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谈谈我研究生教育的一点感受 -- 崂山一道士

共:💬56 🌺433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谈谈我研究生教育的一点感受

    前两天“思想的行者”老弟回复我的帖子说“其实大学教育的资源是足够的”,再加上最近学生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引发了我想吐槽的强烈愿望,就说到哪里就算哪里吧。

    我以前在中科院的一个研究所工作,现在在一个非985、211的学校(但是是一本招生)带研究生,搞科研。跳槽的原因以前讲过,不再多说。在中科院的时候,学生有从青科大、武汉纺织大学等学校招来的博士生,现在的硕士生多是二本学校考上来的。除了我的第一个博士生,是兰州大学毕业的本科加硕士,表现出较好的基础和科研能力,其他的都有诸多的不如意之处。

    最大的不如意,是他们的本科基本都白学了。我是搞有机化学的,招来的学生最初就知道最简单的亲核取代反应,很多人连由乙醇和乙酸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机理都写不对。真的很无语。据了解,像大多数的二本院校,包括一些差一些的一本院校,有机化学老师都不怎么教反应机理,因为对学生来说太难了!我问过学校里给本科生上有机化学课的老师,他说都不怎么给学生讲共振结构,因为学生听不懂。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中的弯箭头代表电子转移和进攻的方向,这是开宗明义就应该讲明白的原则(我记得我当年的本科老师就是这么讲的),但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因此写机理的时候就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荒腔走板。我努力给学生开点小灶,讲讲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有机化学,能真正理解吸收的,我现在还没有遇到。有的时候真有“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感叹。

    一方面,是老师不敢讲难了,题不敢出难了,怕学生考试挂科率太高;一方面,是很多学生根本就不愿意学,就指望着老师上课讲讲自己就懂了,下来不愿意努力。然后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此外,这么多考上来的研究生,绝大多数就只是想混个文凭,对科研,对新生事物其实就没有兴趣。这其实是双非院校的普遍现象。当然,985、211的学生好一些,但质量也下降得厉害,不认真学习的比例远高于我读书的时候,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明显比以前多。所以,现在尽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的人数都比以前多很多了,但总体质量却下滑了,真正能做原创性工作的,其实不多。中美之间在原始创新方面的差距,其实还很大。

    如果要说教学改革,第一要做的事情我认为是放弃毕业率指标。非985、211大学要提升教学难度,提升淘汰率,现在的大学,被毕业率绑架了。这样,现在的非985、211大学的水平提升了,才能说“大学教育资源足够”,否则,教出的学生不如当年的中专生。

    通宝推:独立寒秋HK,白马河东,陈王奋起,strain2,为什么不可以,西门飘飘,唐家山,冬晓,石狼,踢细胞,大眼,审度,起于青萍之末,
    • 家园 东方大国高等教育的神奇匹配机制

      启禀道长,你所说的,是东方大国高等教育的神奇匹配机制的结果。参与这一匹配的,直接的有大学、学生、(考研+考公+头部企业)这三方,间接的有官府、高中这两方,以及部分家长。

      首先说直接的三方。任何一个大学,它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都不是自由决定的。要受另外两方以及兄弟大学的制约。其中(考研+考公+头部企业)决定了你必须把学生教到什么程度,因为这是你最重要的学生质量出口评价者。如果你的学生在这三者的选拔中总是居于优势,那就是优秀大学。反过来,你这大学名气再大,水平再高,但是学生考研考公考不上,头部企业进不了,社会对你的认可度也肯定逐年下滑。

      而遗憾地是,(考研+考公+头部企业)对本科生的要求,是相当地不高。考公别说了,其实基本没有专业要求;考研是四张卷子,其中两张还是英语和政治;头部企业招本科生夹中间,因为很难说“我们的要求比985考研还高”。

      这样一来,本科毕业生出口端的要求基本就确定了。对于学生来说,达到这个要求基本就可以了,超过这个要求看兴趣。而对于大学来说,它也奔着这个目标走。在这个目标附近,你要求学生好好学,学生能理解;你超出这个目标太多,学生会问,我要考公或者考研换专业,学你这些有啥用呢?而且,你把非考研科目要求定很高,就强迫学生在这上面花时间,等于是挤占了他准备考研的时间,有利于你自己学生的竞争对手。你这样干是图啥?于是,这三家达成默契,教学标准就基本确定了。最后的结果就是,考研不考的,学生基本就不学,学了也不会。

      间接的两家,高中决定了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现在高中的学习习惯是“刷题迎高考”,考生AI化,通过反复刷题建立从题目到答案间的匹配。这样的学生,你跟他讲原理,进行长逻辑链条分析,他难受。

      最后是官府。官府的影响有两个。一是强化思政,专业课都要增加思政内容,但是专业课本身不管。另一个是组织各种竞赛。竞赛本身不是坏事,但是搞到现在,是稍微好点的学生就都得刷竞赛,不然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别人有竞赛你没有啊。结果就是一大堆其实学无余力的学生也去参加竞赛,又削弱了课内学习。

      神奇匹配机制的结果就是,在研究生复试这样的场合,面对成绩优秀科研履历丰满的985、211学生,导师们问完几个问题之后就常常就跟道长你一样,疑惑这家伙是不是上了个假的大学。

      通宝推:冬晓,崂山一道士,
      • 家园 可是你说的,并不是中国特有啊

        你说的绝大多数条款,其实是高等教育普及以后的通例,全世界都一样。譬如 QS 或者其它大学排名在 500 名以后的,哪个不是如此?

        我这已经是客气的说法了,哪怕全世界前 100 的大学,科系里面也是少数尖子生学霸,大多数中等生混日子得过且过。上海的交大复旦,非数学系的,你看大一的线性代数有几个在认真学?只求不挂科的是大多数。然后工程系物理系的,到了大二大三,要用线性代数的时候,可不就悲剧了么。

        现在是不仅本科普及,研究生也在普及,所以就是悲剧接着悲剧。

        • 家园 没中国这么极端

          东亚以外的地方,应该没中国这么极端。

          欧洲大学我不熟,美国大学入学是申请制,入学后也是选课制,所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国内大学要好些,毕竟是他自己选的嘛。而中国大学是高考考分拍卖制,我上这个课堂是我的分只够买这个学校这个专业,我可能一点也不喜欢它。这士气就低落。

          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的高考制度反人性。它强迫学生在高中这个阶段往死里学,学生到了大学之后就想补偿一下,多玩玩。这和大学需要的高强度学习又是矛盾的。

          • 家园 区别不大

            我在西方上的大学,也是类似申请制,选课制。但是核心学分是不能改的,譬如你主修物理,那么一二年级的四大力学都是必修。对于我而言,当然很有动力,但是我看班上其他学生并不如此,大部分人都是混日子了。

            而且我必须指出另一点,譬如大学生逃课打游戏宿舍哥们狼狈为奸,其实也是学习。我在大学阶段倒是高强度学习理论科目了,获益很大,但是这样我就没有机会体验逃课打游戏宿舍哥们狼狈为奸,这一整套了。毕业工作,人家那种社会人的气质,我这样的学院派/书呆子是比不过的。

            小布什大学时代就是差生,但是人家通过社会活动,有人家的收获和成长。科研虽然不行,从政倒是一把好手。这个全世界都是如此,高等教育一旦普及,绝大多数大学生不可能科研,所以也就学个马马虎虎。

    • 家园 只能说现在的大多数研究生都太水了

      以前的研究生那真是精英教育,现在就是为了推迟就业,才一个劲扩招,最后就是萝卜快了不洗泥。

      你招这么多,有那么多资源吗,有课题做吗?

    • 家园 这个问题放在整个国家战略变迁下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教育的问题,很容易看清楚:

      1、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的刷题,把天赋都抹平了,差生和优等生统统变中等,整个教育四平八稳,一直到高考(没有难题了),反正就是刷刷刷,和当初八股文等效。

      2、学生分层模糊,认知能力高度均一化,且脱离现实,导致社会大学压力繁重,想要和以前一样,稍微教教就上手大部分成了奢望。大概也就像审度河友说的那类低知识密集度的,文盲也能干好的工作,才可以谈快速上手问题。

      ………………………………………………………………

      为什么会造成这一现象呢?

      1、改开前期,大学分层明显,天赋强的脱颖而出,但是这批人享受了国内高等教育的红利,转身就投奔欧美。等于中国练了个嫁衣神功,自己没落啥好。

      2、于是中国开始掺沙子:大学扩招。光凭学校和学历无法有效识别中等以上天赋人才了,于是欧美利用的华裔人才整体水准开始下降,国内终于可以留一批可造之才。

      3、可是清北等最尖端天赋人才,美国仍旧可以轻松识别。怎么办?从小学开始灭活,反正一流欧美二流日韩,国内只能分到三流人才。把一二流灭活到三流留在国内,指不定以后可以复苏成一二流。所以近年来清北生也越来越不好使了,国内反而迅速在赶超。

      ………………………………………………………………

      现在呢?

      谁也没想到欧美乱得这么快,或者说堕落得这么快,国内从小学开始的灭活教育已经形成产业链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老师都习惯了给学生喂屎灭活,你让这班老师重新学会培养真正的一二流人才,人家不会啊。

      所以,短时间内,这问题无解,牵涉面太大,首先高考教育,难题要回归(难题基本刷是不太有效果的),然后中小学要逐步停止刷题。这TM要砸很多人的饭碗(新生的饭碗可能更多,但在灭活产业链上的人是看不到,或者不敢看的)。

      兄台的问题,现在是个人就先用吧,如果能筛到底子不错只是被灭活的,就好好教一教,真的天赋太差的,还是别指望了。

    • 家园 毕业证、学位、英语六级

      只是一块敲门砖,并不代表学业水平,无论一本、二本,985、211。

      不只是本科的知识忘了,连高中的知识也忘的差不多了,都还给老师了。愿意很简单,只学不用,给谁都记不住了。

      小学6年、中学6年共12年的初等教育期。其中小学6年级、初三、高三整整三年都在复习,并没有学习新知识。

      大学的高等教育本应是引导式教育,现在也基本变成了灌输式初等教育模式了。主要原因还是在看考试成绩,而考试有都变成了选择题。

      物极必反,改开前,连小学都有学工学农,紧贴生产。总觉得应该在教师中多学一会。

      改开后,加长了学期,本想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把该学的多学一些,再进入实际工作。岂不知,学得多了不用,升学只开成绩,学生早都学厌烦了,特别是考试模式变成了看谁掌握的这上面宽,大量用选择题,为了考试成绩,只看得分点,不看是否全面掌握、学生把会的协商要分,而不是全面正确解答问题。

      现在看来,毛主席教导:读书时学习,使用也是学校,而且是更好的学习。教员诚不欺我。

      当年字都识不得几个的泥腿子解放军打败那些黄埔军校、陆军大学、西点军校的高材生一点都不怪。

      教育该再次改革了!!!实践和时间是检验整理的标准之一

      • 家园 问题是,不可能学工学农啊

        父母努力奋斗,就是为了小孩将来不再做工做农,做了就是失败。你让学生学工学农,学生更没有兴趣了。教他们工农的是谁?失败者,鲁蛇嘛。

        学校教育从来没有讲过做工做农就是失败,党中央也没有讲过。但是大家心照不宣,心里都明镜似的。你看各种非诚勿扰相约星期六,有工农的男嘉宾受欢迎的吗?女人会选择他们吗?

        所以,学工学农干嘛呢?还不如家里看宫斗剧,或者杜拉拉升职记不是?

        • 家园 学工学农

          当年真是去农村摘棉花、掰玉米,还有一件是打农药,因为掌握了百分比配农药的技术。到工厂看三视图、给师傅打下手,拧螺丝。

          再提学工学农不是让学生去摘棉花,掰玉米,或者拧螺丝。而是把学到的知识到生产第一线去实际应用一下,就知道书本上讲的太少了,光在教室里学不会实用的知识,学到的知识也不知道该怎用。

          • 家园 君子不器,学而优则仕

            这些孔子的话,虽然封建反动,却是深刻烙在我们民族基因里的。

            天道酬勤,自强不息,说白了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中苦可以不吃最好,人上人不能不做。这种根深蒂固,毛主席也改变不了。

            何谓人上人?就是不需要实用的知识,不需要做工做农的知识。道德文章,官场倾轧,才是真知。校长敢说要让学生学做工农,做诚实劳动者,家长不唾他才怪呢。这叫胸无大志。

        • 家园 潜河友你有所不知

          精壮的工农在某些情景很受欢迎的。

          美国继萝莉岛,快乐老鬼之后,现在又爆个男模盛宴。也就是美国工农业落后了,产业工人一个随便能打那些男模三个,特别是物流业的,一个能打十个。

          有一次一个小伙子单手抓30斤米陪我走了一公里多不用换看我觉得很厉害了,上次一个物流的小伙子,一手一袋25公斤即50斤,走20米,走了10趟。好久之前我二楼茶机想搬一楼,四个平时也不错的汉子抬不动,几天后一个做物流的同学过来,知道后打电话叫来同事,两个人气不喘脸不红的就弄好了,我们帮忙还嫌碍事,我也觉得的确碍事。

          很多女人很喜欢工农的。

    • 家园 把大学看成中专就解决了

      三流大学在高教改革前应该基本都是中专

      实际上大学现在就是分层的,学习意愿强一点的,基本上都能上个一本,剩下的显然就是以不爱学习的人为主了。

      这个事情反过来想一下就明白了:

      原来的中专里面肯定没人想科研,都是随便教教就行;现在改成大学后,就连二本都有想认真做科研的人了,有些时候还能出些不错的人才。

      显然社会是进步了

      通宝推:潜望镜,
      • 家园 是这样的,同一批学生里面,适合做科研的其实就头部那一小撮

        当然我这么说,有点不讲政治,现在的政治正确是大家都差不多,学生不成才是教师教得不行。

        但是,实际上呢,适合做研究的就头部那一小撮,大多数人是不适合的。

        有些同志,老是说什么大多数人水平都差不多,他们不出色是老师没教好。根据我的经验来看,说这种话的基本上就是没接触过专科学生的。有些学生的数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意愿等等,烂得超出你的想象。

        诚然,也许再耐心点,也许能把他们教出来。但是,那样太费教师了。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各方面都落后,想在三年的专科教育阶段再把他们一个个拉上来,恐怕是一件非常费教师的事情,一般的教师、一般的专科学校做不到

        • 家园 我一向认为绝大部分人底子差不多

          我一向认为绝大正常多数人本底一样的。但是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下,后面的发展就天差地远了。

          有一句话我觉得相当有道理:你们家长都教不好,我老师对差几十个人,怎么能教得好?反驳也相当有道理:我会教还用你们老师?我自己有句自感也相当有道理:家长老师最牛,能对抗整个社会?江泽民那个话放在教育上也相当有道理:个人的奋斗当然重要,也要看时代的发展。

          所以,尽心则可。父子母女师生这东西,玄学来说是讲缘份,科学来说匹配。

          基因需要多样性,人也要多样性,个个教一个模子的社会是没有将来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