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来了,来了,普通人的黑暗时代降临了。 -- 沾花富翁

共:💬422 🌺1841 🌵9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智商确实是教育的结果

                                                  但是,同一个老师,教两个学生,教育结果的差距可以很大。

                                                  这件事,难就难在应该如何分配,是不是差生应该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

                                                  • 家园 差生是结果,朽木其实很少。

                                                    与其说是分配问题,不如说是模式的问题。不同发展需要老师用不同的心态照顾,然而现在混同在一起,要求相同的进度,本来就很难做到。

                                                    也许老式私塾或者小微班那种是最好的。但是对前者而言,合格的老师太少。对后者而言,没那么多资源分配。只能是这样了。

                                                    其实关键是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即便特长也是如此。没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价值很难被人肯定,也没什么意义。

                                                    最后再说差生是否需要更多教育资源,答案是,不需要。如果老师的心气或者能力也算的话,那就是需要。

                              • 家园 用俺的老帖子补充一下

                                关键是教育不是孤立的

                                而是连接家庭和社会分工/社会分配的纽带。

                                这是现代教育带来的副产品。教育原本是对有接受教育欲望的人而设立的,但现代被教育者愿意接受教育驱动力,不是求知欲,而是获取社会分工和社会分配有利地位的欲望,是阶层跃迁的通道。

                                所以,如果国家希望教育起到这样的功效,就必须更注重公平,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要牺牲一些效率。这就是文革前中国的教育制度建设思路。

                                恢复高考后,社会迅速分层,处于上层的教育效率关注因其处于话语权的优势地位而被不断加强。于是整个教育体系处于分裂的状态,一方面建国初追求公平的底色还在,还有庞大的公立院校群在支撑,另一方面追求效率的呼声不断加强,并以此来评价这一系统的功效,这就很可笑了。

                                在此我不是想指出改开党的短视,而是要蔑视改开党的智商和短视。它们口口声声说要从顶层设计入手,但却割裂社会实践孤立的谈教育——它们很坏,以为人民看不懂它们垄断教育资源的如意算盘,此为智商低下;它们很短视,忘记了隋朝为啥要设科举,并能延续千年——历史已经证明,教育资源一旦被垄断,阶层流动一旦停止,统治阶级必然会完蛋。

                                俺只是想不通,连常凯申都明白的道理,为何改开党不懂?

                                通宝推:ccceee,
                                • 家园 不是短视,也不是智商问题,人家比谁都聪明

                                  是屁股问题,人家不在乎洪水滔天,只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就行,就能继续吸血。而教育,正是保住自己地位的一个关键环节。

                    • 家园 教师通常是针对中等生备课讲课的

                      尖子生理解能力强,悟性好,其实不需要教师费什么功夫。

                      教师主要是根据班级里中等生的基础和理解情况进行讲解,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把班级程度搞上去。

                      所谓教师只管好学生,绝大多数是臆想罢了。

                      当然,在差学校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整个班级大部分都是混混,只有少数学生愿意学习,那教师也只能针对这几名学生了

                    • 家园 不是孩子的问题,是人种问题

                      全世界都是这样,能够理解高中数理化的不到总人口 30%,智力不行,注意力无法集中,无法抽象思考,那就别勉强。

                      作个比较,全世界百米跑进 11 秒的远不到 10%,对于一般人,你加强营养强化训练从小刻苦努力,不是一定达不到,但是有必要浪费资源吗?

                      师资力量也不是免费的,有必要浪费吗?我建议 50% 以下的放弃治疗,类似绝症晚期,老师应该直接告诉家长,没指望了,爱吃啥就吃呗,靠 ICU 插管吊着,没意义。

                      • 家园 是位置有限

                        智力多数没有问题,有问题一定是注意力。注意力大部分时候不是生理问题,而是教育问题。教育问题就是老师能力和因材施教的问题了。

                        高中和百米跑没有可比性,相当于拿中考的跳远考试和世界比赛比。事实上问题在于,只要保证教育资源均衡,大部分人都有能力上高中,上大学。问题不过是成本谁付罢了。

                        不只是教育的成本,还有教出来往哪里放的成本。

                        • 家园 既然位置有限,就不可能 “智力多数没有问题”

                          人类中的弱智,也比猪聪明,而猪比绝大多数动物都聪明。如果以马戏团选拔为标准,大多数人的智力都没有问题,都可以胜任小狗数数那个位置。

                          但是我们的比较对象不是小狗,而是人类同胞,比较的内容不是数数,而是高中数理化。那么很遗憾,大多数人是不及格的,无法胜任的。

                          你所谓大部分人有能力上高中,是指如果配备最好的师资,师生比降到 1:3 甚至更低,精心准备,因材施教,那当然可以考试过关。但是,有必要如此浪费资源么? 这难道不是丧心病狂地浪费,对全人类犯罪?

                          如果按照普通的理解,正常配备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那么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高中的,或者说勉为其难,囫囵吞枣,六十分万岁。大多数人对于核外电子排布、电子能级、洛伦兹力、三角变换,这一类高中基础数理化的东西,是听到就心烦,你何必强迫他们上高中呢?

                          • 家园 讨论的方向不同

                            注意力那个帖子就说了,关键是发展有差异,教育却是一个模式,不合适的当然会淘汰。相当于大家不管什么情况,都按跑100米分级一样。有些人跑不了100米,却能跳3米远、2米高。

                            这里的教育资源,不是指“最好”的师资,而是“均衡”的资源。即便是讨论师资,也不是说把最好的和最差的加一起平均,而是符合教纲需求的,能关心学生的老师。看看现在的老师在做什么?让学生背化学反应方程式。

                            而位置有限指的不是高中或者师资有限,而是未来升学和就业有限。因为高中显然是跳板,而不是终点。这个问题不用多提。这里讨论的不是作为跳板,而是作为一个教育阶段应有的职能。

                            假如是从筛选机制角度讨论高中或者高考,这种说法当然是没问题的。应试教育几乎是最公平的手段(考虑到特招政策逐年收紧)。但是这里讨论的是教育发展,是学习知识、提升能力,讨论的根本前提不同,自然会变成鸡同鸭讲。

                            为什么会在意智力或者生理问题?因为这和种族主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可能一次意外,一次变故就彻底影响一个人的智力发挥。我们当然可以就此讲,这个人的学力低下或者智商有限,但不能作为根本去讨论。

                            要知道,拥有智力和发挥智力之间的距离,比贫困山区小学和重点大学之间的距离还远。所以回复天子的帖子,特地强调了老师。能够真正发现这个问题,并且改变孩子命运的,只有老师。现在的家长多数是不合格的。

                            最后,为什么在意高中阶段的知识学习(包括职高)?因为这是半数学生的终点。一边是考教分离,一边是产学分离,考不上等于白学,沉没成本极高。新的学习无用论就是这么来的。

                            而学了三年,什么都没学会,只是成为筛选模型的代价,才是真正的浪费。而且,下个阶段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

                            通宝推:达雅,
                        • 家园 错了,学习不好还真是生理问题

                          按中医的说法,脾主思、肾主志、心主神。生理上的问题,靠主观意志和外力逼破是解决不了的。联系现实,上过班的,谁没摸过鱼?上班摸鱼其实就是注意力分散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用后天手段解决不了,因为不光员工摸鱼,领导们也摸鱼,甚至因为领导们年纪大些,摸鱼这块更狠些。

                          注意力的问题,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分化,到初二差不多定型。现实中,小学六年级,有点班经验的主任基本上估计出来哪些学生上初中能行,哪些得掉队。初一考两次试,班上格局基本就定了。为什么中考搞分流,就是这个道理。家长总感觉孩子还小,其实在老师眼里,你家孩子什么水平早就定了。再说政府也不傻,真是把有能力去大厂996的,给整去流水线双12(12小时两班倒)了,那是国家的损失。

                          • 家园 注意力很大程度上是后天培养的。

                            先天的、病理性的注意力涣散很少。后天的、社会性的注意力不集中更多。即便先天不集中,也可以培养修正。

                            现在的问题是,家长、老师都放弃了应有的教育,刷题、内卷也没法让孩子有兴趣。加上发展差异,有些孩子发育慢,有些孩子很松弛,不管不行。可现在谁敢严加管束?

                            上班摸鱼不适合比较。单纯讨论有意识地偷懒,也许差不多。但前文反对的是无意的、纯粹生理性的差异。因为会导向先天决定论。而且生理也是后天的。典型就是三岁前的营养、五岁前的环境,更不要提家庭影响了。

                            所以才会说,这是教育问题。不只是老师,包括家庭、学校、地域、全社会。也不只是生理问题,可以说生理和心理是深度缠结的,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

                            主观意志的作用非常强大,这往往被人忽略了。不过与其说是意志,不如说是动力,是更为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外力逼迫则要看情况,有些孩子不适应刺激,不打扰更好。

                            现在的筛选方式,是用有限的方法去规范孩子的无限,有些人是注定不可能有所成就的。还不如当年私塾那种混班教育来的好些。

                            中医的五脏虽是某种实在,但更多指向现象,而不是现代科学的生理。以「心」为例,不仅指向心脏,还会指向神经、心理、性格、情绪,或者是相关功能群。严格来说,没有任何本质意义上的实在可以对应。

                            其实即便从神经学、心理学上证明了影响,也不能真正的回答这里的问题。除了上文说的先天、后天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甚至不是社会问题,而是人文问题。

                            • 家园 这句话有点意思

                              是用有限的方法去规范孩子的无限,

                              首先我不同意这句话。如果指教学方法,可以说不存在。老师当然有教学要求和教学大纲,学生是否跟着老师走?是否就在老师的规定范围内走?是否充许上面两个情况?以我的经验,是有的。我读书就没认真听过课,到了我的娃读书,也没有那么严肃。课堂纪律,大家都知道的问题。如果说考试,有各种各样的考试。我们要实施某个事情,肯定是选定有限的一些方法,但这并限不住未知的无限可能。

                              为什么说这句话有意思?一个,如果上学令孩子受到不应有的限制,那么,是不是不上学更好?二,未知的可能无限,怎么样用无限的方法遂一应对无限的未知?是否什么都不规划,见招拆招?怎么判定拆得合适不?三,因材施教,分开教育,是否更是对应解决“是用有限的方法去规范孩子的无限”的手段之一。

                              • 家园 两者都是以前文为前提的。

                                无限,是指什么情况都有,主要指个体差异和发育程度。

                                包括无法适应当前学习模式、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等原因。

                                有限,是指教学方法死板,主要指封闭管理、死记硬背。

                                好学校当然没这个问题,这里主要是指普通学校和刷题。

                                既然应试无法改变,能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只剩下老师。

                  • 家园 他们根本不知道,

                    总分700分,还包括体育和实验,一半多的初中生连400分都考不到是什么概念。一个普通的班级,第一名可以考到600多分,最后一名可能连100分都不到。

                    通宝推:潜望镜,
                    • 家园 650 以上婆罗门,600 刹帝利,400 以下贱民,不可接触

                      如果种姓制度改头换面成这个模样,那似乎没啥问题?

                      八十年代的上海,市重点中学,父母会谆谆教导,那落后学校的差生都是不可接触,将来社会渣滓、犯罪分子的后备军,不要跟他们有任何来往。

                      这算不算歧视? 恐怕也没啥问题吧? 婆罗门的大门敞开着,你不服气,考去啊,没人拦你。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中华文明的基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