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铁索连环进行中?浅谈一下李强的经济操作 -- 拜吨

共:💬803 🌺4193 🌵4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说的不就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么

                                    你说腾讯开发微信,三个团队一起搞,最后其中一家成功/优胜,然后腾讯采取了这个方案。这不就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么?新中国前三十年不都是这种搞法?摸索新技术,试点成功,全国推广。

                                    如果是市场经济,那么三个团队自己投资,谁先成功,腾讯买他的技术,这个团队发了大财,另外两个团队认赔,甚至破产跳楼。事实上是这样吗?没有研发出来那两个团队,腾讯把他们扫地出门了吗?

                                    经济学现在还处于原始阶段,你所谓的苹果换橘子,利益最大化,其实就是早期化学中的燃素啦,生命力啦。你看这二百年来自然科学经历了多少轮变革?哪怕从实践上说,古典经济学发展时期,有产业集群吗?有供应链吗?那时候连稍微巨大的企业都没有。古典经济学,处理农贸市场还差不多,指导现代经济根本是自不量力。

                                    我问你的,你们市场派经济学至今发展出啥定律了没有?举个例子?

                                    通宝推:真离,五藤高庆,达雅,
                                    • 家园 区别在于竞争吧

                                      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微信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被引流导入用户,他们的用户是实打实拼出来的,当时面临的竞争,除了内部,还有外部的竞争,移动的飞讯,网易的易迅。

                                      我不怀疑计划经济有试点,但是,你有没有例子,生产一个新产品,三个以上试点生产销售,只留下最好那个继续生产?另外两个不再生产?

                                      没有研发出来那两个团队,腾讯把他们扫地出门了吗?

                                      腾讯这个我不知道详情,但是我知道华为的做法,某人在一个部门做得不爽,只要有人接收,可以随时跳到其他部门,原部门不得阻挡。这个是我一个朋友告诉我的,他把自己的部门,从20个人扩张到200个人。

                                      华为内部的做法,一样是市场经济模式,有人拿到单子,几个团队一起来抢,价低者得。

                                      我问你的,你们市场派经济学至今发展出啥定律了没有?举个例子?

                                      随便举一个,那就是入门的需求定律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即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 家园 这完全不能称为定律

                                        比较一下,牛顿第三定律,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不是笼统的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大。

                                        理想气体,温度恒定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也即乘积是常数。如果只是模糊地说压强越大,体积越小,是不能称为定律的。

                                        你,或者经济学界,能够告诉我,价格和需求是如何对应变化的吗?我认为不能。一旦具体提出来,必遭现实打脸。甚至,你能告诉我如何测量需求吗?出货量?如果价格提高,出货量没有下降,算不算你的理论破产?当然不算,因为经济学家总有办法把话圆了,他们根本不敢提出任何接受现实检验的观点。

                                        这就是我说的,市场派经济学基本是神学,跳大神的。你所谓价格提高,需求降低,无非就是老百姓说的东西贵了买不起,这在古代就人尽皆知,根本不是市场派经济学的贡献。正如没有物理和化学的发展,古人还是会高炉炼铁,自然科学可不会把炼铁称为自己的贡献。

                                        竞争更加不是市场经济的专利,你说的华为三个团队,价低者得,这叫立军令状,三国演义关张赵云争着打荆南,就是互相叫价,你说只要三千兵,我说只要五百。这是市场经济?不过就是个内部管理手法。

                                        通宝推:史料推理,
                                        • 家园 说得太对了

                                          西方经济学就是当代神学。

                                        • 家园 定律不一定非要数学不可

                                          只要能足够精确描述即可。要是你觉得不够精确,完全可以找各大教科书出版社投诉😄😄

                                          关于精确,举另外一个例子,平面几何对点和线的定义分别是:点不可分割,线没有宽度,作为资深杠精,我肯定觉得不够精确,点怎么就不能分割呢?原子都可以再分啊,线怎么可能会没有宽度呢?用显微镜看,要多宽有多宽!但是偏偏就是这么粗糙的定义,居然建立起了平面几何这座理论大厦,从来没听人说平面几何是跳大神。

                                          那么经济学会不会也有可能通过几个粗糙的定律,建立起一个理论大厦呢?

                                          PS:回应一下你这个:

                                          如果价格提高,出货量没有下降,算不算你的理论破产?

                                          关于这个,你忘了这个定律开头几个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学家会同意,假如真的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上涨,需求量反而上升,这个理论就破产了。

                                          此外要纠正一个概念,需求量不是出货量,经济学上的需求量是一个抽象概念,不是成交量

                                          • 家园 市场预期的自我实现听说过没有?

                                            市场预期会自我实现,

                                            这可是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的基础内容。

                                            意思就是,如果价格涨了,需求就会更大,然后推动价格继续涨,

                                            如果价格跌了,需求就会更小,然后价格会继续跌,

                                            通俗的说法就是买涨不买跌,卖跌不卖涨,

                                            就拿所有人都看得到的房产市场就可以说明,

                                            现在房产价格暴跌,你就说房产需求有没有暴增吧?

                                            这个市场预期自我实现规律的实现,完全不需要变动任何其他条件,

                                            所以按你自己的说法,

                                            西方经济理论自己就猛扇自己,自己就认为自己破产了?

                                            哈哈哈

                                            你对西方经济理论还没有我熟呢

                                            • 家园 你说的这个是追涨和看空

                                              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你也忘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前提条件,对后市的预期也是限制条件。

                                              追涨这个事实,用需求曲线来表达,只不过是把曲线向右平移罢了,看空就是曲线向左平移了。

              • 不对
                家园 大体赞同

                信用是物质的衍生,中国是世界工厂,理论上信用上限比其他国家高得多。中国的成功经验就是发展中解决问题,增量覆盖存量。问题是神仙的操盘能力,有的时候要承认历史的偶然性。

    • 家园 习李的难处在于 -- 有补充

      又要搞掉原来的人、架构、资本人财物运行模式、道路,又要经济不发生大问题。

      各种反腐、破旧、清障、清除地雷、围堵闷杀炖烤灰犀牛黑天鹅,个别地方甚至到了胡折腾乱折腾的地步,都是做减法。由此而经济停滞减速,都是必然。

      先立后破,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都归根到底要落实到人头上,说白了,就是要加大资源投放偏向、放手提拔使用\竭力扶持帮保78后们快速上位坐稳发力,尽可能平稳接手、取代、超越57_77这整整一代人。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很难。在斗争中识别人锻炼人培养人,不是一个一批一群,而是整整一代人,那就更难。

      毛主席周总理那样的高手高高手,用了十年十几年,也不行。邓陈叶李,又用了十年十几年,才差强人意。

      赢不赢得了呢?

      抓得住重点,抓得到人,就能胜利。思路不清晰,分不清主次,打乱仗,也可能一团糟。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习李重点花钱的地方 -- 补充帖

      一是扶贫三农,但见物不见人,新一代"农民"还没看到。这个能保底托底夯基。怎么花钱都有基本回报,得能偿失。

      二是军队、政法,枪杆子刀把子,安全。这个见物见人,实实在在。但花钱只是免灾,难见回报不见回报。当然,少输不输就小赚大赚。没有安全什么都是空。

      三是高新科技。见物见人,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但有边界极限天花板。

      其它都是花钱去降风险做减法,得不偿失事倍功半。力度节奏不好操作却又不能不干。

      一切关键终究在人。培养造就精气神面貌一新的一代新

      • 家园 直接说包子志大才疏有心无力好了

        直接说包子志大才疏有心无力好了

        政府采购价和实际市场价差额不极度压缩,反腐也是扬汤止沸

        现在基层干部能力、水平、责任心甚至良心都很欠缺,而且还没看到扭转迹象

        给包总留下的答卷时间已经极其有限了

    • 见前补充 4968803
      • 家园 这就是模式转换时期的困境

        模式转换,说的严苛一点,都是凤凰涅槃的,痛的越狠,涅槃后的成就越大。现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非常简单,我们想转换成什么样,光说现在这样子不行,就是不告诉你我们应该要发展到那个样子去。结果就是大家要么跑了,要么不知所措。

        既然作为领袖,就不要云山雾绕的,把根本问题给我们讲清楚。这样,哪怕是真正的敌人,我们也有办法把他们转变一大部分。你作为领袖都说不清楚我们到底要干嘛,想跟着你混都不知道到底咋做啊。

        很简单,你就整军备武争霸天下,只要纲领确定之后,一切围绕这个核心主体来搞就行。你要说我要回归曾经的革命党时期的政党,做一个真正为了解放全人类而奋斗,也没问题,大家也都知道怎么去做,往哪个方向做。你要说,我们继续按照改开那条道走下去,极度亲资本,把无产阶级作为代价,在社会不爆发冲突的前提下,尽可能压榨中下层,满足资本。也没问题,这套玩法也很熟练。

        不要云山雾罩,革命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清楚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都搞不清楚,那能行啊。不知道怎么走下去啊。

    • 家园 加杠杆二十年后死,不加杠杆两年后就死

      一尊这人最大的毛病其实不是在不该花钱的地方花钱,而是在该花钱的地方把钱给断了。有些地方甚至不需要花钱只要把卡脖子的手松一点都行,结果非要把人掐死,闹出现在的结果很奇怪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