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汉逐匈奴与罗马帝国灭亡 -- 浮云

共:💬69 🌺3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汉逐匈奴与罗马帝国灭亡

    这是一个多米诺骨牌式的故事。

    匈奴是谁,是一个至今没有说明白的问题。说匈奴是夏禹后裔,是夏朝遗民,那是《史记·匈奴列传》中的记载。夏是公认的中国第一个政权,已经被国家级课题夏商周断代工程证明存在的了。如此高贵的出身,怎么就和中原历代政权打了个你死我活,挺费解的一件事。近代史学大家王国维则论述,匈奴是商时鬼方,西周时猃狁,春秋时狄,战国时才叫匈奴,专门写了篇《鬼方昆夷猃狁考》。一直到今天,东西史家对匈奴是谁,怎么来的怎么去的,说什么话信什么神,娶什么样女人

    生什么样儿子,没有得到任何共识。

    那么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就说从匈奴与战国北方秦赵诸国对抗开始,至汉朝彻底解除匈奴威胁为止三百多年的事情。匈奴威胁中原政权,有明确记载的是从战国开始。那以前的,和中原政权打架的北方人用的别的名称,是不是一伙本文解决不了,也就不管了。

    需要强调的是,匈奴最远深入到今天山西陕西北部,威胁到当时中原腹地。但双方的主战场,基本是今天甘肃宁夏内蒙西部一带。可能现在仍有人视这里为老少边穷地区,但兰洲市民,绝对是以大城市居民心态看待一切的。

    从战国始,在游牧/农耕分界线,开始出现了一溜城堡式工事,这就是后世成为中华民族像征的万里长城。从那时一直到明朝,最有名的军事家,基本是在这一线诞生的。包括那个抗倭的戚继光,也在这一线工作过。战国时与匈奴作战的名将,有蒙恬李牧等。各朝的兴衰也与此线有很大关系,比如秦的灭亡,军事上就是因为其主力部队在长城线作战。

    双方对抗三百年,基本上是中原民族占上风,匈奴经常守不住那个关键的河套。《过秦论》载,“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但决定性的结果在汉代。

    公元1年,汉有1220万户人家,总人口5960万人,是当时第一球上第一人口大国了。当时汉能调配全国物资,军事上发明了弩,有这两个背景,匈奴死定了。

    公元前127年卫青牢牢地控制今天河套,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夺占今天河西走廊,前119年卫青霍去病两路汇攻漠北,封狼居胥,那已经是今天外蒙境内了。就算是装甲部队大纵深作战,也是远征军水平。此役,匈奴右贤王率部四万降汉,左贤王与单于远遁。匈奴行政建制折损三分之一。公元前73年,汉与西域盟友联军二十万汇攻匈奴,在压力下,匈奴分裂。一部再退至中亚,约在今天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一带,称北匈奴。前36年,甘延寿陈汤部远征中亚,击杀单于。另一部匈奴降汉,昭君和亲,称南匈奴。

    公元四十八年,那个娶了王昭君的单于的孙子,率四万余部众彻底内附,安置在河套。公元89年至91年,汉和南匈奴联军连续远征,败北匈奴于漠北和阿尔泰山。北匈奴西迁。从此,中国史籍中不再有对北匈奴的记载。

    南匈奴内附后不断演变,至五胡十六国时期,还以主要角色出现过,不过这时候的匈奴首领已经叫刘渊了,没人关心他的匈奴名字。根据正史记载,五胡之一的羯人不是独立民族,是匈奴的一部分,而且地位比较低下——不太明白,匈奴是不是还有种姓制度。此外,匈奴混入鲜卑的一部分,居然进入了朝鲜半岛,与高丽族有一定关系。不知今天韩国的民族主义者,有时把古高丽的地图画的特别大,是否与此有关。

    匈奴后裔汉化后,所改汉姓有刘、贺、丛、呼延、万俟等,子孙散落全球。

    汉与匈奴之战,有一个很强烈的信号。这就是西汉不仅在公元前二至一世纪,一百余年中连续攻击,多次远征,而且经过王莽内乱,东汉仍有足够的实力继续攻击。大帝国的建立,绝不是两个英主明君,几名盖世猛将所能支持的。

    北匈奴公元一世纪从中国北部边境线消失。此后在中亚草原浪迹,因为各种原因,这段历史不清楚。今天专家们的说法,认为他们到过下中多瑙河、乌拉尔河甚至印度旁遮普。没有什么定论。浮云不敢称专家,否则一定提出北匈奴到了北美洲的学说。都有一个北字啊。

    公元四世纪,一支欧洲语言称为HUN的强悍游牧民族在欧洲出现了。一直到今天,东西方史家对HUN是谁,怎么来的怎么去的,说什么话信什么神,娶什么样女人,生什么样儿子,没有得到任何共识。最先进的手段,是DNA检验,也没证明他们是谁。

    把HUN和北匈奴联系在一起的,最直接证据是公元一世纪,北匈奴失踪了。公元四世纪,HUN出现了。这里面有三百年的填空,需要补上。北匈奴的下落,HUN的来历,需要交待。而最好的答案,就是把这两伙人说成是一个,可以完全解决上述所有问题。这是世界史研究到现在的——结论。

    浮云想破头也没想明白,这东西方史家是怎么搞出这个天才发明的。绝了!

    历史学家这碗饭,真好端。

    那么这个故事的后半段,就从HUN出现到罗马帝国灭亡结束。匈奴威胁中原政权,有据可查,有来龙有去脉。HUN威胁欧洲,那可是一夜之间的事。肯定是从天下掉下来的,从地下钻出来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找到考古证据——要是找到了,能得诺贝尔历史学奖,那是解决历史学哥德巴赫猜想的作业。

    350年,天上掉下来的HUN在顿河一带出现,一举击败强大的突厥国。然后秋风扫落叶般向西挺进,374—475年,灭亡黑海北岸日耳曼人国家东哥特。在打击东哥特的同时,西征军两栖作战强渡多瑙河,在阿德里亚保大败罗马皇帝瓦伦斯。向北横扫蛮族诸部落进入中欧平原,向南大掠进入希腊半岛。西罗马灭亡后,迫使东罗马朝贡。

    这以后的事情,就像HUN人出现一样不可解。他们建立了强大的政权,可这个政权是怎么管理的,怎么消失的,有些说不清楚。被称作上帝之鞭的阿提拉,确实是HUN王,可他的后裔在哪儿?公元五世纪之后,强大的HUN哪儿去了?一切都像他们出现那样神秘的没有答案。今天欧洲有些国家和民族被认为是他们后裔,可一点证据也没有。诸如姓前名后这样的事情,都被列出来当铁证,只能反证实在没什么可呈堂的。

    HUN的事情挺复杂,但罗马帝国的灭亡可挺清楚。大约是从三世纪开始,非常强大的罗马帝国开始走向衰落。衰落的原因很多,有人说罗马帝国太爱管事儿了,中东也关,朝鲜半岛也管,非洲也问问,南美还来一腿,想同时打赢十八场战争,于是就累死了。还有人说罗马人喜欢男风,不正经搞女人,结果生育水平下降。另有人指出,他们太爱喝酒和软料,还非得用铅做的杯子喝,结果集体铅中毒。他们太喜欢到斗兽场赌博也是一个原因。

    反正,三世纪以后他们衰落了。本来,罗马人挺利索的抗击着他们北方的对手,那些欧洲的胡人——蛮族。可衰落之后,这个皇帝请蛮族帮他们打一架,这伙不走了。那个皇帝借蛮族一笔钱,那伙又留下了。378年,HUN在阿德里亚保大败罗马皇帝瓦伦斯,罗马帝国彻底失去了对境内各路势力的控制。那边HUN还不停的打,这边汪达尔人日耳曼人哥特人盎格鲁人法兰克人只好拼命闪,就都挤到了罗马境内。395年,大帝国一分两片,东西罗马帝国分立。476年,西罗马在大乱之中无声无息的挂了。那以后,欧洲进入中世纪,出现了讲法语的法国,讲德语的德国,讲英语的英国,罗马普通话拉丁语不时髦了。而这些讲现代语言的蛮族,是被HUN一脚踢进欧洲历史的。

    这个故事就是说,汉武大帝在欧洲大陆的东部,推到第一块骨牌,六七百年后,欧洲倒下最后一块。至于东罗马灭亡,那得再过一千年。

    但我讲了半天故事,决不精彩。最精彩的评论是:汉武帝打败匈奴,匈奴打败蛮族,蛮族灭亡罗马,所以,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汉朝。多简单,多直接,多痛快!牛大了:)

    http://www.duoyuans.com/bbs/forumdisplay.php?fid=2&page=1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有兴趣的朋友请进,进一步的探讨

      HUN与匈奴是同一民族,惟一的证据是HUN与匈奴同音或近似。我本人没有受过语言学系统学术训练,也不太清楚受过这种训练的人将如何处理此一证据。

      在不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擅自否认是没道理的。好在,否认的人好像有一大批是受过各种学术训练的。

      近来,通过语音进行考古这一学术,大有进境,已经有人证明耶稣是中国五帝之一的颛顼。提供出来,以飨参与讨论的朋友。

      顺便通知云横居士兄,望兄勿生闲气,与小弟一起联手完成《炎黄宇宙征服史》,发掘出千古奇歌《胡马度阴山算个毬》,也算是对众多关心浮云的网友有个交待。

      以下是论证耶稣是五帝之一颛顼的部分文章。全文朋友们可以到网上去找:

      宫玉海说,语言是考古的活化石。从古代语言学的角度看,颛顼和耶稣其实是同一个名字。

      一方面,根据古汉语中“四通”之法,“颛顼”又读作“瑞须”;而“书”、“稣”也读作 “须”;所以“颛顼”又可读作“瑞稣”。另一方面,“耶稣”在古希腊文中为Jesous,翻译成汉语为“约书亚”。宫先生在“中华文化中心说”中论证古希腊是颛顼之子“伯鲧”的封地,所以伯鲧和其后代对先王颛顼尊称为“颛顼爷”,也是很自然的。

      如人们现在仍尊称“开天劈地”的盘古为“盘王爷”,尊称关羽为“关老爷”。在古音中,“亚”、“爷”读音相通。如伯鲧的儿子是治水的大禹,他生于西方(古希腊),封地在山东。现在的山东方言中仍称“读书”为“读须”。所以 “颛顼爷”与“约书亚”其实是一回事。因此,从古代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古希腊语中的“约书亚”(耶稣)其实就是颛顼。

    • 家园 看了半天,实在是不知所云...
      • 家园 我不再争论了

        Hanson兄指我拉人,我回复以后不再发贴了。不过旧主题总要说清楚。简单介绍《汉逐匈奴与罗马帝国灭亡》内容如下:

        东西汉驱逐匈奴,体现了汉朝富有成就的文治武功。但东西方史家把此后西迁的北匈奴,说成是三百年后灭亡西罗马帝国的游牧民族HUN,没有任何证据,早已经被证伪。

        仅凭匈奴与HUN在发音上略有相似;以及几条似是而非的推断,诸如都是游牧民族,都灭亡过一个中亚国家;以及二百年来一些学者的循环论证,坚持HUN就是北匈奴,没有意义。

        认为HUN就是北匈奴,得出汉朝是世界上最强盛国家的推断并为此自豪,同样没有意义。

        争来争去,也有些累了,因为许多时确实是为争论而争论。感谢朋友们认真的回贴。

        • 家园 我知道你想讲这些

          但是你写的文章很难证明你的这里讲的论点。。

          ps汉朝是否伟大,不需要是不是匈奴击败了罗马来证明。看看汉朝有计划的大量生产弓矢和因此产生的生产体制你就知道了。

          从你的杂文里很难看出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逻辑上讲的不太通,论据之间脱节,比较勉强一点。

    • 家园 【文摘】匈奴冒称大汉?

      匈奴冒称大汉

      石坚

      中国古代各族或有意,或无意都喜欢把自己的源头追朔到炎帝和黄帝。汉族如此,其他少数民族也一样。直到满清入关,满清还要把自己定位为帝颛顼之后,也不管这与所谓的“天女感孕”传说有多么矛盾。

      当然,从现代考古学的角度角度来讲,各民族源出同一祖先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固然有统治者在政治上的考虑,但是中华文明的同化能力也不容忽视。我在《同化与征服》一文中已有阐述,此处不再重复。

      最有意思的便是匈奴。匈奴的本名如何已不可考。盖这个“奴”字在汉语中大有贬义。王莽有曾将匈奴改为“降奴”,“恭奴”并告知匈奴单于。史载单于贪图赏赐,一时竟没有反对。如果匈奴确实是该族的自称,则无论如何是不会接受的。

      匈奴在被汉朝击败后分为两支,北匈奴西迁,于300年后侵入欧洲。南匈奴则内附,被迁移到长城以内与汉族杂居。有趣的是,这两支匈奴的后裔不约而同得把自己定位为汉王朝的正统。

      五胡乱华的始作俑者刘渊便以汉朝宗室自命,号称要兴复汉室。唯一的理由就是汉公主曾下嫁单于,自己为其子孙。汉室当然没有复兴,但南匈奴作为一个单独的民族却从此消失了。

      北匈奴侵入欧洲时自称为 HUN。中文多把它译为“匈”以对照历史上的匈奴。可是仔细琢磨这个字的发音却无论如何也得不出“匈”的发音来。与其最接近的倒是“汉”字。莫非北匈奴以大汉为荣?

      限于史料,我们在这里不便妄加猜测。但是对照刘渊的表现,以及汉朝中国与欧洲的交流(罗马人好中国丝绸是有名的),北匈奴自称为东方赫赫有名的大国也并非奇事。

      类似的事例还可以对照几千年后的利马窦。他初到中国时自称为意大利人。但中国官员因《会典》上没有意大利,硬是不承认。为了少费口舌,他只好把自己的国籍改为《会典》上有的大西洋国。

      北匈奴大概也遇到了与利马窦相同的情况。古代的通讯不畅,欧洲人多半“只知有汉,无论匈奴”。而对照南北两支匈奴的最后活动年代,我们发现刘渊起兵称“汉”的时候正是北匈奴入侵欧洲之时。北匈奴自称留在东方的远亲的国号也未可知。

    • 家园 不同意见的朋友请看

      本贴是回复外务府朋友的,但在树展最后,怕有人注意不到。现贴上来,回报关心我的所有网友,包括批评者。HUN与匈奴,属于比较生僻的专业课题,浮云有不够周到处,一并致歉。

      HUN的来源,有多种假说,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匈奴西迁说。我有关HUN“匈奴西迁说”的知识积累,源于早年一次学习经历,与接触全球史观有关。cchere.net http://www.cchere.com/alist/869495

      HUN这个词,汉译有译成欧洲匈奴的,有译成匈奴人的,也有译成匈人的。现在更有为了回避匈奴假说,干脆译成胡的。我在文中坚持用HUN,是为了免生歧议,行文方便。

      cchere.net http://www.cchere.com/alist/869495

      下面说说匈奴西迁说。

      匈奴西迁说也不能说是拍脑袋,较之“骆驼是如何穿过针孔”之类的命题,该说还算认真。四世纪出现在欧洲的这支草原民族,在拉丁文的史料中称为Hunni,在现代英语是The Huns,或者是HUN。“匈奴西迁”一说基本上完全建立在语音的近似上,最先由法国学者de guignes于十八世纪提出,当时无任何历史和考古证据。cchere.net http://www.cchere.com/alist/869495

      后人为寻找证据付出很大努力。成果主要是在新疆发现的《古代粟特信函》中一位在中国经商的粟特人提到了洛阳毁于他所谓xwn人的事件,把中国匈奴和HUN直接联系到了一起。以上是支持说法。

      但反证极多,《古代粟特信函》的年代有争议:历史上洛阳有两次毁于匈奴,一次是公元190年董卓之乱,他的部队中多胡人。另一次是公元311年,十六国之一的汉毁洛阳,当时汉主是匈奴反王刘渊的继承人刘聪。这两次事件,所涉及的匈奴都是南匈奴,也就是内附匈奴。这支匈奴来龙去脉清晰,怎么也不会是从中国史籍中消失的北匈奴,时间和主角都不对。

      另一个常被使用的证据,是《北史》中记载,匈奴灭了粟特国。而这个粟特国,就是《三国志》中的奄蔡国,而《后汉书》中指奄蔡国即阿兰国。HUN灭亡的第一个国家即阿兰。但多有学者证明,粟特与奄蔡,奄蔡与阿兰,地理位置很不同,这一连串证据链可以轻松打断。何况这个证据过于薄弱,即使成立也不能支持西迁说。

      从人种上讲,罗马史籍明确记载HUN是黄皮肤黑头发,但外蒙古发掘的匈奴古墓中曾发现匈奴人像,其眼睛被绣成蓝色。另外中国历史上的羯族曾是匈奴的一部,当冉闵灭后赵时,“高鼻多须者”被滥杀。刘渊的后代,到隋唐还“胡头汉舌”。一般学者认为,匈奴中相当一部分是高加索人种,属欧罗巴人种。内附的尚且如此,远徒的更难是蒙古人种。cchere.net http://www.cchere.com/alist/869495

      至于遗传学、比较语言学方面的反证更多,但支持的证据没有找到。

      匈奴西迁说曾得到极广泛使用,一度成为公论。以汤因比、斯塔夫里阿诺斯、格鲁塞为代表的西方当代学者,以齐思和、马克尧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学者,普遍持此说。但他们出版自己著作时,最近十年的遗传学比较语言学和考古学成就还没有出现。以我对这些学者著作的阅读,特别与马克尧这样的中国学者的接触,他们今天也不会再持匈奴西迁说,至少要承认这是长期未得到证实的假说。

      cchere.net http://www.cchere.com/alist/869495

      至于新时期以网络为主要载体,以汉武大帝这样的电视片为激发点,出现的支持匈奴灭亡罗马的言论,朋友们有目共睹,不多谈。

      有关HUN的研究,现在还是围绕在语言学方面。这方面我的知识基本是空白,需高人讲解。

      • 家园 古语匈和HUN读音相似。可参照当今南方方言的“匈”字读音

        此处的HUN,也不是按现代英文发“汉”音,而是应该以“云”的韵母来发音的。

      • 家园 您可以看看神州遗少兄的民族大迁移系列

        他那个系列对这个分的很清楚,他用的是胡人这个称呼。从时间跨度上来看,从东汉彻底击溃匈奴到胡人进入欧洲之间隔了有两百多年,而且从蒙古高原到东欧平原之间有不短的距离,之间的民族迁移和融合肯定是存在的,胡人的血液中有多少匈奴的基因是很难说的。就像今日的汉族血液中有着五胡时期的不少民族的成分,但是谁都不能说今日的汉族是鲜卑族的后裔一样。

      • 家园 罗马史籍中对huns的许多描述并不完全可靠

        罗马人可能对那些蒙古人脸印象可能更深刻些,但根据考古结果,匈人应该是由高加索人种和蒙古人种混合组成。虽然阿提拉很明显的是个蒙古人种,但匈人中似乎仍以高加索人种占多数。

      • 家园 有关Huns的语言问题

        新加坡《联合早报》上于时语在几年前曾有一文,结论也是匈奴和Huns是两回事。内容比较专业,我也没有把文章保存下来,你要是对这方面有专业兴趣,我想可以去问他要这篇文章的。《联合早报》于时语专栏的地址:

        外链出处

        • 家园 谢谢。

          很不好意思,相关论述我不是没有接触过,但我真的看不懂。那些文章是用中文写的,可涉及的有突厥语,拉丁语,以及几种中亚古语。有关草原民族语言的展开,甚至涉及通古斯语系。参与的都是语言学专家。

          联合早报的文章应比较通俗,需要时我会去与作者联系。呵呵,本来兴之所致调侃篇小文,也是回报喜欢我的朋友,没想到惊动如此之大。

          谢谢大家。给各位添麻烦了。浮云以后为文,当注意内敛。

      • 家园 很欣赏这样

        不要说调侃 恶搞都无所谓 但我们心中要常存谦卑和敬畏 共勉

    • 家园 目前权威的历史学家基本都认为HUN人不是匈奴

      相关著作不少。汉武帝-匈奴-蛮族-罗马帝国这条食物链不但不成立,而且是个关公战秦琼式的立论,算了吧。BTW,罗马帝国不等于西罗马帝国。

    • 家园 怎么我的贴总是惹起这么大争议啊

      本题目比较大,地域横跨东西方,时间在七百年以上。如果认真做,我的桌面上至少要堆上三种语言一百本书。当然当然,如果有朋友非得指出应该堆六种语言二百一十五本书,我也只能认错。再有高手朋友指出古典拉丁和低地拉丁我很难同时精通,那我只能以最极端的方式谢罪天下了。

      我在两小时内写出这么大跨度的东西,硬伤难免。

      匈奴对中原政权的威胁,确实很深入。但就算白登之围,也不过号称三十万。我个人倾向于,双方实际是接触密切,长期互市的不同民族,只不过是力量失衡时臣属关系和控制地域要变化。

      长城至少在战国时期出现,赵长城遗址已经发现了。秦是第一个大规模修长城的朝代。今长城基本是明长城。我个人认为,所谓长城,是一条沿农耕游牧分界线,也就是某一条等降水量线分布的工事,有的地方是城防,有的地方是筑垒,有的地方是天险。

      HUN就是匈奴这一假说,长期存在,长期没有铁证,长期被当史实使用。没有田野考古证据,没有现代生物学证据,没有文化遗存证据,没有典籍对照证据。所谓理由,匈牙利人姓前名后,于是就说他们与亚洲有关,就说是匈奴后代。当然,专家们会更严谨些,会列出语言民俗中比这个更生僻更让人“震惊”的证据。这种“学术”,与商朝遗民到了北美,古罗马军团去了甘肃,埃及金字塔与中美金字塔源于一个文明,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年特别流行。

      至于这个假说东西方同执,我文中已经说了。本人可不敢重洋轻华。顺便强调一下,这个假说实际源于西方,就是西方历史。当初他们看见第一支HUN人时,就认为他们是亚洲人。有搞比较语言的朋友,肯定能在HUN字上大做文章。

      这么个假说,至今无法证实,也就是证伪了。把东西方相隔如此之远差了好几百年的两支民族捏在一起,连一些权威史书都把HUN说成是匈奴人,还长期拿不出证据,就是拍脑袋胡扯。这个观点我不改。

      至于历史学家是混饭吃,这是我个人看法,源于书本与现实,我太了解所谓史家了。特别是中国的史学工作者,几乎可以说是有集体人格缺陷。这个问题不多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和我私下交流。

      HUN是天上掉下来的,这句话最早不是我说。这个观点实际是和HUN是匈奴配套的。

      如果否认掉匈奴是HUN的观点,我倒倾向于匈奴融合于中亚游牧民族。而HUN,不过是新崛起的一个中亚部落,后来又衰落了。

      诺贝尔奖有没有历史学,这事儿我现在就给委员会打电话确认。历史学有没有哥德巴赫猜想,不用问中科院数学所,问一下马路上的人就行:)版主有空发句话,这种写法如果禁止,以后我不用就好。

      阿德里亚堡之战的真正杀手是蛮族,此战被称为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一时写的兴奋,没收住笔,当自己写小说了,造成这个硬伤。原贴不改,免得跟贴看不懂,在这里认个错。不过也挺委屈的,可以把HUN和匈奴捏一起,把HUN和蛮族捏一起就不行?那个远那个近啊。

      我对自己写的东西研究确实不深,但也不是昨天才开始学习的。年代久远,资料不全,核实不细,对不住大家。至于调侃,前文已经说了,如果西西河不允许,以后严肃些。但在整体情况上,我决不信口开河。

      HUN进入东欧有一个复杂过程,各邦国部落灭亡和重建应有公认时间表。可惜我手边没有,现用资料随查随写,肯定有错。东哥特灭亡时间有出入,但同上理,原始不改了。好在,也不会有朋友用我的东西去交毕业论文。就是用了也没关系,谁细看。除非答辩现场发难,那你求上帝吧——不过硕士能不能毕业,与答辩水平好像关系不大。我见过有人连续犯东哥特灭亡时间这种硬伤,还留校任教呢。

      至于最后那个大汉天子世界最强的结论,也不是我得出的。既然有东西方史学权威能把匈奴与HUN捏在一起,网上有人得出汉武大帝天下最牛的推论,大家也就不要笑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