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闲聊铸币税 -- MRandson

共:💬67 🌺8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也说两句吧,请大家指教

      前面有个朋友说得没错,纸币没有价值,有价值得是购买力。

      如果市场上有100美元的产品就需要100美元的货币进行交易......但还有个问题:就是在特定时间内这笔钱使用的次数.....如果使用1次,就需要100美元。但如果使用2次,就只需要50美元.....依次类推。所以前面各位朋友提货币供给的时候都没有说到流通速度的问题,我觉得挺奇怪的。

      如果市场上需要100美元,而每年货币流通两次,那么市场上就应该有50美元货币的流通。这是基本情况,如果市场上产品增加,比如增加到120美元。如果市场货币流通速度增加到2。4次,就不需要新增的货币,但如果仍旧是2次,就需要新增10美元到6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税的问题。这个时候中央银行发行纸币只是便利市场运转,它本身并没有得到什么(另外,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货币的发行是以黄金储备做保障的,更不会有铸币税的问题)。

      发行货币的所得,是在通货膨胀的时候,这个时候政府可以通过通货膨胀来赖掉债务。这个各国都可以搞。

      我认为的铸币税是特指美国的美圆。在这种情况下不是政府侵吞了百姓的财产(这个时候老百姓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基本屏蔽掉美元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而是美国人和美国政府集体侵吞了世界的财产。

      我比较奇怪的是“法币”当年的情况,或者90年代俄罗斯的情况。这个和MRandson老兄讲的普通政府的情况好像是不一样,ms他们是直接印钞票,而不是通过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但我也没搞懂。

      另外,印钞厂的人民币是没有价值的,有价值的是能流通的人民币。

      • 家园 铸币权是把双刃剑。

        有了铸币权不必然能够收到铸币税。只有在经济体扩张的时候铸币权才能带来铸币税。

        在经济体收缩的时候会发生通货膨胀。例子有,解放战争时,共产党每占领一地,就要废止国民党发行的货币,然后再把这些收缴的货币投放到国统区。所以国民党只要战场失利,地盘减小,无论如何,它的后方都会发生通货膨胀。

        现在的美国这个过程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欧元出世,总要替换掉一部分美元的地盘,唯一的问题是能换掉多大比例的美元。替换掉的美元就会回流到美国,引发美元贬值,美国通货膨胀。

      • 家园 我的看法

        MRandson认为政府通过发行货币就可以获得铸币税,你认为只有在通货膨胀的时候政府才可以获得铸币税.你两的观点其实不矛盾.在现代经济环境中,有形商品如电视的生产率不断提高,无形商品如服务业的生产率增加缓慢,所以以有形商品生产量为基础发行的货币实际上始终处于通货膨胀状态.

      • 家园 看来这个问题真需要点时间解释了

        第一、你提到的货币流通速度。这个与社会对货币的总需求量有关,虽然有点跑题,不过说明你很善于观察.一定时期内,货币的总供给量应该与流通速度、基本货币量、货币乘数成正比.流通速度越快,货币量越多;基本货币量越大,货币量越多;货币乘数越高,货币量越多。有些内容可以参考http://www.cchere.net/article/711182

        第二、你提到经济发展,产品增加,这个思路很对。那么这时候,需要货币增加,这个思路也对。但是增加的货币怎么投入到经济循环之中呢?这个问题,你怎么理解?或者说央行新印出来的票子怎么分配?这个问题你怎么看?这些新印出来的票子,给谁谁都占便宜。实际上是给了财政或者说是买了国债(当然,也可以直接拨给财政部,比如当年的法币或着金圆券),各国都是如此。财政获得了这些票子,政府采购也好,转移支付也好,发工资也好,总之用这些票子作为财政开支。不用收税,却多出来财政收入。这就是铸币税。可以说,造假币是民间私征铸币税。

        第三、印得再多了,造成通货膨胀了。造成老百姓手里的财产缩水了,政府占的分额就大了,于是连铸币税带通货膨胀税一块收了。通货膨胀税与铸币税有关系,两个是孪生的,但是作用机理不一样。一个靠的是印刷成本与面值之间的差额,一个靠是是财产缩水。

        第四、美国体外循环的美圆,只要世界经济保持今天的格局,绝大多数不会回到美国本土。美国从世界上获得物资,这一点你说的非常正确。不过铸币税不是特指美国。

        第五、当年日伪垮台以后,国民政府禁止伪币的流通,防止日伪在撤退的时候,套购物资。同时却大量收缴库存伪币,准备向解放区套购物资。陈云要求,占领日伪地区时,要在第一时间禁止伪币流通,防止国民党借机向解放区发动经济攻势,套购物资。你怎么理解这件事情。如果你能理解,就能理解铸币税了。

        • 家园 但是增加的货币怎么投入到经济循环之中呢?

          对了,我想我问独立央行的时候就是没想通这点。转来转去无非是这个口袋到那个口袋,其实都是政府拿去了。

          • 家园

            铸币税确实都是政府拿去了,否则也不叫税了。当然,政府享有权利,也履行义务,那就是动用国家暴力机关,保证法定货币的合法性。

            你思考问题很敏锐。新增发行的货币如何流入到经济循环中去,是很关键的问题:这些货币通过谁进入循环,那么谁获得铸币税。

            椐我所知,至少有三种主要方式:

            第一、央行把新货币交给政府,政府直接把新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比如,二战期间,占领军直接使用掠夺性货币。比如日本军票。日本人直接用军票作为军饷或驻军支付手段,投入经济循环。

            日本军票投入流通的过程,也就是掠夺中国人民物资、财富的过程。最初,日军征用物资,付给部分军票(或打白条);继则规定若干商品(如饮料、酒、调料、食品、香烟、糖、汽车、油料、机械等等)交易全用军票支付;在它控制下的交通运输业必须使用军票收支。就这样,日军通过强行使用军票、换取它所需要的物资,而随着它得来物资的增多,又扩大了军票流通的范围。(《日本侵华七十年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第二、政府财政开支不足,直接向央行借款。政府开支不够,刨除税收和国债以外,不足的部分,直接向央行借款。90年代的时候,中国的累计额大约是1000多亿。这些钱也直接投入经济循环了。这些钱一直没有还上,名义上是借款,实际上是增加发行了。

            第三、央行收购政府债券。政府直接发债券,央行愿意收购就收购,不收购拉倒。政府这样的做法实际相当于“劫持”利率。多数情况下,央行不得不出来为政府买单。收购债券,增发货币。名义上是债券,实际上是借新债还旧债。各国财政都是如此。从效果上看,还是增加货币发行了。

            这三中手段之中,实际都是政府作为新货币的发放者。都是政府获得了铸币税。当然,铸币税也是央行的主要收入,但是央行开支的部分,几乎可以忽略不记。

            铸币税究竟有多少呢。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1994年公布,全世界美钞流通量为3500亿元,l/3在美国境内流通,2/3在外国流通。纽约联储局报告称,在2002年末,在市面流通的6,200亿美元货币中,有大约55%到60%,即3,400亿到3,700亿美元左右是在美国以外地区流通的。根据联邦储备体系最近的估计,在所有流通的美元中,大约三分之二为美国境外持有。目前在全世界流通的美国货币总额已达将近7000亿美元。仅在1989到1996年3月间,流到俄罗斯和阿根廷的美钞就分别达到了440亿和350亿美元。而美国印制一张1美元钞票的材料费和人工费只需0.03美元,却能买到价值1美元的商品,美国由此得到每年大约250亿美元的巨额铸币税收益,二战以来累计收益在二万亿美元左右。

            美联储显然用不了这么多钱。

            德国因为曾经有极其严重的通货膨胀历史,所以央行独立。德国央行确实没有为了维护财政平衡,增收铸币税的动力。但是,德国央行有维护利率稳定的动力。实际上,在第三种情况下,政府劫持了利率,央行就不得不介入了。

            欧洲央行成立以后,据说是把新增发行的货币投入一个基金,用于维护欧元稳定。欧洲是否有统一的欧洲债券,欧元铸币税怎么征收,具体细节不了解。

            回国以后,手头资料有限,不知独立央行是否还有其他运作方式。如果那位方家知道的话,望赐教。

    • 家园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

      有价值的是购买力,所以你说美国政府拿走了99美金的铸币税,我觉得这个概念有些模糊。政府可以拿走的99美金是货币还是购买力呢?如果是货币本身,那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是购买力的话,就要看人民认不认。

      这样说是因为:印发货币是国家收入的一个渠道,但也是满足市场需求的一个手段。市场本身对于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是有需求的。在那些中央银行独立,或者不存在央行的国家,铸币税就不存在了,但是货币发行本身是存在的。

      回到购买力问题上来,如果人民对通胀本身有预期,那么通胀就会实现,如果通胀部分正好实现8亿的货币增长,那么增发的8亿货币实际上一分钱也没有被政府拿走啊,因为实际价格没有变,购买力也没有变。是不是这样的?

      • 家园 铸币税可以这样理解

        比如一家商业银行要发100元钞票,那它就要向央行去要,因为只有央行可以印钞票。央行说好阿,给你一张钞票,另外你欠我100元。很合理是吧?但是央行花多少钱印这张钞票呢?大概不到1毛钱。也就是说央行的帐上花出去1毛钱,而记下商业银行欠了100元,账面上凭空就多了99.90块钱。这99.90就是原始定义的铸币税。

        可是算这99.90块钱意义不大,因为这99.90元可不是能随便用的。如果商业银行明天把这张钞票还回来,那央行帐上就没钱了,只剩下一张钞票纸。所以现代的铸币税实际只算这99.90元的利息,而不是算这99.90元本身。这点楼主没说清楚。也就是说,央行再拿这99.90元去放债,收到的利息才真的是进入腰包的净收入。

        这个铸币税的事其实对国内国外没区别,不管谁用某种货币现金,该货币发行人就有得收铸币税。持有现金时间越长,发行人收到的铸币税就越多。但是这个铸币税到底是谁付的呢?其实直接来讲应该是那位从央行借99.90的人,而不是拿到100元纸钞的人。那么拿到100元纸钞的人有没有亏钱呢?没有,100块还是100块。他只是没有赚到利息。但是这个的原因是因为他把钞票攥在手里,而没有去放债。如果他把这100块借出去,他一样可以赚利息。

        所以兜到头,不流通的货币可以间接的让央行去放利息赚钱,这就是铸币税的本质。发行纸币其实铸币税并不高,因为流通快。流通的货币很快就会从商业银行回笼到央行,没得多少利息可赚。最赚的是发行纪念币,被人收藏了就脱离流通,央行就可以一直收利息了。

        至于美国靠增加货币供应让美元贬值,这其中的收益是通胀税,和铸币税是两码事。

        • 家园 这个问题有这么难理解吗?

          纸币制造成本与购买价值不对称造成牟利空间,不可逆的单向发行,使财政获得收入。发出债券,通过央行换成货币,从社会上获得实物,这就是铸币税。

          谁持有货币,谁交税。商品交易使铸币税的税负转移。100元货币只是一张纸,一张官方指定的可以换取价值100元物资的凭证,如此而已。

          铸币税是财政收入,与商业银行没有关系,央行更不参与商业经营。发债券控制在财政部,发货币的量控制在央行,商业银行没有权力去发行货币,更提不上向央行去要货币。

          这个问题有这么难理解吗?

          • 家园 嗯,比较模糊的地方

            应该主要是在RAGTIME说的这个“铸币税”和“通胀税”容易混淆这一点。实际上我们最容易观察到的还是通胀税。

      • 家园 这个文章本身是闲聊,只是简单说明铸币税的原理

        用词不够严谨,让你见笑了。

        央行独立的国家照样有铸币税。欧洲央行将来怎么分配铸币税,还是个问题。

        如果货币不增加,流通速度不变,交易方式不变,同时经济停滞,不会发生通膨。在这个例子里,如果政府不多发行那8亿元货币,预期再强烈也不会有通膨。政府有超发货币的习惯是因,预期是果。不要把因果弄混了。

        • 家园 超发货币是因

          人们因此有通胀预期也的确是结果。对此我没有异议。我的意思是:即使是在金本位时代,经济也还是有增长的,货币增长的需求始终存在,所以印刷货币不一定等于铸币税。

          我是把这个闲聊的概念复杂化了……不过不是抓小辫子,我确实有一个问题。国家收入四个来源,征税借债铸币税掠夺。正常稳定的经济中,政府的主要收入是通过征税借债来实现的(当然,根据里卡多平衡,这是一回事),不说掠夺,铸币税在现代的正常经济体(如美国)中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呢?我没有看到过这方面的数据,印象里格老任内倒是一直以有效控制通胀为己任。如果联储是以满足和调节市场需求出发的,那么99%的铸币税例子就给人一种美元猛如虎的感觉。实际情况到底如何?

          嗯,重新措辞一下我的问题:理论上,美国具有这样一个向全球收铸币税的能力,而实际上,它在多大程度上是通过印钞票来购买他国产品的呢?

          • 家园 不论宏观经济形势如何,印假钞的永远是暴利

            如果增发新货币是为了吸收多余外币,就没有铸币税。否则不论宏观经济形势如何,都有铸币税。当然,足额、等值纯金属货币例外。

            至于美国利用铸币税的到什么程度,大概只有格老有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