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董卓之乱,罪在袁绍 -- gb2312

共:💬23 🌺225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董卓之乱,罪在袁绍

    董卓之乱,指东汉中平六年(189年)至初平三年(192年)董卓入朝后,从中央到地方,发生的一系列变乱,最终为东汉的灭亡敲响了丧钟。

    董卓之乱的始作俑者是袁绍,据《后汉书》:

    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进然之。

    何进是当时的大将军,在袁绍的劝说下要除掉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何太后不同意。袁绍就给何进出主意,可以召四方的猛将和豪杰进京,以此来胁迫太后,何进同意了。

    这个计策有很大问题,四方的猛将和豪杰既然能够胁迫何太后。同理可知,也可以胁迫何进这个大将军。如果朝廷失去权威,大将军这个职位就变得毫无价值,这个计策本质上是在动摇东汉朝廷的根基。

    当时何进的主簿陈琳就反对说:

    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为乱阶。

    这样做就是“倒持干戈,授人以柄”,一定会失败,还会导致天下大乱。

    这么简单的道理,陈琳都看得很清楚,袁绍不会不明白。

    袁绍出这样一个计策,就是包藏祸心。

    他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在意会不会导致天下大乱,甚至有可能在故意往天下大乱这个方向引导。

    袁绍出自汝南袁氏,汝南袁氏在那时号称“四世五公”,门生故吏遍天下。

    袁绍属于既得利益者,为什么不想着安定天下,反而要往天下大乱这个方向引导呢?

    只有天下大乱,袁绍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取东汉而代之。

    即便不能更进一步,以汝南袁氏在地方的实力,也可以割据一方,称王称霸。

    在东汉末年,很多世家大族打的都是这个小算盘。

    然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些世家大族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东汉朝廷的寄生者,只会随着东汉朝廷一起走向灭亡,根本没可能取而代之。

    西晋昙花一现,东晋偏安江左。

    那时没有人能意识到名为“五胡乱华”的大动乱会持续数百年。

    这个大动乱会持续数百年,并不是“五胡”有多强,而是世家大族太弱了。

    继续说袁绍,在汉灵帝死后:

    皇子辩乃即位,何太后临朝,进与太傅袁隗辅政,录尚书事。

    何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

    何太后得到了宦官集团的拥护,也是宦官集团的庇护者。

    大将军何进得到了以袁隗为首的世家大族的支持,袁绍是袁隗的侄子,当时“辟大将军何进掾,为侍御史、虎贲中郎将”。

    袁绍被何进辟为掾属,是充当了汝南袁氏派驻到大将军府的代理人,联络人的角色。所以他的意见总会受到何进的重视,大部分都被采纳。

    袁绍的劝说何进彻底消灭宦官集团,这也是世家大族的共识。

    宦官集团和世家大族不仅在中央争夺权力,也在地方争夺利益和控制权。

    绍又为书告诸州郡,诈宣进意,使捕案中官亲属。

    所以袁绍在劝说何进消灭宦官集团之余,甚至伪造何进的命令,逮捕宦官在州郡的亲属,这些人是宦官地方利益的代言人。

    至于“召四方猛将和豪杰进京”这件事,则不是世家大族的共识。有袁绍这样的积极推动者,也有陈琳这样的强烈反对者。

    至于袁隗,估计是保持了沉默,或者说是一种默许的态度。否则,作为辅政大臣,他如果强烈反对的话,这事很难成功,也不会完全没有记载。

    后来袁隗的结局是被董卓灭族:

    董卓闻绍起山东,乃诛绍叔父隗,及宗族在京师者,尽灭之。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袁隗作为辅政大臣,没有尽到匡正天下的责任,也算是因果循环了。

    何进这个人,既无谋略,又无决断,完全是凭着外戚的身份才身居高位。

    袁绍劝他说消灭宦官,就可以名留青史。

    他想动手,又迟迟下不了决心,最后被宦官抓住机会杀死了。

    他被杀之前,大太监张让骂他的话很有意思:

    卿言省内秽浊,公卿以下忠清者为谁?

    这句话可以说是灵魂一问,直接说满朝公卿和宦官都是一路货色。

    在何进死之前,袁绍“为司隶校尉,假节,专命击断”,这个职位很重要,权力很大。

    所以在杀死何进以后,张让等人下诏:“以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

    袁绍与叔父隗矫诏召樊陵、许相、斩之。

    袁绍、袁隗直接矫诏把这两人杀了,这和张让的做法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矫诏铲除异己。

    会日暮,术因烧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欲以胁出让等。

    袁绍的弟弟袁术,直接在南宫九龙门和东西宫放火。

    东汉有南宫和北宫,其中又各有“东宫”和“西宫”,何太后当时住在南宫的“西宫”,皇帝住在南宫的“东宫”,袁术这是想把小皇帝和何太后一起烧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片来自:陈苏镇:东汉的“东宫”和“西宫”)

    所以说,袁绍、袁术兄弟从一开始就包藏祸心。只不过袁绍相对隐蔽一些,袁术就是肆无忌惮。

    张让、段珪等困迫,遂将帝与陈留王数十人步出穀门,奔小平津。公卿并出平乐观,无得从者,唯尚书卢植夜驰河上,王允遣河南中部掾闵贡随植后。

    太监张让等人带着小皇帝和陈留王逃亡,只有尚书卢植和王允派出的掾属闵贡追随。

    现在张让的灵魂一问有了答案:满朝公卿,一共2.5个忠臣。

    最后,这些逃亡的太监一部分直接被杀,一部分投水自尽。

    从头到尾,都没有伤害小皇帝和陈留王。

    公平地说,这个忠诚度要远远超过袁绍、袁术兄弟。

    袁绍在干什么?

    绍遂闭北宫门,勒兵捕宦者,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然后得免。死者二千余人。

    袁绍在忙着杀宦官,包括所有太监和没胡子被误杀的,一共二千多人。

    及卓将兵至,骑都尉太山鲍信说绍曰:“董卓拥制强兵,将有异志,今不早图,必为所制。及其新至疲劳,袭之可禽也。”绍畏卓,不敢发。

    然后就是董卓进京,鲍信劝袁绍趁机除掉董卓,袁绍怂了。

    当然,袁绍也不是毫无表示,在董卓想要废掉小皇帝,立陈留王的时候:

    绍勃然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横刀长揖径出。悬节于上东门,而奔冀州。

    袁绍也是放了两句狠话,然后才跑的。

    然而,袁绍当时“为司隶校尉,假节,专命击断”,以这个权力,完全有可能力挽狂澜,而不是放两句狠话就跑掉。

    鉴于董卓本来就是袁绍建议何进召进京的,袁绍也有责任解决董卓,而不是放两句狠话就跑掉。

    这个情形,和袁绍劝何进除掉宦官类似。

    除掉宦官,从何进的立场出发,有巨大的风险,利益不是很大。

    除掉董卓,从袁绍的立场出发,有巨大的风险,利益不是很大。

    袁绍劝何进召四方猛将和豪杰进京,就是为了消灭宦官,即便由此引发天下大乱,也在所不惜,最主要还是因为世家大族在地方的利益受到宦官集团的严重侵害。

    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榷财利

    现在消灭了宦官集团,袁绍的目的已经基本达成了,他这样的人绝不会为了天下安定而奋不顾身的。

    初平元年,绍遂以勃海起兵,与从弟后将军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乔瑁、济北相鲍信等同时俱起,众各数万,以讨卓为名。

    后来,袁绍起兵讨伐董卓,《后汉书》说得很清楚,只是“以讨卓为名”。

    这些牧守要么按兵不动,要么置酒高会,要么互相攻伐。讨伐董卓只是个名义,这个名义是用来不再服从朝廷的命令的。

    那个时刻,真正想安定天下,和董卓的军队爆发激战的只有当时从属于张邈的曹操,和从属于袁术的孙坚,袁绍这样的高门子弟是靠不住的。

    通宝推:潜望镜,纳米小洞儿,strain2,普鲁托,方恨少,铁手,何求,迷途笨狼,红军迷,偶卖糕的,为什么不可以,崂山一道士,桥上,不远攸高,
    • 家园 楼主虽然讲史,却很有现实意义

      当年袁绍意图乱中获利,就像今天的内塔尼亚胡,中东越乱其权力就越稳。

      袁绍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其过程也并非没有机会。

      董卓之乱后,袁绍拿捏住了韩馥得冀州,平定张牛角/张燕的黑山军,随后定了四州,最后击杀公孙瓒【此人并非弱鸡,也算乱世枭雄一类】,成了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要是没有曹操,估计袁绍就成了,起码南北分治。

      袁绍与曹操,就像蒋介石和毛主席。蒋介石打败冯玉祥、收纳张学良、hold住李宗仁白崇禧……技巧娴熟。一遇到毛主席就不灵了,最后以多败少、以强败弱。

      历史就像旋转门,你进我出,兜兜转转,最终消失于尘烟。

      • 家园 这本质上是个很深刻的问题

        从汉朝的思想体系来说,虽然汉武帝号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但实际上,是一种“王道”和“霸道”的思想交融的体系。

        这种思想体系的社会实践,或者说组织形式。

        就是以“皇权”为主导,以世家大族为补充。

        西汉末年,王莽变法,实际上也是不得不变,社会矛盾太严重了。

        但是实践证明,真的向《五经》中所谓“纯儒”那个方向走,走不通。

        刘秀来自底层,能意识到实际问题的关键在那里,东汉开国还是有一些新气象。

        东汉末年,表面上是皇权和世家大族都衰落了。

        本质上是以“汉儒”为主流思想的体系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修修补补已经不行了,需要一个全面的新生。

        魏晋玄学是世家大族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想重建一个以“玄学”为主流思想的体系,但这也走不通,最后连偏安江左都偏安不下去了。

        而汉末的最大的悲剧就是:虽然有刘备,曹操那样的英雄人物,能建立一些功业,但是他们无法为一个时代重塑信仰……

        同理可知:

        没有新文化,没有新思想,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新中国。

        个人感觉,中国近现代,一共两个半真正的思想家。

        东哥,迅哥,还有梁启超,可以算半个……

      • 家园 很难说

        袁绍是失败的。乱世一起,谁知道谁会赢。后来人看史看得明白,有个看着看着,明确记载看明白的是老子。

        曹操也风光一时无二,到头来被司马家所篡。白欢喜一场,为人做嫁衣。没深看三国史书,不知司马家有没大屠杀曹家。

        东汉末年全雄并起,没想到一个不起眼司马氏得天下,皆为输家。

        • 家园 泛之泛而言,二代而亡是历朝的惯例

          自周至共和国,大扺如此。新的勋贵集团勾结旧的勋贵集团,向旧制度倒退。

          故而“进京赶考”,“万里长征第一步”是准确的;和平演变最危险的是第三代第四代,也是准确的。

          泛二代而亡,也是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的。

          • 家园 巩固么,不能说亡

            譬如军队打仗,占领了一个地方,总要留下来分兵把守,消化吸收,把地方管理搞起来,这才能长治久安。

            或者说起了一层新楼,然后肯定是各种水泥灌浆,夯实了才能往上继续盖。否则一个劲往上垒,那是小朋友搭积木,很快就塌。

            这应该是个普遍规律,不能说二世而亡。毕竟千百年来我们还是有很大进步的。毛主席还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每个二世三世都有这么个过程。

            而且王朝成熟以后,总会有成熟的做派,所谓每个人都会活成自己年轻时候最讨厌的那个样子,就是成熟。

          • 家园 非也

            奋六世之余烈的不少。

            二代而亡,王朝只有秦隋。

            秦隋都是一代到顶峰。

            此时麻烦了。

            膨胀了。

            二代手里亡。

            泛二代而亡,宋明,两交接棒就不正常。赵2杀兄夺位,为自保疑神疑鬼的,加上文科出身背景把赵大改革推向极端,科举变文举(搞出四书入考纲),武举形同虚设。明,叔夺侄位,侄子跑路,咱看法是不跑朱棣抓住就杀之。朱棣,反而用回爹制,但大改他爹压抑相权做法,重用文官治理内政的脱手掌柜(为恢复相制铺平路)。大儿文气极重,偏偏又不长寿。

            二人皆非接班人,没受帝王教育。宋明有强大外敌制约。太祖之制,却是泛二代而亡,改动了嘛。

            共和国立。宋起文官集团坐大千年,官地商一体世家驰骋。民国没彻底如明太祖复华夏制,到如今清史难于出炉,皆因此。根在没复汉,复汉必清除满清制,清除大清旗人及官吏后人(人事问题)。天子很清醒的,“和平演变”就是内部深爱大清旗人制度受益者复辟,毁我华夏文明,复辟大清之制(征服者奴役制)。为啥体制内一堆人向往西洋,西洋文明就是征服者奴役制。换句话说,想当婆罗门、刹帝利,当贵族。

            通宝推:freesong,
            • 非也
              家园 非也非也

              奋六世之余烈是美言而己,秦孝公后,商鞅被搞死了。

              之所以说泛之又泛,不是说政体覆灭,而是政权的掌握者,施政方向,跟前面已有质的变化。

              坦率说,中国目前的状况,单靠反腐是轻度改良,始终免不了来一场50年代初刚解放时镇反那个性质的运动。或者反过来,来一次70年代未80年代镇压那个性质的运动,也是可能的。

              我谈中东的贴时,说终究是要用人命拼的。中国何偿不是如此。亡了自然丧命,想不亡得敢丧命。

              • 家园 商鞅死了,施政方向没变呀

                哪段史料说,赢驷不要变法,或者方向改了。说说变化了啥。

                变,肯定要随形势变化而变的,按原方向进行变是合适的探索。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嘛。

                (西汉奋六世,汉文景两帝没改对外内施政方向,直到汉武帝完成准备按计划转向拉开汉匈大战)

                历史上,王朝内部大博弈,杀人如麻不少见。

                没了帝王的官场是比有帝王的官场,烈度是加大?是变小?反正,不变,是不好套的。

                公器,本身就是一条用命铺就红毯路。自古华夏非常不PUA,从不删灭十族案例。不同位阶高低,可压赌命、赌伤残、赌流汗筹码(代价)不同。

    • 家园 那时候世家大族和皇帝比起来

      并不差的,甚至有可能比皇帝更牛,因为世家大族可以穿越朝代。这些世家大族盘踞一方,都是希望皇帝越弱越好。皇帝很多地方只有名义上的统治,政令很难出洛阳。底下这些类似袁绍的膨胀一下,就是想皇帝我来做了。

    • 家园 这事要和党锢之祸结合起来看

      汉末的根本问题是土地兼并严重。东汉开国就对于世家大族土地兼并网开一面,所谓“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就是写照。到后头更是豪强世家地连州县,僮仆上万,聚财百亿。这虽然可能是古人夸张,但各地俗政从西汉末年开始就逐渐被地方豪强垄断。汉朝的查举制度更有利于地方豪强把控朝廷人事。袁家的“四世三公”并不是他们家真的这么有才华,只是马太效应罢了。

      桓、灵二帝宠信太监其实是相当无奈的选择。中国古代有过多次太监当政时期,无一不是主少国疑,新君被架空只能依靠宦官来逐步夺回权力。桓帝冲龄即位,最后靠宦官灭了梁氏。但灭了梁氏后就和控制朝廷的“四世三公”们,“贤良方正”们发生激烈的权力冲突。大臣们名义上不能反皇帝,自然就把矛头对准了作为皇帝爪牙的宦官。双方激烈斗争的结果就是前后两次“党锢之祸”。

      外朝密谋诛杀所有宦官,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灵帝初即位就发生了窦武密谋诛杀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人的政变。结果事不机密,走漏消息。但事情并没有到不可挽回的程度。窦武是大将军(相当于三军总司令)跑到禁军的军营里掌握了几千近卫军准备进攻皇宫。同时陈蕃在宫内发动,但没有成功最后被杀。当时禁军掌握在窦武手中,宦官们只好任命少府周靖代理车骑将军,加节,与刚刚回来的护匈奴中郎将张奂统兵攻击窦武。最终窦武兵败自杀,被枭首示众,并灭三族宾客。

      到何进的时候,局面和窦武差不多,都是官拜大将军,而且还都掌握禁军,即灵帝末年搞的西园军。这支兵力原本是灵帝以宦官蹇硕率领的直属力量。曹操和袁绍都是领兵的校尉。何进和袁绍他们最终合流。到灵帝死后,搞死了蹇硕掌握了这支部队。何进他们要进一步诛锄宦官,但何太后和当初的窦太后一样对此模棱两可,优柔寡断。这实际上也不能怪何太后和窦太后,毕竟宦官的权力来自皇帝,同时也是皇帝可以依靠的力量。外戚和朝臣并不如宦官可靠。作为外戚和朝臣的王莽篡位的历史还没过去多长时间呢。

      袁绍为什么会建议何进招外将入京?无非是觉得有窦武的例子在前面,万一无法完全掌握洛阳的武力就有可能被翻盘。虽然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想多了,但在当时看来,董卓的地位类似张奂,能够得到他的全面支持则更有把握获胜。董卓能够在进京后迅速夺取权力,只是他运气好,直接在路上碰到了出逃的皇帝,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罢了。

      通宝推:偶卖糕的,红军迷,empire2007,铁手,
      • 家园 对于何进这类外戚的作为有点不解

        他们的权利身份按说来自于皇帝,应该和皇帝一个阵营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应该和宦官联手压制世家才是,咋和袁绍搅在一起了。

        • 家园 宦官是皇帝的仆人,不是外戚的仆人

          历史上凡是外戚掌权都是“主少国疑”。皇帝太小,太后本能得要依靠自己的娘家人。问题是,外戚仍然是外臣,并不能掌握内廷。而内廷宦官理论上只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不是外戚。这就造成外戚的权力虽然也来自皇室,但并不是直接来自皇帝。

          与此同时,和外戚争斗的宦官实际上并不是小皇帝的人,而是上一任皇帝遗留的势力。如果这些宦官不甘心放弃权力,同时又得不到小皇帝和太后的信任,那么自然就会变成太后、外戚和外廷的共同敌人。这其中,小皇帝和太后的目的倒不一定要尽灭宦官,二是要宦官听话,平稳过渡。而外戚和外廷反而要彻底夺取权力。因此“尽灭宦官”就成了缺省选项。

          具体到汉朝,外戚和宦官交替掌权是常态。但在这个“常态”中,由于小皇帝成年后经常性得依靠宦官夺权,对外戚进行肉体消灭,反过来也一样。那么不论是外戚还是宦官都只好选择尽最大可能消灭对方。这其实就是个特殊政治状态下的囚徒定理 -- 你不先发制人,就有可能被对方消灭。

          汉朝由于宦官不掌握军权(西园军算是特例但没搞多久),所以实际权力不如他们的唐朝同类。而到了唐朝,宦官彻底掌握禁军又加上藩镇割据,则皇帝本身都成了宦官们的傀儡,藩镇又不关心谁当皇帝,于是就变成了真正的宦官政治。外戚反而不重要了。这和汉朝还是有所不同的。

        • 家园 如果不寻门路,财富地位都不得延续。除非

          除非皇帝的枕边人个个都是他们家的闺女。

          有点像淘金。金矿有两种,一种是矿脉,地下数十米甚至数百米的地方薄薄的一层,绵延数千米,需要打洞勘探。美国西部淘金热的时候,对这种矿只需立个牌子,声明这下面多深的地方往哪个方向多少米属于自己,就完成宣示了。日后的开发是个漫长的工作。

          袁绍的家族就相当于一个成熟的矿脉,有稳定的产出。

          另一种是鸡窝矿。没有规律可言,通常只能通过水土流失造成的微量元素分布推测其位置。分布面积也不大,小的矿一下午就能挖个一干二净,能挖上一个月的简直就是超级大矿了。但是鸡窝矿含金量极高。矿脉要消耗成吨的矿石才能提炼出一盎司黄金,而鸡窝矿却有可能一铲子下去就是两千美元的产出——十九世纪中期的两千美元。

          何家显然是找到了一个鸡窝矿,在枕边风还有效的时候,或者自家的血脉还没有在皇室冲淡的时候,他需要尽快找到一条能够长久开发的矿脉。如果自己没那能耐,那么入股一家成熟的矿脉是稳妥的。

          所谓遗子一金不如遗子一经,袁绍代表的是垄断上升通道的阶层,地位其实是相当稳固的。所以这问题反过来问才正常,皇权稳定有利于袁家的垄断地位,袁绍这么做图的是什么呢?

          • 家园 有点道理,但也不完全

            尤其最后一句:

            皇权稳定有利于袁家的垄断地位

            这个未必吧,皇权和世家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博弈的关系。对于双方而言,对方的强大对己方未必是好事。

            而何不一样,他的权利基础完全来自于皇帝。他的所为无异于自挖墙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