是明朝财政严重超支和投入到了辽西,以至于长城防线的军费被克扣、无法及时修整。其中,主张重修长城防线的兵部尚书梁廷栋在出任宣大总督、提出紧急拨款修复工事的意见之后,清军就立即向他的防区杀了过去。

      明朝灭亡的主因,我认为不像网络舆论所说的没有那么复杂,而是单纯的财政破产。财政破产的主因就是辽东军事败坏之后,辽东将门为主的利益集团欺负年轻君王没有政治经验,阻止明朝抛弃辽东将门、重建辽东军事体系,并反向操作、提出了大量方案加强辽东方面的财力、增强辽东集团的游说能力、消灭后备种子兵团,最终导致军事全面崩坏。

      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财政破产,财政破产的直接原因是辽东将门集团为了独霸辽东进行了各种操作导致明朝政府失控,辽东政府失控的直接原因则是明光宗猝死、明熹宗年轻缺乏经验而且早逝、明思宗年轻缺乏经验。而明末三帝出现这一情况的主因,是中国传统王朝政治体制中的君主集团组成设计和世袭制设计所组成的制度体系,必然会出现较长时期内君主集团失能的问题。

      一定要深究明朝灭亡的深层原因,就是自秦朝以来两千年中国传统王朝在君主选拔制度上存在设计问题。其他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严格来说都是皮毛。

      通宝推:东方白了,ziyun2015,东海后学,朴石,楚庄王,wioter,年青是福,杨微粒,繁华事散,删ID走人,柴门夜归,乾道学派,mezhan,avalon,决不倒戈,
      • 家园 明史好多事为文人,或所谓清流避讳,到瞪眼不问心

        (这里的明史,还不是《明史》主要是当时和后来,乃至现在的一些谈的明史)

        金国凤三千对三万,守卫城,皇太极有红衣大炮,他没有,守了几十天,皇太极的亲兵队都上了,给打下来了,最后皇太极只能退,比袁的宁远强过百倍,但正因一提袁就提不上了,就少提甚至不提,生说袁守宁远是惟一胜利,另外金国凤从副总兵,调宁远,造成万军不动,崇问过洪,洪就说不是嫡系,那三千是金带出来的,胜了但也伤亡很大,宁远的兵,根本和他不是一条心,从当时隶属上,实际算是祖家军。祖家军京战跑过路,坑个新来的总兵,一点无压力。金国凤被宣的少,又恰和功过袁,而被害于祖的关远军阀(袁的创),一提,这堆东西就都翻出来了,为袁祖崇祯都要想法压,金总兵装看不见算轻的。

        熊廷弼老说不应杀,而被杀说是他行贿少了,九千岁没上太多心,但就不提,大大多心非杀他的,恰是东林等清流,不信看《实录》杨涟大圣人刚上位时,上的书就强烈要求把熊廷弼等人处死。

        毛被袁害的事谈了多少年,就不多说了

        觉的楼主文不错,但最后把问题归于帝制,就比较扯,因为正因为帝制问题是一向的,明的谈不上最独特。反是皇权相对弱时,文武们的各种表现,更值得总结。

        通宝推:林风清逸,
        • 家园 一把是深层原因,一个是直接原因

          制度设计导致的君主周期性失能问题是一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长期问题,是深层原因,不是明朝的特定原因。

          财政破产是明末灭亡的直接原因。财政超支是财政破产的直接原因。财政超支的直接责任人则是孙承宗-袁崇焕。

      • 家园 缺少对强盗团伙犁庭扫穴的决心,是明亡的首要原因。

        缺少一个犁庭扫穴的决心,是明亡的首要原因。

        不是见到异族,就要犁庭扫穴,而是对那些听不懂人话,专靠掠夺为生的强盗集团,就要犁庭扫穴。

        入关前,满清一群,算不上独立的纯粹的民族,而是混杂6成汉人血统的混血文化共同体。

        ------分界线------

        2018-05-21 补充说一句

        养寇自重,这是明军败北的关键。

        对于努尔哈赤,要直接取老巢,不能留遗患。

        努尔哈赤的老巢在哪里?新宾,距离今丹东200km,距离沈阳130km距离锦州330km。直接把新宾灭掉,人口西迁,放在今赤峰地。移汉民入新宾,从事渔猎,犁庭扫穴,就是这个意思。

        关键词(Tags): #明朝#辽东
    • 家园 俺说点大实话估计又要被骂了

      实际情况是,1621年3月12日努尔哈赤开始进攻沈阳,13日攻破,18日又启程进攻辽阳,19日到达,当时明朝在辽东的统治中心是辽阳,相当于现在的沈阳(那时的沈阳只相当于现在的铁岭),辽阳有十几万明军,结果21日就攻破辽阳。

      楼主说的这次战斗应该是沈阳城破后的事情,就是13日或者14日,看起来对女真军队根本没多少影响,至多耽误三四天,不像是五万人损失数千的样子,俺猜此战最大的影响是 -- 辽阳守军知道后都怂了。。。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沈阳和辽阳根本谈不上被“攻破”,明朝自己作死送的

        熊廷弼干得好好的,非派袁应泰过来摘桃子。袁应泰作死收容大批蒙古人,混入大量后金奸细,要没这些人里应外合,沈阳和辽阳哪那么容易丢。

        后面还不吸取教训,王化贞又来一次胡搞,把广宁也丢了,这下辽东局势彻底崩盘。

      • 家园 作为流水账可以,最后的猜测明显错误。

        无论是沈阳还是辽阳,只要明军坚守不出,不随便逞强,估计满人要哭死。满人依靠骑兵的机动性优势而已,步步为营,相互牵制的影,稳守反击,便能破其锐气,消耗其有生力量迫使其自然消亡。

        • 家园 到哪稳守反击去

          对后金野战可曾胜过一次?没法野战就是个死,无非就是早死晚死而已。。。

          而且满清最难对付的地方在于,会野战也会修城,萨尔浒打起来就是因为努尔哈赤在那里开始修城,对明军威胁太大,只好出来打,萨尔浒后金打赢了继续修城,萨尔浒城修好了作为前进基地打下沈阳辽阳。后来松锦大战时后金的方法类似,先在锦州边上的义县修个城,明军吸取了教训不敢出来打,后金就从容的修城,等义县城修好了,就以此为前进基地把锦州给围了。锦州断粮危在旦夕,这下皇帝急了,洪承畴只好硬着头皮出来打,结果野战又打不过。。。

          通宝推:删ID走人,武工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