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与月之回忆河友探讨一下虚无主义 -- 给我打钱87405

共:💬1308 🌺2431 🌵2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能一根筋呐

            我经常告诫我女儿:我是你爸,我相当于在给你上课,你出门就不能这样。你跑去跟人讲道理,实质上相当于你是老师,他是学生。尽管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问题是N多人他不是这样的啊。他只不要在教室这个环境里,他就不是学生,谁也不是他的老师。所以,你用学校里的那一套,跑去跟人讲理,根本就行不通,并且往往还会把事情办砸。

            我敢说,N多人如果ta是瓜贩子,ta一定是“我再也不干这种活了,老太婆太不讲理了”,没跟老太婆打起来,就算运气了!

            现在知道自己为什么郁闷了吗?在社会上,寸步难行啊。自然就只好跑到超市去,最好就是自动贩售机,因为只会跟机器打交道,跟固定的程序打交道。遇到活人,反而备感痛苦。

            我们这个社会中,确实有很多人需要再学习,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在N多工作当中中,有些层面是根本就触及不到的。为什么?很简单啊,因为大家的交往,绝大部分是在比较浅的层面互动的。换言之,某个张三,他确实有深层次的问题,但是在比较浅的层次,他是没有问题的。

            这种深层次的问题,不是你我来完成教育的,而主要靠两种:

            一、自我教育

            二、国家教育

            所以说,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是:一般的生活,没有问题。但是,大家都需要再学习。

            但夫妻就不一样了,对吗?父子就不一样了,对吗?夫妻、父子的交往是相对深层次的。可是有的人又搞反了。谈恋爱的时候,觉得还行,等结了婚,就说,“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为什么谈恋爱还行?因为交互停留 在比较浅的层次。

            N多人他其实只有一根筋的。

            他不知道,人和人的交往是分层次的,在社会上,多数情况下,是浅层次的交往,其实是可以流畅进行的,但他玩不转;在家庭中,是深层次的交往,对双方同时提出了高要求,他又低估了,还是玩不转。

            这种人,恰好活反了。整个倒了过来。

            我为什么老说一句,我写的文章,你爱看就看,不爱看也行?我跟你有什么交往?我们之间根本就没有实质上的互动。所以我写文章,自然就是这种“态度”。我谈的都是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互动,我不是这种“态度”,又该是哪种态度呢?

            那如果我的读者想跟我互动,就意味着我们的关系会变得不一样,对吗?我并不反对,相反,我欢迎呐,最好是女的,年龄不限。男的就算了,我不好那一口。

            • 家园 本末倒置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明白我在表达什么?

              你,在社会上,跟人交流,是浅层次的,可是,你自己玩不转,还特别喜欢“追根溯源”,“挖掘”深层次的问题。所以你看不惯这些人,对吗?

              这样,你在社会上就会觉得特别累。你回到家,你就想“休息”。这种“休息”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一回家,就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小人,并且,你还要求对方不计较。如果计较,就是不爱你。问题在于,夫妻、父子,点点滴滴都在对方的眼中,一定是深层次的交往的。所以,你是小人,他也是个小人,你们必定会打起来的。

              我们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在社会上,你跟人,就是浅层次的交流,你的话不能触及到灵魂深处,这不归你管,也不归他管。在其位,谋其政!只要是日常的交流你能顺畅完成就OK。并且,你还不能跟鲁迅似的,整天抨击这个那个,什么人心险恶啦,人性丑陋啦。

              他是有问题,其实你也有问题,他不归你管,你也不归他管,你们只是在浅层次上交往。

              深层次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一日之功。

              相反,如果你是这样的态度,你回到家,反而成了君子。如果我们每个人回到家,跟对方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是灵魂与灵魂交流,是不是我们每个人就提升了自己?是不是有利于我们到了社会上,表现得会更好一些?或者说,让别人看你更顺眼一些?

              如果大家都是这样的,是不是会越来越好?所以现在明白了吗,为什么我们的社会是世风日下吗?活反了啊!

              把树枝插在土壤中,让树根朝天呐。

              家,才是你的根,才是你的本,社会,才是你的枝,才是你的末。你的根烂了,你的本没有了,你哪有枝,怎么可能有末呢?

              • 家园 狂妄自大,无以复加!

                我们从学校毕业后,进入到社会,其实稍加练习就可以应付一般的事务。可是,这是不够的,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找一个爱人,爱人与爱人不是肉体关系,恰好相反,是灵魂的伴侣。这样,才能互相帮助,相互促进,继续学习,一点一点的来解决深层次的问题。

                但很多人他是这样吗?他有再学习的强烈意识吗?他就是要个奶子,她就是要个钱包;他就要个钱包,她就是要个JJ。这就是所谓的夫妻。

                换一个词,长时间的性伴侣。这词好听吗?文雅吗?现代吗?时尚吗?科学吗?主流吗?西方吗?有那味了吗?

                革命同志,是肉体关系吗?为什么他们却能生死与共呢?为什么所谓的一日夫妻百日恩,却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呢?

                所以现在有N多人他不结婚,他宁愿去嫖啊,男的嫖女的,女的嫖男的,不是奶子与钱包就是JJ与钱包,要么就是奶子与JJ的游戏。

                有人连嫖都给省了,直接买个电动棒或者充气娃娃或者什么别的,省事、卫生、隐私,最关键的,省钱!!!

                现在好多的女的,家里有好几个电动棒,各种款式的。前次就有个新闻,一深圳的女子包里装了电动棒,过关的时候让人查出来了,这女子就说侵犯了她的隐私。天天自己happy,大家都知道好吗。

                现在假奶子、假JJ,卖得可火了。有位做这门生意的哥们儿说,这是没有搜查证,如果有,北上广深,那些个所谓的白领女,去家里查,人均至少三个假JJ。要不然这哥们钱从哪赚来的呢?我就亲眼见过一女人,包里装了一个硕大的电动棒。我怀疑她随时都能来一发,办公室里,地铁上,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多么的happy,多么滴自由呀。这姐们儿,绝对是资深用户,超大一个,看得我吓坏了。你们不要说我下流,我的脑海里立刻就跳出两个字:牛逼,得亏把嘴捂住了。哈哈哈,笑死我了,我一想起来就笑得打滚。在座的,不要对号入座,你们家里有没有,有几款,我没有兴趣。

                事情并不复杂,家出了问题,社会就跟着出了问题。

                父子不进行灵魂间的交流,夫妻只有肉体的碰撞,你这个社会,好不了。所以我为什么很少跟我女儿谈学校里的课程?我更多的是讲一些非常“刺激”人的内容?灵魂间的交流,当然“刺激”人。

                灵魂上的交流,并不是西方人所说的心灵净化,恰好相反,是我们每个人自然而然的需求。所谓灵魂上的交流,其本质就是:解惑。

                比如,你是我老婆,你对一个问题有一个见解,我提出质疑,你回答不出来,我会告诉你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如果是正确的,那么你,作为我的老婆,将这答案真正内化了,你对相关事情的看法就会发生变化,你的态度会变,你的做法也会变,这些变化,最终有利于你,又因为有利于你,故而有利于我。反过来,也是一样。这才是真正的互相帮助,这才是它的内涵。这样做,我们的认识越来越正确,我们就不会天天给自己添堵,给社会添乱,对吗?

                但是,N多夫妻是怎样的呢?洗得香喷喷的,然后云雨一番。事后,比如,妻子开始跟丈夫交心,交心的结果就是其中一方很生气,走了。

                为什么我们总是肉体在前呢?可以说,这是原始人的表现,但是我们就是很原始啊,我们进入到彼此的身体中去,自然就觉得关系更进了一层,我们就可以说些掏心窝子的话,难道不是这样?这难道不是发乎自然的吗?

                这就是为什么革命同志并不需要发生肉体关系却能生死与共的原因,进步了,就不需要用奶子与JJ来个开场白了。

                是不是这样呢?家庭出了问题,在于双方至少有一方,拒绝继续学习。一个拒绝继续学习的人,难道我们不该说ta狂妄自大,却不自知吗?

                正因为如此,现在有相当多的人会说:我有钱,我不需要另一个。他们还说:现在有高科技,我不需要奶子,我不需要JJ,我可以买一个替代品,还动力十足,不需要吃伟哥,不需要喝春药,战斗力爆表。

                ta不需要,ta不需要继续学习,ta全懂,ta只是运气不好。是不是就是这样?

    • 家园 人是如何变成鬼的

      先来看一篇报道。

      美国疫情现在到底怎样了?从今年春天美国彻底躺平后,有人说美国”一切恢复正常“,”岁月静好“,商铺客流又回来了,球赛现场人山人海;也有人说美国已是“人间地狱”,比如今天媒体还在报,美国出现20万”新冠孤儿“!孩子尚未成年,却要么父母双亡于疫情,要么沦为单亲。

      【最让中国人难以理解的是】,上面两个说法,都没说谎,都是真的!

      为什么?因为现在的美国各阶层已完全生活在【平行宇宙】里,可以做到【老死不相密接】——“上等宇宙”岁月静好,继续在较低感染率下开工大吉,创造GDP;“下等宇宙”人间地狱,感染爆表,自生自灭,别影响华尔街就好。

      有相当多的人,只有一根筋:当他听到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或者是完全不同的两段报道之后,他认为其中一个为真,另一个为假。如果实在搞不清,他就会“算了,反正也不关我的事”。

      这并不是什么道德品质有问题,而是“脑子坏了”。我个人认为,也不是“脑子坏了”,而没有读到最需要读的书。

      针对上述情况,最需要读的是什么书呢?

      盲人摸象、庄子的《逍遥游》、老子的《道德经》。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瞎子”很容易犯一种错误,把局部当成整体。可是,光只读这一个成语,会让人形成误解:“瞎子”才会犯这样的错误,而“我”并不瞎,“我”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逍遥游告诉我们,即便大如鲲鹏,仍然有可能犯同样的错误。然而,光读这篇文章,还是会让人形成误解:“我”只需要提醒自己不能“越有知识越反动”就够用了,“我”谦虚就够用了。

      读了道德经,才算完整:老子告诉我们,大象无形。大象无形的意思是,天下很大,大到我们置身其中而察觉不到。

      我们经常听人说,做人得有自知之明,可是,要做到,却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

      正因为如此,我们所有人都极容易被骗。

      比如,在我们中国学生的课本中,写的是古希腊是一个如何自由民主的文明。绝大部分学生,甚至可以说,所有学生,不可能认识到,所谓自由民主的古希腊,只是其中一个的“区”,类似于华盛顿西北角的富人区。自然,也不可能认识到,古希腊还有一个“穷人区”,而这个穷人区,根本就没有出现在教材当中,没有出现在西方人编写的史书中。

      自然,也就不可能意识到,编撰这教材的人,非蠢即坏。

      自然,也就不可能意识到,自己读了这样的书,就会中毒。更不可能意识到,这不是小case。

      一个年轻人是不可能想象出来,事情将会是这样发展下去:有个张三,读了一些书,书中的事实告诉他,美国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度。张三决心移民美国。于是,他“发奋读书”,最终拿到了美国绿卡。初到美国时,他的感受是,“天道酬勤”。然而,在美国生活了几年之后,他开始觉得哪里不对劲。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被骗了,人生最好的时光,他都用来挣美国绿卡了。

      痛定思痛,张三决计用自己人生剩余的时间来完成一项“事业”:歌颂美国、赞美美国。每天下了班,草草吃上两口,张三便登上网络,用他收集来的各种事实,告诉“愚昧”的人们,美国是千真万确的好。不信,你看这张图片,不信,你看那段视频。

      这样的张三,有可能来自非洲,有可能来自亚洲,或者别的地区。

      并没有人雇佣张三,他是自发的,心甘情愿的,肝脑涂地的,因为这样的张三,已经变成了一只鬼。

      你可能会认为,我是在嘲笑张三,说他愚蠢,并且很坏。然而并不是。

      人,遇到了这样的打击,很难调整过来,这是常态。如果说有什么区别,无非是有的张三不吭声,有的张三就像上文描述的那样,自己掉进了坑里不说,还要把别人一块拖进来。

      必须得读好书。斯诺就是因为没有读过好书,否则他当时就会加入共产党,他不能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首先在于中国,他所受的教育不能让他站在文化这个层面来认识中国共产党。

      我女儿也读了最开始的报道,她表示困惑:那么,美国的富人是怎么生活的呢?她又问:美国的穷人为什么不反抗呢?

      我对她说:从“小”的层面来看,美国的富人,就像你看的《唐顿庄园》里那样,他们会雇佣仆人——当然,今天已经不用这个词了,而改叫服务人员。这些仆人你是不容易见到的,他们的活动区间是受到限制的。而从“大”的层面来看,美国的富人不担心本国穷人整天吸毒、抢劫,这是因为世界联通了,美国的富人只要掏出美刀,就不愁收割不到廉价劳动力,非洲、亚洲、南美洲,到处都是。

      至于说,美国的穷人为什么不反抗,我想,要么,就是他们的历史中从未出现过陈胜、吴广,要么,他们的历史是被篡改过的。其实,在美国,在整个西方,零星的反抗从来就没有断绝过,但是,跟我们中国历史上此起彼伏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无法相提并论。简而言之,中国人有造反精神,一直都有。我听说,在血腥的贩卖非洲奴隶那段时间里,起初非洲人是极具反抗精神的,但后来遭到了极其可怕的镇压。西方人不光是大面积屠杀非洲人,并且还篡改了历史,把非洲人的反抗精神抹得一干二净。

      我讲我女儿的用意,还是在说,要读好书,不是读读就可以的,而是非得拿出吃奶的劲来钻研不可。盲人摸象、鲲鹏、大象无形,我不止一次的给我女儿做过详细的讲解,但显而易见,距离“内化”,她还需要“下血本”。

      在最开始的报道中,“最让中国人难以理解的是”的加重符,是我添加上去的。我之所以要加重,是为了表达,事情恰好相反,这对于中国人而言,并不是很难,因为我们中国人有好书可读。

      • 家园 被洗脑,利益,环境等等吧
        • 家园 不容易认识到的是:喜欢强调环境的人,其实是原始的人

          他们认识事物用的是“知识迁移法”。因为日常的一些生活经验告诉他们,是ta刮了大风,刮来尘土,而“我”是“局外人”,“我”诅咒这个鬼天气,没有什么不妥的。

          正因为如此,他们不认为,他们所生活的国家是怎样一种环境跟他们有关,他们仍然自觉是个“局外人”,要么,他们会说“社会环境糟透了”,要么,他们会说“上面的领导糟透了”。

          恐怕正是因为如此,新疆的教材被人篡改,而居然“成功”了。

          所以,如果我说,有可能“整个宇宙怎么样,人类在其中是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十有八九会有人狂笑不止。

          简而言之,有大量的人,一直作为一个“局外人”,生活在社会之“外”,而不自知。

          我前面说,很多人是不讲理的,从不讲理,这下有理有据了?不是我捏造的了?

          所以,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就成了“宿命”。

          正因为如此,这些人当了领导,他们要挑强兵;这些人当了老师,要挑优生;这些人当了父母,就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天赋异禀。他们从来就不相信,真正的好领导、好老师、好父母,都是有点石成金的能力的。这些人当了父母,就会观察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神童,如果不是,他们就会抛弃孩子,假装还是父母,内心深处早就将自己的孩子抛出了宇宙。这些人当了父母,一定是无比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的。而我们绝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的父母,不久之后,自己又“传承”这一“优秀传统”。

        • 家园 我是一个愚笨的人

          我一直说自己是个愚笨的人,这并不是所谓的自谦。我只是在表达,如果不是我们的祖先留下了这些好书,记录下了历史,光凭我自己,顶多也只能形成原始的、模糊的认识。消化吸收前人的“遗产”,我本人是下了“血本”的,仍然觉得不足。

          显而易见,跟别的人喜欢强调环境不同,我倾向于强调“我”,主观能动性。这是因为在我看来,大的环境永远都是鱼龙混杂的,指望活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中,无异于痴人说梦。这并不代表,我认为“安上纱窗”是徒劳的,我只是在说,无论如何,桌上的灰尘,需要自己动手来擦,日复一日。

          你无法禁止别人不把你当人看,但你得把自己当个人来看,而这,是干出来的,是自己干出来的。

          • 家园 这没什么,大家都在学习,总有不知道的那些
            • 家园 重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之重大收获

              我自己把十门课全学了一遍,数学和经济,化学和政治,物理和语言,历史和地理,生物和思想。当然,学法跟学校里完全不一样。学了之后我就提出了一个质疑:能不能随意的将自然科学的知识迁移到人文学科?

              什么意思?鱼和人类都是脊椎动物。这是找共性,也就是所谓的抽象。但,抽象法适用于人文学科吗?

              假设,我们人类 的历史是这样发展的,A,A+B,A+B+C,如果我们仍然用抽象法来总结人类的历史,是不是会犯下巨大的错误?这是因为用抽象法,就会老盯着不变的内容。

              比如说,为什么我们人类过往的历史中,贪官污吏总是像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呢?是不是有可能,只是因为人类没有统一呢?

              前面讲的,收过桥费的例子,大家有想到,之所以可以设计出来,不就是因为有两个县吗?假设这座桥,正好在某县的中央,它还能这样一分为二吗?它不能。

              同理,美国之所以可以发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控制了金融霸权,而之所以可以控制金融霸权,难道不是因为现在还有国家的概念吗?假设没有国家这个概念了呢?全人类统一了呢?

              为什么说,这样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呢?如果我们确信这一点,那么就可以放下争执,全力去完成统一,对吗?

              实际上,我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有类似的体会。一路过来,好像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总在干扰自己。但如果找准了方向,找对了目标,最终你会发现,有N多疑难杂症,不治而愈。这也类似于富贵病,今天有很多人是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自在,给他放到农村去,起早贪黑干一段时间,一切毛病都不见了。

              于是,我发现毛泽东真正的本事,在于点石成金。

              他就像一个不挑食的孩子,有什么吃什么,来什么菜就做什么菜。这对于我们整个国家,乃至全人 类而言,都是非常要紧的。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有办法挑选吗?而我们看美国,他恰好就是一个挑食的孩子,他只要他喜欢的,对吗?

              所以,我认为毛泽东分析当时中国各阶级的状况,并不是简单的为了搞清楚,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弄清了都有什么食材,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做出一顿大餐来。

              也就是说,毛泽东一篇 文章,谈了两个问题:

              一、哪里食材确实没有办法用,只能扔掉;

              二、可以用的食材有哪些,怎么去搭配它们。

              大家可能不太理解我刚刚的假设:人类的历史是A,A+B,A+B+C,这里面有什么机关。

              我的意思是,假设A的数量值特别大,而B、C、D……所占的比例特别小,大家还会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吗?我这里指的存在,并不是说大家不知道它们存在,而是类似于:

              你从未见过蚂蚁,你首先看到的是蚂蚁的身体(你并不知道这是身体),好比A;然后出现了一条腿(你也并不知道这是蚂蚁的腿),B;然后又出现了一只触角(自然你也不知道这是蚂蚁的触角),C,你真的认为你能判断出来,这是一只蚂蚁吗?

              你是未见过蚂蚁的,实体、图片,都没有见过,也就是说,你完全没有蚂蚁这个概念。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看到了A,看到了A+B,看到了A+B+C,你会产生一种意识:这样下去,就会出现一个完整的X。你会吗?你不会。相反,你更容易形成的观点是:A,永远都有A。A才是主体,其它的,只是所谓的条件不同时,一些附属特征有所变化。

              我在之前多次强调过一个知识:人脑是有自动的统计功能的,也就是说,人天生就知道什么叫概率。如果A的数量值占比非常大,比如90%,人非常容易相信,它就是主体。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画龙点睛,意思是说,先画的是龙身子,最后一笔,才能让龙活起来,也就是说,最后一笔画上去,龙,才完整,而最后一笔的数量值占比,非常小。

              我在前面讲,《逍遥游》其实很多人读来一头雾水,不知道为什么前面要讲鲲鹏,这是因为第一段,最后的两句话,才是点睛之笔。

              “山川啊,河流啊,生生不息。天空看起来是湛蓝的,可那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又是无边无际的吗?鲲鹏或许就是这么认为的吧。”

              只有当你意识到这是点睛之笔,你才能明白,为什么前面要大讲特讲鲲鹏如何之大。这么大的鲲鹏,仍然有可能犯下盲人摸象的错误。

              同理,在《道德经》中,前面写的是“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其实这些话很空洞,对吗?因为根本 就没有告诉你,道是什么。在一般人来看,这样的行文本身就让人纳闷。可是,我们画龙就是这么画的,先画出一条空洞的龙来,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点睛之笔,在后面,“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四个词是重叠的,取其一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前面讲了那么多的道,最后才告诉大家,大象无形就是道:把一切都摸了个遍,全乎了,就叫道。

              因此,一切半途而废的,包括才走到了一半就匆忙下定论的,都是不守道,因为半途而废就必然是盲人摸象。

              这是我提出的最有价值的一个观点:

              如果我们人类过往的历史是,A,A+B,A+B+C……而A的数量值占比巨大,那么,我们人类就有极可能犯下严重的错误,把不断重复出现的A,当成了主体。而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是在画龙,不到最后,龙不完整,活不起来!

              我前面为什么要提到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因为很多人只注意到了敌我的区分,并没有注意到“我之团结”重点在于“不挑食”、“搭配合理”。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去模仿毛泽东,整天谈敌友。

              其实,我写文章的风格,就有点像画龙。我的读者往往读了前面一截,以为,我在表达什么。等我写到后面,才发现,跟自己之前所想的,不是有区别,而是根本就不是一码事。而如果我写的是好几篇文章,就更是如此了。对吗?

              • 家园 文科也是有共性的,强调文科的独特一般是不想让人了解

                然后自己高高在上。

                但是,强调文科的普遍性是为了让大众更多的成长。

                这是对的。写文章还是共性多更好一些。

                有些人喜欢说,我的文章好高的,你不懂,你不了解我的高端,我的痛苦。云云。

                这是自我矛盾的。

    • 家园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2)

      马后炮的吹嘘,若我是个生活在苏杭地区的50岁小屁民,“918”之后我第一时间会跑到湖南,“77”之后我会往西跑。

      我小时候回到老家就总缠着我爷爷问:当年日本人来了,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老头子说:跑啊,不跑等着让日本人把肚子挑破是吗?

      我亲眼见过,肠子流了一地,但并不是穿越,而是目睹了一次爆炸现场。我还亲眼见过,一个小女孩子是如何被大卡车碾压的。我自己,两次死去活来。

      我一直认为,对于所有人而言,最基本的觉悟就是“一定要活下来”,没有这个觉悟就不要谈什么崇高的理想了。而实际上,当一个人他手无寸铁时,他并没有同生共死的兄弟或者女人或者一条狗时,他唯一的出路就是:跑。只有当他加入了革命的队伍,绝不出卖自己同志的队伍之后,他才会有崇高的理想。

      其实当年我缠着我爷爷的时候,我还问了一堆问题:“跑哪去?怎么吃饭?呆多久?要是东西没有带够呢?”

      老头没搭理我,他只是把旱烟杆在地上敲了敲,又重新点了一锅。我后来明白了,他心里一定想的是:“臭傻逼!好吃懒做的臭傻逼!娇生惯养的臭傻逼!”

      这件事,深深的刻在我的记忆中。等我当了父亲,我闺女跟我问七问八时,我也向她投去十分鄙夷的目光。这无法淡去的记忆让我后来养成了一种“爱好”:看血腥的场面,每次都能深受教育,我没有资本懈怠,我怕死,我尤其害怕肚子被人用刺刀 挑破。我女儿就不一样,她不想看。她以为,她有不看的自由。

      有一年我正在玩游戏,突然间我觉得哪里不对,于是我大叫一声,“地震!”说完就往屋外跑,跑到门口我又回了去,其它人跟子弹一样的射到了广场上,他们那晚就没敢回屋睡觉。另有一年,我已经在北京了,正在数十层的高楼上办公,又是我第一个意识到哪里不对,只思考了1秒,作为小头目的我立刻宣布,“下班!”还有一年,北京下大雪,到下班时大部分同事都打算回家,我劝了几句,发现没有用。我留在办公室,一直呆到凌晨才往家走。后来有同事告诉我,他在车上看见我走过去,拼命喊我我却没有听见,他已经被困在车里超过了5个小时。

      大伙或许会觉得不可思议,如今的我整天都在调查人类的盲区在哪里,漏洞在哪。对这个问题,我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但具体是什么,我不想说。

      对了,人,往往不知道最大的敌人是谁。今天的人读历史,总认为那会的中国人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抗日,这并不是实情。当时的人并不认为日本是最强大的敌人,在多数人看来,“西方列强”才是真正需要防范的,尤其是英国人和法国人。换而言之,日本后来大举入侵,对于非常多的中国人而言,是出乎意料的。即便国民党高层有相关预案,但实际上,他们并不当真。

      新冠能不能在今年秋冬搞定呢?我的“历史感”告诉我,有一个真正可怕的对手,在新冠的掩护之下,正在向我们——全人类以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伸出它的魔爪。

      • 家园 事后诸葛亮型的错误历史观

        我女儿跟我提出过好几个非常有深度的问题。其中一个,前面已经讲过了,“为什么我某某科目还行,方法我也告诉别人了,但他们非要说自己不行”。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早就知道了,但我一直没有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标准说法”,最终,我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找到了。她还有一个问题:“古往今来,读过历史的人并不少,可为什么还是会犯相同的错误?”这个的问题答案,我寻找了大概有十年。

        我现在能清晰的回答出来:

        从客观层面来看,原因是“大象无形”。事件非常大,事前、事中乃至事后不久,绝大部分人无法判断出正在发生什么。

        从主观层面来看,原因是很多人读历史的动机不纯。他读历史,是想从历史中找到未来的答案,这就类同于想在书中找到黄金屋、颜如玉,想用《周易》来预测未来。

        而西方人在这个问题上,可谓是“翘楚”。所谓的西方主流史学家,分析历史的方法统统都 是事后诸葛亮型的。

        所以,今天的绝大部分中国人,认为蒋介石之所以 不抗日,主要是因为他害怕日本人。而由于蒋介石确实也有一些害怕日本人,所以,这一观点便有了铁证。然而,并不是,蒋介石不认为日本是最大对手,这才是 是根本。

        同理,事后诸葛亮们认为,第二次欧战之所以会爆发,是因为英国采取了绥靖政策,之所以绥靖,是他们害怕激怒纳粹。但这并不是实情,英国人判断错了。只不过英国人改错非常快,德国进攻波兰之后,英国人马上换了一个首相。

        还是同理,事后诸葛亮们认为,红军自上而下都是或者说多数是有着崇高理想的人。事实恰好相反,多数人参加红军,只是因为想活下来。参加了革命队伍之后,感受到这支队伍的可靠之后,才开始接受思想教育。

        为什么说这样的历史观是动机不纯呢?这就跟猜股票涨跌,是一个心理。

        其实,美国人所挑起的朝鲜战争就是他们预测未来的产物。他们料定,我们是不敢打的。这不是打赢打输的问题,而是会陷入战争的泥淖,那会我们才刚刚建国。结果朝鲜战争,我们跟美国人打了三年,这也出乎美国人的“历史观”。

        正如我前面所介绍,这样动机不纯的历史观,并非是西方人的独创的,我们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只不过西方人把它玩到了“极致”。在今天我们中国的课堂里,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用是这种历史观来分析历史事件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