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不忘初心——写在毛主席逝世42周年 -- 删ID走人

共:💬80 🌺1138 🌵3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不是工人

            农民的劳动成果最终会凝结成农业产品

            工人的劳动成果最终会凝结成工业产品

            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劳动成果一般不会凝结成具体的产品。快递,餐馆服务员,收钱员、律师、医生、老师、科学家....这些行业的不产生具体的产品,但绝对产生价值。他们的劳动成果直接或者间接的提高了生活和生产的品质和效率。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这种论断,我觉得很扯淡,但因为历史原因,这样的提法是保护知识分子的,所以没有人去辩驳。但我们自己思辨的时侯不能盲从。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是有少部分人拥有生产资料,大部分人没有生产资料。这跟他们是不是工人没有关系。

            • 家园 马克思主义核心是分析生产关系

              关系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劳动力雇佣,这些放止所有行业皆准的东西。

              • 家园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也就是工业化大生产下的生产关系,雇佣是资本主义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是不是工人,还是要看是不是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举个例子,好莱坞的雇佣人员就可以算电影产业工人,因为好莱坞是以工业化模式生产电影的,上个世纪中国第五代导演拍电影雇佣的人员就不算电影产业工人,因为上个世纪中国的电影基本还是作坊式的,顶多算手工业者。

            • 家园 你对工人理解不正确

              马克思说所的术语 “工人”,实质是指没有生产资料,指望被别人雇佣靠出卖劳动力来生活的人。农场工人,工厂工人,店员服务员 这些都属于工人。

      • 家园 前三十年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转化的相对速度虽然很快

        三十年时间,工业人口增加了十倍,农业人口只增加了一倍,但绝对数量不足。这也是毛主席去世后人民公社迅速瓦解的原因。

      • 家园 说得好,“不忍细想” 是不对的,黑暗面是伟大的一部分

        白莲花是空想和愚蠢的代表,伟大人物绝无可能是白莲花,喊着高尚的口号,满眼热泪,也许是朴素的阶级感情,但不能解决问题。

        毛用 “人民” 来指代推动历史进步的正面力量,但是 “人民” 并非简单把人堆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把人分解,正面的部分,才聚集成 “人民” 这个进步的力量,我们每个人的落后部分,是需要斗争克服的,不属于人民的。

        单个的人,贫下中农也好,根正苗红的工人也好,哪怕是毛,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各种落后,不能整个囫囵加入 “人民” 的概念里。

        害怕黑暗面,认为毛纯之又纯,十足真金,这样的人要么自欺欺人,陷入唯心主义,要么被事实驳倒,从而站到毛的对立面。看到黑暗面,认识黑暗面,才能真正进步。

        通宝推:万年看客,
      • 家园 心服口服

        我不会再纠缠什么补贴农民的事情了。。。。。

        好文章读起来就是爽,逻辑严密,事实充分,虽然你我立场不一,但我真心佩服。

      • 家园 先生高论,点中要害了

        现在再看河里的现象,就好理解多了。

    • 家园 只要中国走工业化的道路,中国农民的悲惨遭遇就是必然的

      不走工业化的道路,牺牲的就不只是中国农民了,而是亡国灭种。另外,从六十年代初中国进口粮食开始,中国农业对国家的贡献就逐步由正变零,再变负。可以说,如果走西方工业化的方式,中国农民遭受的悲惨会比这个六十多年悲惨更甚。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农民最应该喊毛主席万岁。

      ps,可以参考一下印度的农民现在是什么情况。

      通宝推:万年看客,
      • 家园 艰苦奋斗,绝不悲惨

        长辈口中,只会说那时辛苦,冬天都要干活,修水利,种绿肥之类。悲惨倒是没这说法。关于那几年,记忆就是饿,水肿,蒸水肿。我爷爷据说就那些年去世的,说不上饿死,营养不良导致小病变大病的意思吧。

        总的来说,比解放前好多了。

      • 家园 我不认为中国农民 “悲惨”

        我的父辈、祖辈都是农民,在毛时代过的是有尊严的生活。这个 “有尊严”,是按照现代化的标准来衡量的。事实上往上溯几十年,清朝民国的时候,农民根本不谈 “尊严” 这个概念,先求活下去,然后传宗接代,乡村事务由乡绅把持,县太爷就是天王老子这个级别的了。

        我的祖辈在内陆农村,童养媳、买卖人口、子女夭折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到了新中国,这些基本上都消失了。这无论如何都是巨大的进步,而不是悲惨。

        纵向比较生活水平,当然远不如今天,横向也不如发达国家。这只能说农民为了新中国建设,作出了巨大牺牲。类比志愿军,生活水平肯定不及美国肉罐头的 “联合国军”,伤员缺医少药,火力也远不如,战争打得很残酷。但是这与悲惨没有任何关系,我从没有见过有人,哪怕是敌对方,形容志愿军悲惨的。

        通宝推:pendagun,阿笨,anne2607,兰之子,故乡在喀什,疯雨后,阳春白雪,桥上,独立寒秋HK,猪啊猪,心远地自偏,知其何休,发了胖的罗密欧,acton,jhjdylj,高中三年,袁大头,
        • 家园 的确, 大部农民当时生活上还是很艰苦, 但是政治地位高.

          当时填很多表格有一项是家庭出身, 填贫农有一种光荣先进的感觉, 这就是当时的现实. 虽然生活穷困, 但是有尊严, 别人不敢欺负. 老家村里还有一个现象是地主富农家的女儿都愿意嫁到贫农家, 或者嫁给军人, 这样就可以相当程度摆脱被歧视的地主出身.

          今年5月回老家看望了这样一对老两口, 老头家里是贫农, 参军后随二野打到上海, 后来去朝鲜, 负伤回到村里. 老头后来娶了地主的女儿. 我妈在小学中学时经常能听到他到学校做炸碉堡的演讲. 到现在老两口都90多了, 还都挺硬朗. 老头的各种奖章证书都丢光了, 但是政府还是确认了他的军人身份, 现在每个月能领5000多.

          现在老家人逐渐减少, 年轻人看不到了, 最年轻的也是50多了. 自己种点粮食花生够自己吃, 在种点苹果西瓜樱桃等卖钱. 在城里的子女生活好的不用操心, 生活困难的还想去帮衬一下.

          这就是我出生的村子的现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