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读书三记 -- 间谍

共:💬78 🌺8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张艺谋对《活着》的改编

      网上有人说,张艺谋的电影显得更加真实,更加贴近于生活。不过,我有一个凭空的猜想,张艺谋之所以要将剧本改编得留有一些希望给观众,是象鲁迅说的那样:

      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 家园 是啊,张大导也许是出於好心

        什么是‘更加真实’,什么是‘更加贴近生活’,这本身就是非常空洞的一句话。

        说一个小说‘更加真实’才是好的,就好像说一幅画只有象照片才是好画一样。

        还是曹雪芹比较聪明,‘我这就不知道年代的一段故事,谁也别给我对号入座,谁说我真实我跟谁急’。

      • 家园 正相反,象小说那样倒霉催的才是不真实。
    • 家园 我...能不能说《活着》电影和小说各有各的好?

      至今认为那部电影是老谋子最好的作品之一,目前还没想出来哪部可以超过它。

      小说也很好,看完之后顿悟生活如此美好,很有助于失足少年励志,并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电影不如小说凄苦,我觉得是老谋子有意而为,一是为了观赏性,现在观众不吃《卖花姑娘》的路子了;二也是另外一种理解,起码馒头还活着,可以和姥姥姥爷一起有个生活的希望。 不象小说,就一个老头一头牛,没什么盼头了。

      这是谋子和余华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吧。

      但是电影刻画人物比小说更灵动,比如优子在赌场自己给自己伴奏唱戏那段,入木三分啊。要说优子凭这戏拿影帝那真是名至实归,才华横溢的表演把巩俐逼得没退路。 姜武也是好样的,那几步走,几个眼神...可惜了这个好孩子了。

      扯远了,回来接着说。余华的才华没说的,就是视角有点执着了。谁家没个凄惨童年?(在座诸位都没有啊? 那恭喜你们哈...) 可是一个语调说多了难免有点祥林嫂。 都是嫂子,都是林子辈的,也都是孤苦伶仃,可是你看人家芳林嫂不是勇敢面对生活并奋起抗争么? 这句是玩笑,其实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再扯远一点,据说NBA有支球队(好像是底特律活塞队吧),每当球队总输球或者团队精神不足的时候,就会集体看《活着》电影,看后必定信心十足战斗力倍增...

      看到这个消息,不知道说啥好,这哪跟哪啊。

      元宝推荐:履虎尾,
      • 家园 同感

        没有看过电影《活着》,不好说。但两年前看了小说《活着》后,也是有了“及时抓住生活中好的一面就是幸福的”这样的感觉。

      • 家园 当然能啊,我也是这个意思啊

        我觉得大家的跟贴都在反复重复一个话题

        死人的家庭见多了,哪有他家死得那么绝啊----不真实!

        痛苦的家庭见多了,都特精神地特乐观地活下去了---- 余华光看隐暗面!

        呵呵,其实第一条,是个浓度问题,第二条,是个深度问题。

        关于小说,我也别多说了,其实是仁义之见

        电影,我也喜欢姜武,那几步走,太喜人了。

        NBA的大老外拿‘活着’当励志片儿看怪有意思的,但也不能怨他们,‘永远和你在一起’都被我犹太老板拿来给孩子们忆苦思甜

        • 家园 那是,我还用月饼砸钉子呢

          那年在山上发的月饼质量堪比混凝土,估计做月饼的也不会介意我偶尔砸钉子用了。

          其实余华的问题不仅仅是浓度,是纯度吧?确实是莫大的意思。 缺点高度,你看人家肖洛霍夫,表现百姓苦难的时候多隔岸观火啊,难怪人家拿奖。 深度啊,介,其实也是人类的本能,苦难题材很多时候只是调味品,没法做主流,早晚让位给愤怒啊爆发啊皆大欢喜啊人生感悟啊...

          姜武的《洗澡》您看了么? 嘿,真是好孩子!哎你说这好孩子咋就演不好正常人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