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闲书里看来的几则有趣的考证 -- dreamflyer

共:💬18 🌺2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闲书里看来的几则有趣的考证

    (一)买东西

    现在如果有人要问,为什么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呀?

    读过一点书的人,往往会巧妙地说,“东方木,西方金,可以买;南方火,北方水,怎么买啊?”。最初用这个说法的,是晚明阁老周延儒,当时他就是这样回答崇祯皇帝的,“帝善之。”

    后人考证,其实这种说法太穿凿。清朝的龚炜认为,“东西”的这种用法,一定是出自东汉。那时有东西两京,分别是长安、洛阳。就如同我们前两年,一买什么高级货,立刻就想到广州、上海一样;当时的人们说起买卖,马上就会提到东西两京。俗语就说“买东,买西”,结果后来就演变成了“买东西”。——《巢林笔谈续编》

    梦飞按:唐朝兴盛之时,长安城中的集市,只有“东市”、“西市”两大超级大市场,却无“南市”“北市”,莫非……?

    (二)打尖

    直到现在,不少地方仍然把行路时,中间吃上一顿,叫做“打尖”。有人说,这是因为走在路中间,是“打间”之误。清朝的福格认为,这是错误滴!他看了宋元人的小说,里面都把途中之餐,唤作“打火”。福格认为,打尖的“尖”字,其实是“火”字的误写。——《听雨丛谈》

    梦飞按:错别字害死人呀!假如是个洋人,看到“打尖”,该有多大的误会?另外让洋人误解的还有“早点”。

    (三)滑稽

    现在我们说到“滑稽”,一般指的是很好笑的意思。《史记》中就有“滑稽多辨”的语句,崔浩解释:“滑,音骨。稽,流酒器也。转注吐酒,终日不已。言出口成章。词不空竭,若滑稽之吐酒也。”——《不下带编》

    梦飞按:通过崔浩的解释,我们懂得了两件事:一是古人曾经发明过非常先进的喝酒工具,可惜失传了,否则看世界杯时可以用;二是用古人的标准来看,隔壁卖菜的王大妈牙尖嘴利,原来也算是个滑稽之人!

    (四)楷模

    从偏旁可以看出,这个词语和“树”有关。的确如此!这种树其实分两种,一种叫“模木”。长在周公的坟上,它的叶子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另一种叫“楷木”,生长在孔子墓旁,“其余枝疏而不屈,以质的其直也。”——《金箱说》

    梦飞按:看来这人一厉害,坟地上长出来的树都不同!“楷木”据说现在还有,“模木”估计早就绝种了!孔雀因为尾巴羽毛美丽而遭人毒手,“模木”叶子长得太好了,估计也是它绝种的原因。“模木”和孔雀比,有一个先天的不利因素:它不会飞走!

    (五)人中

    电影里面,人一晕倒,就有旁人去掐他的人中!但这么高的部位,为什么叫“人中”呢?如果要把一个人砍成两截,中间应该是在丹田嘛!

    元朝的赵孟頫认为,这是因为该部位以上,眼耳鼻等都是双窍,自此而下,从嘴巴算起,就都是单窍了。三画阴,三画阳,正好是个“泰卦”。所以叫 “人中”。——《南村辍耕录》

    梦飞按:光说前面,那后背怎么算?看来这古人也是顾前不顾后呀!

    (六)古怪

    古代的东西,未必就是奇怪么?如果是这样,中国人为什么还这么“崇古”?

    其实不然,这个误解也是由于错别字造成的,“古怪”原来的样子是“蛊怪”。《方言》有诗:“偶见东家子,行为甚蛊怪”。《易林》有句:“老狐多态,行为蛊怪。”——《海天琴思续录》

    梦飞按:算命先生的《铁板神数》中,有“清、奇、古、怪”四大命格,估计是将错就错吧!

    (七)杜撰

    这个词的来历有三个。

    其一,据说宋朝杜默为诗,多不按音律,世上的人瞧不起他,便骂他“杜撰”。

    其二,传说汉朝田何长于《易经》。结果,当时谈论《易经》的人,都说是田何教的。后来田何迁居到了杜陵,人们听那些谈《易经》的人烦了,没等他们攀上田何,就笑他们:“您这是杜撰的吧?”

    其三,这个和道教有关。道家经典,号称有五千多部。其实只有《道德经》和《南华经》是正宗的,其它的都是后蜀道士杜光庭所撰,所以后人称之“杜撰”。——《坚瓠续集》

    梦飞按:看来想千古留名除了美名、骂名外,还有第三种方式:笑名!

    元宝推荐:海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南方火,这个最先应该是东方朔先讲的.

      有本专门写这些小道消息的历史书记载过,忘记叫啥名字了

    • 家园 好文...长见识了

      二是用古人的标准来看,隔壁卖菜的王大妈牙尖嘴利,原来也算是个滑稽之人!

      梦飞文笔也很滑稽啊。。呵呵

      献花

    • 家园 试图给乱码复原

      赵孟[兆页]认为,这是因为该部位以上,眼耳鼻等都是双窍,自此而下,从嘴巴算起

      ,就都是单窍了。三画阴,三画阳,正好是个泰卦。所以

    • 家园 请版主帮忙!我怎么修改,都没有办法!

      重新发送,也是一样。打开修改框,又一切正常。发上去第一秒钟还可以,一刷新就玩完。不知是我的问题,还是网站版面的问题。

      如果实在是没有办法,版主可以考虑删除此文。

    • 家园 不懂

      (二)打尖

      直到现在,不少地方仍然把行路时,中间吃上一顿,叫做“打尖”。有人说,这是因为走在路中间,是“打间”之误。清朝的福格认为,这是错误滴!他看了宋元人的小说,里面都把途中之餐,唤作“打火”。福格认为,打尖的“尖”字,其实是“火”字的误写。——《听雨丛谈》

      梦飞按:错别字害死人呀!假如是个洋人,看到“打尖”,该有多大的误会?顺便说一下,比较容易让洋人误解的词语还有“早点”。

      “打尖”这个词是口语,字虽然会认错,难道老百姓一千多年连音都弄不对么?最多从事这种活动的自然是行路人,其中又以商人居多,这个行业几千年的历史了,居然连最常见的一种活动都叫错了,还一错近一千来年,有些难以置信。何况,“火”这个字又不是有多难认,怎么就在书上写错了,印成“打尖”了,居然还没有人发现,而且大家相互约定:“以后不能再叫‘打火’了,没文化,书上印着呢,人家叫‘打尖’”。此人不知道古书倒也罢了,居然大伙都听他的,还都把口头的“打火”改称“打尖”了,这真有些难以置信。

      总觉得古人考据有些太迷信文字了。

      • 不懂
        家园 忌讳而已,坐船吃鱼不许"翻",不许"箸",只能筷划.

        旱路上理所当然就不让人打火了.一旦有人把失火怪罪到行人打火的头上,这个旅客要想不挨骂,就要别字替代.喝酒不喝青山绿,银剑南是好酒,我要是告诉你谐音淫僭男,别人再请你这个,他和你还有过节,你怎么想?

        • 家园 不管是不是忌讳

          我们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就是

          这种语言的变迁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

          是由社会到言语再到书面文字的过程

          而不是由于某个错字造成的言语变迁的。

          至于是不是避讳,

          还不好说,

          有这种可能,

          但是还不敢断言,

          因为,

          以前为什么不避讳呢?

          而且,这种避讳往往与某一地区、与某一具体行业有关,

          而这一例子却是普遍性的,

          这似乎和一般的情况不同。

          究竟怎么回事还要专家来考证了。

          这个主题很有意思,所以插了几句,讨论而已,希望能抛砖引玉吧。

      • 不懂
        家园 与此类似的还有金老先生在《天龙八部》和《鹿鼎记》里的两个例子

        天龙八部:公冶乾说自己复姓公冶,单名一个‘乾”字。这不是乾坤之乾,而是乾杯之乾。难道宋时“乾杯”念qian3 bei1吗?

        鹿鼎记:韦小宝把“驷马难追”念成“死马难追”或者“什么马难追”,难道说书先生是在黑板上写书

    • 家园 关于“人中”的一段乱码

      赵孟頫说“人中”之上的眼,耳,鼻孔窍皆为双数,“人中”之下的人体孔窍都是单数。\r

      从易经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地天泰卦。

      不过我觉得老赵的说法牵强附会。

      从中医角度讲,人中穴为手、足阳明与督脉之会,属督脉,通过“搭鹊桥”能让壬脉与督脉连通,起到健身的效果。

    • 家园 有关杜撰,姜昆给过解释

      肚子里转出来的

    • 家园 这个杜光庭不就是杜聿明吗?啥时候当道士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