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简介一下克莱斯勒的交易 -- 小试牛刀

共:💬62 🌺14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呵呵,三大的工人福利可不是中国“操作工的工资一年才两万多一点”可以比的。远远远远远远不能比啊......

家园 A兄啊,工会负担对美国许多制造业的公司来说确实是致命问题

美国的工会,是由上个世纪上半叶工会先驱们用鲜血和生命建立和捍卫的,她的产生和存在都曾有过积极的意义。但万事都有个度。今天的美国工会在很多方面实在过于蛮横霸道,他们的存在,是美国制造业中工人技术能力和劳动积极性低下的直接原因。

当然,美国大公司里高管的惊人高薪确实是个问题,但问题在于,与美国其他行业相比,美国制造业公司的高管实在算不上高薪,而他们却有着其他公司所没有的工会死穴。福利负担是一个方面,工会体制下工人不思进取、有恃无恐这种精神状态造成的对企业看不见的损失更可怕!再想想德国、日本制造业那些工人们以厂为家的精神...

至于德国汽车厂福利负担更重... 我觉得,德国国内汽车的竞争远不如美国这么厉害。这方面晨枫兄等更了解,我只说说我的感觉 --- 德国汽车主体消费者的口味远比美国的要高,日车、韩车可以满足美国消费者主体的要求,却很难满足德国人的要求。要说美国三大为什么要玩儿完,我看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日韩车系对美国市场的强烈冲击。如果美国汽车市场是封闭的,虽然有工会这种不利因素,相信三大还是可以生存下去的。德国的优势就在于他们的消费者帮助他们形成了一种市场封闭。

另外,美国华尔街对三大的压力也远远不是德国投资业对德国车厂之压力可比。

当然,如果说起来,三大的经营管理、美国投资业的缺乏耐心、工会因素、美国消费者的容易满足、甚至高管的高薪,这些都是三大难以为继的原因。但令三大与其日德对手,以及美国其他公司,区分开来的 differentiating factor,就是工会因素和消费者因素。

家园 兄弟也没有调查 :-) A兄在美国,何来“中国操作工”呢?
家园 酒兄说得好,花上!正好帮我回复了,俺可以偷下懒

美国三大的问题,实在不是一篇文章能说清楚的,酒兄这个短短的总结可以说是提纲挈领,击中要害。

家园 相关新闻

几大投行出手,提供约620亿美元的贷款,用于克莱斯勒的债务以及重组。

七家银行愿为重整克莱斯勒筹资620亿美元

摘要:

新华网纽约5月19日电 上周宣布以74亿美元收购克莱斯勒的美国私募基金瑟伯勒斯资本管理公司18日表示,已经有7家主要银行同意为克莱斯勒的债务安排和资本重组筹资620亿美元。

  参与筹资的银行机构是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JP摩根大通、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贝尔斯登、多伦多自治领银行和加拿大皇家银行。

  据悉,这将是私募基金筹措的最大一笔资金。在所筹资金中,约500亿美元将用来重新安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金融部门的债务。筹资银行还同意瑟伯勒斯可以获得120亿美元贷款,用于对克莱斯勒进行重组。

  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首席财务官不久前曾表示,脱离戴-克集团后,克莱斯勒公司的债务等级将是“BB”垃圾级,投资级别为“BBB”级。级别越低意味着借贷成本越高。

  本月14日,瑟伯勒斯资本管理公司宣布斥资74亿美元收购克莱斯勒公司80.1%的股份,而克莱斯勒原主人——德国戴姆勒公司将持有余下的19.9%的股份。

家园 谢刀兄鼓励。俺那贴只是跟着感觉走

不对之处还请刀兄务必指出。

刀兄楼上的分析才是真正好文。

美国有“经理崇拜”情结,德国则是“工程师崇拜”情结。两种思维下所造成的很多现象,其实蛮有趣的。

美国的华尔街真是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如果不是他们的压力,美国制造业公司应该不会犯下如此多的决策错误。家中领导所在公司也是家世界级的百年老厂,前几年被逼得没办法,忙中出错 关掉了自己很多工厂,把很多“非核心”部分的生产任务由美国小企业承担,同时在美国买进许多经销商。当时的如意算盘是向 Dell 学习,公司只控制生产的末端 (组装),前端产品都靠购买,同时加强销售渠道的建设和控制。关厂还有一个算盘 --- 从前的 overhead 都可以甩掉了。可惜现在看来几乎全搞错了!Overhead 没减去多少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美国大企业对自己产品的 cost components 真是俩眼儿一摸黑呀!),那些“非核心”部分的生产老出质量问题,最后变成核心难题了,然后经销商这块,自己不熟悉那个行当的管理,业绩上不见起色自己反倒多背上很多 SG&A costs。现在又重新开厂,然后再卖经销商,瞧这份折腾!

说到底,都是让华尔街那帮龟孙给逼的。当时做 buy-or-make decision 时,大头一门心思就是希望下面的 Financial Analysis 做出的分析结果有利于卖厂、买产品的战略路线。结果上面的意思自然被下面做分析的人完全看透,所以所有的分析都是以最乐观的数字做出来的,最后算出来卖厂买经销商的方案是一个极其 rosy 的前景,这下子从上到下都乐坏了 --- 怎么俺们早没想到这么好的办法?

几年之后,大家都傻了...

其实,美国的 Cost Accounting 制度已经落后了,日本的计算就比美国略优,而德国的算法则比美国优越得多。其实对三大或美国其他传统制造业而言,战略选择,很大程度上基于精准的信息和数字,基本上有了精准的信息,让刚出炉的MBA做战略选择也不会差到哪里。所以关键在于底层的信息。美国厂家轻视底层信息而看重战略,说到底还是华尔街压力所致,没有哪个CEO认为自己可以在那个位置上坐满10年,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可能有耐心去一点一点理清并消除多年积累的底层乱帐和低效浪费呢?

家园 我自己每天和操作工打交道

我不敢说美国的工人有多勤奋,但可以肯定该干的活是都干了。如果操作工偷懒,那公司首先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制度,检讨一下领导,而不是说手下人太懒。我们这里要求ENGR首先每天要多做一个小时,领导坐在那里,职工自然就会勤奋。请问克的领导都在做什么?他们有一天工作十个小时吗?我这一行不是汽车,但也还是制造业。当然如果要和国内血汗工厂那种工作强度比那是不能比的。但那是我们自己的耻辱,不是我们的光荣。

就我自己的看法,我们的公司,付给操作工的工资和福利根本就是很小的份额。公司的情况,高层负绝对责任。克的情况我不清楚,但必须有公司的开支比例才能说明谁是主要的支出,而另一方面,公司必须就公司的经营方针,产品开发,营销策略作一个交待才能谈得一谁该负主要责任!如果按照现在这种逻辑的话,那岂不是奴隶制效率最高,没有工资没有福利。

回到80年代亚柯卡的时候,工会的势力不是更大。可是克没有垮掉。现在成了这个局面,不先检讨上层的责任,却指责工会,这是负责任的作法吗?一个公司首先是要能挣钱。公司没有收入,那么任何一笔开支都会是致命的。一个公司垮掉了,怎么能象崇祯皇帝那样,君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

顺便还可以加一句,半导体产业一般是没有工会的,可是亚洲不也在后来居上全力追赶?现在INTEL,IBM还能撑下去,也不是靠减工资和福利。

家园 这个... 美国工会是企业肿瘤这个看法是公认的啊

曾经看过一份比较分析,同行业中,用工会员工的企业,与顶住压力坚决不与工会打交道的企业,在业绩上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另外,克莱斯勒总处于倒闭边缘,的确与其经营不善有关,但问题是美国三大中另外两家现在也是苟延残喘。三家公司的共同点就是被迫使用工会员工,以及海外对手的强有力竞争。所以我觉得这两点才是关键。

至于为什么经营不善不是关键... 直至90年代,通用和福特仍是大多数美国人心目中光荣与梦想的代名词,甚至直到本世纪初,两大依然能吸引去不少高素质管理人材。这么长时间里得以使用最优或接近最优的管理人材,三大却每况愈下。怎么就那么寸,优秀高级管理人材去了其他行业就能做得风生水起,而同样优秀甚至更优秀的人进了三大,就老是犯经营管理方面的错误??

怎么看怎么都觉得经营不善不是三大行将覆灭的关键原因。

家园 right to the point~ real insider
家园 应该是“私人直接投资公司(基金)”,简称“私投”

From 路透金融词典

私人直接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

Private equity此词一般是指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但private equity fund并非指仅投资非上市公司股票的基金,而是指由private equity firm(私人直接投资公司)管理的,以策略投资者(strategic investor)的角色积极参与投资标的的经营与改造的基金。这种基金像创投基金(venture capital fund)那样,会投资未上市的新兴企业,期待靠投资标的的首次公开招股(IPO)大赚一笔,另外也会以那些陷入经营困境的上市公司为目标。他们会取得这类上市公司的主导权,然后通常会将之私有化(下市),放手改造后再重新上市大赚一笔。

中文"私募基金"一词不等同private equity fund,该词应可译为privately offered fund,但这并非英文的常用词。所谓私募(private placement)与公募(public placement/offering)是以证券发行方式的差别来区分的,前者是向特定的投资者私下筹募资金,后者则是公开邀请公众认购证券,须遵守有关公开发行证券的严格法规。就此而言,对冲基金(hedge fund)是一种私募基金,而共同基金(mutual fund)则是一种公募型的基金,前者所受的监管相当宽松,仅以富豪级的投资人或机构投资者为销售对象,后者则面对一般大众,受证券监管当局较严格的监督管理。

随着私投参与M&A的数量和级别越来越大,对私投加强监管也开始见诸于欧美媒体了。

家园 美国基层员工的工作能力不是一般的差,

今天在LA的仓库,发现老美的搬运工老记不住东西在那里,只好想办法解决:给老人家发个本本,每次要干活之前先在本本上记录下开始时间,干什么,在那里干的。把仓库地面按A-Z,1-10编了号,位置就用编号的。不知道过几个月来看会不会好一点。

基层员工的能力,尤其是统计和逻辑,简单一点说就是数数和归类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一点不含糊的说是企业的生命线。而这个能力不是该由企业来培养的,应该是在之前的学习阶段就解决的。

曾经有看过,说美国的教育工作者非常自豪于不必要强迫学生学习特定的技能,而可以自由发展云云。不知道狮子会不会自豪于小狮子不必学习捕猎,羚羊自豪于小羚羊不必学习奔跑。

家园 举一个例子吧

福特在南卡的新厂一直不能正常生产,可是TOYOTA买下来以后,几个月就能正常投产了。生产线上用的大致也还是同一批工人,这里的区别仅仅是有没有工会的问题吗?

再比如说福特七十年代的AEROSTAR,跑三四十万M都没问题,可是现在的产品质量却怎么也上不去,VAN根本没什么销路,这也不是工会的问题吧?

美国制造业的没落是有很多原因的,工会充其量也只是其中之一,算不上最核心的问题。没有多少人特别的喜欢工作,怎样使工人能负责的工作,发挥最大的效率,不是制度上的问题,不是管理上的问题,还是什么原因呢?

公司不能推出优秀的产品,责任谁来负?事实上现在美国车的价格以经低于日本车了,可是销路还是不佳,为什么呢?福特这次股票大跌,大家都承认是公司经营方针的问题啊。公司要检讨,首先要从高层检讨起,而不是从职工检讨起。高层不改革,下层能有什么作用。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同样的军队,在国民党手中无所作为,到了共军手里就能发挥效力,不是领导,制度的原因,还能是什么呢?公司也是同样如此。现在公司搞成这样的局面,只把责任往工会头上推,这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事实上就是美国制造业这些年来受到的冲击,也还是有不少公司做得不错的。工人不是傻瓜,不是毫无理智的。关键是上层要能先拿出办法,树起典范来。如果说工会自私,难道公司的上层人物不自私?凡事是先立本,看一看欧洲这些年来的情况,不就很说明问题吗?就拿我们自己的国企来说,是工人先变懒了,还是我们上层的整个制度出了问题?

家园 不争了,呵呵

对汽车行业所知有限,资料不够,所以说不下去了。多谢A兄的讨论

家园 我觉得这恰恰就是管理上的问题

你所说的这些办法本来就应当是贯彻在日常的工作中的。事实上管理得当的公司就应该采取这样的办法。日本公司的产品质量好,恰恰就是在这些小方面做得好。公司在运行中不能指望自己有质量多高的工人,而应当调整自己的制度使工人的素质能够得到提高,使工人的效力能发挥到最高,这样才能是成功的企业。

家园 你说的对!高手总是能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最大限度发挥优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